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嫡女正妻-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江清山眼一瞪,恼羞成怒:“我要看得懂我问你啊?”

    “你看不懂还那么大火气啊?求人总得有个求人的样子嘛!”

    恩,江清山泄了气,挠头,“你有什么条件可以说。”

    恩,这还差不多。姚采澜冥思苦想。什么条件呢?

    要他以后不碰自己,离自己远远的?

    简直是一个白痴条件。看他的样子,他就是承诺了,也多半不会信守。不如来点,实惠的、马上就能看得见的好处。

    “你这就是拜我为师的意思了吧?”不管江清山在那里撇嘴,继续,“你倒是不用对我执师礼了。可是,拜师的束脩倒是可以有一点的。”

    “束脩?”江清山顿时瞪圆了眼睛。“我那有钱啊?”

    “是么?其实,我也很忙的,也没空看些闲书的。”姚采澜作势拿起针线簸箩要穿针引线。

    江清山明知她装模作样,却无计可施。沉默了半晌,最后一咬牙,自身上摸出块玉佩来,气哼哼的扔给她。

    姚采澜眼睛一亮,这玉佩呈碧玉色,中间刻“如意”二字,周边饰以流云纹,雕刻简单却极为精致,水样温润,就是让姚采澜这门外汉看起来成色也是不错的很。

    “你哪来的?”可别是你的传家宝啊什么的,我要真要了还惹出些不必要的麻烦来。

    “奇袭羌戎大将军营帐时得的。”瓮声瓮气,兼没好气。

    哎呀,这感情好啊,既然你是打胜仗时私藏的财物,我拿起来就更不手软不是?

    姚采澜赶紧把玉佩袖在了袖子里,一副生怕江清山反悔的样子。

    拿人的手短,姚采澜忙非(提供下载…)常敬业的翻开了书,一边看一边跟江清山解释。

    这二三十本书,倒都是姚采澜感兴趣的游记、野史、时评一类,不过,对于江清山所关心的问题,切题的不过一小部分罢了。

    不过,能找到这些,已经很不容易了吧?江老爷也不知有怎样的机缘巧合,才能得到这些书啊!

    不读不知道,一读吓一跳。

    羌戎原来是一个历史非(提供下载…)常悠久的民族,远古时候已经有了记载。羌戎是个非(提供下载…)常笼统的提法,涵盖了众多的部族,同时也散落在华夏大陆西北部、西部,甚至有的部族越过了长江,到达了大陆的西南部生活。从古代开始,就不断有羌戎族人融入华夏族,开始农耕定居生活。

    羌是个典型的游牧民族,书中说其“所居无常,依随水草。”族人更是“堪耐寒苦,同之禽兽”,久居苦寒之地,文明程度很低,体格却练就的强悍如同野兽。但是在这种环境下却锻炼了他们勇猛坚强的品性,“不立君臣,无相长一,强则分种为酋豪,弱则为人附落,更相抄暴,以力为雄;杀人偿死,无它禁令”;以战死为吉利,病终为不祥。所谓“性坚刚勇猛”,就连妇女生孩子都不避风雪严寒,“妇人产子,亦不避风雪。”其种族坚韧可见其一斑。

    羌的种族繁多,分布广泛。书中说“羌有百五十四种”。羌占地颇广,分散而居。羌地处苦寒,相对封闭。他们所居住的地方又大多是山区,部族分散徙居,之间的联系很少,也很难统一。

    前朝曾使人以招抚为主,尽量少杀伐,羌人陆续归降。乃在临羌至浩亹沿湟水屯田。其后,继续进行军屯和移民垦种,且兴水利、修道路、缮城郭。这些措施促进了羌族地区的发展和羌、汉两族的融合。羌族畜牧业发达,农业也有些发展。羌人以畜产与汉人交换粮、布及手工业制品。

    散布在内地的羌人深受地方官吏和豪强的压榨奴役,生活悲惨;留居河湟地区的羌戎则受边境官吏土豪欺凌滥杀,亦不得相安。羌人持续不断地进行反抗,成为千百年来极大的祸患。一些羌族豪强亦乘机残破州郡,杀掠人民;汉羌人民均深受其害。

    两人边看边说,姚采澜讲完一本,江清山便再按她讲的,再自己看一回。听她讲完再看书,果然清楚明白了好多。

    江清山终于把问题搞了个大差不差,心里头很有些豁然开朗之感,觉得以前自己打仗时非(提供下载…)常搞不懂的问题,如今清楚明白的看到了前因后果,这时方觉得自己那玉佩送的不冤。

    姚采澜看江清山那志得意满的样子,貌似很随意的说了一句,“你以为书上这些全是对的?你有没有念过书啊?你有没有听说过“尽信书不如无书”?你有没有听说过纸上谈兵这句话?你有没有听说过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你有没有听说过失之毫厘,谬之千里?”

