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初唐美好生活-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魏叔玑回过神来,看看裴氏担心的样子,心里挺不舒服的。转移话题道:“娘,玑儿没什么,只是在想定亲的事情。”
  
  裴氏这才放下心来,笑着道:“这定亲的事你就别担心了,尽管去上好你的闺学就好。娘和你崔姨会打理的,要娘说啊,你阿耶答应你和处弼的婚事,最高兴的人估计就是你崔姨和卢国公了。他们明里暗里都跟娘和你阿耶提过很多次了。这次亲事终于能成了,又事关两个国公府的脸面,现在咱们府上又不缺银钱,娘肯定会好好的给你办的。”
  
  这才几个赚钱的铺面啊,怎么就让娘亲裴氏有了暴发户的感觉了呢?魏叔玑颇有些无语的撇撇嘴,“娘,只是纳采和问名而已,又不是成亲,您要那么大的排场干吗?咱们要好好的过自己的日子就行,管那么多干嘛啊?没来由的招人家嫉恨。”
  
  裴氏一想也对,一拍手,“那好,那咱们就低调一些,娘给你好好准备嫁妆。这女人的嫁妆啊一定不能少,少了就会让婆家看不起的。以前你大姐二姐是家里没条件好好置办,现在家里的条件好了,那几间挣钱的铺子一时半会还能给家里挣些银钱。你和你兄长们,娘谁也不偏心,娘早就和你阿耶商量过了,以后府上挣得银钱娘都好好记着,然后分成7份,你和你几个哥哥一人一份,一份家用,一份留给娘和你阿耶养老。这样不管是谁,以后都怨不了娘不公平。咱们府里可不辛兄弟为了家财闹得不可开交,要是这样,你阿耶和娘亲自是死不瞑目的。”
  
  “娘……”一听这话,魏叔玑的心底酸酸的。忍不住劝慰道:“娘,兄长们的性子您又不是不知道。他们干不出为了钱财不顾兄弟情分的事情。您就放心吧。”
  
  裴氏摇摇头,“这可不好说呢。这长安城的公侯之家为了家财兄弟闹翻的丑事又不少。娘也没其他的希望,只希望你兄长们能争气点。”
  
  这话听得魏叔玑心里一阵阵难过,裴氏这样子,很像电视上那些老人交代遗言时的感觉。忍不住转移话题:“娘,既然要将玑儿许给程处弼,那玑儿的音律是不是就不用学了啊?玑儿想多学学医术。”
  
  裴氏一顿,“这个闺学的事情,娘还要和你阿耶好好商量商量。娘可做不了主。不过既然你有这个想法,你阿耶应该会同意的。”
  
  魏叔玑点点头,没有再说什么。她跟裴氏提起这件事之前,就明白肯定是要老爹魏征点头的。至于裴氏刚才说的财产分配问题,她一定要找个机会好好跟几位兄长念叨念叨。至少要让他们明白爹娘的苦心。

第七十七章 定亲(中)

  第七十七章?定亲(中)????魏叔玑一松口,她和程处弼的亲事就这么决定下来了。魏征、裴氏和程咬金、崔氏都松了一口气。纳采、问名渐渐的要放上日程。
  
  魏叔玉魏叔琬心疼魏叔玑,总认为她应了这门亲事是委屈了。毕业魏叔玑自幼长的细皮嫩肉的,所受的闺学教育也是为了培养大家闺秀,她长大了应该嫁给一个风流倜傥、温文尔雅的才子才对。而程处弼一家都是粗犷不羁的武夫,自家娇娇弱弱的小妹要嫁给一个四肢发达的兵卒,怎么想都不对劲么。他们兄弟挨个私下里问了魏叔玑无数遍,她是不是真的不觉得委屈。在得到了肯定的回答之后,兄弟几个还是不放心,找了个机会在国子监堵住程处弼来了个君子谈话。
  
  话说程处弼多少也觉得委屈啊。虽然之前救了魏叔玑的时候,自家老爹程咬金也曾跟他讨论过和魏叔玑的亲事,他想着反正自己以后都是要娶妻的,与其去娶一个刁蛮任性的小姐,还不如娶一个从小认识、信得过的大家闺秀。而且自己之前救了魏叔玑的时候,确实是和她有了亲密的接触,这让自小受到要勇于承担责任教育的他明白了魏叔玑说不定就是自己的责任。而且魏叔玑那柔软、香香的身子完全不同于经常玩耍的同伴,带给他不一般的感受。之后有时候夜里躺在床上他也会偶尔想起。所以后来坊间流传他和魏叔玑的流言,父亲又问他亲事时,他才点头答应。
  
