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谋妃-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君父?……”
赵侯微微抬起双眸,眼神有些涣散,感到手上的力量,嚅嚅嘴唇,赵雍倾身上前,只听赵侯微弱的声音言道,
“善待兄妹……”
赵雍为之一颤,赵侯言完,胸口起伏不定,欲起身,被赵雍扶起,终于瞧清下堂的众人,拼着最后一口气,厉声言道,
“太子继位,众臣辅之,若有二心,灭其九族!”
此言即是对众臣而言,也是对太子而言,堂下一片诺诺之声,随后,赵侯一口鲜血吐出,以最后的力气,抓紧了赵雍之手,但最终倒在他的怀里……
“君上……”
室内一片哭号……
赵雍瞬间一愣,泪水却是止不住的流了下来,双手仍旧紧紧握住赵侯之手,在他最后一刻,仍然不忘威镇众臣,为他扫清阻碍,赵雍深深的体会到君父对他的宠爱,心里悲痛万分,他突然明白君父的那份无奈的亲情,很长时间以来,他都认为他是无情的,对母妃,对自己,还有众多的其他儿女,他其实不是无情,而是无奈,高高在上的帝王,有太多的身不由己。
赵雍突然觉得身上有着千斤重担,直压得他喘不过气来,江山,国家,社稷统统的担在了他的肩上,他想起君父对他说过的话,“以后赵国要靠汝去支撑,可惧否?”
可惧否?他没有回答,自从为太子的那一刻起,赵国社稷就是他的使命,他从未想过惧怕,也不知惧怕,原是因为有君父挡在他的前方,而如今,真正要面对了,他心里却有种种莫落,孤独之感。
赵雍缓缓起身,穿过众人,独自来到议事殿,坐在那高高在上,像征着无比权力的席位之上,通亮的火光映着他的身子,投射到光滑的青石板上,显出他的寂寥,四周皆是哭号之声,哀钟响起,令人深感凄凉,邯郸城内,百姓纷纷停止喜闹,抬头朝着赵宫的方向,随即跪拜于地,大声哭泣……
赵雍于殿上沉思良久,直到天空泛白,不再悲悲切切,犀利的眼神瞬间扫过空荡的大殿,心里暗暗自语,君父,儿臣定不负重望,儿臣不惧也!
公元前326年,赵侯薨,赵国国丧,国民陷入一片悲痛之中,同年,赵雍继位,年纪十七,因国丧期间,继位大典推后而行。
邯郸城内不在因腊祭而喜闹,国民面色都很沉重,穿上素服,祭奠他们伟大的国君,城内一片萧条之色。
赵国讣告传遍天下各国,一场风暴又将来临。
赵雍一身素服,于朝堂之上,与众臣商议赵侯丧礼之事,廷前寺人宣道,
“齐国夫人,赵姬觐见!”
众臣禁声,看向殿外。
只见一美姬淡妆素服而至,然,却面有怒容,气焰高傲嚣张,立于廷前,也不向赵雍行礼,竟是挥手一甩,玉指相向,厉声诘问,
“赵雍,吾等吊唁君父,为何阻于边境,此等何意?
齐国夫人赵姬,乃为赵侯长女,赵雍异母长姐,并笄之际,嫁入齐王,为齐王之妻。
昔年,在赵为公主时,嚣张跋扈,如今贵为一国夫人,却不把母国放在眼里,就连己经登上王位的赵雍也不屑一顾,这令众臣颇为反感,念着其赵国公主身份,纷纷咽下这口气来。
赵雍听言,暗自冷笑一番,却也立即令人赐坐,言道,
“长姐归国,雍未曾远迎,长姐应入宫休息,何须来这朝堂之上?”
赵雍语气明明柔和,却透着一股子寒冷,似在责问。
赵姬未听出其意,冷哼一声,继续厉声言道,
“吾乃赵国长公主,为齐王之妻,竟想不到,君父一薨,赵国竟如此对待婚姻之盟国,于礼仪何在?吾以父女之情,盟国之情归国吊唁,赵国如此无理,赵雍如何堪担王位?”
众臣听言,倒吸一口冷气,这个胆大的公主还真是口不遮言,比以前更甚。
赵雍听之,双眼一眯,危险气息顿时弥满于朝堂之上,肥义与乐池脸上都露出讽刺一笑,并不打理此姬,倒是站于乐池身旁的乐毅忍不住哼出声来。
赵姬听闻,嗖的转过身去,怒眼相对,指着乐毅,大声言道,
“此乃何人?敢讥笑于本公主?来人,还不速速将此人拿下,斩于殿前。”
然而,廷前护卫并未听从赵姬吩咐,赵姬气得满脸通红,又指向高位上的赵雍,言道,
“吾一堂堂公主,赵国朝堂竟有人如此无礼,赵雍这就是汝之臣子?不怕君父寒心?”