    我。。。

正妻 二十六 大伯

    两个人边翻书边扯皮的功夫,转眼就到了小年。

    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因此,灶王爷一定得伺候好了。于是,被禁了足的江清山也再次被特许出山,穿的人五人六的,跟着自家老爹和大哥一块给灶王爷摆好桌案、放好贡品,再恭恭敬敬上柱香。

    此事惹得姚采澜一阵阵的心理不平衡。自己被禁闭的时候那可是完完整整的三个月啊,连个特许都没有。怎么到了江老二这里,就老是有特殊情况呢!

    公公啊,麻烦您老执法严明一点好不好?

    不过,趁着江清山不再,姚采澜也有了空闲,赶紧走了一趟锦绣庄。过年了,也得盘盘帐了,事情挺多的。

    这两年,凭着锦绣庄独一份的经营方式,利润还是挺可观的,差不多平均一个月能赚个三四十两的样子。

    章姨娘一向处事公道,自己只是出了本钱,别的全是姚采澜在管,因此执意把姚采澜所占的份子由两成长到了五成。

    姚采澜的钱袋子已经悄悄的有了些积蓄,心里越来越踏实,说话的底气也隐隐的越来越足了。

    到了锦绣庄,小柳正忙得团团转,姚采澜也不管她,自己带着水草好好的在林子里溜了一大圈,好好的活动了一下腿脚,觉得自己这些天老是闷在春草堂,骨头里都快长出草来了。

    虽然只有梅花、青松可赏,可姚采澜觉得,光看着那些落了叶子的萧萧树木,配了冬日里阴霾的天空,都是有味道得很。空气虽然冷冽,但别具清新意味。

    中午在小院吃了饭,胃口极佳的吃了赵大娘拿手的冬笋虾仁、萝卜丸子,又喝了一小碗鸭血粉丝汤。

    姚采澜的快乐来的很容易,吃了好吃的,天大的事也能换个好心情。然后又美美的小睡了一会,小柳才忙忙的赶过来,手里拿了沉甸甸一部总账。

    姚采澜大体翻了一下,一旁小柳给她讲解一了一番,就把帐放在了一边,等回去再细细算上一番。

    趁今天有功夫,姚采澜想好好的跟小柳聊聊天。平日里头小柳整天忙得脚不沾地的,姚采澜也捞不着常常过来。

    姚采澜便跟小柳提起,要把她的工钱同锦绣庄的利润挂起钩来,让她占利润的一成。

    小柳忙摆手,急得红了脸,“这可万万使不得啊!小姐您现在给我二两银子一个月,已经很不错了。这两年,有了这个钱,家里父亲的病情也控制的平稳下来,两个弟弟也都上了学堂。连大妹妹都说了一家不错的亲事。小柳对小姐已经感激不尽了。”

    姚采澜很惊讶,眼睛睁大,“你大妹妹已经定亲了?你不是还没有。。。”

    小柳苦笑了一下,低头不语。

    姚采澜拉着小柳的手,看着她这两年养的越发干练、越发有了一股凛然的气势,反而有点小内疚,“你出来帮我的忙,抛头露面的,却是连门像样的亲事都不好找了。”

    小柳登时急了,“小姐又乱说了。您要是不找我帮忙,我们家早就散了,哪还有今天?!以后可不许在这样说了!”

    “再说了,凭什么女人就得老是呆在家里了?我看很多女子做起生意倒比一般男子好上许多!”

    姚采澜瞪大了眼睛,这番言论可谓惊世骇俗了。

    那个向来循规蹈矩的青竹也悄悄的变了,历练了两年,如今越发的敢想敢干了。

    瞧小柳这架势,倒是比自己更像现代人了。

    如果自己被逼急了,是否也能做到小柳这般?姚采澜也想过这个问题,答案却并不肯定。

    可是,就是在前世作为一个女强人,也是多吃很多苦,多受很多委屈的。何况在这时?这条路布满荆棘,并不好走。

    “像你这样的人品、相貌,如若我是个男子,早就娶回家里供着了!这些男人都是些鼠目寸光的!”姚采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