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经济强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着妞妞一板一眼的背诵着**语录,心里叫苦连天。这叫个什么事儿,该死的年代!

※※※

回到农场以后,如何赚钱成为了胡闹世界观里的主色调。当然,他不敢再轻易的说出去,特别是妞妞那丫头,现在只要自己稍微沉思一下,她就觉得自己又开始进行资本主义思考了,然后跟念经似的不厌其烦的向自己诉诵着**语录。

查抄品商店的物品虽多,价格也低廉,但毕竟是需要钱来购买的。就比如说那只极品翡翠手镯吧,虽然有着千万的身价却只卖五元,但是五元钱对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已经是一笔不菲的钱财了。或许换到几十年后,当大家买一包好烟就得花去五六十元钱的时候很难想像五元钱的价值,但是在这个时代五元钱确实不菲。

譬如说知青的工资,这时候虽然同样是上山下乡,却也分层次。最差的就是到农村插队,这些知青国家不管,他们的工资是和工分挂钩的。工分也有等级,男知青一般在8分以上,最高1o分,女知青一般6。5分,最高8。5分。1工分是1毛多钱。

上工分三班,记分员打迟到、缺席和早退。满勤给足当天的工分,有迟到等考勤会扣分的。到年终决算,分给应得的粮食、蔬菜和食用油等农产品,还有结余的也有结给少数现金的。但一年工分没有干足的知青,要倒贴钱的。

而待遇最好的应当属胡闹的父母这种在军垦农场的知青,当时属于农业工人,每月会给36块钱的生活费,刚去的时候还会一件七元钱的军大衣。

在这样的工资条件下,没人会愿意花那个冤枉钱买这些在大革命时期被破为四旧的东西做收藏用,因为这时候大家观念已经被洗了一遍,根本就不会产生这样的收藏意识。

可无奈的是,胡闹虽然有收藏意识,但他却没钱。想不经过父母,直接去赚取五元钱,胡闹却又不知道如何下手,这的确叫他烦恼。

第011章 【进山】

比金钱重要的是时间,比时间重要的是时机,比时机重要的是你要有抓住时机的决心和动力。

※※※

妞妞最近很替胡闹担心,她觉得胡闹已经被资本主义思想腐蚀了,尽管她不遗余力的用**语录来修正胡闹的思想,但是胡闹的表现在她眼里依然属于病入膏肓的那一种。

“宁长社会主义草,不长资本主义苗。”这是妞妞反复跟胡闹强调的。

当然,这也不能怪妞妞,要怪就只能怪这个时代的的精神将这些祖国的幼苗统统洗脑了。如果胡闹不是重生而来的,具有完整独立的时代意识,想必天天在**语录和各种口号精神的熏陶下,和妞妞比起来也差不到哪里去。

胡闹这阵子很忙,准确的说,是他的脑袋很忙。一边儿要接受妞妞喋喋不休的思想轰炸,一边儿要思考如何获得一定的资金来收拢那些在文革中被弃之不及的文物古物和旧物。虽然这些东西大部分都是可以无本收购的,譬如那些**像章,红宝书等等。但是有些价值过大的东西,还是得需要一定的金钱来购买,譬如那枚翡翠手镯,再譬如查抄品商店里那些物品。

所以,想要挖掘到一些宝贝,手里必须要有一定的现金。

胡闹倒也着实想出了几个法子,但最后又被他一一否决,否决的原因无一例外都跟自己的身份年龄以及这个时代的因素有关。

比如,一开始胡闹想过用鸡蛋换钱,农场附近的那些村庄经常会有一些村民用鸡蛋去黑市上换钱或者是换粮票。如果自己大量收购以后再转手卖出个差价,的确是可以赚些钱。但坏就坏在现在打击的就是投机倒把份子,小打小闹或许别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懒得管你,但是大量的收购出售的话,这可就是**裸的投机倒把的行为了。用宋丹丹的话来说,这就属于没事儿找抽型。

胡闹还想过撰写文章赚稿费,以他越这个年代四十年的认知,还有上辈子留学美国的博士学历,想写出几篇文章出来倒也不难。而改革开放以后稿费的定额相对于这个时代的消费水平来说着实不低,但偏偏到了文革以后稿费制度被取消了。当然,就算没有取消,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代,若是你愿意充当某些组织的笔杆子打手,譬如像那个很著名的“石一歌”写作班子,那么靠写文章出名赚点额外的报酬闯出点名声倒也算容易。但若是不遵循这样的现实搞些脱离基本路线的调调,或者写些小资情调的东西,那就属于臭老九,别说报酬了,人身安全都得不到保障。胡闹可不愿意做这样的打手,再说,现在做打手是爽了,四人帮粉碎以后呢,那可就是反革命份子了。

