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欢喜虫儿-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春和说道:“我们说评书的供奉的祖师爷是唐朝的魏征,据说,手里使用的醒木还是当初太宗李世民赏下来的呢。” 
  张三禄见一旁的叶儿正顾自耍弄着一对竹板,遂笑道:“这位姑娘好是烈性,也好有情义,将来不管谁娶了她,都是难得的福分哟!” 
  叶儿被说得脸腾地红了,低了头偷偷看了朱少文一眼。 
  老人信手拿过叶儿身前的竹板,端详着问道:“少文,这就是你唱太平调时用的那副手玉子吗?”他细细看去,只见两块透润的竹板上面各镌刻着两行字,字体清超有致,合在一起便是一首五言诗: 
  日吃千家饭,夜宿古庙堂, 
  不做犯法事,哪怕见君王。 
  张三禄点点头由衷地赞道:“好一首言志诗!好一个穷不怕!我相信,有你穷不怕说相声,相声必会开出一片新天地!”   
  欢喜虫儿第九章(1)   
  百日“国丧”眼见期满,平日闲得骨头发痒的王世子奕详一下子变得忙碌起来,连享誉京城的粉子胡同的南妓方宝宝托人捎话叫他,他都只是去坐了一会儿,没能腾出空住一晚上。 
  咸丰皇帝死了,懿贵妃叶赫那拉氏母以子贵,顺理成章地做了西宫皇太后。惠亲王绵愉久与慈禧交好,在他主持发行纸币、铸行铁钱那阵,即把一部分侵掠到手的民财转送给了她,没想到这一份感情今日竟派上了用场。既有了这一棵得以乘凉的大树,自己的儿子不也得风光风光?他嘱咐奕详,十月初十是圣母皇太后二十七岁的生日,虽说国丧期间祝寿亦在“断国孝”所禁之列,不便公开举办什么活动,但此时此刻这一份孝心是断不可免的。奕详为送礼的事可谓费尽了脑筋,他知道皇太后现下不缺钱,国库里的银子自是尽着她用,珠宝玉器也算不上稀罕,绫罗绸缎更多得数不清,自己必须送上一份与众不同、足以让太后一见之下喜出望外,且日后能以天天得见,一见便会想起他的生日礼物。他一连琢磨了数日,又征求了福晋的意见,最后,还是窑姐儿方宝宝给他出了一个主意,这才定下了心盘。他派人专程去印度买了一方上等的檀香木,寻找了京城有名的能工巧匠,亲自督造,足足费了一个月的时间才做出了他所需要的物件。 
  初八上午,待散了早朝,奕详便提着自己所要呈献的物品直奔了慈禧住的长春宫。西太后自然知道他的来意,嘴上却说:“详子,我可跟你说,先皇方刚升遐,这个生日我是不过的,再者说,你我叔嫂之间,也用不着这些客套。” 
  奕详一笑,“您老人家放心,这个理儿奴才懂,我这可不是什么寿礼,只是一件您随身用的东西。” 
  听了这话,慈禧不免感到一阵好奇,忙催促他把外面裹着的包袱解开。不多时,一个椭圆形制作精巧的红油透亮的木器显露出来。只见此物中空有盖,长二尺半,宽一尺半,整体为一壁虎形象,下方有四个爪狠狠地抓着地,是为底座的四条腿。身上雕刻着细致的隐鳞,一片片仿佛迎风张起。如同一个扁葫芦似的肚子鼓鼓着。壁虎头昂然翘起,嘴巴微张,咧着一条缝。炯炯二目,利用着镶嵌的一对红宝石。一根尾巴紧兜兜地卷着,尾梢折回头与尾柄相交成一个“8”字,而这“8”字尾和前方稍稍突起的下颌,便是一后一前的两个把手。上方的开口覆着盖,盖的正中卧有一条栩栩如生的螭虎,作为了打开这东西的提手。 
  慈禧围着端详许久,始终没能看出究竟是一个什么物件,即连她身边站立的新继大位的同治皇上也感到一阵纳罕。 
  “这到底是干什么用的?啊?”慈禧问道。 
  “奴才请您老人家用心猜猜。”奕详弓着腰,腆着一副笑脸。 
  慈禧用手提起上面的木盖,朝那空膛里打量着,“莫非是装点心用的匣子?” 
  “不对,您再猜。” 
  “要么是放首饰的盒子?” 
