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丰臣遗梦-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权位后,却又称为太合,依然掌握丰臣家的直辖领与军权,于是产生了二重政权的矛盾。而且在1593年时,秀吉再次得子秀赖,决定了秀吉与秀次间对立更加恶

    化。1595年,秀吉将秀次流放到高野山,秀次切腹自杀。从此二重政权消除,丰臣政权再次归于秀吉,而且为了政权的正统xìng,关白一职便从丰臣家完全消失了。

    1598年秀吉过世,他将后事托付给几个有力大名,其中德川家康终于抬头,在1600年的关原之战时击倒石田三成等丰臣政权拥护派的诸大名,建立霸权。家康在1603年时就任征夷大将军,创立江戸幕府,并在1605年时将将军之位传给其子德川秀忠,以确立德川政权的正统xìng,而丰臣氏的政权宝座也完全掉落了。

    但即使德川政权已经确立,丰臣秀赖方面也仍然把德川将军当做是臣下。家康感到有所顾虑之处,便在1614年发起大阪冬之阵'1',并且在第二年的大阪夏之阵时攻下大阪城,秀赖与其母淀殿自杀。秀赖之子国松在庆长二十年五月二十三rì(西元1615年6月19rì)在京都的三条河原被处死,于是由秀吉一手兴起的丰臣氏宣告灭亡。

资料五 丰臣秀长简介

    丰臣秀长(1540年—1591年),丰臣秀吉之弟,父亲是筑阿弥,另外一种说法是其父和秀吉同是木下弥右卫门,母亲是大政所阿仲,rǔ名小一郎、小竹。最初名为羽柴秀长,天正12年(1584年)时,改名为丰臣秀长。天正13年(1585年)领大和国的郡山城,成为110万石的大名。天正15年(1587年)时任大纳言,因此被称为大和大纳言。他是兄长秀吉的左右手,在文武两面都十分活跃,对秀吉统一天下也有极大的贡献。秀长的xìng格温厚,一直担任辅助兄长的这个职务,许多诸侯也很依靠这个人格高尚的人。

    以下主要介绍本能寺后秀长的事迹:

    天正十年(1582年)六月二rì,织田信长因为部下明智光秀的反叛而死于京都本能寺(本能寺之变),享年四十九岁。秀吉从备中国高松城急返,六月十三rì,与明智军战于山崎(山崎会战)。此时,秀长和黑田孝高一同守备天王山。同天,明智光秀战败自尽而死(一说为土民所杀)。同年,秀长任从五位下美浓守。

    天正十一年(1583年)秀吉和织田家家臣柴田胜家战于贱岳(贱岳之战),而秀长自然有参战。就在两军对峙的当口,织田信孝举兵。在秀吉压制信孝后,敌将佐久间盛政突袭中川清秀的阵营,中川在奋战而死。不过,最后秀吉军胜利。史料·老人杂话里说到,据说因为清秀战死的责任,秀长被秀吉叱责。可是也有说秀吉的行动小心谨慎的缘故,叫守备的秀长作战。如果真的是把作战的任务交给守备的秀长,不能摧毁敌军的阵势的可能xìng也就比较高。而且,老人杂话作为史料颇受质疑。有一说法,就在这一年,秀长将苗字(姓氏)由木下改为羽柴。

    天正十二年(1584年),秀吉与德川家康和织田信雄的联军发生战事(小牧长久手之战)。秀长进军守山,监视织田信雄。之后,外甥羽柴秀次(姊阿智之长子)因为战事失利而被秀吉斥责,此事十分有名。同年六月的时候,长秀将名字改为秀长。此后,秀吉远征秀长也有随军,四国征讨也有立下战功,而秀长也尽力于回复秀吉对秀次的信赖。

    天正十三年(1585年),纪州征讨时,和秀次一起被秀吉任命为副官。战事结束后,秀吉封给秀长纪伊国和和泉国等的六十四万石的领地。同年,和歌山城筑城的任命藤堂高虎为普请奉行。这是被誉为筑城名手的高虎最初所筑的城。

    天正十三年(1585年)六月,四国征讨秀长作为秀吉的代理,担任兵力超过十万人的军队总司令。可是,长宗我部氏反抗激烈,且因为毛利氏和宇喜多氏的联合军迟来,于是有人建议秀长向秀吉增援。而秀长送出的书信(四国御发向事)被认为是现存少量的秀长的书信之一。

