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丰臣遗梦-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必谈了。辉元用一种近似征求意见的口气回答道:“回禀殿下,在下划给秀元的知行是长州长府城六万石,殿下觉得如何?”

    秀保听罢倒吸了一口气,用一种不敢相信的口吻回答道:“六万石?殿下可知道在下的直臣动辄便是六万石的知行,用这点封地对待养子是不是吝啬了些啊。”

    辉元能料想到秀保是这种反应,如今秀保的封地包括大和、纪伊、伊势全境以及近江的御东山和长吉两处,再加上堀尾吉晴、长束正家、藤堂高虎以及浅井秀政这些陪臣的知行,总共可是有一百六十余万啊,已经超过自己成为除了家康以外的第二大势力了,自己怎么能和他相比呢。

    辉元喝了口茶,强颜欢笑道:“在下已经尽力而为了,乡野小藩,怎能和您相提并论?拿出六万石给他已经是顶着众家臣的压力了,还请殿下体谅。”秀保一脸不屑地看着辉元:一百二十余万石就拿出六万给自己养育了十多年的养子还说是“尽力而为”?这话怎么能说出口啊。

    秀保板着脸回应道:“秀元让殿下为难了,在下十分抱歉,这样好了,待会我便奏请太阁,将在下的南伊势二十二万石封给秀元好了,那犄角旮旯的六万石就留给松寿丸吧,这样就不让殿下为难了吧。”

    “二十二万石?!”辉元惊呼道。他明白秀保的意思了,他是想让秀元和毛利家撇清关系,彻底地加入到他的阵营来啊,秀元从五岁时便成为他的养子,在家中已经树立和一定的威信,要是就这样放他去伊势,肯定会在家中掀起轩然大波的,恐怕到时候跟着他一起投奔秀保的家臣不在少数吧,到时候家臣团分崩离析可就麻烦了;况且要是这件事让秀吉知道,自己的麻烦就更大了,秀元是他联系丰臣家的纽带,这根线一断,毛利家可就危险了。

    想到这里,辉元急忙挥了挥手表示不同意:“殿下大可不必这样做啊,容在下回去和家臣再商量商量,一定给秀元一个合理的安置。”“还商量什么?我看要不就把长门一国交给秀元好了,反正长府城就在丰浦郡不是么。”“长门国可是二十七万石的大国啊,还请殿下稍许体谅在下!”辉元简直就是要哭了。

    看到辉元这副囧样,秀保也只好降低了要求:“要不这样吧,至于长门东边的阿武和见岛两郡就划归殿下本领了,西面的厚狭、丰浦、美祢、大津四郡就交给秀元吧,不知殿下意下如何?”

    辉元掐指一算,这四郡石高大约十八万石,这也不是个小数目啊,本想继续讨价还价,但是看到秀保那冷峻的表情,再多的话自己都说不出口了。辉元咬了咬牙说道:“好吧,就听殿下的,在下回去便将西长门四郡交与秀元。”听到这里,秀保满意地点了点头,笑着对辉元说:“辛苦黄门殿下了,所谓家和万事兴嘛,如此做法想必秀元也不会有什么异议了吧。对了,殿下来找我不会只是为了秀元的事情吧?”

    “这秀元的事哪里是我说的啊,分明是你自己提的嘛!”辉元心里如是想,但是打下牙也只能往肚子里咽,谁叫人家是太阁身边的红人呢。他平缓了下情绪,依旧很是恭敬地说道:“在下这次前来是想和殿下商量一下两家联姻的事。”“联姻?”秀保惊讶地反问道:“难道殿下也有意将女儿许配给在下?”

    辉元摇了摇头:“那倒不是,在下希望能与殿下结为亲家。”秀保明白了,这只狐狸是想让他的孩子和自己即将出生的孩子订婚啊。秀保眉头微皱,问道:“殿下休要见怪,在下都不知道自己即将诞生的孩子是男是女,贸然定下婚事有些不妥吧?”“这没问题,”辉元话倒是接得很快:“要是殿下喜得公主,那么和犬子定下婚事是再好不过了,要是诞下少主,在下亦有一女,现在不足半岁,想必可与少主相配。”

    “是这样啊。”秀保若有所思,他知道辉元是想借此和自己套上关系,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秀保倒是不想和他走得太近,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这位大纳言就是典型的二世祖,终究不是成大事者,要是现在就和他结为亲家,不免rì后会被拖后腿,与其这样,还不如保持若即若离的状态最让人踏实。

