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洗完澡后,众人坐在堂屋里头,宁玉瑶还是觉得十分的闷热,不仅她是如此,宁家人也是刚洗了澡,但还是一副热得不行的样子。
“这天气儿,真是闷热的让人受不了,看样子好像是要下雨了!”李氏赶紧拿着一把蒲扇,给宁玉瑶四个扇着风。 “是哦,没想到五月的天就如此的热了。李嫂你去拿点冰窖里的冰出来吧,搁在屋子里面,会凉快很多!”惠娘不停的用丝帕轻轻的扇着,听了李氏的话后如此应道。
宁玉瑶热得浑身难受,听到惠娘如此说,便赞成的说道:“对啊,咱们去拿些冰回来放着吧,娘,等会儿我们去做点冰做的吃食吧,这样也凉爽一些。”
“成,让你李姨去跑一趟吧,等会儿拿出来就去弄。惠娘看着旁边渴望的望着自己的一群男人,爽快的答应道,主要是女儿想出来的东西想来味道是不差的。
于是宁玉瑶投入到用一切方法来平息众人的燥热的工作中去,首先就是饮食。天气这么热,所以宁玉瑶决定作冰激凌。原因很简单,这东西解热而且味道是甜的。这里没有淡奶油,自己也不会做,那就只好做低脂冰激凌了,正好健康。
厨房里,惠娘她照着宁玉瑶说的方法飞速的动作着。鸡蛋黄,羊奶,砂糖的混合物慢慢的变成了浓稠的糊状,看来冰激淋会制作成功,宁玉瑶心里默念,又赶紧做了些不同口味的冰球。
“娘,你把这个直接送到冰窖里面冻住就好。”宁玉瑶接着说。
“瑶瑶,我们现在做的这个叫什么啊?”惠娘好奇地问。
“娘,你不觉得等会我们把它放进冰窖之后,就会成为冻糕了吗?”宁玉瑶应答如流。
下午的时候宁玉瑶亲自和惠娘去了宁家冰窖,拿出了做的那盆已经冻得结结实实的“混合物”。宁玉瑶很是高兴,成功了,没想到居然就这么简单的成功了。宁玉瑶赶忙催着惠娘用铲子铲出了一块放在碟子中:“娘,您尝尝味道怎么样?” 惠娘经了一番折腾之后,一直很好奇这冻糕到底是什么味道,把冻糕含进嘴里,顿时凉爽之气通透全身,欣喜地说:“瑶瑶,这冻糕味道真好又香又滑。”
“那娘您快拿出来一些去给爹爹和哥哥弟弟们去吃,剩下的都帮我盛到碟子里。”宁玉瑶也尝了一口,基本上和前世吃到的最质朴的那种雪糕没什么分别,看来还不错。
惠娘动作麻利的把冻糕都分到一个个的碟子中,宁玉瑶二话不说,拿着还剩下不少的冻糕送到了安家大院。
“旭哥哥,安大哥,栗姐姐,你们快尝尝这冻糕。”宁玉瑶直接等门房开门之后,兴匆匆的跑进去,迫不及待的想听到大家都说好。
栗氏看到宁玉瑶兴奋的表情就知道这点心恐怕不是一般的好味道,平常住在宁家旁边真是有口福了,经常琢磨些新鲜玩意出来自己也能跟着尝尝。果然,这点心一入口就化了,冰冰凉凉,爽爽滑滑,还头一次吃到这种味道。
“瑶瑶,你们怎么做的?味道很美妙。”栗氏一脸的不可思议。
“嘿嘿,栗姐姐,你要问我娘,我是不会的。”宁玉瑶答道:“栗姐姐,我们做了很多,要是不够的话就差人来取。” 惠娘还专门准备了雄黄酒,也许是雄黄酒的作用,蚊虫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多,宁玉瑶也没有体会到“我们在享用晚膳,而蚊虫在享用我们”的复杂心情。都是自己多思多虑了,聪慧贤明的娘亲又怎么会让家人感到不适呢。不过今晚的菜色真是可圈可点,也算是拿出了宁家的十八般的手艺。各色的粽子就不必说了,只看其他的如桂花鸭,杏仁羊肉,红烧栗子鸡,烧丸子,清蒸鱼等等就令人忍不住大快朵颐。最后所有人脸上都挂着满足的笑容。
天气越来越热,乡间的夜晚更是漂亮,闪着荧光的萤火虫为燥热的夏夜带了了一丝乐趣,宁玉瑶和宁玉磊特别喜欢在晚上的时候就去村子村子小溪边捉萤火虫,最后还是惠娘专门用薄薄的白纱作了一个类似小笼子似的布口袋专门让宁玉瑶用来放萤火虫的,每到空闲的晚上,宁玉瑶和弟弟都要央求着宁玉霁和景旭远带着他们一起去溪边,算是一个新的乐趣。
