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855美国大亨-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企业有优先购买权。”

这不就是“市场换技术”的翻版吗?虽然不能得到绝对控股权,不过史高治本来也没打算真的在这里陷入得太深。所以也不是不能接受。而且史高治知道,等到普法战争结束后,在胜利的刺激下,再加上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德国的经济会有一个非常迅猛的爆炸时期,然后呢?嗯,投资**和投机狂热,为经济危机的到来创造了条件,而同时,因为欧洲资本大量的投入到美国的铁路建设中,导致的铁路狂热也会埋下危机的种子,这两个因素加在一起就会像炸弹一样爆炸开来,带来又一次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

对于一般的小资本或者是那些对于危机的到来缺乏警惕的笨蛋来说,经济危机当然是灭顶之灾,但是对于史高治这样精明的大鳄而言,危机其实是更好的机会。知道危机会发生,而且知道危机为什么会发生的史高治当然会在经济狂热的时候,将自己持有的一部分铁路股权卖出去套现,然后等危机之后,铁路公司纷纷崩盘破产之后,再用低廉的价格把他们控制回来。当然,德国的这些企业也是一样,在危机爆发前,经济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将他们卖出去套现绝对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只要你不强求在所谓的最高点卖出。

等到在那个时候把在德国的企业套了现,就可以转过头来支持法国了,挑动法国人的复仇情绪(嗯,这个几乎都不用挑动),然后在挑动俄国佬在巴尔干乱跳一下,绝对能让英国人把注意力都转移过去,到那个时候,就制造事端,让美国向西班牙宣战,然后用新式的海军把西班牙打成傻鸟,并且接这个机会挑起全球造舰竞赛。大捞一笔,最后就是一次大战。这一切,想一想都让人沉醉,甚至让人想要向浮士德一样大喊:“你真美呀,请你暂停!”唯一不同的大概就是史高治不用担心他的灵魂会被靡菲斯特带到地狱里去,因为如果真的有所谓的地域的话,那么在地狱里,应该早就为他准备好了火焰王座。

“嗯,这个想法不错,但那个股权的限制让我很不爽。因为这会让我冒着遇到一个傻瓜董事长,最后搞得我血本无归的危险。既然我冒了这样的风险,所以我要求更多的一些补偿。”史高治实际上已经基本愿意接受这样的安排了,不过能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利益,谁不愿意呢?

“麦克唐纳先生,您的这个要求并不合理。”俾斯麦摇了摇头说,“您的合资人同样也要冒风险,所以他们和您的权利应该是平等的。我想这是最基本的商业原则吧。”

“但是您不让我拥有控股权,这是在让我,以及我未来的合资人不必要的冒风险。”史高治争辩说,“我的经营能力有目共睹。那些在我的直接领导下的公司还从来没有不赚钱的。这个领导不力的风险几乎是零。但是换了别人……嗯,我要求的不是对我个人的优惠,而是对于我所参股的合资公司的特别优惠。另外,我的很多产品,在欧洲并没有替代品,如果没有特殊的优惠,我为什么要合资呢?直接卖产品不好吗?比如像发电机和电动机,虽然我相信德意志科学家的能力,但是,他们想要绕过我的专利,生产出足以和我们现在的产品抗衡的东西,那绝不是一两年能做到的。而一两年之后,我敢说,我们肯定已经走到了更远的前方。我之所以愿意在这些方面与德意志企业合资,一来是因为我们的友谊。二来也是因为这样来钱更快。这是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更快的有了钱,就可以更快的加大投资,将事业做得更大。麦克唐纳的企业没有时间停留,能跑多快就要跑多快。其实德意志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更何况这些合资的项目对于德意志都是如此的重要,一些适当的政策倾斜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的确,我在要求超国民的待遇,但是像这样的对德意志的发展如此重要的合作,有一点超国民待遇难道不是应该的吗?”

