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掌家娘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婉宁低头道:“臣女也不懂得什么是朝廷大事,臣女说的是在泰兴时,六叔倒卖漕粮的事。虽然是臣女的亲叔叔,臣女却不能包庇,因为臣女知晓漕粮是要运进京师的税粮,是要在天灾是分发给百姓的口粮,是要在打仗的时候送去军营的军粮,是朝廷官员的俸禄,是该运进京城,而不能私下里倒卖。”
张氏听得这话几乎要瘫在杌子上。
婉宁这是说的什么话,怎么敢在宫里说出这种话,怎么敢指认自己的亲叔叔,姚宜春买卖漕粮的事又和婉宁有什么关系。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
坤宁宫内,皇后听着内侍说话。
内侍慢慢地说着,将翊坤宫中所有的话一字不漏地缓缓道来。
皇后半晌才看向内侍。
没想到一个十二岁的小姐几句话就将皇上征西北的事讲得清清楚楚,现在看来忠义侯世子是真的受了惊吓被姚七小姐治好了,并不是忠义侯府想出的什么手段。
否则一个十二岁的小姐提起这件事早就漏洞百出,不会有这样仔细的前因后果。
皇后看向欲言又止的内侍,抬起眼睛,“还有什么事?”
皇后话音刚落,外面琉璃帘子一动,一个高大的身影走进来。
看到皇帝的身影,皇后忙要下地行礼。
“你躺着,”皇帝威严的声音传来,“身子不舒坦就好好养着,眼见就要入冬,你的咳疾又要犯了。”
皇后不肯,就要挣扎着下床,却被皇帝一双手按在炕上,皇后苍白的脸上顿时一片绯红。
“让你躺着就躺着,”皇帝说完看向旁边的内侍,“在说什么?”
“妾在问姚七小姐的事,惠妃今日将姚七小姐召进宫中问话。”
皇帝颌首,忠义侯爵的事,是皇后体谅他的心思,要让惠妃去问个清楚,毕竟一个十二岁的孩子治病,听起来实在太过匪夷所思。
皇后看向内侍。“还有什么没说?”
内侍看了看皇帝和皇后,忽然觉得在翊坤宫听到的那些让他惊诧的话,说不得会让姚家那个十二岁的小姐,日后的生活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在宫中这么多年。还从来没听过一个女子,说出那种话。
内侍润了润嗓子才道:“姚七小姐说,忠义侯不但救了忠义侯世子,还让她……还让她敢于承认做了一个逆子。”
“逆子?”皇后娘娘的声音中也有了几分的惊讶。
内侍将婉宁的话仔仔细细说了一遍。
皇后越来越觉得惊奇。
一个十二岁的小姐,竟然会懂得这么多,真的亲手将自己的亲叔叔送进大牢。
皇帝豁然站起身来,脸上神情没有什么变化,让人看不透到底在想什么。
皇帝向前走了两步。
“广东十县,海潮泛滥,田禾欠收。奏请朝廷拨赈灾米。”
低沉的声音在大殿里响起来。
“瓦剌又在饶边,西北奏折请朝廷增拨军粮,户部尚在东拼西凑……”
“他们还敢贪墨漕粮。”
“一个十二岁的小姐尚知晓漕粮是要运进京师的税粮,是要在天灾是分发给百姓的口粮,是要在打仗的时候送去军营的军粮。是朝廷官员的俸禄,是该运进京城,而不能私下里倒卖……”
皇帝的声音越来越高,脚步停顿了片刻,转身从坤宁宫走了出去。
坤宁宫重新恢复了安静。
皇后娘娘靠在引枕上半晌没有说话,旁边的内侍看了看身边的女官,抿了抿嘴唇。“娘娘,这……要怎么办?”
皇上说出方才那番话,不知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从库里挑一只玉如意送过去给姚七小姐,姚七小姐救治忠义侯世子有功……本宫理当赏赐,”皇后娘娘接过茶喝了一口,“难得小小的年纪却如此……等本宫身子好一些。传她进宫说话。”
好久没有听说有这样的孩子。
皇后娘娘长喘一口气,“去姚家的两个嬷嬷叫来,本宫要仔细问问。”
……
南书房外,内阁的大臣们已经等候多时,整整一日他们就站在这里。手里都是弹劾崔奕廷的奏折。
崔奕廷从一个小小的知县查起如今牵扯到了户部尚书,这样查下去还要查出多少人来?崔实荣进了大牢,开始有人借机铲除异己,各种弹劾的奏折堆满了内阁,京官几乎被人弹劾一遍,现在是人人自危,这股歪风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刮过去。
御史开始对准崔奕廷口诛笔伐。
不孝之子何谈忠君,一个从未入仕的黄口小儿,闹出这样的事来。
就是要整个朝局都乱起来,让崔奕廷一发不可收拾,不敢再接着查下去。
南书房的门打开,一个小黄门走出来。
阁老们顿时迎上去。
小黄门不敢怠慢一个个地问好,然后收起脸上的笑容,“皇上传崔大人并没有传各位阁老。”
传崔奕廷?
