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掌家娘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姚宜州说着将身边的文书拿起来拍在桌子上,“这是六弟做粮长时立下的文书,无论将来出了什么差错都和姚氏一族无关。”

姚宜闻沉默了半晌,“李御史家是怎么回事。李御史的病怎么是婉宁治好的?”

姚宜州冷笑一声,“那你要问问三叔父,当时笼络李御史是不是因为六弟贪墨了漕粮?想要李御史抬抬手不要为难姚家,婉宁治好了李大太太。三叔父和六弟就想通过婉宁打听出李家的消息,你说这应不应该?”

“因为这样的事要将婉宁逐出姚家,别说我这个做族长的不答应,族里的长辈都不会点头,”姚宜州皱起眉头,“至于六弟的事,你别想在我面前说什么大道理,我无官位在身也知道,这些事要等着朝廷论断,孰对孰错不是你我能说了算。”

姚宜闻没想到大哥会这样封死了他的嘴。

姚宜州说完看看姚宜闻。“难不成六弟倒卖漕粮,朱应年贪墨漕粮的事都与你有关?”

姚宜闻脸色顿时变得难看,一下子从椅子上站起来,“我为官这么多年还从来没做过贪墨的事,更别说去贪墨漕粮。”

“那就好。”姚宜州淡淡地道,“我可不想看着整个姚家都被拉下水,我们姚家毕竟是泰兴县的大户,又做过粮长,漕粮的事我是管定了,你不用来劝说……”

这话摆出来,好像他是因为要庇护六弟才和族里闹翻。

姚宜州道:“我们姚家在泰兴这么多年。好不容易出了一个六部堂官,你还记得你高中进士的时候泰兴县是怎么个热闹,人人都说你给泰兴县挣了脸面,这些年但凡有泰兴应考的考生有几个不来你家中拜会?”

“我们家没在泰兴做什么善事,却倒卖漕粮,漕粮是什么?百姓送上来的税粮。我们姚家何德何能,竟然和贪官相互勾结盘剥百姓。”

“我问你,你进京任职的时候跟我说了什么?”姚宜州板起了脸,“说将来定然要做一个清官,就算不会名垂青史也不能让人唾骂。”

“我父亲在世的时候为何就算让族人饿肚子也要拿出盘缠让三叔和你去赶考?”

“那是因为父亲说。你虽然从小就话不多,但是为人本分,将来做了官定然也是个好官,”姚宜州道,“你说说,我爹有没有说错。”

当时伯父说这样的话,他听了只觉得面上有光,姚宜闻想到这里,脸上一红,却没想到多年过去了,再听到这样的话,却让他觉得难堪。

被御史弹劾,被李御史看不起,如今大哥句句责骂……

“我还以为进了京,你能分辨孰对孰错,立即作出个决断,姚家对是对,错是错,绝不偏袒任何人,这样一来才对得起姚家在泰兴的名声,谁知道你就是和糊涂虫。”

姚宜州瞪圆了眼睛,“亏你当年在我面前说下那样的大话。”

……

姚宜州越说声音越大,“当年你休沈氏说是为了姚家的脸面,说沈氏和沈敬元勾结丢了你的官声,现在我就问你,沈氏让你丢了什么脸面?可让你受了御史的弹劾?”

说到这个,姚宜闻顿时怔愣起来。

没想到大哥会在这时候提起沈氏,是不是方才沈敬元说了什么。

姚宜闻皱起眉头负气道:“大哥,沈氏那件事不说也罢,沈氏做出那样的事,不能怪我容不下她……”开始他也在父亲面前替沈氏求过情,如果单单是因为沉香母子他不可能会点头,实在是沈家太胆大妄为,要不是父亲发现的早,整个姚家早就受了牵连。

他也因此欠下了如今左春坊的何明道的人情,还好何明道和张家素有渊源,他这才没有因为那件事提心吊胆。

姚宜闻正想着。

“如果倒卖漕粮的事是沈家做的呢?”

清澈的声音从门外传来。

“六叔的事放在沈家身上,我生母现在若是还没被休,父亲还会觉得沈家也情有可原,即便受了御史的弹劾父亲也要替沈家说话吗?”