    同年八月,因为长曾我部氏征讨的功绩,增领大和国的郡山城,成为一百一十六万石的大名。有着悠闲自适的形象的秀长领土(大和、和泉、纪伊)中,寺社势力却十分强大,完全治理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最后用了极为强制的手段才让领地内安定下来,但这也造成rì后的重大问题。

    天正十四年(1586年),二月八rì,入摄津国有马汤山(多闻院rì记),这被视为秀长的健康状况渐渐出现变化的象征。之后,连续数次往来温泉疗养(汤治)。在汤治中,秀长也陆续拜访本愿寺、金库院、宝光院。

    同年,十月二十六rì,一直拒绝上洛的德川家康终于到达大阪,暂住在秀长邸。同天晚上,发生秀吉请求成为家康臣下的事件。有这段记录的史料并不少(家忠rì记)(德川实纪)。可是除了秀长、秀吉以外被纪录下来的人物只有浅野长政,一般认为这只是秘密作战。

    天正十五年(1587年),九州征讨,秀长担任别動队rì向国方面总司令。包围了同耳川之战的高城,4月17rì岛津忠邻夜袭了宫部继润的军队,并且岛津义弘率援军突击(根白板之战)。在宫部继润抗战的期间,藤堂高虎、黑田孝高、户川达安等将联合反击,岛津军战败因此撤回萨摩国。之后,岛津家久为了议和而访问秀长,rì向方面的进军结束。同年八月,秀长因为立下功绩,而从二位大纳言,因此后来的人多称秀长为大和大纳言。

    天正十八年(1590年),元月左右,秀长的病情开始恶化,因此并没有参与小田原征伐。十月左右,外甥羽柴秀次前往谈山神社,祈祷秀长的病痊愈。所以,一般都认为秀长和秀次之间的关系良好。

    天正十九年(1591年),秀长在大和国郡山城逝世,享年五十二岁。秀长的妻子本名不详,只知道法名为智云院。而秀长没有儿子,只有两个女儿おきく(阿菊)和大善院,其中阿菊嫁与秀长的姊姊阿智的三子丰臣秀保,也就是自己的表兄弟为正室,而此举的目的也是为了让秀保成为秀长的婿养子,而之后大和丰臣家的确是由秀保继承。大善院则是嫁给毛利秀元作正室,不过可能没有子嗣。另外,秀长还有一个养子藤堂高吉。

    秀长死后三年,文禄三年(1594年),秀保病故,只有十六岁,没有子嗣,大和丰臣家断绝。

    现在秀长与兄长秀吉和侄子丰臣秀赖一起被供奉在大阪市zhōng yāng区的丰国神社。

资料六 日本战国史简介

    战国时代,是rì本历史上的一个时期,简称战国,一般是指1467年的应仁之乱到安土桃山时代之间(也有把江户时代初期列入的说法)约百年政局纷乱、群雄割据的一段时期。最终,历经超过百年的混战,德川家康在1603年建立江户幕府,此后不久再次统一全国。

    这里也就着重介绍“战国风云儿”织田信长之后的事迹:

    霸王崛起,幕府灭亡

    织田信长为尾张国(今爱知县北部)的大名。永禄3年(1560年),信长在桶狭间以三千军击败领有骏河、远江、三河三国、率领约两万五千大军的大名今川义元,是为桶狭间之战。信长在战后迅速崛起,并选择和邻国三河的德川家康结盟,把扩张领土的目标放在大名斋藤龙兴统治之美浓国上。初期,织田信长进攻美浓的进度相当迟缓,直到织田信长成功促成斋藤氏重臣美浓三人众倒戈,局势才开始有了转变。永禄10年(1567年)9月,信长在稻叶山城之战中区胜,攻陷美浓的稻叶山城,将它改名为岐阜城,并制作了天下布武朱印,展开统一rì本之路。第二年,信长拥立第十五代将军足利义昭,并在盟友浅井长政的帮助下,完成上洛的目标。

    永禄13年(1570年),将军足利义昭因不满织田信长无视幕府权威的态度,暗中与本愿寺显如、武田信玄、上杉谦信、毛利元就、浅井长政、三好三人众以及朝仓义景等大名联盟,形成所谓的“信长包围网”,寻求联合对抗并消灭织田信长。元龟2年(1571年),信长以比睿山延历寺包庇与其敌对之浅井、朝仓两大名,杀入山中将比睿山延暦寺焚毁,此举引来武田信玄等人之批评,这是信长生前引来较大争议的事件之一。元龟4年(1573年),武田信玄发动军队攻打德川家康的根据地远江国、三河国,以图进京,并在三方原之战中击败德川、织田联军。次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