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家认为爹太抢戏-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琰笑道:“这不就结了吗?”

“那你说要怎么写呢?”

众人心里神兽狂奔,特么这样就把卫王给忽悠了啊!郑靖业闷笑,让他哄卫王也不是不可以,但是他排名在卫王之前,去哄卫王不太合适。果然,放手给郑琰是个正确的选择。

在众人的瞩目之下,郑琰给他们上了一堂作文课,她列了大纲和要点来写政论文。此时没有兴科举,没有专门的策论课程,也没有写作指导参考书,写作文全凭老师教的经验与自己的悟性。

明确以小人代替梁横,萧令先就是先帝,萧复礼自称为朕,之后列要点。

首先,开宗明义,表明萧复礼的立尘朕顺天应命,当爱民敬天,不为独夫。什么是独夫呢?“以天下而奉一人者,是为独夫民贼,朕所不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没错,她引用了孟子。继而写道,要“以一人事天下,非以天下奉一人。”充分展现了萧复礼小朋友崇高的道德情操。

其次,总结萧令先的失败经验。借萧复礼吸取教训反省之口,说出对萧令先的批判“向者先帝惑于小人,至乱礼法,礼法既违,又悖伦常,招致口实,魏逆谋乱,朕心痛之。”“义有大小,公义为大,私情为小,以小乱大,以卑为尊,以下为上,是为乱政,朕不为也。法不可乱,或以主仆之位可易,则君臣之位亦可易,以下克上,互不从命,天下乱相频发、朝不保夕,无一日安宁矣。”所以,萧复礼要“亲贤臣,远小人,守礼义,正伦常”,这也是向大臣们表明了立场。

再次,重申了权利义务关系,表明皇帝有权利也有义务,君权并不是不受限制的,这却是郑琰上一封奏疏君臣父子关系的变文了,这里不做详述。后面又扩充为“朕爱育黎庶,以诚待人,仁泽四方,尔等当效忠义之士,各守本份、各安其位,朕为尔等护佑。”反之,谁做得不好,就要“以法治之”,警告某些人克制,不要挖国家墙角。同时写了对狄政策,如果狄人要和平,老实了就跟他谈,如果不乖,打到乖为止。国家保护边民不受侵害。

在最后,郑琰引用了名句指出“君之贵在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朕肩负重责,故而尊于尔等”,萧复礼要做这样的一个好帝王,希望大臣们劝谏他、百姓们督促他,共创一个和谐美好的新时代。

条理清晰,还引用了穿越二十年都还能被记得的名言警句,实在是一篇范文。这篇文章明确提出了民本的思想,完整呈现了这个时代士大夫对于皇权的看法,还充满了辩证法的色彩。实在值得背诵。

卫王就看着她一条一条列了题纲支好骨架,然后在题纲后面扩充添血肉、糊皮肤。郑琰写一句,他赞一句,最后成形一篇论文。特么还是把萧令先给骂了个体无完肤,从昏君变成了独夫民贼,卫王还要赞一声好!

诏令写完了,谥号也出来了——幽。蚤孤铺位曰幽,壅遏不通曰幽,动祭乱常曰幽。

简直惨不忍睹!韦知勉捂上了眼睛,李神策无奈地撇撇嘴角。

写完了,郑琰还给萧复礼作了简单的讲解。简单地说,你要让别人给你干活,就要给人家发工钱,不能不管别人死活。

袁曼道见卫王已经被忽悠了,也是觉得郑琰这篇文章做得恰到好处,也是担忧:圣人年幼,皇太后过问政事已成定局,本来皇太后也好忽悠的,现在又来了郑琰给支招。这……袁曼道还算开明,不好说什么“牝鸡司晨”,却也不乐见其成。

他试探着道:“夫人已述君臣父子尊卑不可乱,则如夫妻何?如男女何?”

郑琰一愣,发现袁曼道是认真的,沈晋等人的脸色略微妙:“妻者齐也,以奉宗祀。先帝虽嬖于内宠,这个,说出来不太好吧?添上也行。”提起笔来,刷刷地又添上了!

