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细胞渗透-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候大部分人类的工作都是各种科研任务,以及各种远程施工任务。除此之外的工作基本上就是监控自动化生物生产厂的运作,或者给其他人提供增值服务,以及各种设计工作。

    纯粹意义上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已经脱离人类远去,所有生产类工作都具备极大的相似性,都是通过远程傀儡系统,监控生物生产厂,无论这个厂子生产的是面包还是战舰引擎。

    实际上在远程傀儡系统之下,所有工作都开始出现严重的同质化,即便是纪律性最强的军队体系,实际上每天工作内容和普通白领也没有太大区别,都是坐在办公室里遥控指挥傀儡进行工作。

    现在人类因为有虚拟世界可用,所以全员进行严格的军训,实际上每一个人类已经培养成一个合格的兵员。所谓参军,不过是全职研究战争艺术而已,他们将在小规模战争时担当特种部队角色,在全民动员时担当各部队指挥官角色。

    此时人类的组织结构非常有意思,250亿人类其实是在一个超级巨大的公司体制下运行,吴辉一直沿用它逍遥岛时期的管理体制,没有做太大改变。

    在这个体制下,科研为王,科研项目的进展推动着整个人类社会个方面的发展。比如引力透镜项目下来之后,会在科学院的主导下,进行任务细化和分配,这些任务交给各个相关部门之后,会再次逐层细化,一直到将任务落实到个人手中。

    说白了,这是一个项目制社会,没项目时大家共产主义,有项目时根据各自爱好去领项目赚外快。

    因为共产主义生活,所以犯罪率很低,并且生物之脑和生物芯片无处不在,一旦出现犯罪只要检查周围的天网记录即可,多数发生的都是偶发的激情犯罪。因此警察体系很小,由生物智脑承担了大部分监控和评判职责。只有一些原因不清,或者事关重大的案件才会交给专门的法律人士处理。

01…26 17:58:02330。第330章 探索

    01…2617:58:02330。第330章探索

    吸取上次的教训,吴辉再也不敢随便使用虚拟世界的时间加速功能,所以虽然同样是三十年过去,人类在科技上的发展远不如前些年迅猛。

    人类在科技上发展缓慢,但是在现实世界中文明实力翻倍增长。也许人类已经度过了最初的原始积累阶段,文明的基础实力足够庞大,即便稳定发展也可以创造相当客观的效果。

    最直观的一个结果就是人类的战舰数量变化,人类的超级巨舰变化不大,但是泰坦级战舰和无畏舰数量猛增,各类机甲和傀儡更是数不胜数。

    因为人类是客居于此,也许哪天因为一个突然的变故,就不得不再次走上继续流浪的道路,所以吴辉每时每刻都在为下一次远航做准备。

    人类每天都会从U692…2的液氢海洋里过滤出海量的氘,这些将作为人类的能源储备储存起来。这些氘装满了一艘又一艘泰坦,但是人类仿佛不知足一样,不停的建设新的泰坦,承载新过滤出来的氘,让泰坦战舰数量在这段时间猛增到三百多万艘。

    现在人类有一艘三千公里长的地球号战舰,还有五艘同级别的生活舰。这些生活舰只不过内部空间设计成生活空间,但是在战斗力上并不逊色多少。

    除此之外人类还有三百多万艘一百公里长的泰坦舰,以及五艘二千公里长的绿毯号,一艘同级别的火星号生物战舰,一艘一千公里长的月球号。除了这些巨舰,人类还有数以百亿计的无畏舰和各类小型辅助飞船,以及超级巨大的引力透镜。

    如此多的战舰聚集在一起,已经可以深刻影响到U692…2的引力分布,为了避免过多扰乱U692…2的卫星系统,人类不得不将绝大多数战舰移出U692…2卫星体系,安置在拉格朗日点上。

    人类生物文明迅猛发展的同时,人类的机器人文明也在悄无声息的壮大。它们已经几乎将U692…3挖成了筛子,大量的金属元素被提炼出来,成为机器人文明成长的养料。此时机器人文明的第二座直径五百公里的太空要塞也已经完工,各种巨型飞船逼近万艘大关。

