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反转人生-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在1995年的时候,就达到了月产销量过万的水平,等到了后几年,更是达到年产销量超过七十万,直逼八十万的记录。
    而这个记录,即便是放到十年之后,也一直是国内自主品牌年销量的标杆,后来的什么长城,什么奇瑞,什么吉利,折腾了那么多年,也都还没有过年销量这么高的记录。
    而这些,都是这个金融奇才,在九十年代早就做到过的了。
    他的眼光还不止于此,他还积极的收购了十多家国内外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引入了现代化的管理制度,将金杯汽车一步步的打造成,自己心中的理想汽车企业。
    而在这期间,他还参与了诸多其他的金融项目,并且获利匪浅,很快他就靠着他那巧妙而又强硬的金融手腕,兼并了五家上市公司,并且一举让金杯的资产超过了二百亿。
    99年的时候,他看到了国内家庭用车的市场前景,打算投资进入这个市场,于是他专门请了意大利的设计师团队,操刀帮他设计的中华车,还请来了保时捷的技师,专门过来帮忙调教了轿车的底盘参数,还从西欧一进了十几条现代化生产线,从日本引入了最先进的制模机,就打算是进入家庭乘用车领域是大干一场了。
    可是他把一个小作坊似地工厂,折腾成全国第三的车企的能力,可是吓坏了上汽和一汽,而他现在又要进军到家庭乘用车领域来抢市场,可是一下子就得罪了这两个华国汽车业界的巨无霸,这就导致了他在发改委申请的家庭用车生产许可牌照,一批就是三年,可是还没有批下来,直到他被齐满天逼得败走麦城,也没能拿到那个牌照。
    可怜那些生产线,和设计图纸,就硬生生的在他的工厂里躺了三年。。。
    想想这个人一辈子的经历,真的是充满了传奇,而他最后的结局,有真的令人感觉是扼腕可惜不已。
    上辈子的时候,当自己已经长大成人,成为一名社会吊丝,每天yy着能够开上一辆国产车的时候,看着那些国产品牌的发展史,了解过晨华汽车过去的辉煌的李逸帆,就曾经无数次的想到过,如果今天,杨荣要是还在晨华汽车的话,咱们国产自主品牌会发展成什么样?
    只可惜那些只能是一些无厘头的空想罢了,看看那个时候的晨华汽车,自从杨荣被逼出走,哪里被国家接管之后,那个公司就迅速的成为了各路衙内们的乐园。
    你方唱罢,我方登场,你搞几年,我搞几年,好好的一家车企,愣是在短短几年的 时间里,被折腾的只有出气,没有进气了。
    最后只能靠着和宝马的合作,苟延残喘的活着,原本一家前景非常可观的国内自主车企,到那时候只能沦落为,一家专门给宝马生产贴牌车的组装车间,一想到这样的转变,所有华国的汽车从业者,都只能是感觉到一阵阵莫名的辛酸。
    从光辉的顶点,到败走麦城这一步,只用了一年的时间,这里面就不能不提到那个至关重要的人物,齐满天了!(未完待续。。)

902。 成也萧何
    杨荣的成长,到发家,再到败亡的经历,如果非要总结一番的话,那么用这几个字来形容,则是在合适不过的了,那就是,成也萧何败萧何!