白天的时候,宁父这些日子看出来宁玉瑶心不在焉,主要是她觉得太无聊了,平时要不是去上闺学,要不是就在家里练字,又不能上山打猎,真是无聊得很,宁父想到对着宁玉瑶说:“瑶瑶,要不然给你扎个秋千吧。”宁父想给宁玉瑶做个秋千,主要是想来女孩都喜欢这个吧。
宁玉瑶一听这个来了精神,天气也越来越热了,总在房间里坐着也确实难受,要是有个秋千那还真是能解闷。宁玉瑶想了想,点点头,她的表情其他人都看得清楚。宁父心想自己怎么就没早点想到这个方法讨女儿欢心呢,
说办就办,吃过了午膳之后,大家就在院子四处逛逛,打算找一处扎秋千的好地方。宁玉瑶知道宁父要给自己扎秋千之后,就想到了在哪里扎秋千。
她中意扎秋千的地方就是宁家书房外的大槐树下。那大槐树很是粗壮,即便是想大舅舅文世礼那样壮硕的人,一人双手都围不起来,想来这树也得有一百来年了。最关键的是,那槐树有一横向发展的枝丫,很结实,像宁玉瑶这样的小身板绝对能经受的住。当然宁玉瑶还有更长远的考虑,槐树散发出的独特味道可以使虫子之类的东西都远远地避开,这是最大的好处。宁玉瑶可不想在高高兴兴荡秋千时突然被从树而降的虫子吓着或者扫兴。
宁玉瑶见其他人还打算四处找寻适宜的地方,就连忙用小手指着那大槐树道:“就这里吧,我喜欢这里。”
宁父和惠娘仔细看了看那大槐树和周边的环境,认为不错,就点了点头,表示同意。接着就是宁父和惠娘分别找了不扎手的细麻绳和一个样式古朴,由芦苇编制而成的没有腿的靠背椅子。
等秋千扎好了,宁玉瑶迫不及待地坐上去,宁父连忙在宁玉瑶背后推了一下,当然那轻微的力道让宁玉瑶觉得好似春风吹过一般,秋千也不过就是晃了晃而已。宁玉瑶觉得很舒服,但也大叫:“推高点,推高点!”
惠娘还没有来得及阻止,宁父听见女儿大叫,就使劲推了出去,秋千荡高,宁玉瑶兴奋的大笑。她在那一荡一荡的波浪高处中看到了院子外的景色,浑身畅快,一点都没有留意到惠娘煞白的脸色。
时间总是过得飞快,下午也就那么过去了,宁玉瑶又想去荡秋千,不过惠娘在回院子之前一直让宁玉瑶再三保证,秋千不能荡太高,而且玩耍的时候,周围得有人陪着。宁玉瑶自然知道惠娘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也就乖巧的点头应了。只要不是阻止就好,这就行了,没什么奢望了。
宁玉瑶去找到景旭远,想让他来当这个苦力,不过在景旭远眼里这可是轻松加愉快的,看着宁玉瑶娇俏的脸儿,在书房外面于景旭远的一推一放之中,充满了铜铃般的笑声,景旭远只觉得这样的日子要一直延长,延长·····
时光流逝,因为秀才考试,不同于童生试的考试,阅读什么的,都是直接在县衙就行,这秀才的考试,所有考生的试卷都是得送到省府,由考官统一阅卷,然后再按照成绩排出考中的秀才。
半个月后,应试的成绩已经出来,各个县镇考中的考生名单,也都已经下放到县令手中。
宁父带着宁玉霁和宁玉瑶去了县衙的门口,等着张贴榜单,公布这回考中的秀才名单。惠娘几个,就在家里头等着,免得如果有衙差上门来报喜信,家里头没人接应。
县衙门前等待看榜的人很多,人群也显得十分拥挤,因为宁家人来的时间尚早,宁父找了一个好的角度,也可以防止拥挤的位置,让宁玉霁抱着宁玉瑶,等会儿他好生看看榜单。
这回等的时间不长,巳时一到,便有官差出来贴上了榜单,榜单上出现的名字并不多,也就区区二十来个,这数目还是因为古宁县向来读书风气很好,学子踏实用功的原因,要是其他的地方,中了个数的秀才数也是很难得的。
宁玉瑶就算被宁玉霁抱着还是比不上前面看榜的人的身高,视线早已被完全遮住,看着旁边的人一直在不停的往前挤,宁玉瑶想可能是因为自己的子女也参考了吧,这个时代靠读书致仕已经是根深蒂固的思想了。
宁父倒是轻而易举的挤了进去,看到红色的榜单第一行上面赫然写着:县案首宁玉霁。宁父心中欣喜,自己猜到自己儿子会中,只是没想到会是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