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私生女滴幸福生活-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娘亲和清荷很投脾气,就依然留她姐妹俩住在“秋实园”中,娘亲本来还想让她陪着住在主屋里,可清荷都以主仆有别,婉然拒绝了,自己依然和清兰住在简陋的下人房里。
自从清荷住进“秋实园”中,我发现我那帅气的舅舅不时地找理由到“秋实园”中晃一圈,找机会和清荷聊上两句。
我那舅舅已经20出头了,和他同岁的王大柱,都是俩孩子的爹了。爷爷奶奶都为他着急,可他自己却不急,总是说事业为重,男儿先立业后成家,等等接口敷衍我们。这次他终于有上心的人了,怎么说也得助他一臂之力。
从清荷言语谈吐、行为举止中,我就发现她不是丫鬟这么简单。再加上她眉头淡淡的清愁,当我们不经意谈起苍桓知府的事总是默默流泪,我就开始怀疑清荷是苍桓知府的千金。
本来以我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性格,朝廷里的那些麻烦事,是能躲就躲,能避就避的,因为穿越文中一和朝廷有所牵扯,人生的轨道就会偏离自己的预料。可是既然关系到舅舅的终身幸福,也只好违背自己的初衷了。
懿轩书院里不乏皇族贵胄,高官子弟。以咱两世为人的人精似的社交技巧,以及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商业手腕,再加上我可爱到让人不忍心拒绝的脸蛋。书院里上上下下,都混个脸儿熟。
上次已经说过,皇家的四个儿子都在书院就读,其中有太子、二皇子、四皇子和小皇子。三皇子好像因为身体原因未能来上学。
皇太子玉楷轩,是皇后所出,也是皇上的第一个儿子。自幼就被当做皇上的接班人来培养,性格坚毅又不失谦和,礼贤下士,在朝中颇受好评,皇上也赞赏有加。
二皇子玉楷乾,灵妃所出,性子温文善良,待人随和有礼,但偏于懦弱缺乏主见。
三皇子玉楷钧,据说自幼身体虚弱,被云游的神医带走医治,十八岁才能回宫,性格爱好成迷。
四皇子玉楷威和小皇子玉楷杰,长期被我熏陶,改掉了碍眼的少年老成的小老头样,恢复他们年岁该有的天真烂漫和快乐童年。
自从太子去年十八岁冠礼后,就在朝中任事,虽然被赞:不务矜夸,聪明能干,品行端正,宜为储君。但一直没有什么机会证明自己的才干。太子经常回书院,聆听先生教诲,向美人师父探讨一些治国之道。
一天,我去美人师父的“安然居”的书房里找闲书看(咱博览群书的习惯,到哪都改不掉),适逢太子向美人师父请教君民关系。我一时嘴快,说出了穿越文中被用烂的,但也确实精辟的:“君,舟也;民,水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令太子和美人师父刮目相看。不禁感叹,穿越人有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做后盾,盗版起来真方便呀。
然后在太子的示意下大谈唐太宗李世民的君民之道:“我觉得要想民意归顺,国家安定,首先居安思危以畏民,从历史的角度去看,国家的兴替是和民心分不开的,民心所向者才是最终的胜利者。
其次先存百姓以让民,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民众有了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就不会生事,国家自然长治久安。”
我停下来,清清嗓子,接过美人师父递过来的茶碗,灌了一大口。太子静待下文,意犹未尽。
“三、戒奢节欲以安民,说白了就是上至皇族,下至官员,抵制享乐和奢靡之气,减轻百姓负担而安居乐业。
 四、虚心求谏以知民,帝王毕竟久居深宫,不能尽见天下事,所以就需要把虚心求谏、兼听则明作为了解‘百姓利害,政教得失’的重要途径。”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归结为一句话: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我长长的嘘了一口气。长篇大论的演讲还真累人。
太子大人陷入了深思,好久才拍手称赞:“没想到你小小年纪,居然有这样的见地,佩服呀!”
我谦虚地说:“是师父教的好,太子礼贤下士,不耻下问,谦虚好学,将来必是万民之福呀。”
“那依你之见,如何才能‘得民心’呢?”