    杨荣本身其实他并不是叫做杨荣,这个名字,是他后来在南方几经闯荡之后,认识到了金融资本的魔力之后,才给自己改的谐音命,意思就是仰慕金融资本的意思。
    以至于后来,他在国内创下了莫大的名声,反而是让大家只知道他叫杨荣,至于他本人,到底叫什么,倒是没人记得了。
    想当年刚刚从苏省的老家走出来的时候,他进入了部队,而那时候正好是国内和南方的某个小霸国家摩擦最厉害的时候。
    他成了第一批上了前线的部队人员,而且很不幸,他在这场战争当中,并没能讨得什么好处,反而是受了重伤。
    一度生命垂危,开膛破肚手术了一番,甚至脑袋也受到了很严重的伤害,但是万幸的是,他却没有因为这样严重的伤害而变成一位伤残人士。
    从那时候开始,他对于生命的态度,就变得极其的蔑视,但是却又对命运有着一丝莫名的敬重。
    在那场战争当中,他结实了不少军方上层人士派下来镀金的官家子弟,正是这种一起扛过枪的宿命,让他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着实是借到了不少力。
    复员回家之后,他先是在南方闯荡了几年,后来很快就通过战友的关系,结实了北省的一些重要人士。而也就是在这个时间。北省正为了省内的工业发展发愁。
    因为经济模式的改变。和国家政策的变化,北省从九十年代初期开始,就已经是经济发展不顺,原本的重工业,不再受国家的待见。
    而他们的轻工业,因为独属于国家的铁饭碗,所以在改革创新,和市场竞争力方面。都不太在行,被南方迅速兴起的私人轻工业企业打的是落花流水。
    于是当时北省的领导人,就把振兴北省的工业的目光,放到了汽车产业上,毕竟北省有着良好的重工业基础,在汽车制造方面,也是有着非常雄厚的基础。
    而他们一手运作的省城汽车,又刚好要发行上市,只不过因为省城汽车的业绩不佳,所以股票沦落成了市场上为数不多的垃圾股。
    而这时候在南方闯荡了一番。很好的见识过了这金融资本的魔力的杨荣,却敏锐的意识到了这里面的机会。
    于是他就借了四百万。拿下了省城汽车那四千六百万无人认购的垃圾股,同时也和北省当时的领导拉上了关系。
    后来他还和对方保证,要把这只省城的汽车公司,包装到美国去上市融资,当时他这番话说出来,很多人认为都是天方夜谭。
    因为当时八八事件刚过,华国在世界的形象非常差,还正处于被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封锁当中,这时候说什么让省城汽车这样的国有企业背景浓厚的企业,去美国上市融资,这在很多人看来,就是一个大笑话。
    可是杨荣,却真的做到的,他在香江注册了一家公司,然后把省城汽车包装运作了一番,硬生生把这家公司,给炒作成了华国的汽车概念股,然后拿到美国去上市融资去了。
    而且还真让他给懵到了,这只概念股,在美国一上市就受到了热捧,他还真就从美国带回来八千万美元的融资款。
    当然在这次的融资过程中,他也没少做手脚,硬是靠着自己的金融手段,把自己原本在这家公司里只有百分之十五的股份,硬是给提高到了百分之三十。
    后来他有利用资本手段,和一切其他的技术手段,以及技术入股等手段,和省城汽车来了几次交换,把自己在这家公司的控股权提高到了百分之五十一。
    而这百分之五十一,也就成了他后来败走麦城的祸根。
    杨荣把省城汽车拿到美国去上市成功,带回来八千万美金,这可是让北省的一帮大小领导,见识到了他的本事,再加上他手里也掌握了省城汽车的大部分股份,所以大家也就任由他来搞。
    而他也确实是有料之人,短短几年的功夫,就把一家年产销量不过两千多辆的微型企业,硬生生给做到了年产销量几十万的大型企业,成为仅次于当时的上汽大众,和一汽大众的国内第三汽车企业。
    那时候他的风头,在省城,甚至是在国内都是一时无两。
    而也就是在那段疯狂扩张的时间,他也不断的运用金融手段,再给省城汽车不断的推向更高的地位。
    兼并了多家国内的汽车制造企业,同时也收购了十多家零部件供应企业,还联系了多家世界级别的汽车名企,硬生生是把晨华汽车,给做的风生水起。
    从原本一家资产不过一两个亿的小型车企,只用了十年的时间,就成了资产超过三百亿,旗下拥有五家上市公司的国内第三的车企巨无霸。
    不过就在这个期间,他原来背后的支持者北省的几位领导人,因为涉黑,和经济案件,纷纷落马,这时候正好齐满天到任了省城。
    齐满天刚刚到任省城的时候,对于杨荣也很是重视,毕竟他本事也是个很有金融眼光的人,对于杨荣的这一套,他很是欣赏。
    而杨荣还是目前北省仅存,并且还有趋势是能够把省内的这家车企越高越好的带头人!
    北省本来就是以工业为闻名,这几年的衰落,已经让北省的经济发展严重的滑坡,而且这名声也是大不如前。
    齐满天上任之后是雄心满满,打算从震北省工业基地的名头,而杨荣则是被他列为的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