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欢喜虫儿-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莫非说……” 
  “正是在下先祖。我为满人,本姓章佳氏,初系满洲正蓝旗,后奉朝廷之命改隶了正白旗。” 
  “如此看来,阿二爷也在朝中任着差事?” 
  “阿某无官无职,仅凭着祖上留下的一块土地种粮吃饭,借此收容了一批灾民中的庄稼把式,互帮互助,鱼水共存,刚才你看见的李牵着和他的老婆满月,便都是跟随了我好几年的人。” 
  “哥,来客人了是吗?” 
  一句莺莺问语引得朱绍文立时扭转了身体,只见迎门走进来一个十七八的女孩儿,生就一张瓜子脸,眉目清秀,唇红齿白,身穿玫瑰紫的旗袍,梅花绣边儿葱绿的洒花裤,沉稳之中透露出一种特有的妩媚。 
  阿彦涛说道:“方才绍文兄还在夸你岔曲儿唱得好,正想一会儿让满月去叫你呢,没曾想你不请自到,来来,快坐下,今日难得遇见这么一位对对子的高手,我已经几番败下来,小妹不妨替为兄抵挡一阵。” 
  朱绍文急忙站起来,双手握拳朝着女孩儿行了一个礼,“朱某不才,贸然到此,搅扰了小姐清安,还请多多原谅。” 
  女孩儿嫣然一笑,一面回礼一面说道:“我这哥哥自小恃才傲物,轻易没有什么人能让他看上的,既认了朱兄做朋友,便用不着客气,请不必拘礼,随意最好。” 
  阿彦涛斟了一杯酒推到她的面前,向朱绍文介绍道:“小妹名叫允歌,生来喜欢清幽僻静,厌烦城市的喧嚣聒噪,常年便住在这里,不为别的,只图个心清气爽。” 
  朱绍文想起方才听到的弦歌,料知即出自此女之口,本想说几句什么,却又觉得不妥,遂将话咽了回去。举目打量四周,见墙上挂着一副大三弦,下方条案上还放着一个缀着红黄双穗的八角鼓,于是说道:“阿二爷好有雅兴,时不时还拨弦三两声、清喉歌一曲么?” 
  “闲着没事干吗去?玩儿呗!”阿彦涛将满满一杯酒倾入了口中,“按朝廷的说法,现而今,风清河晏,宇内承平,八旗子弟无仗可打,早荒废了马上功夫,茶馆儿提笼架鸟,票房攢歌弄曲,不做这些又做什么?消磨时光、打发日子而已。话说回来,哪里又是真的无仗可打?只不过打不过人家罢了,要不,怎么会今儿来一拨子英国人,明儿来一拨子法国人,后儿又来一拨子俄国人,左一个约定,右一个条款,大把的银子送了,连片儿的土地割了?想当初,康熙爷、乾隆爷在世的时候,是这般模样吗?老喽!照这样下去,大清国不他妈早晚得完吗?!” 
  “说这些干吗?这岂是我等能管得了的事?朱兄,我这儿正好有个对子上联,不知你能否联个下句?”允歌不愿哥哥再继续说下去,有意扭转了话题,她眼望厅外,见大雨已经停歇,一轮圆月不知不觉爬上了云端,西墙头上,一只肥大的狸猫在那里卧着,嗅着从屋内飘出的肉香,喵喵喵地叫了几声,于是开口说道:“猫卧墙头,风吹猫毛,毛动猫不动。” 
  朱绍文没有想到这个美貌的女孩儿竟见景成文,出口成章,如此机巧睿智,不禁油然生出一股敬佩之情,事已至此,只好站起身来,手扶了门框,隔着墙头向院外看去,只见远处矗立着一座高高的砖塔,影影绰绰有几只飞鸟正在上空盘旋,遂灵机一动,稍作沉吟,回道:“我对:鹰栖塔顶,月照鹰影,影移鹰未移。” 
  “好极了!也妙极了!这一副对儿有景有物,寓动于静,经得起推敲琢磨,堪称奇绝!”阿彦涛不由击掌赞道:“朱兄不仅和阿二有缘,与我家小妹更有缘!” 
  听了这一句,允歌的脸一下子红了,嗔怪地瞥了哥哥一眼。阿彦涛也自知失言,遂掩饰地从一旁拽过一件短衣披在了身上,自言自语道:“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这天气还真有点凉了……” 
  这时,曾在门外撵人的壮汉用竹竿挑着一只素白灯笼走上台阶,悬挂在了厅外廊下。阿彦涛对他说道:“牵着,快来见过朱先生。”那汉子紧忙起来施礼。 
  朱绍文说:“牵着?这名字起得好蹊跷,是个什么意思呢?” 