思来想去,胡闹始终找不到一个适合自己又符合这个年代的赚钱路线。但他又不愿意在这个事情上找父母开口,一是不愿意父母瞎担心,毕竟收藏这些东西风险还是很大的。二是不愿意找骂,毕竟这个年代谁愿意拿闲钱收藏这些东西啊。一句话,没人有那个意识,因为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破四旧,立四新。

这第一笔启动资金地问题可是着实难倒了胡闹。

但是有句话说地好。机会总是爱光临那些有准备地人。很快地。一个机会出现在了胡闹地面前。

※※※

胜利农场原本是**五农场地四分场。由铁道兵85o9部队所建。后来变为独立地农场。以农场附近地胜利屯得名。胡闹在屯子里有一个熟人。就是他常常挂在嘴边地刘老倌儿。刘老倌儿是放羊地羊倌儿。胡闹也是无意中结识了他。

刘老倌儿除了放羊之外。还是一个经验丰富地猎人。家里有两把自制地土猎枪。曾带着胡闹进过几次山。胡闹对这位经验丰富地老猎人十分地佩服。每次都要缠磨着他传授打猎地经验。

秋收开始以后。班里停课了。农场地大人们都被动员起来下了大田。抢收麦子大豆。一帮孩子就有那么点无法无天地味道了。满农场里都是他们嬉戏奔跃地身影。

胡闹和妞妞则是属于单独行动者,既没有跟那些孩子在一起疯耍,也没有去大田里看父母劳作,而是随刘老倌儿以及胜利屯的那些老农们一起上了山。

已经入秋了,这些本地农户们除了要收割地里的庄稼之外,还要去山上采集乌拉草。乌拉草是东北的三宝之一,除此之外,还有人参和貂皮。人参和貂皮都属于比较贵气的东西,而乌拉草则是平民化的宝贝了。

乌拉草具有保暖防寒的作用,表面看,乌拉草样子很普通,茎叶细长,绿色,一簇簇丛生,花穗绿褐色。但是,数百年来,这种普通的小草,与长白山区的人民生活密切相关,成为不可缺少的必需品。

每到秋季,人们便到山上去割乌拉草,晒干存放,冬天时絮到鞋里,避免脚生冻疮。东北的冬天气温非常低,最低时可达到零下四五十度,一般的棉鞋难以御寒。而老百姓也买不起那些价格昂贵的优质棉鞋,只好用兽皮做成的乌拉,再垫上乌拉草,这样,再冷的天也不冻脚。

农场附近除了喀山之外还有大孤山小孤山,胡闹随刘老倌儿所上的就是大孤山。因为随着山势的高拔,其后会越来越冷,胡闹和妞妞都穿着厚厚的棉袄。

“妞妞,累不累?”胡闹由于有几次进山的经验,虽然山路崎岖陡峭,倒也还能接受。而妞妞则是第一次进山,又是半大的小女孩儿,胡闹有些担心她的体质。

谁知道妞妞听完以后,小脖子一扬,哼道:“那么大的野猪,我打死它都没费什么力气,这点山路累什么?”

胡闹缩缩脖子有些无语,他知道这丫头嘴硬,小鼻子上都渗出了汗珠子,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明显是有些累了。所以胡闹不声不响的靠近过去,伸手套住她的胳膊,说:“那我累了,你扶我一把吧。”

妞妞拍拍胸脯大气的说:“没问题。”

但是走着走着,妞妞就觉得不对劲了,怎么好像感觉是闹闹在扶着自己呢?忽然像是明白了什么似的,偷偷的拿眼看看胡闹,小脸儿有些烫。

一路上,胡闹和刘老倌儿学习了不少的打猎经验,还有一些在山里的生存事项。刘老倌儿和那些本地农户们采集乌拉草的时候,胡闹和妞妞看了一会儿就失去兴趣了,便想在这周围走一走看一看。

刘老倌儿不太放心,但又怕不答应的话,这俩孩子要是趁自己不注意偷跑了,要是出了什么事情那可就不好了。便把身上背着的猎枪递给了胡闹,让他不要跑远,就在这四周看看玩玩就行。

胡闹自然是欣喜的答应了,背着猎枪,倒也真没有走远,因为他很清楚这深山老林里,俩个孩子会遇到的危险很多。还是跟这些大人们在一起最安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