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丰臣遗梦-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裨炜诘亩韫愦笄颉2还馊丛獾角疤锢姆炊浴

    作为前田利长的弟弟,他的脑袋可比哥哥要聪明些:“津田长门守乃是狡猾奸诈之徒,若是将一方重担完全交给他,很有可能做出背信弃义,见异思迁的卑鄙行径。”为此,他向大野治长进言,从驻守内城(本丸、二之丸)的八百青木一重军中抽调三百人协防城东。

    而惣構以西的船场,如前文所述,乃是无关紧要之地。加之兵力不足,且有七手组中的两支驻守(船场、难波桥各一支),大野治长仅仅抽调二百名御马廻交由大野治房,让其沿九桥西侧来回巡视。一有情况便向三之丸汇报。这里所说的九桥并非一座桥名,而是密布大阪惣構西侧的九座桥的总称,最南端为鳗谷桥,最北端为今桥。两者相距近十四里,却仅有二百人把守,大野治房可不是傻瓜。软磨硬泡终于又从大野治长的亲卫队中调出了一百人,使得每座桥口的兵士勉强达到三十人。

    环城三面的惣構则是青木一重亲自率领三百御马廻镇守。

    所谓惣構,便是大阪的城下町,是三之丸以外的一片区域,这里作为平民商贾聚集地,地域宽广,地势平坦,本来非布置重兵很难固守,不过秀吉命人于其四周深挖堀壕,引淀川、大和川之水灌之,这才稍稍改变了三之丸的劣势。上文所说的九桥,便是由船场通往惣構的西面通道;至于东面,森口、大和三桥将三之丸与沼泽地隔开,易守难攻,况且有津田军和三百御马廻兼顾防守,无需青木一重多操心;因此,最关键的便是有四座桥通往上町高地的南面,这里才是青木一重重兵所在,三百军士有八成部署在这四座桥畔,一是防守,而是负责接应派往野外伏击秀保的军队。

    三之丸紧紧包围着二之丸,却也是一面靠水,三面被惣構包围,这里是大名屋敷所在地,本来也应该效仿惣構引水灌堀,可惜秀吉突然去世,这一计划也暂时搁置了,四周只留下二十余米宽的空堀,不过这也足以让人望洋兴叹了,想当年北条氏的小田原城也不过是八米左右的障子堀罢了。不过兵力着实吃紧,为了满足二之丸和三之丸的防守,大野治长仅是在三之丸通往二之丸的五个桥口——大手口、极乐桥、京桥口、青屋口以及玉造口的起端各配备二十名武士巡逻,至于桥口的防御,除了东面由津田军负责、北面京桥由山崎负责外,其余桥口皆被放弃,而是改由守备桥末端的虎口。

    剩下的五百御马廻以及大野治长的一百亲卫队则是留守内城,也就是四面环水的二之丸和本丸。这里的地形就如一个“回”字,最外面的“口”字是二之丸,里面的“口”字是本丸以及与之相连的西之丸。

    二之丸除去青屋、玉造、京桥三门外,仅剩下大手门(樱门)、极乐门需要防守,相对而言就轻松了许多,再者由于是内城,防御设施也是应有尽有,虎口自不必说,多闻橹、角橹、重箱橹一应俱全,大手门处更是有号称石山本愿寺时就不曾失守的“千贯橹”。

    话说当年织田军久攻不下石山城,于是军中便流传着“纵使用千贯作为犒赏,也要设法贡献这座城池”的说法,这座双层橹楼由此得名。当然这只是题外话,总之,对于防守二之丸,大野治长还是很有信心的,当然这一功劳不能便宜别人,他特地将三弟大野治胤安排在此,率领三百军势驻守。

    至于本丸,大野治长率堀野幸次及二百军势坐镇,虽然也是四面环水,但由于本身地域狭小,且主要是生活区,因此并不能很好的防守,大手门南面的丸马出已经算是最坚固的防线了,由此可见本丸防御的薄弱。说到这就要提一下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阪之阵”,冬之阵时德川军连惣構都未曾攻入(十万对二十万),而夏之阵时仅仅两天便灭亡了丰臣氏,原因为何?就是德川家康欺骗淀姬和秀赖,命人将除了內濠,也就是环绕本丸的壕沟以外的所有堀和水壕全部填平,如此一来,纵使有八万大军(幕府军十五万),又能奈何?所谓自毁长城,便是丰臣家灭亡的直接原因。

    当然,现在的大阪城还是固若金汤,不过大野治长忽略了几个事实:其一,他手中的兵力没有数万只有数千;其二,船场的两支七御马廻不一定会如他想象的那样保持中立;其三,他只是个家臣,并不能保证向秀赖效忠的七手组会完全听他吩咐,即便组头乐意,底层武士也不一定愿意为他卖命;其四,当然也是必要致命的一条,三千多人的军势却要八面张网,如此兵力分散,怎会有好果子吃?

