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伪君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包扎之时,久不出声的唐子禾这才淡淡开口:“葛老五,你记住,你欠了七十多个弟兄的命,因为你的愚蠢冲动,七十多个弟兄被你所累丧了命,而你,你这个蠢货还活着,葛老五,这笔帐我先记下了,将来大业若成,我亲自送你下去给弟兄们赔罪。”

葛老五痛不欲生,不停点头大哭道:“是,将来推翻了明廷,白莲坐了江山,我葛老五必自裁以谢死去的弟兄们!红阳女,我这条命已不是自己的了,所以不敢轻生,来日推翻了明廷,我把命还给弟兄们!”

唐子禾冷冷道:“甚好,来日我为你风光大葬。”

忍着剧烈的疼痛,葛老五很快收拾了心情,不悲亦不怒,此刻开始,他已不是为自己活着,悲与怒已无关紧要。

“红阳女,你没说错,这个秦堪果然是厉害角色,他似乎早就算准了咱们会烧官仓,连咱们撤退的路线都算准了,就等在西市让咱们自投罗网……”

唐子禾冷笑道:“官仓是天津的命门,如此浅显的道理谁不懂?也就是你这种蠢猪才会没头没脑上了他的恶当!”

葛老五黯然叹了口气,道:“红阳女,咱们下一步怎么办?这个仇我葛老五一定要报!”

唐子禾一双柳叶般的黛眉紧紧蹙起,思索良久,道:“官仓是天津的命门,昨夜为了诱你们入彀,秦堪将官仓的存粮都置之不顾,代价可谓不小。葛老五,码头的民夫有许多是咱们教中兄弟,你可知官府下一批漕粮何时到天津?”

“前日刚到了四船共计一万石,一个月之内没有漕粮来天津了。”

唐子禾冷笑道:“官仓烧了,运漕粮的船也暂时不来了,天津三卫四周皆卫所军屯田,军士们自己吃都略嫌不够,不知百姓们若发现城中无粮会是怎样的反应?”

※※※

下雪天里,秦堪是动都懒得动的。

离家数百里之外,稀里糊涂在天津过了新年,初一开始便不断有天津漕盐各道以及三卫将领登门拜年,连正在养伤的牟斌也被家仆用软轿抬到秦堪房里说了一大堆恭贺新年的吉祥话儿,当然,官员们的年节孝敬自然是免不了的,所谓拜年,无非也就是送礼的托词而已。

于是秦侯爷远在天津莫名其妙发了笔横财。

官仓的大火扑灭之后,天津的文官武将们对秦堪愈发敬畏莫名,他们想不通,这位侯爷来天津才几天,平日里与官员武将们应酬不断,居然还能腾出心思布下天罗地网,将白莲教杀得狼狈逃窜,这位当初杀了几千东厂番子的大魔头果然不是等闲之辈。

被人敬畏的感觉不是很好,或许最初有些得意的虚荣感,然而每个上门的官员战战兢兢如同上刑场,屁股挨着一丁点儿椅子,一副随时逃命的畏惧模样,瞧多了秦堪也反胃,于是干脆闭门谢客。

红泥小焙炉上烫着一壶花雕,手边的茶几上几样佐酒小菜,手里抱着小暖炉,脚下烧着两盆旺盛的炭火,秦堪半躺在软椅上,悠哉似神仙。

李二恭谨地站在他身旁,禀报着这几日锦衣卫探来的消息,刺探的消息是针对天津三卫指挥使的。

“……天津卫指挥使梁胜,山西汾州人,弘治十年袭父职任天津卫指挥佥事,弘治十四年升卫指挥使,家有妻妾六人,儿女十人,父母健在。探子秘密打听过,发现梁胜的发妻颇具姿色,身段婀娜,胸大臀圆,正是宜男之相,不知为何他们成亲五年却无所出,后来请了天津女菩萨唐神医,给梁胜的发妻开了几副方子,又给梁胜扎了几针,还真奇了,第二年梁胜的发妻便给他生了个大胖小子,也不知是不是碰巧,反正可喜可贺……”

秦堪叹了口气,道:“李二,锦衣卫探来探去,就给我探了这些鸡毛蒜皮的东西?我叫你们打听三卫指挥使有没有暗中勾结白莲教,你们却盯着人家老婆的肚子恭贺人家喜当爹,主题呢?啊?”