“住口!”赵姬言毕,乐毅冲动的上前两步厉声喝道,赵姬踉跄后退,大吃一惊,她惊讶的看看乐毅,又看看众人,却无一人上前阻止,心里更是火冒三丈,然还不待她发作,只听乐毅指责言来,
“汝虽为赵国公主,见赵王不行礼,此为不尊,还敢于朝堂之上大呼小叫,此为无礼,先王己薨,公主入赵,却又带着齐国两万重兵,此为不孝,下臣愚昧,从不知吊唁之人,会重兵相随,公主此行,莫是另有其意?公主可是赵之公主,先侯之女,行如此隐晦之事,究竟意欲何为?此举才令先侯寒心矣。”
言完,恨恨的瞪着赵姬,毫无惧色。
赵姬听言,又是踉跄两步,指着乐毅半天说不出话来。
众臣仍旧不语,无人助公主一言。
这时,只听赵雍的声音慵懒而起,
“乐毅休得无理,还不退下,赵国公主怎会帮他国来为害母国?岂不让天下众人笑话。长姐入赵,自是行孝道之事,至于两万重兵,寡人认为定是齐王担心长姐安全而护送之。”赵雍言完,瞧着赵姬微笑道,“长姐于母国自是安全无异,齐王此举多虑也,齐兵止于边境,无须入境。”
赵姬狠狠的瞪着他,紧咬嘴唇,想反驳,一时又找不出话来。
正在这时,护卫入殿急急禀报,
“君上,魏,秦,楚,齐,燕五国纷纷派兵于边境,言之入境,吊唁
先侯。”
众人大惊。
如果单单一个齐国乘机而入,还不足为惧,如今五国借吊唁之际,加兵边境,明显来者不善也。
而赵姬听言,一扫刚才的怒气,脸上竟然露出一丝冷笑。


注:历史上,赵雍继位是十五岁左右,本文篡改了,仅是小说,不是历史。




第108章:五国围赵
五国围赵,于赵国境内掀起了酣然大波,赵国君主刚逝,众国乘火打劫,舆论上天下贤士纷纷指责五国,赵国各个利势空前“团结”,国将不存,内斗还有何意?
五国相攻,意在欺其年少,欲瓜分其国,赵雍不派使者于五国之间贿赂,割地,求饶,而是以强硬态度应之,倒是出乎众国之料。
黄口小儿,竟敢以一敌五,自不量力,于他们而言,赵雍应该割地求和,就连其赵国长公主也帮着齐国欲分得一羹,众国更不把他放在眼里,显然是忘了,如今的赵王,曾经的太子,曾深入林胡,败胡人,平内乱,殊逆党,手段雷厉风行,且贤名在外,他们看到的仅是赵侯己薨,赵国争权激烈,赵雍无母家势力,此刻相逼,俟机图赵。
赵雍命令全国全境处于戒严状态,代郡、太原郡、上党郡和邯郸的赵军一级戒备,准备随时战斗,三军调动平繁,士卒铁甲披身,兵器霍霍,战车鼓鼓,百姓丁壮授甲,缮守益坚,赵国上下全民皆兵。
赵雍墨鎄治兵,广发告示:魏,秦,楚,齐,燕,无耻之辈,乘人之丧而伐之,非仁也,吾等赵国民众,誓死与国存亡!军民士气大增,
摆开决战的架势来迎接这些居心叵测的吊唁使者。
另一方面,赵雍派肥义再次入韩,要求联合抗敌。
战争一触即发。
韩国新郑,质子府,孟蝶于小屋内,写写划划一番,又蹙眉沉思,手敲几案,低头垂眸。
自赵雍离去,转眼数月,赵国竟是发生了诸多之事,攻魏失败,赵侯病薨,赵雍继位,五国围赵,她还未从赵雍继位的惊喜中回过神来,接下来的担忧己充满全身,他是能解决的,她知道,因为赵国不会灭于他的手中,然而,孟蝶仍旧为之思索着解决办法,她甚至突然有了入赵的冲动。
此刻的他该是如何的心急与烦躁,刚登大统就遇到这样的挑战,若是处理不善,就有身死的危险,他会怎么做?而自己又该怎么做?
脑子里出现一个身影,严峻的神色,紧锁的双眉,孤寂的立于广袤的天地下,在他四周竟是五国精兵,个个凶悍,手持长戟,朝着他刺来……
孟蝶猛的打了个寒颤,摇了摇头,又拿起手里的帛书,几个国家的地理位置显现于眼前,目光一聚,突然瞧见了宋国,灵光突现。
宋国公子不正出使于韩吗?
好不容易等到燕职从韩宫回来,孟蝶急急寻之于书房,燕职正与士旬商谈要事,见孟蝶突然而至,有些惊讶,因此刻,天色己晚。
士旬退出书房,徒留二人。
孟蝶正欲开口,燕职先言道,
“可是因赵国之事?”
他明知故问。
“嗯!”孟蝶点点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