  李牵着手挠着脑瓜皮嘿嘿笑道:“庄稼人能有个什么好名字,在乡下,驴是牵着的,马是牵着的,俺娘怕俺不好养,就给俺起了这么一个贱名。” 
  阿彦涛眼望着廊下的灯笼心中一动,说道:“朱兄,可否容我再出个上联?你的才学阿某已然领教了,绝无难为的意思,只为凑趣取乐佐酒罢了。”见朱绍文点了头,便说:“灯笼笼灯,白纸防风。听好了,白纸(芷)、防风,我这儿可是两味药材。” 
  朱绍文端起酒杯,瞥一眼他刚刚套在长袍外面的短衣,未曾说话,先笑了出来,“不才有了下联儿了,我给你对的是:外套套外,陈皮龟盖。陈皮、龟盖,我这儿正好也是两味药材。”说完,连连道着“得罪”。 
  阿氏兄妹一时全都笑不可抑,阿彦涛说:“你可真是个豪爽诙谐的角色,真对我阿二的脾气!我知道你为什么这么嘲弄我,你有怨气,还是怨我方才对那帮秀才过于刻薄,对不对?此前话说了半截,如果我没猜错,你也是要赶去京城赴考的吧?有这么两句诗你听说过没有?‘高文健笔科场手,白发青衫宦路人。’你甘心照这条路这么走下去吗?想想吧,科场本应为国家取人才,不是为试官取门生、高厦取蠹虫的。现下是师生夤缘、科第私授,蝇营狗苟、一派污浊,莫非你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欢喜虫儿第一章(5)   
  “阿二爷有些危言耸听了。” 
  “非也!”阿彦涛边说边站起身,从条案的匣子里拿出一封纸笺交到了朱绍文的手上,“这是某人最近递给朝廷的一份奏折副本,朱兄不妨一读。” 
  朱绍文打开抄文,凑着烛光看去,见上面写着: 
  经臣察:近年来,科考取士,百弊丛生。士大夫渐不顾廉耻,有尚书侍郎甘为宰相屈膝者;有大学士七卿之长,且年长以倍,而求拜门生为私人者;有交宰相之僮隶,并乐于抗礼者。太学三馆,风气之所由出。今则有昏夜乞怜,以求署祭酒者;有人前三跪,以求讲官者。翰林大考,国家所据以升黜词臣。今则有先走军机京章之门,求认师生,以探取御制诗韵者;行贿于门阑侍卫,以求传递,代请藏卷而去,制就而入者。大考如此,何以责乡会试之怀挟替代?士大夫之行为如此,何以责小民之夸大夤缘?辇毂之下如此,何以责四海九州之营私舞弊?事关江山社稷之大业,乞吾皇速下狠手,弃旧图新,以正龙门。 
  读着这一篇文字,朱绍文的心如滚水一般翻腾开来,虽一时难以思谋明白,却也有一种意念在脑子里隐隐地现出形来。 
  “知道是谁递的这个折子吗?” 
  “谁?” 
  “当今皇上的胞弟,惇亲王五爷奕誴。” 
  “结果怎么样?” 
  “皇上还没说什么,先就让懿贵妃叶赫那拉氏给驳了,说什么从隋文帝那会儿兴科考,至今一千二百多年没变过,谁也甭想把老祖宗的章程给改了。气得五爷没招没招的。” 
  “阿二爷,”半晌,朱绍文抬起了头,“此文可谓切中时弊,入木三分,您方才的一番话也说得深刻,不过,得容我消化消化,好好想一想。” 
  “别再叫我阿二爷,我在家行二,朋友们都叫我阿二,或阿剌二,你如果认我这个朋友,也这么称呼我好了。”阿彦涛摆摆手。 
  “哥,朱兄心胸豁达,文思锐敏,我想,日后必会成就一番前人未曾开辟过的事业。”允歌手持汤匙舀了几块鸡肉布在了朱绍文的小碟里,“人家可不像是你说的那种人。” 
  “小姐谬奖了,让绍文无地自容。”朱绍文只觉得此时的气氛过于严肃,失却了今晚的本意,遂扭转话题说道:“说起来你们不信,我自小调皮,贪恋玩耍,不愿读书,不知挨了父亲和老师的多少板子。记得入学的第一天,老师问我,‘你今年几岁了?’你们猜我是怎么回答的?我说,‘我爸给我买了一个兔儿爷。’” 
  几句话引得阿氏兄妹忍俊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不为别的,就为了装傻不上学。”朱绍文吃了一口菜接着说:“不知怎么,我这人竟有点偏才,刚刚念了三本书,就学会对对子了。教我的老师爱喝酒,但是怕老婆,常常因为醉酒挨师娘的罚,夜晚把他轰出门去不让回家,弄得老师只好与街上打更的更夫为伴。一天,老师让我替他打酒我没去,他便当众给我出了个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