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丰臣遗梦-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下来说说中路军,可以说,在稷山之战前,秀忠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攻陷忠州,一统忠清道;第一次竹山之战,挺进京畿道,这都比秀家好太多了,可是稷山战败,三千jīng锐一朝尽丧,中路军由此一蹶不振,之后的第二次堤川之战,虽说受到董一元的奇袭,但就奇袭之前的表现来看,三河武士的战力已是大不如前了。

    然而危难关头,大久保之盘丘、本多之竹边,再次彰显了令人闻风丧胆的“三河魂”,正是由于他们的拼死奋战,使秀忠免得一死,东路明军的压倒xìng优势也因此烟消云散。

    但这毕竟属于“后程发力”,改变不了德川家两万大军近乎全灭的命运,更逆转不了朝鲜之战攻守转换的大势,东路已是无力回天了。

    至于西路军,则是和釜山一道成为了这场战役的最大赢家。从

    南原之战到进取清州,从影岛海战到全歼朝鲜水军,秀元和秀秋可谓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用一场场的胜利证明的自己的实力,树立了在军中的威信和地位,这一点就连不可否认的。

    然而,他们所取胜的战役无一不是以多胜寡、以弱胜强,南原之战,两万对三千;影岛海战,舰船数量相近,但总兵力却是朝鲜水军的三倍之众。而且,他们在前期都没有参与这场波及四道的“中原合战”,只是在后期派兵接应从前线撤退的rì军,这就使得他们所取得的战果的含金量大大降低,也直接影响到了他们在秀吉眼中的形象(隔岸观火、坐收渔利),但是他们也因此保存了战力,使明军短时间内不敢展开反攻,为之后的战略部署创造了较为宽松的环境。

    最后,自然是要说说九死一生的秀保了,这场合战他原本不会参与(毕竟是泗川守备总大将),就是因为秀忠被俘,他才应秀元的请求带领权憟前往成欢里,可以说,是秀元和秀忠将他拉进了火坑边上,而秀家又是一脚将他踢进了火坑。

    入朝前期,在影岛海战的出sè表现为秀保挣足了脸面,攻陷闲山岛和固城,特别是生擒朝鲜八道兵马都元帅权憟,更是让秀吉对他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战争进行到这,秀保入朝的目的已经达到,接下来他要做的就是巩固战果,至于北线的战事,那和他绝没有半点瓜葛。

    然而随着北线的变故,秀保在那里越陷越深,最后虽是救出了秀忠和秀家,但自己也差一点成为了刀下冤魂,这确是给他在朝鲜战场的表现蒙下了一层yīn影。

    可秀吉却不这么认为,由于秀家和行长的据实禀报,使他觉得秀保是一个重情重义的武将,为了救助友军,率领少量军势与近乎十倍于己的明军作战,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气魄,让秀吉想到了年轻时候的自己,也坚定了他任命秀保为秀赖后见的决心,这主要表现在战后秀吉的具体赏罚中,这点还请听下回分解。

    (大家也看到了,上面是我接下来几章的构思,现在一并告诉大家了,有人说朝鲜没什么好写的,那你们现在看出来了么?经过这场大战,秀保有得有失,多了两个盟友(目前看来是),少了两个竞争对手(秀秋和秀元),得到了秀吉的肯定(这点最重要),为rì后归国奠定了基础。好了,今天就写到这,接下来朝鲜还有几章善后,第三卷的名字我想好了,打算叫做《决命关原》,大家应该能想到接下来的剧情了吧?)

第一四三章 秀保高升

    ()    时至三月,伏见城所在的桃山已是花草渐密,万物复苏,不论郊外还是城中,处处洋溢着初chūn的喜悦和活力,然而,就在这一片祥和的景sè下,秀吉的身体却越发虚弱,就在几天前,他还一度大小便失禁,神志也时常不清,这些征兆促使他不得不尽早为秀赖和丰臣家的天下做打算。

    三月初三,本丸天守阁上,三成几次朝秀吉拜伏下去,貌似对秀吉的命令难以接受。

    “殿下,请您再仔细斟酌下,臣觉得此事不能急于一时,还是要顾及其他大名的感受的。”三成的语气不卑不亢,似乎很是看重这件事。

    “你说的是内府殿下吧?”秀吉形如枯槁,唯有一双明眸熠熠闪光,声音坚定而又谦和:“我已经是这般摸样了,哪还顾得到他,况且又不是没有过这样的先例,当年的‘御堂关白’藤原道长(说出‘此世即吾世,如月满无缺’的强人)还是由权大纳言升任右大臣呢,如今秀保亦是从二位大纳言,擢升其为右大臣有有何不可呢?”