  他年纪虽小,但作为一个小小男子汉,既然答应了父亲。他就会把魏叔玑当做自己的媳妇的。他们家还没有对娘子不好的人呢。现在魏叔玉他们这样诘问自己,虽然他感动于未来的大舅子们对未来的娘子的关爱。但是他也不想被别人不信任啊。不过他还是郑重的跟魏叔玉几兄弟保证,以后一定会好好对待魏叔玑的。
  
  既然议定了亲事,郑国公府和卢国公府就忙着纳采和问名。卢国公特意去钦天监请人帮忙算了良辰吉日,并且合了八字。待得到“天作之合”的批言后,两家人都乐得很,卢国公还厚着脸皮去找李二陛下请了赐婚的旨意。还好李二陛下算是难得的明君,没有作为君主常有的猜疑,不然郑国公和卢国公府,一个文臣一个武将。搜索?儿女结亲,说不定要被认为是结党。其实这满朝的文武大臣也很不明白,这郑国公和卢国公一向是文武相轻,互看不顺眼的。可谁能想到这两家会结为儿女亲家呢。
  
  匆匆忙忙。这正月里剩下的日子就这么过去了,魏叔玑很有怨言,魏征借口她已经定下亲事。不能随意抛头露面,正月十五元宵节的灯会,都把她拘在府中不让她出去。话说她还想感受一下宋词里面那种“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呢。
  
  还好魏叔玉几兄弟心疼魏叔玑整日只能呆在府中,花了私房钱让下人买了不少精致小巧的灯笼,挂在府中倒也哄得魏叔玑一笑。毕竟有胜于无。卢国公府也让人送来不少特制的灯笼。再加上宫中赏赐的内制宫灯,一时间。郑国公里也有些元宵灯会的感觉。一个个有趣的灯笼挂在树上、走廊上,映得整个府邸颇有种“火树银花不夜天”的意境。
  
  这段时间对魏叔玑来说,跟平常的日子没什么大的区别,每日都重复着之前在闺学忙碌的生活,最多就是以前学的音律的课程少了些,而应她自己的要求,医术的课程多了些。然后有时候裴氏忙着管理家务的时候,她要跟着学学。
  
  学了一段时间,魏叔玑就觉得熟悉了。这女主人管家跟前世所学的管理心理学相差无几。除了没有多少实际的操作,她觉得自己现在懂得说不定比裴氏还多。
  
  一进入二月份,两府的联系就更加多了起来。就连几个小辈的接触也比之前多了不少。两个当家主母更是忙得脚不沾地,即使纳采和问名算不上是真正的成亲日子,要准备的东西也很多。毕竟二月二十二就是钦天监算好的良辰吉日,早日把这亲事定下来,他们做长辈的也能放下心来。
  
  知道了郑国公府和卢国公府即将联姻,闺学的师傅侧重给魏叔玑说了古时成婚的规矩。
  
  古人结婚,大约要行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这是周朝礼记》中规定的,此后历代大体沿袭这一礼制。
  
  首先是纳采。男方欲与女方结亲,必请媒妁往女方提亲,得到应允后,再正式向女家纳“采择之礼”。也就是俗话说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纳采礼仪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奠雁。在按六礼而行的婚姻中,除了纳征(下聘)以外,其余五礼均需男方使者执雁为礼送与女家。因为雁是侯鸟,随气候变化南北迁徙并有定时,且配偶固定,一只亡,另一只不再择偶。古人认为,雁南往北来顺乎阴阳,配偶固定合乎义礼,婚姻以雁为礼,象征阴阳和顺,也象征新娘的忠贞专一。当然,一定要是活雁,事后还要放生的,不然不吉利。
  
  过了纳采,接下来就是问名。男方遣媒人到女家询问女方姓名,生辰八字。取回庚贴后,卜吉合八字。卜吉凶。
  
  双方合过八字,觉得可以,那就进入下一个环节:纳吉。男方问名、合八字后,将卜婚的吉兆通知女方,并送礼表示要订婚的礼仪。也要行奠雁礼。也是下正式婚书。有一整套签字等等程序。现在大概算是登记以及婚前财产公正程序。
  
  然后是第四步,纳征。也叫纳币。通俗一点,就是送聘礼。各代价码是不太一样的。早期,用帛淄,然后金,银,不一而足。
  
  送过财礼,下来就是请期。算好良辰吉日,就准备娶新媳妇过门。然后即是最重要的一步。
  
  亲迎。简而言之就是新郎亲自迎娶新娘回家的礼仪。新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