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过银票,魏叔玑还是有些不敢置信,这才新婚第二天,程处弼怎么就这么大方的把自己的私房钱全都交了出来了呢?不是有很多男的都喜(。。…提供下载)欢存私房钱吗?这几年的俸禄?难道他这几年的俸禄都没有交给崔夫人吗?要知道她大哥魏叔玉出仕的这几年得了俸禄都是留了够用的钱,剩下的都交给裴氏的,粗粗看了眼,这叠银票居然有十来张,如果都是百两一张的,也有上千两银子呢。她忍不住问了句:“夫君,这些银钱都交给奴的话,你平时不需要银钱应酬吗?要不你身边还是留几张银票吧。”
程处弼摆摆手,拒绝道:“给你你就拿着吧,这些都算是某给你养家的银钱了。咱们已经成家了,以后的人情往来自然不会少,即使咱们还没分家,很多人情往来还是以卢国公府的名义进行,出的也是公中的钱,但手里有钱心里不慌。某还是给你些银子,有什么特殊的事情也方便你行事。真有什么事了,也不好用你的嫁妆银子。某身边自然会留些的。等不够了,某再问你要吧。另外,那些人家给的新婚贺礼,你就好好收着,阿耶和娘亲之前就说过,这些都是交给咱们自己处理的。”
既然程处弼都这么说了,魏叔玑也不扭捏,仔细把那一叠银票收好,她一直都觉得男人有钱就会变坏,现在程处弼不用她要,就把家底交给她了,她可不可以往好处想,认为他是真心尊重自己这个老婆?至少到目前为止,她对程处弼这个丈夫还是挺满意的。没看一旁听了这话的顺娘她们都一脸喜意吗?
既然程处弼这么坦诚,魏叔玑也不好再藏着掖着的,想了想,她挥退了下人们,跟程处弼说了太白楼还有另外几件属于她的铺子的事。
边说着,魏叔玑还一直在暗地里打量程处弼的表情,士农工商,商人的地位太过低微,她真不希望程处弼太过计较她手底下人从商这件事,毕竟她还有不少赚钱的好主意呢。要是程处弼真不支持,她一个妇人,真的很多都不可能实现。
程处弼越听越惊讶,不过他也不是什么小气的人,这几间铺子算是魏叔玑的陪嫁,即使她什么都不告诉他,也没什么。这会儿听说了这么一个消息,也只有一个疑问了,“三娘,那以后某请同僚去太白楼吃饭,是不是就不用付钱了?”
魏叔玑等了半天,见程处弼居然第一个反应是以后去吃饭不用付钱,她真的呆愣了半天,下意识的点头道:“这是自然,奴已经交待下去了,只要咱们卢国公府的人和郑国公府的人去太白楼用餐,都不用付钱的。不过每旬的次数不能太多,咱们也要赚钱的不是?”
程处弼忙接话道:“这是自然。阿耶大哥他们也不是不知轻重的人,某觉得如果某把这件事说出去,相信他们会经常带军中的同僚到太白楼聚会的。”说着,不知道想到了什么,他竟然开始阴笑了起来。
魏叔玑无语了,光看程处弼此时的表情,就知道他此时在想的必定不是好事。
一时间,两人相顾无言起来,房里出奇的沉默。直到在门外守着的顺娘她们出声唤了句“三郎、三娘子,时间不早了,娘子那边来人了。”两人才起身去见那些外客。
第一百一十九章
平安的见过卢国公府众亲友,魏叔玑除了忙于和婆家人联络感情,就是在忙着(。kanshuba。org)看书吧自己的嫁妆了。一百多台的嫁妆,他们三房的库房根本就放不下,还是程处弼贴心的去跟程咬金和崔夫人禀报了之后,又特意在他们的院落里面找了间很大的空房交给魏叔玑拜访嫁妆,才算是把这个问题解决了。看着摆的满满当当的两屋子嫁妆,魏叔玑无语了,她是知道娘亲裴氏给她准备了不少嫁妆,还有宫里、师傅他们的添妆,出嫁之前,裴氏已经把嫁妆单子交到她手上了,可没想到会是这么壮观的一副场景。这是把全部郑国公府的家当都拿给自己当作嫁妆了吗?以后几个嫂子知道了,会不会吃醋闹腾开?
