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掌家娘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氏脸上依旧挂着笑容,向着姚宜闻桀桀怪笑。
姚宜闻心底一片冰凉,如今妻离子散,他怎么落得这个下场。
“二奶奶,”屋外传来管事妈妈的声音,“夫人说亲家老爷和太太都来了,不如就在家中吃了饭再走,管事已经去寻老爷回来,也给二爷送个消息。”
婉宁还没说话,姚宜闻已经灰败着脸,“家中还有事,我就不去拜访亲家老爷了。”他还有什么颜面站在这里,他和张氏只会让人笑话。
……
张氏被姚家送了回来。
张戚程耳边响起张氏喋喋不休的质问声。
“老爷,再这样下去恐怕不好,不如让人去跟蒋氏说一声,”韩武道,“河北那边反正已经有了消息,是该动手的时候了。”
免得夜长梦多。
张戚程觉得心脏在胸腔里缓缓地跳动着,他从来没想过会握不住那个该死的姚宜闻,“早晚有一天,让他哭都来不及。”
姚宜闻这个傻子,还不知道早就卷进了这件事中,若是将端王扶上宝座,姚家还有可能逃过一劫,若是不能,谋反大罪少不得姚家,株连九族,一个个都要死。
……
姚宜闻换了身衣服去夏大学士府上,夏大学士正在画翠竹,招手让姚宜闻过来瞧,姚宜闻看着那一根根竹子发呆。
“你家公子的事我已经听说了,”夏大学士叹了口气,“我去顺天府打了招呼,让顺天府尹派兵去围剿京郊的盗匪,也不知道会不会有好消息。”
姚宜闻心中感激一揖拜下去,“多谢恩师。”
夏大学士放下笔,“朝廷上的事我是管不了了,内阁里的官员已经换了三成,陈阁老已经退出内阁,不日就要去江宁上任。”
陈老爷去江宁上任。
姚宜闻惊讶地瞪大了眼睛,“这……”
“如今已经不是我们的天地了,”夏大学士道,“我也准备向皇上请辞归乡,到时候你送我一程。”
想起恩师多年的提拔,姚宜闻眼圈不由地一红。
夏大学士坐下来抿了口茶,“长江后浪推前浪,这是理所当然的事,你那女婿虽然未经科考,将来也必定入阁,至少能照拂你平安无事。”
说到这里,夏大学士怜悯地看了一眼姚宜闻,“你家中闹成这般,可怜你那孩儿,平日里捧在手心又是那么小的年纪……”
姚宜闻心中酸涩。
夏大学士道:“这些日子你多来几趟。”
姚宜闻躬身应了。
……
婉宁将端王周帧的症状都仔细地记下来,崔奕廷洗了澡换好了衣服就靠在床头看公文,婉宁写了一段总觉得仿佛有人在瞧她,便抬起头来,正好迎上崔奕廷的目光。
崔奕廷顿时笑起来,“两刻钟,总算是看我了。”
好像从上次她说喜欢之后,崔奕廷就变得格外露骨。
“明日一早不是还要上衙,”婉宁站起身,“二爷睡下吧,我去外面小书房里看。”
崔奕廷却支起了腿,看着婉宁手里的医案,“那医案可比我重要?”
婉宁忍不住笑出声,这人痴缠烂打的劲儿真是闻所未闻,也不好再跟崔奕廷拌嘴,依依不舍地将医书放下,弯腰吹了灯躺到床上去。
两个人这样躺在一起,如同放下了浑身的疲惫,通身舒坦。
“周帧的病怎么样?”
