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妾为财狂-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干妈也不是白来。她这当干妈的,该出手时也十分大方。一来就送了两位新娘一人一套中西结合的特制婚纱。大红的喜庆颜色,金丝绣成的龙凤呈祥。花牡丹胖。于是婚纱款式保留了西方的蓬蓬裙,将她的大肚腩跟壮腿遮挡起来,倒是突出她丰满的胸部——反正唐朝不怕露胸。保留了袖子,并且改成了中式的大袖,用以挡住花牡丹有肉的大胳膊。婚纱一穿,胖二哥就乐开了花。连呼“好看好看!”

    花姐姐身形苗条。于是婚纱款式重点突出她的曼妙身材,有点像旗袍,更像美人鱼,只在膝盖下打出一段鱼尾般篷纱。无袖,罩一件皮草。两位新娘都是喜得合不拢嘴。对她们而言,重点不是这稀奇古怪的裙子,而是来自婆婆的认可。

    除了婚纱,每个新娘子再送一整套刻有双方名字的金五件;一套多层珍珠饰品。包括一顶特意定制的有珠帘的珍珠头冠;十二套春夏秋冬丝绸衣裳;两对和田玉玉镯。这出手阔得让见惯了富人的舒家伙计也连连咋舌“乖乖,不愧是舒家的老夫人,太大方了!”。那顶珍珠头冠恐怕就要几千颗珍珠串成吧,还打着珠帘跟流苏呢。看那些珍珠,颗颗圆润饱满硕大。小的都有黄豆大,大的简直跟鸽子蛋一般。冠顶中间还镶嵌了不少猫眼之类的东西。一拿出来,在电灯下熠熠生辉。说不清的富贵华丽。这时代的珍珠极其昂贵,又圆又大的珠子更少。礼冠上随便一颗都能卖几十几百两银子,这一顶帽子恐怕光珍珠就值好几万两银子,再加上猫眼宝石、金丝银线跟手工,用价值连城来形容丝毫不为过。恐怕大唐的公主出嫁也戴不上这样的宝物。

    把金器玉器往身上一穿戴,再加上红艳艳的喜服,两个新娘顿时就透出一股浓浓的——暴发户富贵味。干妈对此满意极了。她老人家就爱这个调调。

    都说婆媳是天生的仇人,但是花牡丹跟水如玉俩应该算得上唐朝最幸运的媳妇。她们有婆婆,但是婆婆一年只打算天气热时来住一次“避避暑”。而且这个婆婆开门见山地说了“早生贵子,不过男女都一样!不要有压力!最好是孙女儿,带着好玩儿又贴心!”

    两位新媳妇内心感动啊,这是多么开明的婆婆啊!恐怕整个唐朝都找不出几个这样的婆婆吧!

    二月二,二哥三哥即将大婚。(未完待续)

 199,婚礼

    一大清早,葫芦屿旁边的水域就满是船只、竹筏。今天是葫芦屿舒家的大喜之日,陌香的人们早早地就来围观看热闹。而收到了舒家请柬的人家更是一早就带着老老小小驾船而来。

    此时,水师新兵的选拔已经结束,春捕春耕即将开始,不管是渔民、农民还是陌香的打工人士眼看着就要投入新一年的繁忙中。整整热闹了一个多月的陌香人们自然还想抓住这个冬季最后的休闲时光看上一回热闹。各路江湖人马也没有全部散去,突然轻松下来的好汉们都乐得看一回喜气洋洋的大婚。更何况,这些人中有不少黑道白道的老大都接到了舒家的请柬。就算没有登上英雄榜,这个请柬也颇为有面子嘛。因此,城门刚开,陌香城里就涌出无数大人小孩来。惊得守城的卫兵们差点以为海寇又来了,直到发现方向相反才安了心。

    事实上,外有淮安王,内有江湖好汉,大小海寇们在冬至节大战后已经清楚得意识到陌香城绝对不是打家劫舍杀人放火的风水宝地。连西洋大船跟东瀛人都覆灭了,他们这些小鱼小虾哪里还敢往陌香送死去。总之,冬至节之后,陌香附近的土兵们想找个海盗出来打打都难。要知道往常秋季到开春,都是海寇频繁的时候啊。

    五点正,葫芦屿便亮起了聚光灯、彩灯、照明灯。整个岛上一派喜庆的红色。灯光一亮,小船上的孩子们就开始欢呼雀跃起来,其情景不亚于现代的孩子看到放花炮。

    大人们也笑眯眯地看着这个满是“夜明珠”的神仙岛。

    “据说岛上还在招人哪!”等待的时候,人与人之间自然少不了闲话。而葫芦岛招人的消息也在这时开始传递。

    “真的假的?”

