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种植达人在古代-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载)欢欠人情的人,心里便有些不高兴再去借。

    王欣一在旁插话道:“爹娘,现在沈记的价钱不是已经定了嘛,不如就让想来咱们家买小麦的人尽快来将种子给领回去,那咱们家不就有了可以去买耕牛的银子?”

    王大婶一想,可不是这么回事嘛,偏生他们两口子一时只记得沈记那边的大头,倒是忘了王家村这边还有不少人想买他家的小麦种子呢。

    说做就做,王大婶立时便出了去,在外面放了风声,让需要小麦种子的人尽快去他家购买,不然迟了没有的话,可就不能怪他家了。

    先前沈记的两位管事来王友全家时,也有少数几个村民在旁围观,倒是要看看沈记是不是真的会出那样的高价。在他们以为,去年沈记能出八百文一担的价钱已经很是吓人,今年至多还是八百文一担吧?可是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那种亩产一千一的竟然需要一两银子一担。

    当时围观的众人听得沈记说出这样的高价来,都不由咋舌,一面嫉妒羡慕王友全家又发了笔财,一面心疼自己的荷包又要变得更扁了。

    不过只要有脑子的人都计算的过来,一般一亩地需要的小麦种子大概在二十斤左右,哪怕是用最好的种子,那成本价不过才两百文钱。而按照他们去年的经验,使用王家亩产一千一的种子,一亩地的产量差不多在五百斤上下。当然,他们的小麦卖给沈记的价钱自然不能跟王友全家相比,还是一般价,五百文钱一担,那么一亩地就能赚得二两五钱银子。

    与他们使用自家留的种子相比,每亩地所得利润几乎翻了一倍,有谁会不想要王友全家的种子?

    所以王大婶下午刚刚放了话,村子里就有人家陆续拎着麻布口袋来他家买小麦种子了。

    农家最不缺的就是一杆秤,王友全跟王志实爷儿俩担口袋,王大婶看秤和收银子,王欣一则负责记录,一家人各有分工,忙的是不亦乐乎。

    到的晚上的时候,已经有将近二十户人家来买了小麦种子,剩下的一些人家不是跟王友全家有些嫌隙,就是像王友财那样的人家,先前对王友全一家不好,如今不好意思就这么恬着脸来他家购买小麦种子。

    好在先前已经遣了家人来登记过,他们也知道王友全的人品,是断断不会做出那种不给他们留小麦种子的事儿,故而心里安定的很,并不担心自己会买不到王友全家的小麦种子。

    晚上王大婶数了数自己总共收来的银钱,总计十八两四钱,又让王欣一算了算,看是不是这么个数。

    王欣一记录的极好,二十户人家中有十二户买的是上等的小麦种子,每户人家差不多买了一担左右,这一部分收入就是十二两银子,剩下八户人家则买的中等小麦种子,这部分的收入也有六两四钱的银子,总计十八两四钱。

    王大婶脸上漾着欢喜的笑意,看向王友全,乐道:“看,这一下子不就将耕牛的钱给凑足了?”

    王友全颔首笑道:“嗯,倒是没想到这么'TXT小说下载:。3uww。'快就能凑够,”他又抬头望了望外面的天色,眼瞅着还不是十分黑,便着急道:“要不我们现在就去成家将耕牛给买回来?省的夜长梦多,若是旁人家也凑够了足够的银子,也想将那耕牛给买回去,我们晚了就买不到了。”

    王大婶想想也是,反正今天是去,明天也是去,晚去不如早去,省的多生事端。

    如此,王大婶便吩咐王欣一在家煮晚饭,王志实还是顾着小麦堆子,而她夫妻二人则带了银子,一同往成家而去。

    以王友全跟王大婶的脚程,即使成家人不住在王家村,一个时辰后,两口子就回了来,身后果然跟着一头耕牛。

    暂时家里还没有给耕牛准备专门的窝棚,好在现在已经入了夏,即使露天待着也不会对耕牛有什么影响,便暂时将它栓在了东南角那边。

    此时天色已经尽黑,王欣一站在堂屋门口,左顾右盼,总算是将爹娘给盼了回来,忙又去灶房将晚上煮的粥再热了一下,好待会儿吃晚饭。

    吃完晚饭后,王欣一原想将碗筷收拾了,王大婶却按住了她的手,笑道:“一一啊,这碗筷就娘来收拾,你今天也累着了,忙活了那么多事情,都没得空子出去玩。今儿个就不用你再做家务了,当是对你的奖赏,可好?”

