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子殿下,军队有军队的规则,没有陛下的政令,未将不可能调动全河南道的驻军,末将担不起这个责任,既然太子殿下说陛下的政令快到了,那还是等政令来了再说吧,请太子殿下恕罪。”张德江站起来请罪,不是他不给太子面子,而是这事真的不行。
“张将军你糊涂啊,太子在这当担保你难道都不愿意执行吗,太子殿下又不是让你去起兵造反,只是把军队调集起来帮助百姓度过旱情,维护河南道的稳定,太子和左仆射杜如晦大人亲自在这坐镇,难道还比不上晚了几天的政令,要知道军情如火刻不容缓,如果出了事,这个责任你可担待的起,还不赶紧听候太子的调派。”胡大人走到张德江身边劝了一句。
他们一个是河南道最大的官员,一个是最大的将军,自然是有些交情的,尤其是这么好的巴结太子的机会,胡大人自然热衷劝说一下张将军,不仅帮了张将军还能在太子面前买个好,何乐而不为呢。
“这……末将听候太子殿下调遣。”张德江最后还是答应了,他相信的可不仅仅是太子,而是站在太子身边的杜如晦,陛下左膀右臂在此,那么这次的行动就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太子殿下,河南道驻军共有十万人,其中洛阳驻军三万人,其他都分布在各地,请太子殿下示下,末将立即调动各地驻军协同殿下参与救灾。”
“很好,看看这个吧,这是让士兵做的事,孤对你们只有一个要求,在做这些事的时候,不许拿百姓一针一线,所有口粮自带,一定要尽快帮助百姓恢复生产,维护河南道的稳定。”李成乾交给张将军一份文件,上面是他们写的需要军队做的事。
军队不仅是维护百姓的稳定。防止因灾害发生偷抢拐卖孩童,奸淫妇女等犯罪行为,还要分出一部分士兵到各个乡镇帮助饮水困难的地方打井,规劝百姓回到自己的家乡想办法生产自救。同时配合防灾防疫工作,总之需要他们做的事情很多也很辛苦,但是目前只有军队能做到这些了,只靠着衙门那些衙役,跑断腿也完不成。
“这是对驻军要做的事情的安排,张大人尽快拿出方案来看看执行这些任务各地需要调配多少人手。明天中午之前,孤要看到详细的计划。”看张将军看完了,李成乾才说道。
“是,末将这就召集将领规划此事”张德江咬牙答应了,什么时候军队要负责的事情这么多了,这完全是冲在第一线嘛,还要约束那些兵痞到了下面不要拿百姓一针一线,这真是很困难,士兵们打仗最喜欢的就是分战利品,现在帮着百姓做事。什么好处都拿不到,这,恐怕下面的人会有情绪啊。
“张将军,如果士兵做得好,严守纪律,本官会上禀陛下为将军和士兵们请功。”杜如晦久经官场。也跟着上过战场,自然知道张将军的顾忌,所以直接诱以利,只要有好处,相信士兵们会奋勇上前的。
“杜大人说哪里话,保障百姓生命财产安全是我军的使命,这个时候怎样退缩,末将在这里保证,一定全力完成上述任务。”张德江心里笑了,如果完成的好。不知是否能官升一级,他在这个位置上呆的时间有些久了。
随后李成乾交代了一些事情,就让两位大人都离开了。
李成乾靠在一边,有些疲乏的揉揉太阳穴,“现在军队算是调动了。可是就算百姓们都回家,士兵们帮着挖井,可没有米粮依旧没办法生存,守着大山的还好说,还能去山里找点吃的,不守着山林的怎么办,虽然现在有蝗灾,但仅仅是一些地方出现了,还没有大面积的泛滥,所以当务之急能找粮食,没有粮食,就是士兵去维护稳定,也只是暂时能控制住局势,百姓饿着肚子早晚要开始流亡的。”
“先吃点水果吧,会有解决办法的,现在就是着急也变不出粮食来。”李嫣端着两份果盘走了进来,一份放到杜如晦那,一份她和李成乾一起吃、
如果现在能从南方调运粮食来就好了,可现在南方还没有大面积开发,相对于富裕的中原地区,南方还被称作南蛮之地,可想而知还是比较落后的,如果政策倾斜,那么南方很快就能发展起来,毕竟便利的条件摆在那呢。
“杜大人,朝廷目前有开发南方的打算吗?”李嫣问杜如晦,对于朝廷的动向,杜如晦比李成乾清楚。