    “当然是真的。我堂兄是莫伊乡的大熟手,前些日子被请去做事。现在已经被招进去了。以后能住在岛上不说,听说连孩子都有书念——不用钱!那学堂还是明府大人当啥‘校长’的呢。据说是,念书念的好的娃就考科举,念不好就在学堂里学手艺。以后有机会留在岛上干活,横竖都是一条出路!比打渔挖土强多了!”那人说。

    众人纷纷点头。不少人动了心思,又问:“岛上还要啥人啊?”

    “听说要的可多了。要什么杂工、小厮、会点手艺的工匠、会点功夫的护院。岛上男女都一样,所以还要女工,据说要招不少绣娘呢。”另一个人凑过来说。“不瞒你们说,我今天来这除了看热闹,就是看能不能混上份差事。我狗剩别的没有,就是有力气肯干活。若是能被相中,我三个娃娃能念上点书,认得几个字。不求以后考科举,就是学门手艺也是好的。”

    众人纷纷点头。做爹妈的谁不为了孩子的未来着想。当下便有更多人打算待会上岛寻寻机会。

    “学堂的字是淮安王题的。据说淮安王很最看重这个学堂呢。前俩天明府大人还给一些饱学鸿儒下了请帖,说是请来当先生。并要他们推举一些年轻人今天来参加选拔先生的考试。琴棋茶画礼乐书数射易御都要,精通一门就能留下来!不看什么秀才之类的虚名,就拼真本事,白衣都要。你们猜舒家给的俸禄是多少?”

    “多少?五两银子?”

    “每人一年四十两到六十两银子啊!据说还吃穿住用全包!”那人说。

    “我的天啊,我家主人是朝廷的贡奉员外。一年的俸禄也才四十两!”旁人纷纷咋舌。四十两在陌香也是能用得起老妈子的人家了。一般的教书匠,一年确实就是五两银子左右,这还是那些有功名的,没功名的连五两银子都没有。在陌香这种繁华的地方,五两银子真算穷得可以了,连清韵楼的一口水都买不到。

    “舒眉掌柜说了,人才最重要,岛上提倡的是尊师重教。先生们的薪水最高。待遇也最高。”

    “乖乖,人家这才叫真的尊重先生。俺们那村的先生穷得连件好衣裳都没有。光教书,放不下脸来挣钱,十里八乡都没闺女愿意嫁给他。不行,俺得回去一趟。把这好事告诉俺们村的先生。叫他来考试!他可是有本事的,俺家米仓里的字全是他写的!”

    这么一说。还真有好几个老实人要竹筏子回去。要不怎么说乡下人实在呢。

    “怪不得我看旁边船上有不少戴儒巾的读书人呢。若是这样的话,孩子放这岛上念书倒挺好。——这位大兄弟。若是没人在岛上干活,孩子能送去读书不?”有人问。显然是中等人家。

    “听说也能,不过岛上的孩子不花钱,岛外的孩子要花点钱。还有,岛上的能学‘技术’,岛外的只跟着先生学六艺、考科举。”有人回答。

    “收钱无妨,这些先生们难得!何况是明府大人兴办的,更有淮安王青目。”那人说。他倒是颇有眼光。给条绳子就知道爬大树。

    事实上,像他这样想法的家长们不在少数。

    六点整,城墙上开始传出音乐声。“哪里这么多戏班子?奏的音乐也奇'。kanshuba。org:看书吧'怪。”众人伸着脖子看。“不知道那女的在唱什么,不过还蛮好听的。是清韵楼的姑娘吗?”众人议论。

    这音乐当然奇'。kanshuba。org:看书吧'怪,这是干妈亲点的她觉得特别适合今天的乐曲《好日子》。不知为何,许多干妈这个年龄段的阿姨们就是爱宋祖英。“欸~~开心的锣鼓敲出年年的喜庆~好看的舞蹈送来一天的欢腾~阳光的油彩涂红了今天的日子哟~”宋祖英的声音在一千多年前的时空里响起,干妈表示和谐极了。

    这首歌翻来覆去地唱,等到六点半城门开门时,已经有不少孩子在跟着唱“今天~是个~好日子~,心想的事儿都能成。”

    得,这个口彩倒是不错。就是舒眉等穿越众怎么都觉得有点怪异。

    估计这首歌在不久之后会走红大江南北。舒眉坚定地相信它给这个时代的人们的冲击力不亚于原子弹。

    进城门的每一个人都接到了一张“精美”的纸(精美是相对而论),上面写(印刷)着今天的项目。比如何时在哪有表演,何时用餐,何时比试,还有有哪些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