“当今皇上圣明,推行多项惠民政策,百姓生活安定。太子如果想博得贤名,不如从冤假错案入手。当今皇帝上位以来为韩丞相翻案,在民间就深受好评呀。”说了这么一大堆,终于引到点子上了。没有目的谁有这闲工夫陪他磕牙,不如多画几张设计图,还能多赚点银子。
“正所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皇帝高官位居庙堂,不能尽知每一个案件的真相,很多案件必有隐情。草民在市井还是能听到一些民声的。”
“哦?你听说了什么?快来说说。”太子鱼儿上钩了。
“草民听闻苍桓迁移来的百姓说,苍桓前知府于湘卿个爱民恤民的好官,怎么会落得被罢官流放的下场呢?”我的表情充满了疑惑,偷眼看了看太子的表情。
果然引起了太子的重视:“这个案件的确需要好好调查……吕非,你愿意为朝廷效力吗?”
我一愣,结结巴巴地说:“我年龄还小,没想这么多……长大以后再说吧……嘿嘿……”装傻ing。好险呀,差点进了陷阱。
半月后,苍桓知府于湘卿一案被平反,官拜原职。牵出了一串贪污受贿的不法分子,消灭了一些朝廷的蛀虫。太子在朝中名声大噪。
当苍桓知府的案子平反的消息传到“秋实园”时,清荷、清兰姐妹俩喜极而泣,抱头痛哭。我进门看到的就是这幅感人的画面。
“于知府已经复官,于小姐准备什么时候去父女相认呀?”我慢步踱到一把椅子上坐好。
“你怎么知道的?”于凌瑶小姐用手绢擦了擦泪水。

第十九章  舅舅的春天(下)

“你怎么知道的?”于凌瑶小姐用手绢擦了擦泪水。
“一般官婢哪来的小姐这样的气质,再加上做妹妹的把你照顾地这么周到,斟茶递水熟练自然,这样的习惯不是一日能形成的呀。”我看了一眼清兰,清兰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
 “你猜的不错,我不是知府府里的婢女清荷,而是知府唯一的女儿于凌瑶。”她徐徐讲述了她的遭遇。
当于知府被冤获罪,发配边疆。于知府发妻早已过世,未再娶妻,膝下只留一女于凌瑶。这于凌瑶生的眉目如画,性情温柔,善良平易,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按律流放官员的女眷应该沦为官妓,于凌瑶不愿承受这样的侮辱,准备自尽以保清白。被贴身丫鬟清荷、清兰用蒙汗药迷昏,清荷和小姐换了衣裳,在官兵进门抓人的那一刻,从高阁上跳下,摔得面目全非,当场死亡。大家都以为死的是于小姐,所以传出于小姐自尽的消息。而真正的于小姐则化身为叫清荷的官婢,被我买来了。
于凌瑶边说边哭泣,最后抱着哭得不能自已的清兰道:“如果不是清荷舍身相救,我早已命丧黄泉了……”
清兰打断小姐的话:“小姐,快别这么说,如果哦不是小姐和老爷,清兰和姐姐早已冻死饿死在雪地上了,我和姐姐的命就是小姐的,能替小姐死,姐姐一定很高兴。”
望着这对主仆,我鼻子酸酸的。“我已经请人捎信给于知府了,相信你爹爹很快就 会来接你了,你们就可以父女团圆了。”
于凌瑶领着清兰,向我款款 一拜:“吕家的大恩,于凌瑶没齿难忘,无以为报请受小女子一拜。”
我望着跑进来的气喘吁吁的舅舅,偷偷一乐,坏坏地说:“想报恩啊,很简单啊,以身相许就行了。”拿眼睛往于小姐和舅舅身上来回的瞄。清兰被我的神情逗得扑哧一笑,也来回打量这两位。
于小姐脸唰地红了,娇嗔地瞟了一眼舅舅,低下了头。舅舅看着于小姐微低螓首的娇态,一时忘了说话,看呆了。
我拿手在他眼前晃来晃去:“魂归来兮……魂归来兮……”舅舅猛地醒悟过来,也不好意思的挠挠头。“什么事让舅舅这么慌慌张张地失了分寸?”
“哦……”舅舅拍了下脑门说道:“客厅里有人自称苍桓知府的,说是来接女儿的……”
于凌瑶和清兰听了,双手交握,喜不自胜。我笑了笑:“来得挺快的……请于小姐随我到客厅吧。”
父女俩见面是抱头痛哭呀,尤其是历劫以后,以为女儿已死,心灰意懒的于知府,这时仿佛所有的生命才刚刚回复。我和舅舅默默地退出客厅,不去打扰这对苦命的父女。
我用肩膀没大没小地撞了下舅舅:“心上人马上要被接走了,现在再不表明心迹,以后怕是很难有机会了啊。”
舅舅低着头,看着脚尖,不知道在想什么。我急了:“不要给我讲什么门户之见,官商有别的狗屁大道理,咱们吕家人哪能不战而降,不尝试、不努力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