    王欣一也是觉得有些疲累,她毕竟才是十二岁小孩的身子骨,精力也是有限,况且家里现在已经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她帮忙,便在她娘身边撒了会儿娇,回了自个儿的屋子。

    只是她稍稍躺了一会儿就又坐了起来,先去外面看了看自家的耕牛。

    在夜色下只能大概看到耕牛差不多跟她一般高,听到有人趋近的脚步声,耕牛抬头看了她一眼,叫了两声后,又低头吃草去。

    这耕牛头上还长了两根大约四十公分长的角,不免让王欣一心生惧意,所以没有上前,只远远的看了几眼,就又回了去。

    晚上洗漱完毕以后,她才脱了衣服,安静的躺在床上。

    等得四周万籁俱静,确定她爹她娘都睡熟了以后,王欣一再次悄悄起了床,将床底下的陶盘给拖了出来。

    若是趋近细闻,便能闻到这陶盆中满满的泥土竟散出一股清香,沁人心脾,让人闻之心神俱泰。

    自打将那三根小人参种在这陶盆里以后,王欣一还真没有换过泥,只是时不时的用石瓶中的水给陶盆中的人参浇上一遍。也不知道这清香到底是因为石瓶中的药水,还是因为人参。

    她原先还担心这人参渐渐长大,这陶盆就会不够待,到时候她还得惆怅到底去哪里给这三根人参寻找合适又不会被旁人发现的地方。只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人参虽然长大的不少,但还远远不到嫌陶盆小的地步,她方才明白,人参又不是那种木系植物,个儿会长得太过离谱。

    若是她的记忆没错,一般的千年人参至多不过小孩儿的胳膊长,再长的几乎就少见了,毕竟人参的年份不是表现在它的长短上。

    陶盆的高度远远高于小孩儿的胳膊,短时间内根本不需要她担心陶盆的大小。如此,王欣一便算是安了心,对于人参的去处也不再惆怅。

    她爹娘都很少进她的屋子,哪怕是进她的屋子,也不会左右乱翻,至多是找她有事情。所以王欣一也不用担心她娘哪天会不会突如其来的翻她床底。

    确定了一下这几天人参的长势,王欣一脸上带着淡笑,又将陶盆给推了进去。

    先前刚种下人参的时候,她总是按捺不住每晚都要看看人参的长势,只是时间一长,自己也嫌这样又麻烦又累,便改为想起来的时候就去看看。

    王欣一心里明白石瓶的奇效,故而也不敢天天给人参浇药水,而是改为三天浇一次水,每次大概都要用掉石瓶五分之一的玉色。

    耕牛虽然买了,但牛车却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做好的,这件事还得麻烦一个木匠师傅来做。

    若是搁在以前,王友全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王友财,只是经过上次做新家具的事儿,王友全已经彻底长了记性,在王大婶提到请谁来打一辆牛车的时候,王友全一言不发,完全没有意见。

    王大婶便试探的问道:“那就请王江来做,可好?王江的手艺也很是不错。”

    王友全只点了点头,毫无异义的道:“随便吧,这种事情由你做主即可。”顿了顿,他道:“那明儿个我们还是先去王二叔家借一下牛车?现在咱们家虽然有牛了,但还没有车,借他们家的要方便一些,自家的也赶不及用。”

    借牛跟借车可是两码事,王大婶听他主动提出,便笑道:“成,那待会儿你跟王二叔说一声?”

    这种事情对王友全来说没有什么难度,便大包大揽了下来。

正文 121章 聪明的小儿

    121章 聪明的小儿

    求推荐求支持……

    ……………

    翌日,王友全吃完晚饭以后,便先去了王二叔家一趟,跟他说了自个儿的意思,表示只是借他家的车,并不借牛。

    王二叔失笑道:“友全,你莫不是以为我是那种小气之人?不过是头牛而已,你若是想借,也可以借去用的。”

    王友全摆了摆手,感激的笑道:“我知道你人大方,但我也不能做那种爱占小便宜的人。反正现在手里也有些余钱,索性就买了一头耕牛回来。只是已经跟沈记约好明儿个就将小麦送去,家里的牛车实在是赶不及做,只得再来你家借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