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欢喜虫儿-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二回道:“没瞧见我们身上背的什么吗?是。” 
  只听那人又问道:“除了说书唱曲儿,你们还会别的吗?” 
  冯三赶忙接过话头,“算卦、批八字,我们全会。” 
  “哟嗬,还真是碰巧了,今儿我们府上老爷办寿,想劳烦二位走一趟,连说书带算卦,不知你们愿意去不愿意去?” 
  说话的正是六五子。前几天他又去天桥找了朱少文,再三央告能收下他做徒弟。谁知,穷大爷当场给他出了一道题目,要他设法找到名叫明二、冯三的两个瞎子,折腾折腾这一对恶人,为自己出上一口窝囊气。虽为惩治,却约法三章,一,不准破皮见血;二,不许动骨伤筋;三,这事办完就完了,无论对谁都不能再提。为此,一连几天他几乎想扁了脑袋,最后才算有了一个方案,偏巧,今日终于给了他实施的机会。 
  明二一听来了买卖,立刻长了精神,“什么码儿呀?” 
  六五子模仿着成年人的语气压低了嗓音说道:“那得看你们的本事了。都会唱些什么呀?” 
  冯三插嘴说道:“跟爷回,我们会的可不少,短段有《韩信算卦》、《刘伶醉酒》、《麻姑献寿》、《王子求仙》,一码全都是吉祥词儿!要论长篇大书会的可就更多了,什么《列国》、《三国》、《西汉》、《东汉》、《大八义》、《小八义》、《包公案》、《施公案》、《杨家将》、《呼家将》,总而言之,你们爷想听什么,我们就能唱什么!” 
  “那行,听我报个价码儿,说书唱曲儿一下午十两银子,把我们爷唱得高兴了另有赏钱,当然,赏钱不好说有多少了,一个大子儿叫赏,一锭元宝也叫赏,全凭你们的运气造化。我还得问一句,你们的卦算的灵吗?” 
  “灵!十算十灵,百算百灵。”明二赶紧把话接过来,“就说去年春天给李九爷算的那一卦吧,老头子六十多了,连偏带正一共娶了八房老婆,却一个儿子都没有。我们哥儿俩到府上一算,末了告诉他,只要再娶第九房太太,准保喜事临门。您猜怎么着,按着我们哥儿俩说的,没过一年他还就有了,而且是双胞胎,俩大胖小子!你要问我是怎么算出来的,听我告诉您,李九爷带个九字,姨太太也带个九字,二人正合了九九重阳之数,重阳,懂吗?这是两个儿子!”   
  欢喜虫儿第十七章(2)   
  六五子点点头:“成,那就说完唱完了再算卦,一个卦一两,你先容我合计合计——”他掰着手指头叨咕道:“大爷、二爷、三爷、大奶奶、二奶奶、大少爷、二少爷、表少爷……估摸着总得有十几个人要找你们算,都算完了请二位吃席!去不去?” 
  两个瞎子心里乐,脸上立刻放了光,连声应道:“去,去!” 
  “那好。来喜呀,你先回去知会老爷一声,就说我已经请好了先生,我们马上就到。” 
  “是嘞,二爷。”一个小孩儿答应一声跑了。这是六五子特别约来帮自己忙的胡同里的玩伴小骚子。 
  明二问道:“跟您打听一句,您贵姓?您又是这府上——” 
  六五子想了想回道:“在下姓梅,不才只是一个小小的管家。” 
  明二心中忖道,大管家还带着小跑腿的,够气派!不消说,这一户人家必定是个大宅门,今日总算是捞上了一条大鱼! 
  “来福呀,”六五子朝着另一个名叫小和的孩子喊了一句,“头前带路。” 
  “是嘞!”小和伸手拽了明二的一只衣袖,两个瞎子抱紧了弦子、鼓,拄着马竿,一前一后戳戳点点跟着他俩,左左右右兜开了圈子。 
  冯三压抑着心中的兴奋,问道:“梅总管,咱家老爷是做买卖还是做官?”为了套近乎,他有意把“你”换成了“咱”。 
  六五子回答道:“起先做官,卸了职之后,便又开了几家买卖。” 
  转了好一阵子,六五子估摸对方已经迷失了路途,遂引着他俩经过鬼子母庙,穿过一尺大街,径直来到了海王村路北一座废弃的火神庙前。 
  这座火神庙修建于乾隆四年,皇上曾为此颁旨,出国库银五千八百两督造。该庙共有三重殿宇,正殿供有火德真君,后殿供有观音菩萨,另有东西配殿各十五间。百多年过去了,如今这里已很久没有了香火,红色的大门全然敞开着,漆皮剥脱了一块又一块,像是人身上长了癣疥的残破的皮肤。火德真君的塑像也只剩了半个,蹬着一只圆眼,扎煞着半爿红胡子,仿佛地狱中那被锯子一分为二的恶鬼。 
  两个瞎子虽然高兴,但心里却存了戒备,他俩一年到头总是在算计别人,因此,便尤其担心一朝有失遭到别人的暗算。刚刚迈上火神庙的台阶,二人便分别寻向了大门,他们有这种本事,通过手的触摸,便能判断出这到底是一户什么人家。 
  六五子有心听听他俩的想法,遂对小骚子、小和说道:“来喜、来福,你俩跟我一起向老爷回禀一声。”然后,对两个瞎子说了一句:“请二位先生稍候,不妨暂且到门洞里先凉快凉快。” 
  几个孩子故意踏着渐去渐远的脚步,人却都在数尺之外停了下来。 
  明二一边手摸大门一边说道:“老三,这门上怎么还有门钉啊?感觉一行行的还不老少!” 