    不过大野治长自有他的想法:八百对三百,伏击肯定成功,而伏击一旦成功,这些部署也就多余了,这样一来,上面的种种的问题就都不是问题了。实在不行,还有五奉行和五大老的调停,有前田利长在,要死一起死,他有什么好怕的?而前田利长是前田利家的嫡子,那是绝对死不了的,他死不了,我大野治长还会有事么?

    总之,“伏击肯定成功,即便失败也不会死”,这根救命稻草被大野治长抓得死死的,殊不知,事情并没有他想的那么简单。(未完待续。。)

    ps:  这一章可把我累坏了,大家有所不知,为了找一幅丰臣时代的大阪地图我可是绞尽脑汁!现在网上的大多是江户时代,也就是大阪之阵后的大阪地图,那时候的大阪只有丰臣秀吉所建居城的四分之一规模啊!后来查阅了许多日文网站,一个偶然的机会,在“大阪天守阁”的类似官网上找到了一幅,ohyeah!但是具体的地名就要自己摸索了,可能会有一些失误,但是总体上还是没问题的。顺便说一下,日文维基上的大阪之阵地图有些误差,特别是三之丸、二之丸的构造与事实有出入。江户时代的大阪是没有三之丸的,因此面积皱缩大家也能理解了。

    好了,就说这么多,你们可别说这章水啊,这可是熊仔最卖力的一章了,兵力部署,相关地名,相关设施全都是要查好久,大家给我些鼓励吧,票票。。。

第二一九章 火攻筱山坳

    ()    寒风瑟瑟,月sè朦胧,伴随着飞扬的尘土和颤抖的大地,一名武士驾马飞速驶入篠山北麓的山坳中。

    在山路两侧的灌木丛中,八百名武士足轻的太刀和铁炮,在银白sè月光的映照下闪耀着阵阵寒光。作为伏兵,他们皆是去除了背后的旗指物,而是在右臂上包裹白布,以此来和大和丰臣家的军队区分——毕竟他们xiōng前的家纹都是“五七桐”。

    作为此次伏击战的大将,青木一重的弟弟渥美重経率领五六名侧近埋伏在地势较高的小土丘上,意图在战斗开始后可以让兵士们看见自己,便于指挥,尽管这一做法遭到数名shì大将的反对,可他依旧我行我素,而那名骑马武士便是渥美重経派去探查情况的使番。

    从使番口中得知,再过两刻钟,大和丰臣家的队伍便会抵达南面的小桥村,到时候村里的地头会指引他们经此处前往平野口,等先头的肩舆行进至山坳中部,渥美重経便发动进攻,先命两侧的军势用事先准备好的栅栏封锁出入口,之后以铁炮齐shè,打击丰臣军士气,再以山脚下的弓足轻进行远距离杀伤,待丰臣军慌乱四窜时,他再率领一干武士和枪足轻有两旁加入战斗,有家臣逃窜也不打紧,只要能将秀保和家眷斩首,那便是完成任务了。到时候拎着装有秀保首级的宝箱面见大野治长和前田利长,岂非大功一件?

    “修理亮已经和少将商量过了,谁能率先砍下丰臣秀保的首级,赏金五十枚、银二百枚,若是足轻得手,赐予其武士身份;若是武士得手,知行增加八百石!”

    渥美重経手脚齐用地比划着,时刻不忘给众人鼓舞士气。

    “那要是您得手了呢?”土丘下一名足轻乐呵呵地问道。

    “这可是秘密,不过告诉你们也无妨。”要是平时,有人和他这么说话早就被打得皮开肉绽了,可现在,面对即将到手的肥肉,渥美重経xìng情大好,笑嘻嘻地告诉众人:“若是我有幸取得此功,少将会给予兄长和我每人北纪伊三万石的加封,到那时我重経就步入大名的行列啦!”

    “三万石!”在场众人无不倒吸一口凉气,这可是武士穷其一生都很难达到的成就啊,就凭丰臣秀保的人头便能成为大名,有此机会谁不愿意拼死一搏?

    “这还不是全部”

    渥美重経咳嗽了一下“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