    “那藤原道长可是大名鼎鼎的权臣,您这么做,岂不是拿侍中和他做比么,况且侍中年纪轻轻,即便任他为右大臣,恐怕也是徒有其名,难以服众啊,依臣看来,倒不如请封其为准大臣,好好观察一番再做定夺。”三成躬身说道。

    可秀吉却摇了摇头:“我看就不必了,通过这次中原合战,我能看出他不是一个投机倒把、左右逢迎的人,虽说还有些稚嫩,但就目前这些年轻一代来说,他绝对算是出类拔萃的,更为可贵的是,通过这段时间的观察,我能确定他继承了小竹的优良品质,其中就包括绝不觊觎宗家的地位,就凭这一点,秀赖的后见必是他无疑。”

    “不过你说的也对,这样做对内府是有些怠慢了,”秀吉叹息道:“可这也没办法,总不能让秀赖的后见居于人下吧,你也知道,这左大臣的位子自晴季之后已经空置两年了,如果我走了,那武家之中地位最高的便是家康,这种局面你愿意看到么?因此,让秀保担任右大臣也是势在必行的,唉,若是秀赖能早十年出生,我也不必如此绞尽脑汁了。”说到这,秀吉不禁潸然泪下。

    “臣明白了,”见秀吉如此伤感,三成也不便多说,只好换个话题说道:“中原合战,我军损兵四万,前线实在难以为继,金吾特此向您询问,是否可以…”

    “怎么,金吾想撤兵了?!”秀吉挥袖擦干眼泪,语气也瞬间冷了下去:“就这么灰溜溜的回来,他还真敢提啊,替我告诉他,让他把手上的事情和侍中交代一下,马上回伏见来见我。”

    “和侍中交代…殿下,您该不会是让侍中暂代总大将吧?!”三成着实有些惊讶。

    “记住,过几天就该改口叫‘右府殿下’了,如今正值两方罢兵,让他顺带练练手也无妨。”秀吉漫不经心地回答道。

    “那关于这次战役的赏罚,殿下是否让臣一同传达呢?”

    “这场仗打了将近一个月,活活被明军吞了四万大军,现在东路就剩下秀家这么一个光头将军,中路也不过就剩下一千多人,基本也是形同虚设了,唯有西路还保存了实力,但孤木难支,反攻肯定是痴人说梦了,能保持目前这样对峙的态势已经是很不易了。”

    秀吉将前线的情况稍一整理,继续说道:“我向来赏罚分明,秀家和行长虽始败于明军偷袭,但他们后面的表现也是一无是处啊,不仅自己身陷险境,还拉上了友军一同送死,更可恨的阳城之战,这两人竟丢下将士独自逃命,这是身为总大将能干得出来的么?我决定,各削减两人知行十万石,并入太阁藏入地,分别由你和长盛担任代管;”

    “秀忠虽说稷山战败,但在救援东路军时将功折罪,我决定既往不咎,仍由其担任中路军总大将,同时,以我的名义给大久保忠邻和本多忠胜颁发感状,以表达对石川忠总和本多忠朝的嘉奖和哀思;”

    “秀元贻误军情,以至秀忠兵败稷山,不过念及南原之战以及救援秀保的战功,仍决定颁发感状,以褒其勇;”

    “至于秀保嘛,”秀吉想了想:“攻敌要塞,擒获敌酋,救援友军,舍生忘死,实乃智勇双全、忠义无双之武士,综其战功,保奏其为正二位右大臣兼右近卫中将,敕许其为清华家之家格;此外,将之前由其代管的御东山、长吉关一带正式封赏给他,待其归国后便命他将居城迁往此处,也算和伏见有个照应。”

    “清华家?!”三成不无冒失地喊道:“这般待遇真的不过分么?”

    “过分?”秀吉摆了摆手,咳嗽道:“前关白不也是获得了清华家的敕许么,作为他的弟弟,秀赖将来的后见,这也不算过分吧,况且内府都获得了这般荣耀,换到我丰臣秀吉的侄子又有什么问题呢?”

    “臣失言了,还请主公恕罪。”三成拜伏道:“那臣这就去将这些事项稍作整理,尽快派人送往朝鲜。”

    “对了,听说秀保又得了个儿子,前段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