“父亲觉得倒卖漕粮的罪名微不足道,”说到这里婉宁刻意顿了顿,“还是朝廷律法根本无所谓,父亲心中自有一杆秤。”

下人撩开帘子,婉宁一步踏进来。

姚宜闻脸色顿时变得铁青。

好久不见的长女站在那里,一双清澈的眼睛和他对视,目光中已经没有从前对他的依赖,而是深深的质疑。

这些年,他也时常会想起婉宁小时候的模样,却从来没想过婉宁有一天这样站在他跟前,四年里婉宁长大了,容貌有了些许的变化,这在他意料之内,他没想到的是,改变最多的却是婉宁的神情。

小时候经常腻在他身边,小小的手拉着他喊“爹爹”,而今却满眼的疏离。

“父亲没有见到我,就让人将我送去家庵,就像四年前,父亲将母亲早产的罪过就丢在我身上,父亲亲眼看到了我推母亲?父亲有没有仔细盘问过下人,那天亲眼见到我推母亲的那些人,如今在哪里?是不是早已经被打发出了姚家?”

婉宁看着父亲,“父亲以为我不想回家?不能将这件事弄清楚,我不能回去,回去也是落下偌大的罪名,早晚会被送去家庵了事,真的到了那时候,谁能庇护我?”

“是父亲?还是母亲?谁会替我说一句好话?”

父亲脸上是复杂的神情。

她就是要将从前的事弄个清清楚楚,让父亲看个明白。

一个被蒙在鼓里的人永远不知道真相的痛。

父亲不是一直在学祖父道貌岸然、不食人间烟火的神态,而今怎么会神情复杂地看着她。

而今祖父和父亲还有什么立场说自己一身清白。

自从她去了泰兴之后,张氏一定过得十分舒坦,听说她来京里父亲还想着将她送去家庵一了百了。

现在他们应该知道,不能诸事顺遂的日子到了。

****


 第一百章 过继

“要不是有大伯和二祖母庇护,我现在又在哪里?父亲多久才会想起我这个女儿,就连庶女父亲都带在身边,父亲在京里的宅子那么大,连我也容不下吗?”

姚宜闻想起婉宁小时候第一次给他沏茶时的情形,沈氏笑着站在一旁,婉宁的小手端着小小的茶杯,他生怕溅出来的热水烫了婉宁的手。

等到婉宁将茶杯举起来他急忙接过去。

婉宁小时候,他很羡慕同僚养出了一位女公子,他兴致勃勃地让人去做小桌子小椅子准备带着婉宁读书,谁知道却看到婉宁在拨弄算盘。

那天晚上他就和沈氏大吵一架,这样的女儿应该怎么教养?

这些事仿佛都发生在昨天。

那时他还怀疑婉宁将来会落得一个贪图富贵,满身铜臭的名声,转眼之间婉宁站在他面前用清亮的眼睛在质疑他。

身为族长的大哥也是一样。

他上门来问六弟的事,大哥却一句重要的话都不说,将所有的消息死死地按住,像防贼一样防着他,好像是他指使六弟去买卖漕粮。

连家里人都这样想,外面人会怎么议论?

言官又一再地上奏折,这把火已经烧到了他身上。

婉宁看着父亲张开嘴做出了倒吸冷气。

这是恐惧的微表情。

自己的利益没有收到威胁,他就永远不会知道什么叫害怕,所以母亲那样苦口婆心地劝说父亲不要一味听祖父的话,父亲只是觉得母亲在生事。

婉宁道:“父亲要想想这么多年得来的官声,做李御史那样的言官不容易,也不能因此获罪,在族里的时候祖父问我在李家都听到了什么,女儿不说也都是为了父亲。”

无论说什么话,都要戳中人的心思,父亲会找上门来。毕竟还不想做一个贪官,父亲一辈子爱名声,喜欢面子,现在眼看要被撕破脸皮。到底会怎么做?是不是还要继续听祖父的话,提起祖父还能不能露出与有荣焉的神情。

话说到这里,管事进来道:“老爷、三老爷,五老爷过来了。”

婉宁有些意外。

今天倒将所有人都聚齐了,到底是姚家出了事,还是朝廷上有什么动静,婉宁立即想到崔奕廷审案的消息。

母亲被休的时候,仿佛十分信任五叔,告诉她若是父亲对她不好就去找五叔,去扬州的时候她忘记了问母亲到底是因为什么。

她记忆中五叔就是容貌俊秀。为人谦和的长辈,每次见到她总是要给她一些小玩意儿,因为是祖父的庶子,在人前很少说话,但是不论是祖父还是父亲都很维护他。这次醒过来之后,让她重新看清了身边的人,现在也来看看五叔。

婉宁抬起眼睛,看到一个风姿特秀的身影走进来。

和四年前相比,五叔几乎没有什么变化,随随便便地一件青色的长袍穿在他身上,看起来也十分光彩照人。脸上那谦和的神情让人觉得十分容易亲近,父亲的长相不差,五官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