    机器人文明没有生物文明的便利,它必须拥有巨大而体系庞杂的工业体系,为了适应星际流浪的生活,机器人文明干脆把各种生产厂建在宇宙飞船上。

    同时机器人文明拥有一个规模非常巨大的机器人队伍,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各类生产机器人。数以百亿计的机器人遍布战舰和要塞各处,在它们的推动下,机器人文明得以顺利运转。

    在机器人文明中同样充斥着大量的远程傀儡,只不过因应机器人文明的特点,这些远程傀儡都是机器人形态。沿用生物文明单元化的思路,机器人文明发展的是纳米机器人技术,现在机器人文明的大部分设备,其实都是由无数个纳米机器人组合而成。

    这些纳米机器人的能量来源于无线传输技术,通过这种技术,本身因为体型过小而无法配置能量存储单元的纳米机器人就可以随时随地获得能量补充。

    生物文明是人类的最大优势,同样是吴辉的最大秘密。这次发展机器人文明还有另外一个用意。吴辉觉得不能再次重复上次那种被动的局面,既然现在已经找到一个生命星球,那么人类在U692驻扎的这段时间里,应该尽可能的探索周围的星空。说白了,吴辉打算以U692为基础,在周围开地图。

    大力发展机器人文明,同时另外一个目的就是在开地图的时候,派机器人文明出马。把人类的生物文明隐藏在后面,这样遇到任何危险的时候,也好有个隐藏的杀手锏。

    现在机器人文明已经初具规模,吴辉开始执行他的开地图计划。吴辉选择十五公里长度的夸父级战舰作为探索舰。夸父级原先是生物战舰,为了因应探索需求被重新设计成纯机器人文明战舰,并且在设计过程中把尺寸从五公里加大到十五公里级别。

    这种探索活动往往需要驾驶员一个人孤独的生活几十年,对人的心性是一个巨大的考验。所以吴辉选取的都是心性坚韧之人,并特意指出此任务的苦难和重大意义,他们几乎相当于以一己之身为人类探路,中间所有危险都需要一个人面对,能否活着回来结果难料。

    夸父级战舰采取的是全科技体系,上面的战舰主机采用的智能计算机,休眠装置同样是科技系的。因为采用全科技文明,所以没有岩崎琢智脑的帮助,驾驶员在探索过程中大部分时间内都处在休眠状态,将不会有虚拟世界可用,也不会有傀儡系统可用。

    在出发之前,他们就会设定好目的地,然后旅途中完全交由智能计算机控制,届时唤醒操作也将由智能计算机来完成,中间如果智能计算机出现问题,他们将会永远无法醒来。

    人类的科技提升之后,飞船的速度快了,并且人类寿命还获得极大延长,绝对可以满足人类在恒星系间进行往返旅行。30光年的距离,往返一次可能也只需要两年左右的时间。

    之所以还需要在休眠状态下旅行,是因为长时间的寂寞独处容易让人精神失常,为了驾驶员的身心健康,哪怕冒着一定风险,也必须在长途旅行中进入休眠状态。

    吴辉以U692…2为球心,五十光年为半径,在宇宙中画出一个球形,这次首批探测队伍将派出150多艘夸父级探索飞船。

    这次因为只派出去150多艘夸父级探测舰,所以这些飞船都很奢侈的配备了两套引擎。一套反物质引擎,用以日常航行,一套核聚变引擎,用来当备用,它们携带的反物质储备已经足够返程燃料了。

    如果一切顺利,那么这批飞船只需要三年时间就会全员返回,他们将带回第一批探测结果,人类将点亮周围五十光年半径的球形地图。

    如果其中有生命星球,将会成为人类的第二个发展中心,如果没有,等这批探险队伍返航之后,人类将会再次扩大探险范围。

    按照银河系恒星密度的估算,100光年内将会存在2000颗左右的恒星,而200光年内将会存在近3万颗恒星。按照银河系内生命星球的密度,从概率上讲,十万颗左右恒星会孕育出一颗生命星球。那么最多400光年内,就会找到另外一颗生命星球,甚至人类运气好的话,有可能会找到三到五颗生命星球。

    即使按照最远的距离估算,如果人类派出40万艘夸父级探索舰,花费30年时间,差不多就可以将400光年内所有恒星全部探索一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