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侍卫们对红袖不敢不敬,不过对红袖身边的丫头们不会有顾虑——这一点红袖很清楚;所以在侍卫们一动手的时候,她便娇喝一声挥剑带着韵香等人向二门外冲去。
沈太夫人没有想到红袖真得敢破门,她惊得呆了一阵子,等醒过神来时,红袖已经冲到了二门处;而侍卫们已经伤了好几个。
红袖虽然没有下杀手,手下却没有多少容情;因为侍卫们太多了,她容情的话,连她在内一个人也走不脱。
韵香等人是不可能冲出去的,可是红袖是主子侍卫们不敢下重手,她冲出去并不难——只要她冲出大门,沈太夫人便只能放了韵香等人,因为红袖和沈府再无半丝关系,他们沈家不能私扣她的身边人。
红袖就是明白这一点,才会如此拼命的向外冲去,只要有拦路的侍卫,她便一剑挥过去:少有不见血的;红袖心下也是怒极:沈太夫人居然让侍卫来捉她,那可是半分也没有当她是沈家人,当她是个人!她当然不会再留脸面给沈太夫人。
红袖挥出的每一剑都是在狠狠的打沈太夫人的耳光:现在二门处的人可不少,连来旺大总管在内都惊呆了。
来旺在沈家当差二三十年了,从来就没有见过这样的事情:两边他是哪一个也敢不住,哪一个也不敢拦。
沈太夫人没有想到红袖居然说动手就动手,而且手下显然没有半丝容情;她虽然被红袖气得几乎吐血,却也只能喝令侍卫们住手:她担不起红袖破门而出的后果——如果真让红袖闯出去,那沈老侯爷不要说休了她,活扒了她的皮都是能肯定的。
她喝令侍卫们住手也是无奈:就算侍卫们真拦下了红袖,想捉住她并不容易;如果红袖真应了她的那句话,来个一剑了断,她就不只是面对郑府、沈府两家人的怒火,还在给朝廷一个交待才成。
所以,她只能咽下这口恶气,只能忍了:虽然忍得很辛苦、虽然忍得很难受,但她也只能忍了。
侍卫们一听到沈太夫人住手的话,立时便后退;红袖再就势收剑,回头看了一眼衣衫凌乱的沈妙歌:他是想冲出侍卫们的包围去保护红袖的,只不过他并不是十几个侍卫们的对手——侍卫们不想伤他,不然他也不会只是有些狼狈而已。
红袖只是对沈妙歌点了点头,眼下,她除了点点头并不能说什么。
沈妙歌也没有说话,也只是看着红袖点了点头:夫妻两个人不需要太多的话,他们心意相通。
红袖再深深看了一眼沈妙歌,在他的注视下转身,带着韵香等人昂首阔步走出了二门。
红袖等人赶到了大门旁的侧门前,她回身看向跟在身后不远的太夫人一笑;然后看向沈夫人和沈妙歌:“夫人,今天一直没有时间同你说,再过八个月左右,您就能抱上孙子或是孙女了。”
第101章 只是第一步而已
沈太夫人原本已经打定主意不理会红袖:眼下红袖出府已经成了必然,她没有法子能拦下;而且,她认为在大门前喝斥红袖、或是同红袖争执什么,都太失身份;但是她没有想到红袖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闻言后,她竟一时间张大嘴巴看着红袖忘了闭上;心中、脑中只有一个念头:她怀孕了,她有喜了,她身上有沈家的骨肉,沈家长房嫡亲的骨肉!
但是,红袖却要走了,就在现在、就在眼前,她已经走出了沈府的大门,带着沈家的骨肉一起走了。
红袖最后轻轻的一句话,无疑于晴天霹雳一般响在了沈太夫人的耳边,还是那种特别大的霹雳;把沈太夫人震得完完全全的呆住了:她心头是百味杂陈,后悔也悄然升了起来。
沈夫人听到红袖的话后,也是一副呆滞的模样,不过她立时想到刚刚红袖和那些侍卫们动手的情景,全身上下立时便涌出了冷汗:如果、如果红袖那个时候有个万一,她如何向沈侯爷、沈老侯爷、老祖宗交待?!
因为受此惊吓,她还没有想到红袖要带着她嫡亲的孙子出府另居。
红袖在说完之后,并没有再看沈太夫人等人,反而是带着歉意看了一眼沈妙歌:她原本今天只是感觉胃口有些不好,便让灵禾把了把脉——居然有喜了!