其实魏叔玑挺头疼的,珠宝首饰还好说,问题是有些药材和布料,要是摆放的时间久了,就不好用了。特别是那些上好的绫罗绸缎,如果真像人们说的要留下压箱底,到时候不说发霉被虫蛀,也肯定会失色不少。那样的话,要这么多布料也没什么用啊,还不如要用的时候去现买呢。想到就做,魏叔玑挑了不少颜色无比鲜艳,质量上乘的布料送给了崔夫人和两个妯娌。其实魏叔玑到了唐朝也有将近十年了,还是不大能适应大红大绿、太过鲜艳的衣服,平日里除了重大节日,她都选择素淡些的衣料来做衣服。与其等这些华丽丽的衣料上霉啥的,还不如拿去做人情。即使她那两个妯娌和婆婆都不是缺这点衣料的人,但多少也算得上是她的心意啊。
光是这么一点点小事情,也为她挣得了不少的好感。
而其他的陪嫁铺子、田地啥的,在归宁之前她还真没有功夫去处理这些。如果可以的话,她还想亲自去查看下那些铺子田地。即使这些铺子、庄子的管事都是裴氏特意为她选的极度忠心的管事,但也不能排除他们私下里的坏心思。还是自己查看下,她才能放心些。
她还记得前世在某篇文中看过的话,古代女人的嫁妆就算她的工资,成亲之后,相夫教子、管理内宅事务就是一个女子终身的事业。而现代女子,也是在经营自己的事业,只不过她们的见识什么的远比古代女子多得多。她现在已经算是个彻彻底底的古代女子了,自然要用心管好自己的嫁妆。这可是她以后安身立命的根本啊,说不定还要留给自己的子女呢。
程处弼可不知道魏叔玑心里的这些弯弯绕绕,因为新婚,他还得了几天婚假,没事的时候,他也会在一旁看着魏叔玑处理自己的嫁妆。他虽吃惊与魏叔玑嫁妆队伍的庞大,但也没有其他不好的想法,反而觉得他应该努力建功立业了,毕竟他一个大男人总不能让自己的娘子用嫁妆贴补家用吧。看来他以后得多努力挣军功了。
一转眼就到了归宁的日子了。归宁,古时流传下来的礼俗,又可称为做客或三朝回门,是指新婚夫妻在结婚的第三日,携礼前往女方家里省亲、探访,女方家人此时亦须准备宴客(通常于中午,称作归宁宴或请女婿),归宁结束后,媒人的工作才算告了一个段落,男方须送礼给媒人表示谢意。而归宁在大唐有个禁忌,就是他们得在日落之前就要回到男方家里,以免对娘家人造成冲撞。这么说来,他们今日能在郑国公府呆的时间并不多。现在已经是秋天,白天本就短,再加上路上花费的时间,他们在郑国公府还不知道能不能呆满四个时辰呢。
一大早,不等顺娘他们唤,魏叔玑就激动的爬起来了,连带着程处弼也颇无奈的起床了。其实昨晚两人滚完床单之后,魏叔玑就睡不着了。话说魏叔玑心里那个不淡定啊,她在唐朝重生的这几年来,除了那三年跟着师傅在终南山上修行离开家之外,她就没有怎么在外过过夜。即使偶有出去拜访亲友,也是当天去当天回的,这下她一下子在卢国公府过了两天,身边没有一个亲人的陪伴,她总感觉不是滋味。再说了,她如今算是卢国公府上的人了,就算回到郑国公府,自己也是个客人了。每每想到这些,她心里总会莫名的惆怅。
程处弼多少还算是能体贴魏叔玑,只是笑着看魏叔玑不停的忙碌,还特意跟在崔夫人身边,亲自为郑国公府众人准备了不少礼物。魏叔玑得知的时候,倒是挺感动他的细心的,这些礼物不算是多精致,但基本上都是最适合每个人的。礼轻情意重,只要他有这份心就行了。
趁着程咬金还没去上朝,程处弼带着魏叔玑拜别了父母,朝着郑国公府去了。
这会儿,郑国公府众人也是在翘首以盼新婚小夫妻俩回门呢。这两天,裴氏一直心神不宁,虽然知道这桩婚事是卢国公府亲自求娶了,以自己女儿的本事,定不会出什么意外。可她还是忍不住担心,女儿在卢国公府呆的好不好,吃的住的习不习惯。程处弼对女儿好不好。一个个担忧扰得她夜不能寐,短短两晚的时间,裴氏看着明显就瘦了不少。即使魏叔珍和魏叔琬时不时的劝解,也不能使她展开笑颜。还是魏征开口劝说了几句,裴氏才好些。
就连魏征和魏叔玉几兄弟这两日也明显不在状态,很多时候都是心不在焉的。还好这几日他们也被李二陛下放了假,不然估计得挨不少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