史高治说完后,很有些不礼貌的望着俾斯麦,做出了一副谈不拢咱们就拉倒的架势。

“啊,”俾斯麦笑了,“在法理上来说,超国民的待遇是没有可能的基础的。不过对于重点的行业,给予一定的税收等方面的优待也不是不可以,不过这要慢慢地细细谈。比如,如果您能让海洛因在德国合作生产,我就肯定能给这家合资公司所在的行业很多的税收优惠。”

第二百五十六章,海军的新玩具

在和俾斯麦敲定了基本的合作原则之后,史高治又照例到哥廷根大学去打了个转。在哥廷根大学,史高治无疑是最受欢迎的人物之一了,一来因为他每次来总能带来一些新的,很有意思的想法。据一些科学家们的说法,史高治其实在纯粹的理论方面也非常的有灵感,只是他把更多的精力放到了技术而不是科学这边,否则,他也许能在科学上获得更大的成功。至于另一个欢迎他的原因就更世俗一些,那就是,史高治每次都不会空着手来,他总会带来各种捐款什么的。虽然这些捐款都是附带着一些条件的,比如哥廷根大学必须接受一定数量的克利夫兰大学的交换生什么的。但这种条件对于哥廷根大学来说也不是什么难事。虽然在学术水平上,克里夫兰大学还比不少哥廷根,至少,在数学上还差不少。但是在另外的一些科目上,尤其是在工程类的科目的学术水平上,克里夫兰大学绝对已经可以算是一所世界顶尖的大学了,唯一的问题只是它的历史还稍微短了点。

在和哥廷根大学,柏林大学之类的学校签下了一系列的合作协议之后,史高治终于踏上了回国之路。而就在此时,他和摩根为海军建造的第一条新式军舰也正式下水了。

这是摩根…麦克唐纳造船厂为海军建造的第一条快速巡洋舰。依照惯例,在宣布下水的时候工厂主会让一位女子将一瓶香槟酒在船身上砸碎,然后船只就会沿着滑轨滑入大海。这条船下水的时候也不例外。摩根的妻子咪咪担任了这个角色。在摩根代表着船厂发表了讲话之后,咪咪举起了手中的香槟酒,向着这条快速巡洋舰的舰首砸了过去。香槟酒瓶在巡洋舰钢制的舰首上砸了个粉碎,然后这条三千吨的巡洋舰开始顺着抹上了牛油的滑轨,屁股向后向着大海滑了过去。

巡洋舰的船尾撞击水面上,溅起一片雪浪,军舰本身也摇晃了一下,不过显然,减摆鳍起了不小的作用,很快船只就回复了稳定。不过,成功下水并不意味着船造好了,事实上为了避免下水时的冲击顺坏一些重要部件,很多东西都还没来得及装到这条船上。一条拖船将它拖入了一处船坞,它将在那里装上最后的一些部件——螺旋桨以及武器系统。然后才能正式的开始出海测试。

安装这些东西又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所以直到四月份,这条船才算是正式造好了。1868年4月6日,这条被命名为克里夫兰号的巡洋舰再次被一条拖轮从干船坞里拖了出来,开始了她的海试过程。

海军,包括美国海军和英国皇家海军对这条巡洋舰的海试都非常重视,自从这条船下水之后,驻扎在百慕大的英国皇家海军的军舰就总是在摩根…麦克唐纳造船厂附近打转,显然,他们是想要借着这个机会,看看美国海军的新军舰到底如何。

这条军舰上确实有太多的新鲜玩意儿:蒸汽轮机、中轴线布置的背负式炮塔,口径一致的管退式主炮,以及表面硬化的钢制装甲。这些东西的优势有的看得出来,有的就没法一眼看出来了。皇家海军最关心的还是这条船的速度和适航能力。在英国人看来,正面对抗他们是不惧怕任何对手的。

“克里夫兰”号巡洋舰一开始的海试项目只是一般的航行,测试舵效和巡航油耗以及船只在一般的海况下的状态。在为期一个星期的初次航行里,英国佬的军舰一开始很努力的跟在后面。“克里弗兰”将巡航速度提高到了18节,于是没过多久,英国佬的桅杆就沉到海平面下面去了——这个速度已经超过英国佬的极限了。

不过美国人也不是真的不想让英国人看到一些东西,所以等到第二轮海试的时候,这条高速巡洋舰干脆直接出现在了报纸的报道中。新建立的华尔街日报发出了独家的报道,报道了这条快速巡洋舰以二十节的平均速度从纽约一直航行到佛罗里达的坦帕港。并且还配上了照片加以说明。

“惊人的高速度呀。你们怎么看这条船?”财政大臣本杰明??迪斯雷利向在他面前的那些海军军官问道。虽然只是财政大臣,但是因为首相德比伯爵的身体非常糟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