只传崔奕廷?
一旁的夏大学士抬起了眼睛。
内侍道:“皇上让崔大人带着他的算盘进南书房。”
……
“整整两箱的算盘,动用了户部所有的官员,就在南书房一起打算盘。”
宫里的消息传出来,张戚程不禁惊讶。
“皇上亲自回了御史言官的奏折说,如今只有孤臣逆子在朕面前说实话,从今往后,朕就要重用这个孤臣逆子。”
***

第一百二十三章 气死

张戚程咬起了牙,只要得了皇上信任,孤臣逆子转眼就能变成心腹重臣。
漕粮舞弊案刚审到关键时刻,广东、西北的奏折就都进了京,崔奕廷将整件事安排的天衣无缝。
“后宫那边有没有传出消息?”张戚程问过去。
“还没有,”下人轻声道,“听姚家下人说,还没有出宫。”
不过就是过去说说话,怎么会用这么长时间。
张戚程站起身来,他不能再坐在屋子里,该出去打听打听消息,崔实荣好不容易攥紧了户部,不能这样轻易地就丢了。
朝廷上乱成一团也就罢了,姚家也是不安宁,瑜珺带那个惹祸的姚七小姐进宫,现在也不知是什么情形。
朝廷不能乱,姚家不能乱,这样他才能按部就班地将所有一切进行下去。
“那边怎么样了?”张戚程问过去。
藏在黑暗里的人,身体微微前倾露出额头和鼻尖,很快又缩回去,“都好,吃食都照样送进去。”
这是唯一能让他心安的地方,张戚程舒口气,“千万不能有差错。”
黑暗里的人什么都没说。
张戚程转过头去,半晌才道:“早知道在崔奕廷没有进京之前,我应该帮王征如一把。”说不定还能一箭双雕,将跟着回京的姚七小姐一起杀死。
若是先料到今时今日他就该自己动手,可是谁能想到崔奕廷能办出这样的案子,说到底王征如是个蠢货,崔实荣也太大意了,被自己的侄儿算计。
张戚程看向桌子上的棋盘,往后这盘棋要更仔细地下。
……
崔奕廷带着人进了南书房。
南书房里户部的官员立即挺直了脊背,平日里官阶不够哪里能进宫面圣,如今初见圣颜,就要做这样的大事。
户部的账本高高地摞起来。只要看一眼就胆战心惊。
“这是户部和南直隶三年的账本。”
崔奕廷清亮的声音响起。
司礼太监挥挥手,小太监们立即将长长的桌案抬过来,算盘整整齐齐地摆在桌面上。
御座上的人站起身,明黄色的龙袍晃得人不敢睁开眼睛。
“户部查不清楚。就去国子监请人来算,三年前朕在位,如今朕也在位,大周朝没改朝换代,朕就不信,这账目查不得,查不清,”皇帝从玉台上走下来,看向崔奕廷,“你尽管去查。天塌不下来,就算塌下来也有朕顶着。”
南书房所有人撩开袍子跪拜。
很快整个书房都响起了算盘声响。
皇上离开南书房,户部官员才敢擦擦脸上的汗,想要互相说几句话,抬起头却看到站在屋子里的崔奕廷。英俊的脸上没有一丝表情,海棠色的官服上像是染了血似的,一个年纪轻轻刚入仕的官员,论资历论学问谁也不如,可站在那里却让人觉得害怕。
连自己的亲叔叔都抓的人,会给谁留情面。
听说崔尚书进了大牢之后是崔奕廷亲自提审,不过几天时间就被打的体无完肤。光廷杖就受了几十个,打的血肉横飞。
想到这里户部的官员打了个冷战。
更加觉得崔奕廷可怕起来。
这个皇上身边的新贵,将来不知道还要做出什么样的事。
谁也不敢再用什么心思,专注地看手里的账本,只求将自己眼前的账目算得清清楚楚。
……
将谢严纪留在宫中,崔奕廷一路出了宫门。
天色不早了。一早被召进宫的女眷已经陆陆续续地坐车离开,门口只停了两辆马车。
陈宝迎上来,低声道:“爷,人还没出来呢,安怡郡主的车马也才走。”
这个时辰还没有出宫。她那边应该很顺利。
户部的官员要被关在养心殿里,不将账目算清楚不会放出来,谢严纪等人在那里盯着,他就带着人去刑部审案。
陈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