“有,陛下已经命令房大人和长孙大人一共负责开发南方等地的事宜,今年下半年应该就是有动作了,目前只是商讨阶段,陛下说南方适合种植水稻,而且物产丰富,朝廷将会加大力度开发南方地区。”这没有什么好隐瞒的,不知道陛下从哪知道了南方的那么多优势,尤其是新都城选址决定之后,陛下更是让房玄龄他们尽快拿出决策来,协同心都城一起发展,形成纵向经济带,带动东南地区的全面发展。
杜如晦看向李嫣,这不是也是跟这个小公主有关吧,陛下让他来弄新的都城,让房玄龄和长孙无忌开发南方,这些动作可是和这个小公主的一些想法不谋而合,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这个小公主很可能就是隐藏在幕后给陛下出谋划策之人。这个小公主到底是什么来头,一个三四岁的孩子居然会聪明到这种地步,真是快赶上甘罗了,甘罗十二岁为相,这个小公主三四岁当个县令完全没问题,这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难道千年来又冒出来一个天才,好在小公主是个女孩子,要不然其他皇子都要靠边站了。
ps:
抱歉,今天晚了,我家停了一天电,这才刚来电,我用电脑里的余电写完了,可是没法上传,本来想着去网吧,可是外面又是打雷又是下雨的,没法去,只好等着来电上传了,只要不是我的原因一般不会断更的,要是因为我自己的原因我会提前通知的
☆、第一百五十二章 你还是不是我妹妹
“杜大人,如果灾情严重,不如让一些无衣无食的百姓转移到南方地区,在南方种植水稻能一年两熟,岭南地区一年三熟,而且南方河流众多,就是抓些鱼虾也能果腹,更别说山林里的竹笋等等可以食用的东西,如果朝廷拿出一些土地给这些灾民,或是开垦多少都是灾民自己的,三五年不征收赋税,相信一些无地的百姓会愿意去的,当然,北方人到了南方会有水土不服的情况出现,一切都需要适应,总比饿死要好吧,而且北方这么多地方闹灾,可拿不出那么多粮食来。”李嫣坐在一边玩着手里的笔提了一句。
从清朝包民国山东很多百姓因为各种原因到了东北,在东北落地生根,现在的人们为什么不能去南方,她之前看过大唐现在的地图,只不过是大唐全盛时期的,那时候的大唐国土面积很大,现在的的具体情况不是很清楚,不过江南应该都在大唐的管辖范围之内,既然江南人少地多,自然可以迁移一些人过去。
只要给百姓能够生存下去的土地,他们会愿意过去的。
“这件事确实是可行,但是还要上禀陛下,和朝中的大臣一起商议才能发布政令,如果灾情真的十分严重,陛下应该会同意迁移一部分百姓到南方,好缓解河南道的压力。”杜如晦点头标示这件事他会放在心上。
“这些实施起来都要好久,目前最要紧的是在这几天内找出粮食来,这才是迫在眉睫的大事情。”李成乾给自己倒了杯水。现在想出来的办法以后可以慢慢执行,但是现在什么都没有粮食重要。
“河南道的大世家是哪个?”李嫣看向李成乾,他应该知道她问的是什么,上次李成乾可是命令知府去抢了五姓七望之一 的粮食抗雪灾。既然能来一次,为什么不能来第二次。
“荥阳郑氏”李成乾很快答了出来,对于这几个名门望族,自然是要时刻记在心里,其他几个大家族都分布在河北道和陕西地区,就这个荥阳郑氏在河南。
荥阳?李嫣无语。她不知道在哪,中国那么大,不知道有多少个城市,更别说县镇了,一个普通人能知道自己所在省的全部城市名称和一些省的省会城市就不错了,不是谁每天全国各地的跑,更别说古今地名不知道改了多少回,她不知道在哪里很正常。
“在郑州”还是李成乾了解李嫣,一看李嫣皱眉,就知道她不知道荥阳郑氏的大本营在哪。
“郑州?倒是会选地方”李嫣笑了。这个郑氏一族倒是很有眼光,直接选了后世河南的省会了。
“这里离着郑州不远,大哥,这事你驾轻就熟,要不去郑氏本家去试试,这里是他们的大本营。想必储存的粮食不少,应该够解咱们的燃眉之急了吧。”就李嫣所知,洛阳和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