婉宁还是第一次听到有人直呼端王的名讳,就算是在宫里内侍也要叫一声,“端王爷。”
崔奕廷仿佛格外不在乎这些,什么出身高贵,皇孙贵胄,在他眼里其实不值一提,这个人怎么能又狂妄又无赖,在外面硬邦邦,在她这里软乎乎。
婉宁道:“我到底不知道宗室被圈禁到底是什么模样,周帧的病应该不是一日两日才有的,得这种病,至少是有人对他用了残暴的手段。”
大周朝的皇族,没有谁得过这种病,除去遗传的原因,就该是后天受了刺激。
那周帧虽然癫狂,却力气极大,身体并不似被虐待过的瘦弱不堪,至少这点和她推论的病因背道而驰。
婉宁道:“照太医院的脉案上来说,周帧是因为宫殿失火受了惊吓成病,据我所知,受惊吓不该会这般严重。”
崔奕廷仔细地听着婉宁的话,“如果是早就有病……那一切都解释通了。”
婉宁道:“那要如何遮掩呢?周帧这样的病,不可能让宫中一直风平浪静,西门三天两头的出事,一定会让人议论纷纷。”
这个疯了的周帧,就像是突然出现在宫中似的。
“平日里伺候周帧的宫人不多,失火那日又死了两个,所以周帧的病情也就不甚清楚。”西门走水,宫中定然乱成一团,到底发生了什么谁都不得而知。
婉宁抬起头,“周帧倒是让我想起从前那些追杀忠义侯世子的死士。”这些人仿佛都是刻意养起来的。
到了关键时刻就会放出笼子,做他们该做的事。
如果周帧疯了,他们就是推错了邓嗣昌、张戚程这些人的目的。
崔奕廷轻轻地搂着婉宁,照前世发生的事来推算,大周朝的动荡该是从今年七月开始,至少现在还是风平浪静。
转眼进了六月,张氏被送回张家之后,姚宜闻补了一张休书送过去,沈氏再次出嫁被风风观光抬去了杨家。
第三日回门,婉宁在舅舅家中见到了母亲。
沈氏一身大红喜服,眼睛闪闪发亮,让人围着问这问那。
***

☆、第三百一十二章 意外

沈老太太来得晚了些,没能赶上沈氏的婚期,正好在沈氏三日回门的时候到了京城,沈氏的族人大多没有见过杨敬,却在扬州时听说过杨敬的名声,路上还能偷偷议论两句,说沈氏有福气,虽说做了一回出妻,却女儿嫁给了新贵,她也再嫁了詹事府正三品的詹事,以杨敬的名声将来必将位列太子三师。
到了沈家,听说沈氏回门,不管是男人还是女眷都闭紧了嘴,谁也不敢多说一句话,生怕哪里失了规矩,惹了这位新姑爷不喜欢。
直到沈老太太照着往常的样子训诫了晚辈,杨敬规规矩矩行了礼,大家才松口气,对这位新姑爷重新有了认识。
虽说杨家是书香门第,可那些酸腐的规矩比起姚家来可少多了。
沈敬元几个跟杨敬去前院说话,沈老太太拉着沈氏的手,“总算是熬过来了,这可是谁也求不来的姻缘,我看新姑爷性子好,将来你必定受不了委屈。”
沈氏虽是害臊却轻轻地点了点头,杨敬是对她很好,没有拿着架子让她侍奉,也没有嫌弃她嫁过人,杨家规矩也不算多,杨老太太也护着她。
成亲第二天她去给杨老太太请安,老太太还塞给她一个玉面娃娃,说她是个有福气的人,将来必定能为杨家生下一儿半女。
沈四太太也笑着道:“这下好了,将来昆哥跟着姑爷读书,我和老爷若是扬州有事,昆哥就可以在杨家住下。”
沈氏感激地看着一眼沈四太太,她从来没想过能有这一天。
成亲第二日杨敬就告诉她,昆哥已经知道自己的身世。她忽然想起这些年的委屈,立即就掉了眼泪,杨敬也没有问她在姚家的那些事,只是温声安慰。
她那时候忽然觉得,她又有了家。
又有了容身之地。
沈老太太说了半天话,想起一件事,低声嘱咐沈氏。惹得沈氏脸颊更红。
沈老太太道:“你们两个年纪尚轻。这是正经的,你是生养过的,知道这里面的关窍。”
沈氏垂下头看了婉宁一眼。“我……知道了。”
从沈老太太屋里出来,婉宁也靠在沈氏肩膀上,“母亲多生两个弟弟妹妹,日后我们家里就更热闹了。”
沈氏去呵婉宁的痒。“你这孩子……”脸上却满是喜气。
沈家一片热闹,隔着一条胡同的姚家仿佛能将那边的喧哗声听得清清楚楚。
姚老太太十分不喜。“那个杨敬也是个好色之徒,放着大家闺秀不娶却勾搭上那个沈氏,什么侍奉杨老太太,是借着杨老太太的名头瓜田李下。”
“成亲大张旗鼓也就罢了。回门也是这般,也不知道遮掩……”
姚老太太话音刚落,姚宜闻进门请安。
看着儿子垂头丧气的模样。姚老太太皱起眉头,“既然已经休了张氏。我就再给物色一桩婚事,你这样大的家业,不能没有个主事的人。”
这样大的家业,张家因为嫁妆的事纠缠不休,外面已经有了传言,说他品行不端,接二连三的休妻都是因为图不得利益。
他已经成了同僚的笑柄,别说他已经没了心情娶妻,只怕是好人家的女儿也不愿意嫁过来。
姚老太太仍旧喋喋不休,说起欢哥又哭了一场。
姚宜闻好半天才从屋子里出来,一朵大大的烟花正好腾空而起,在天空上炸开散落下来,他突然觉得自己站在黑暗里,光亮离他越来越远,最终所有一切都静寂,只剩下他一个人。
……
婉宁正和沈家的姐妹说话,沈四太太笑着道:“前面倒是闹得欢,我看用不了多久,我那甥女婿要将你几个舅舅赢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