卫王真想抽袁曼道,郑琰写完了,摸摸萧复礼的小脑袋,带他去见徐莹了。卫王哀声叹气拿起草稿来细看,越看越不对劲,迟疑地看向顾益纯。郑琰打草稿,用的是行书,越看越像顾益纯写的。

李神策摸摸鼻子:“誊抄了发吧。”

一路上,郑琰不免又把这一条给萧复礼再讲一回,灌输男女平等的思想:“把女人当对手的男人,一定是在外面争不过人家的孬种,无能的只剩下抱着男女之别沾沾自喜了。外面越无能,回家越威风。无耻!大郎的敌人在那边,”伸手指北,“千五百里之外,双鹰王正厉兵秣马,等着践踏你的家园,抢你的土地钱粮。”

特么回来还跟徐莹汇报:“谥号定了,诏令也写好了,放心吧。只有一事,大郎该定个先生开始读书了。”

“阿——凉——阿——凉~”一个小粉团子裹成个大球,在榻上跌跌撞撞地走着,时不时软一下脚,跌坐下来按着被厚袜子裹着的胖脚丫努力站起来,接着往亲娘怀里奔。

无良的妈笑得拍桌打凳,就是不去接他,还恶劣地道:“来呀来呀,你来呀~”

这一对无良老妈苦逼娃就是郑琰跟她的儿子,小东西已经一周岁多了,同样没有抓过周,同样长得活泼健康。池家小团子目前还没个大名,只有一个小名叫长生,取个吉祥的意思——据说,大名起得晚一点比较好,这样阎王那本户口簿上能够晚登一点名字,小孩子不容易夭折。最近因为父母长辈都很忙,与同胞姐姐一起被放到外公家里由一群表嫂们照顾。

好不容易等郑琰忙完了大半事情,闲下来回到娘家接孩子,接孩子也不是抱了就走,还要联络一下感情。道具就是这个可怜的粉团子,大家一面看他跌跤,一面笑,一面八卦,好不欢乐。连他那三岁的小姐姐,也拍着手给他加油:“过来过来,长生过来。”就是不肯搭一把手!简直坏透了!

在照顾两个孩子的这段时间里,李莞娘出力最多,现在也最伤感,非常不忍心看粉团子继续跌下去,伸手把他抱了过来:“他还小呢,长大些再学走路罢。”于薇看她这个样子,也低下头去。谁知道是哪里出了问题了呢?不管是郑家还是李家,都没有不孕不育的基因,李莞娘不管是娘家还是婆家都是子孙兴旺,可就她没个信儿!一年两年,三年五年,郑家能等。再拖下去,李家得先不好意思了。

方氏揽过池春华,郑家风水很怪,这一代和上一代到目前为止就只有池小萝莉一个女孩子,自然是万千宠爱。方氏习惯性地不多话,拉着小萝莉的手,拨弄着她胖手腕儿上金镯子缀的小铃铛。

郑琰张了张嘴巴说不出话来,她想说郑家多子多孙的,只要他们之间感情好,生不出就生不出,侄子多得是,过继一个也行。然而,支持李莞娘说起来容易,却不知要怎么面对郑德良了。虽说生不出孩子不一定责任在谁吧,现在大多数人是怀疑女方的。她的话说出来,恐怕还要让上至父母,下到侄子一起不好反驳。

林蓉抱着李莞娘的腰,齐氏终于问道:“你们都想了什么办法?”

方氏伸手捂住表妹的耳朵,虽然小萝莉才三岁,可这样的话题本来就是非礼毋听的。

郑琰也十分关心,很努力地逼问:“咱们从头捋一捋,别哭!说!”方氏捞起表妹,拎着表弟,顺口道:“我带他们换衣裳。”齐氏硬忍住了,接过池小正太:“小心些,我帮你带一个。”

于薇怀疑地往池小正太的裤子上看了一眼,池小正太就在未知的情况下被栽了个尿裤子的罪名。他还不在状态呢,正伸着手要他娘抱抱。

郑琰意思意思地摸摸他的脑门儿,亲了一口,果断把他交给方氏带走了。

李莞娘不得已,复述着夫妻生活,还好,留下的都是熟人。

卧槽!你不会是……一直都是反着算的吧?前七后八,它是安全期啊!

女人们惊呆了!这么多年了,早在两年前就很着急地想各种办法、求各路神仙,特么怎么没有人跟她细讨论这个“安全期”的问题吗?不对,阿莞你个二货,你怎么能把常识给记反了啊?

于是,大家都以为这是个常识性问题,在李莞娘羞涩又含糊地说一句她会算之后就带过去了,谁知道就这常识它还出了问题。最坑爹的是,据李莞娘交待,为了增加受孕机率,她勒令丈夫严格按照“她的概率高的日期”来造人。这种把安全期当危险期的行为,分明是缘木求鱼。

根据此时的传统做法,出现了不孕这种情况之后,大家并不是十分关注这个方面的问题。很多人会拜神,杜氏就为郑琰拜过,也有些会看医生——是从男女双方健康的角度来看。如果再着急,就会弄各种偏方,什么神神道道的都来了,喝符灰水的都有。喝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