    秀保挠了挠头,装作很为难的样子,叹气道:“殿下由此好意,在下心领了,只不过内子腹中胎儿尚未出生,实不敢匆忙做主,不如待他长大chéng rén,到时候要是殿下仍有意向,在下定愿促成此事,不知殿下意下如何?”傻子都能听出这是秀保故意推托,但是辉元却依旧没办法,只能点头应允:“既然如此,在下便答应殿下了,待到少主或公主长大chéng rén,在下定会携重礼登门拜访。”说完,辉元便起身离开了,看着他远去的背影,秀保心情甚是复杂:不仅联姻不成,还给秀元加封了两倍的封地,看样子今后这位毛利中纳言会对自己敬而远之了。

    大概是年老体弱的缘故,还没到吃午饭的时间,秀吉便觉得很是疲倦了,秀保赶紧命人准备仪仗,并且安排旗本武士护送秀吉回伏见。秀吉临走之前,命人将楢柴肩冲交给了秀保,并让前田利家转告秀保:“今rì的茶会算是完成了太阁的一个夙愿,自从千利休走后,就再没有像今天这般畅快饮茶了,这多亏了你啊,太阁命我将这天下三肩冲之一的楢柴肩冲交给你,真是实至名归啊。”秀保和利家寒暄了一阵后便也让旗本护送他回伏见了。

    事实上,随着秀吉的离开,这些大名也就觉得没必要再待下去了,找了各种理由打道回府了,剩下的大多是公卿、僧侣、商人以及一般百姓,即便如此,秀保还是按照计划将茶会举行到了十一月底,这为他在京都的百姓之间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以至于连菊亭家的当主菊亭良季都登门感谢秀保为弘扬茶道做出的贡献。

    可是良季的到访真的只是感谢这么简单么?

    (关于楢柴肩冲还有一个比较复杂的背景,大家要是有兴趣的话可以去“背景相关”中了解一下。)

第二十七章 季持之请

    ()    菊亭良季又名今出川季持,乃是菊亭晴季的嫡子,今天他来拜访秀保,实际上是为了搭救因秀次事件而被秀吉流放的菊亭晴季。

    菊亭氏即今出川氏,乃是清华家中的一支,属于藤原北家閑院流、乃是西園寺家的庶流,初代家主乃是镰仓時代末期,太政大臣西园寺实兼的四男,右大臣今出川兼季(菊亭兼季)。

    这里简要介绍一下清华家。

    清华家是公家、公卿家族拥有的家格,是大臣家族中仅次于五摄家的家格,明治时代以前,华族就是指的这一批人。清华家一共包括九大家族之前有七个称“七清华”,后来加入了2个改称“九清华”。

    前七家为久我氏、三条氏、西园寺氏、德大寺氏、花山院氏、大炊御门氏以及今出川氏(菊亭氏);后二家为醍醐氏和广幡氏。

    清华家一般兼任近卫大将、大臣,最高可升至太政大臣。不过,江户时代太政大臣的就任条件被摄政、关白限制了,清华家实际官位最高只作到左大臣。清华家的子弟与摄家的子弟一起被称为“公达”,明治时代以前,说起贵族来多是指向这个家族。

    虽有如此背景,但现在毕竟是武士统治天下的安土桃山时代,就连近卫前久这般的摄关家都能被秀吉流放,更别说家格更低的菊亭季持了。再加上季持的官位只是从三位权中纳言,秀保就更不用客气了,没与过多地礼节上的顾忌也是好事,否则还真会让季持过于紧张。

    秀保在客厅接见了季持,看着这个年纪二十岁的现任菊亭家的当主,秀保心里也是有些同情的,如果没记错的话,明年也就是文禄五年,他就会因病去世,而那时晴季还在越后流放呢,一直到明年秋天估计才会被秀吉赦免。

    想到这里,秀保不禁多看了他几眼,眼前这位脸sè苍白、身体瘦弱的黄门殿下是怎么也不能和二十岁这样一个朝气蓬勃的年龄挂钩的。不管是天生体弱还是因为晴季而至此田地,放在谁眼里都是值得同情的,因此季持还没有开口,秀保便打定主意伸出援手。

    秀保就这么盯着季持,倒是让他有些难为情,虽说当时流行所谓的“**”,但是季持好歹也是名门子弟,对于这种事还是不能接受的。看到秀保长时间没反应,季持咳嗽了一声说道:“在下今rì拜访侍中殿下,出了感谢您举办北野茶会之外,还有件私事想请您帮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