顿了顿,秦堪忽然若有所思,喃喃道:“这位唐神医倒真奇人也,开几副方子再扎几针,居然就生儿子了……”

李二赶紧道:“侯爷,您与尊夫人成亲也几年了,一直……咳,属下万死,待白莲教之事了了,您看是不是请这位唐神医去一趟京师,给尊夫人瞧瞧?属下是您的心腹亲信,向天发毒誓一个字都不说……”

秦堪颇为意动,摸着下巴沉吟道:“是啊,成亲都几年了,金柳怀上之后嫣儿的脸一天比一天臭,也不知她是不是报复社会,家里每一只能下蛋的母鸡都让她掐死了,该让她下个蛋了……不过这姓唐的神医姑娘收费有点贵,瞧一次病就得三千两,若把她请到京师,恐怕三万两都不止,这笔买卖……”

李二急忙接口道:“不亏!侯爷,一点都不亏,正房正室嫡子,将来继承您的爵位啊,十万两都值得的。”

忽然回过神,秦堪狠狠瞪了李二一眼,怒道:“说正事!话头儿都偏到哪去了?”

李二一凛,道:“是,……天津左卫指挥使王炎生,河南汝宁人,家中妻子姿色原本非常平凡,后来王炎生的妻子求了唐神医,神医给她开了个驻颜养肤的方子,后来王妻的皮肤水灵灵白嫩嫩的,那手感……”

秦堪眼神不善地剜了他一眼,李二尴尬地一笑,然后苦着脸道:“侯爷恕罪,咱们锦衣卫神通再广大,短短几日也实在查不到三卫指挥使有没有跟白莲教勾结呀,所以……”

第409章 风云再起

天津之危,危在白莲,白莲之患,患在三卫。

尽管这些日子秦堪对三卫指挥使笑迎笑往,亲密如同兄弟,但私底下对三人的调查却一点也没漏,三人祖宗,原籍,生平,以及妻妾……

好吧,妻妾是个意外,这种情报属于会长针眼的情报,可以无视。

按说如今大明各地卫所糜烂,指挥使少有干净者,若真铁了心去查,一定能查出毛病来。

说到这里,不得不批评一下开国太祖朱元璋老先生,老先生是坚定的革命者,也是革命的受益者,举国上下造反大军那么多,唯独他一枝独秀,各种要脸不要脸,反正龙庭宝座愣让他坐上去了,不仅如此,还效法唐朝府兵制,制定了大明卫所军制,并且独具一格地将天下百姓归为民军匠三类,军户只准世袭,也就说,军户老子生儿子,儿子生下来就注定是军户,这个身份一生不能更改。

当然,皇帝属于第四类,这一类也只准世袭,绝对不准外人戗行,朱老先生造了半辈子反,图的就是制定这条游戏规则。

人以类聚,这实在是个很天才的主意,也不知朱元璋那颗形状奇特的脑袋怎么想出来的。

更天才的是,军户不仅世袭,而且自给自足,朝廷拨给军屯田,军户平时拿锄头耕种,战时拿刀枪御敌,老子战死儿子再上……

真是一本万利的买卖,朝廷付出田地,得到的却是百万农民百万兵,而且根本不用朝廷负担粮草,想让他们种田就种田,想让他们打仗就打仗,老实说,朱元璋当商人更有前途,他这招空手套白狼的把式,后世的房地产商人全学会了。

世袭军户制,给大明的军制埋下了最深的隐患,不仅世袭,而且还以军屯养兵。这又是一层隐患,所以大明的军士的战力一代不如一代,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大明的士兵不算士兵,只能算是一群为百户千户指挥使们耕田种地的农奴。

朱元璋若泉下有知,知道自己定下的军制百余年后竟然变成了这个样子,一定会为自己活着时的厚脸皮感到羞愧,特别是他独创的圣旨格式,“奉天承运皇帝”,这脸皮……

※※※

天津三卫的指挥使自然不可能干净的,当今天下文官武将皆崇儒家圣人之言,然而圣人之言终究只是挂在嘴上的,如今普遍的价值观却是金榜题名后,升官发财时。

当了官不发财,跟咸鱼有何分别?

不过锦衣卫查的并非三卫指挥使的不法事,这些已成了大明的常见现象,锦衣卫一般选择睁只眼闭只眼,他们查的是三位指挥使有没有与白莲教勾结的迹象。

这就比较难查了,毕竟如今的大明风气来说,白莲教不算合法的民主党派,指挥使们不可能满世界敲锣打鼓说自己跟白莲教有着长期友好的往来……

官仓大火后,白莲教销声匿迹了,锦衣卫一直没有放弃追查,不过收效甚微。

又过了几天,天津城内城外忽然流传着一个消息,这是个天大的坏消息。

官仓一把火烧了,仓里的漕粮一颗也没运进来,听说海河南面又有漕帮停工作乱,官府忙着追查乱党,下一批漕粮不知何时才能进天津。

城里没粮食了,漕帮又乱了,天津怎么办?这座城说大不大,却也有两千多户人家,没粮食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