  冯三撇撇嘴说道:“不是兄弟说你,这你可就少见多怪了,按朝廷的规制,官宦之家才准许配饰门钉,当多大官,准许钉多少颗钉,这门虽说有些破旧,可他正说明这是一门几代的官居,你不想想,小家小户的谁能有这么两扇厚重的大门?” 
  明二一琢磨,说道:“可也是,光凭这两扇门就足够了。门口大概有一丈来宽,走骡车、进轿子显然都不成问题。” 
  “放心吧二哥,依我说,这银子咱就算赚上了,昨儿夜里我做了个梦,梦见有两只白鸟儿鵮我的眼珠子,这叫什么?这叫‘见钱眼开’,今儿还真就应了这吉兆了!” 
  “老三,俗话说,大意失荆州,小心不为过,我这儿还是有点儿琢磨不透,挺大的宅门,给人过生日不请皮簧大戏,请咱俩说书唱曲不忒寒碜了点儿?” 
  “这你就不懂了,人各有一好,有爱吃辣的,有爱吃酸的,有爱喝稀的,有爱啃干的,背不住人家老爷就不好听皮簧,专好听咱这一口!” 
  听到这里,六五子再一次跺起了脚,声音由远而近,凑到他俩面前说道:“老爷发下话来,叫你们进去呢。把马竿递给我,我拉着你们。”火神庙的院墙早已坍塌,砖头瓦块零零碎碎丢弃在院内的各个角落,他担心两个瞎子手里的马竿一旦划拉到烂砖碎瓦上,便会起了疑心,此事自是功亏一篑。 
  明二不由眉毛竖起,警惕地问道:“干吗呀?我们自己会走!”要知道,瞽目人的马竿就是他们的眼睛,一般轻易不会把它交给外人。 
  六五子解释道:“先生,您误会了。是这样,我们老爷喜欢花草,在这院子里栽了成百上千的各种花卉,有一些还是名花名种,您瞧,东边是木槿花,红的、白的、蓝的、紫的全有,西边种的虞美人,风一吹,花一动,就像五彩蝴蝶似的。哟,我忘了,我说了你们也看不见。说了归齐,我这是为你们俩着想,万一你那马竿碰掉一个半个花枝花叶,老爷知道了怪罪下来,您二位岂不就没了脸面?您琢磨,老爷一旦心里不高兴,那赏钱还能有吗?” 
  明二听他说得在理,只好将马竿顺到了他手上。六五子可谓盘算得仔细,他不能让对方觉出他的身量矮小来,遂将竿头顶在了自己的脑袋上,用手扶着,那高矮尺寸自然便与成年人手拉着差不上许多。他一边引领他俩往前走,一边说:“我家老爷是天津卫的老家,一贯好静,话说得很少,平日里除了摆弄些个花卉,就是爱听个曲儿,因此今天就没让请戏班子。他老人家嫌后房太乱,孩子女人一大堆,吵吵闹闹不得消停,所以,一会儿他会带两位少爷到前书房来听书。您二位慢走,小心别踩了花,再走几步就到了。”   
  欢喜虫儿第十七章(3)   
  说着,牵着两个瞎子进了正殿。“到了,请二位先生见过我家老爷。”六五子说罢,脱下了脚上的布鞋,蹑手蹑脚将身体挪到了火神爷的塑像前。 
  明二、冯三立时匍匐在地,连磕了几个响头,“恭贺老爷千秋之喜,祝老爷福如东海长流水滔滔滚滚,寿比南山不老松郁郁葱葱!” 
  六五子捏着鼻子咳嗽一声,用从后妈那儿学来的天津话说道:“免礼,有劳二位先生了,外面看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