她原想等沈妙歌今天回来后给他说,然后再给沈夫人、沈太夫人、沈老祖报喜的;只是,后来的事情出乎她的意料,她的“喜事”根本没有来得及说。
只是红袖并不后悔,她认为现在说可是太是时候,非常是时候:没有什么时候能比现在这个时刻,告诉沈太夫人她有喜了更好。
而她在房中没有给沈妙歌说及此事,便是因为她如果说出实情,担心沈妙歌不会让她走;虽然沈太夫人在得知她有喜之后,不会再针对她——只是这一切是因为她腹中的孩子,而不是沈太夫人真得接受了她。
日后,沈太夫人说不定还会故态重萌:而她有了孩子之后,要保护孩子、要防范并找出那个要暗害他们夫妻的人——再加上沈太夫人时不是时的跳出来找麻烦,她腹背受敌如果应付的了?
况且今天闹得这样大,她还是一样不了了之,沈太夫人绝对不会有所收敛;而让沈府各院的人瞧轻了。
所以,红袖为了她和沈妙歌及孩子的日后,怀着对沈妙歌的歉意,还是坚定的跨过了沈府侧门的门槛。
红袖的反击在她说出有喜之后,才真得成功了:她说完,并且不会留下来;而且在沈府的大门前,沈太夫人也不能留难她;沈夫人也不好把话说得太明白、太深。
现在,她的走就是给沈太夫人最深的教训!
不过,红袖走出两步之后倒底心中有些放不下,忍不住再次回过头去:却只看到沈妙歌双目之中的惊喜,除此之外并没有其它。沈妙歌见红袖看过来,便明白她的意思轻轻的摇了摇头,以口形道:好好保重自己,等我去看你。
他没有怪红袖,一丝也没有。红袖轻轻点头,回过身子来时却不知道为什么眼圈一红。
其实沈妙歌所承受的压力并不比红袖小,红袖一走了之后,沈妙歌所承受的压力会更大:沈太夫人找不到红袖,只会把注意放在沈妙歌身上。
尤其是在她知道红袖有孕之后,沈妙歌在府中的日子一定不会好过;沈妙歌自己当然明白这些,只是他却并不在意:他只在意红袖能好好的。
他现在如此为红袖着想,是因为他一直记得让红袖受过的那些苦,一时也没有忘记。
红袖知道人的能力有限,不是什么事情想做便一定可以做到的,有很多的事情我们都会受到这样、那样的制约,力不从心不能完成:其实,有些事情只要心到也就足够了。
比如沈妙歌想维护红袖的心:红袖有时候很好满足的。
沈太夫人终于反应过来,她急走两步:“袖儿,袖儿!”
红袖回身微笑:“太夫人留步,袖儿就此拜别了。”她微微屈膝算是一礼,然后回身便走。
沈太夫人也知道自己今天所为太过火,可是让她眼睁睁的看着红袖就此带着沈家骨肉走了,她无论如论也做不到。
“媳妇,媳妇,你快、快留下袖儿。”此时,太夫人想起了沈夫人来;儿媳和郑红袖一直感情很好,由儿媳出面相留应该可以的。
只是沈妙歌已经在沈太夫人之前扶住了沈夫人,他早已经悄悄的暗示母亲:让红袖走,不要留她。
沈夫人却一下子两难了:今天的事情,错不在红袖,如果留下红袖来实在是有违红袖的心意——而且,怎么能让红袖一直这么受委屈?
但是让红袖走,她又如何能放心?
沈妙歌轻轻的道了一句:“袖儿也会想母亲,想来也很欢迎母亲到老宅去的。”这一句话便让沈夫人定了心来。
“太夫人,红袖已经出府,府外人来人往如何开言相留?”沈夫人一句话便推脱了一个干干净净。
沈太夫人看着红袖已经走到马车边上,急得步出大门:“孙媳,不管如何你现在有喜,还是先回府吧;有什么事情,我们回府、回府慢慢的说。”
红袖淡淡的道:“有劳太夫人相送,袖儿告辞了。”再看向沈夫人:“夫人保重。”然后登上马车,绝尘而去。
沈太夫人看着那远去的马车,完全的愣住了:她现在知道不妙了。
如果老侯爷回来,知道红袖带着身孕,被她赶出了府——那后果……,她全身一颤没有敢再往下想。
此时,她也想起她对红袖的所为,如果被老侯爷知道,怕也不会善了;再加上红袖的身孕,她出汗了,一身的冷汗。
不行,要把红袖在沈老侯爷回府前请回来:不管有什么法子,就是绑也要绑回来才成;沈太夫人想到这里,看向了沈妙歌。
她还没有开口,远处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