  “还是不对,您再往身边想想。” 
  皇上说:“这必定是个洗脸用的木盆。” 
  奕详说:“老爷子,您猜得也不对。” 
  慈禧挥了挥手,“得了详子,别跟我这儿打哑谜了,这东西香得窜鼻子,甭管是用来做什么的,甭管它摆在哪儿,也都是个稀罕物。” 
  当奕详附在慈禧耳边,小声地说出“官房” 二字时,那太后竟忍不住笑,将一口茶喷了出来,“真有你的,连这事儿你都替我想到了,亏你是怎么掏换来的……行了,我收下了,好歹是你的一片心,明儿早起我就试试……” 
  她坐回到炕沿上,问了一句:“我听说你又要娶福晋了?” 
  奕详忙回道:“您老人家耳朵真灵,是这么回事,只因为我那福晋一直不生养,为子嗣考虑,才……” 
  “打算什么时候办呀?我和皇上总得表示表示。” 
  “瞧您说的,当下正处在国丧时期,奴才哪敢想这些个。” 
  “听说是惇亲王做的媒?人长得怎么样?” 
  “奴才也没见过,只听说品貌都不错,是奴才的两个妹妹去相的亲。” 
  “真这样就好。等过了门儿,找机会你把她带进来让我瞧瞧。原先那个福晋我倒是见过,老实是老实,就是过于死性了点儿,和我不投脾气。” 
  “奴才记下了。” 
  “五叔近来怎么样?”慈禧说话总是这样东一锤子西一棒子。 
  奕详一时没弄明白她问的是谁,好半天,才知道是在说自己的父亲。父亲绵愉是嘉庆皇帝的第五个儿子,从辈份上说,慈禧自然是应该称五叔的,但他从打在宫里办事起,就从没听她这么叫过。 
  “您老人家是问我阿玛呀?挺好,挺好,别看没几个牙了,还能吃炒花生仁儿呢。”奕详紧忙回道。 
  “老王爷可是咱大清的老臣、功臣,咸丰三年,长毛军北上进犯北京,是他以奉命大将军之职,和僧格林沁、胜宝几个,成功防堵,打击了贼子们的野心。咸丰十年,英法联军进犯天津,又是他受命抵御,继而又出头与洋人谈判,平息了事端。如今人虽老了,可再怎么着咱也不能忘了当初他的好儿,你说是不是?” 
  “是,是……我阿玛也总念叨您老人家呢,说整座紫禁城里没有谁能比得上您对他好。”   
  欢喜虫儿第九章(2)   
  “详子,我想问问你,你是愿意忙点儿呢,还是愿意闲一点儿呢?” 
  奕详是何等聪明之人,他明白,话说到这时候才到了裉节儿上,遂立时匍匐在地,连声说道:“奴才不愿闲,不愿闲,奴才浑身上下有得是力气,只是发愁没有机会为圣母皇太后效力,您老人家有什么大事小情尽管交给奴才去办,奴才敢不尽心竭力、肝脑涂地。” 
  慈禧点着了手中的水烟袋,从容地吹去了火捻上的纸灰,庸懒地说道:“刑部的一帮子人近来总有些不顺茬儿,我想让你去督管一阵,如能干出几件漂亮事,后头自然还有差事派给你。”她抽了一口烟,又找补一句,“等国丧期过了,你就把婚事办了吧,我和皇上还等着喝你的喜酒呢。” 
  就这样,奕详以督办大臣的名义去了刑部。他首先着手清理了几宗积压了经年的旧案,其中之一就是咸丰八年的那桩优伶捐名科考案,虽说三个主考、副主考当年就被问了斩,可戏子平龄却一直逍遥法外,整日陪着顺天府尹的姨太太有吃有喝、曼舞轻歌,仿佛一张过了押期的当票再也没有人想着去搭理。他当即把那厮拘了来,只过了一堂,板子打了才不过三十,平龄便全招认了,把一切罪责都推到了那府尹身上,并说自己曾搭过嵩祝班,捐名科考的主意就是武行李宝成几个人给自己出的。奕详有太后撑腰岂会手软,随即摘了身为刑部尚书小舅子的顺天府尹的顶戴,押入了大牢,又火速派人将戏班子里的一干人犯无一遗漏地抓捕归案。 
  他一面忙着差事,一面又惦记起那桩婚事来。他听自己的两个妹妹说过,那没过门儿的嫂嫂真就是生得天姿国色,算得上京城里一个难寻难觅的美人儿,直令他的心不住地痒痒,得了空便掰了手指计算着时日,唯愿能早一天把这位娇娘娶回家。终于盼到国丧期满,于是一日三遍催促妹妹赶紧去阿家下定。 
  让阿彦涛忧心忡忡的事还是无可避免地发生了。当奕详的两个妹妹乘坐暖轿带着一众随行来到潘家胡同自家门外时,允歌终于看出了端倪。 
  她向阿彦涛问道:“哥,你是不是背着我把我许了人?” 
  阿彦涛一脸尴尬,“你听我解释,事情是这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