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反转人生-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越贵的车是越有人买,越便宜的车就越是不好卖。
    “刚刚我听你说,你已经搞到了能够生产自动变速器的技术,哥哥我就琢磨了,如果 你要是有这技术,你还专门生产这东西干啥,去给人家当零部件供应商,有着必要吗?还不如干脆自己生产整车得了。生产一个整车有啥难度?发动机,变速器,和底盘这三样是关键,发动机我就不多说了,国外的确实好,但是咱们国内也不是造不出来,而且就现在国人对于汽车的认知度而言,什么发动机的好坏,他们也分不出来,说出来一个什么发动机的技术,他们都不见得很懂,所以只要你不把发动机弄的三天两头要回来维修,那就没问题,变速器这一点你能造,底盘这玩意说起来就有点悬了,这玩意全靠技术的积累,只要你造车经验多了,那么这经验到了,自然也就好调教了。。。。。。”
    雷良发说起这造车来,还真是头头是道,从小时候开始,他们家就是开汽修铺子的,后来生意做大 了,开始搞走私车生意,再后来他进了部队之后,也是学汽修,搞汽修,回来之后也依旧是做汽车买卖的,所以对于这个行当而言,别看他就是个卖车的,可是对于造车,修车他也同样是非常熟悉。
    这番话说起来也是头头是道,而李逸帆在仔细这么一琢磨,好像确实也就是这么一回事。
    在这年头,国内的那些自主品牌还没有崛起的时候,进入到这个行当,好像还真就不是那么太困难的事。
    “而且逸帆,这年头,难道就真的只有那些有钱人才能开得起车吗?那些平头老百姓难道就不想开的起车吗?错,人家也一样想开车,只是现在这年头这汽车基本就都是国外的这些汽车制造商垄断着,咱们国内制造不出来。你看着吧,等再过几年,咱们国内的汽车制造商,如果赶上来之后,咱们能够自己造车了,这汽车的价格,肯定会被拉下来。到时候老百姓们都买得起车,那时候你看看这汽车行业的利润?如果到时候你要是能够开一个汽车制造公司,老哥我第一个给你做代理商。”
    “对,没错,雷子说的很对,国外我也去过,那什么桑塔纳,捷达之类的,早就是人家大众淘汰了二十年的垃圾货了,可是在咱们国内,却特么的依旧在卖,而且还那么多人再买,而且还卖得那么贵,一台捷达王要卖十八万,一台桑塔纳再便宜也得十五万,都特么的什么啊?我就真是想不通了,如果咱们国内要是能出一个汽车品牌,造出来的产品质量和他们差不多,那这钱还不赚的海了去啊,还能让他们大众的一家独大?”
    另外几个小老板也是有点义愤填膺了,好像被雷良发的说法,给搞的有点热血沸腾的摸样。
    而这时候李逸帆也有点心动了,确实以前自己的思维确实是有点被局限住了,现在琢磨琢磨,这年头进入汽车制造行业,好像不是什么难事哈!(未完待续。。)

792。 心动了
    “就是,就是,我以前也是在汽车工厂里干过的,咱们滨城以前的那家神龙汽车厂,那是做啥的?以前就是做农用车的,现在被省城的那家汽车厂给收购了,现在专门做面包车。就他们做的那破车,用的还是人家日本人十几年前的技术,可是现在在市面上还要买到十几万一辆,这里面成本才多少钱?用的都是便宜料,里头也没什么花哨,成本算下来,一辆也不过就是三五万块钱而已,可是拿到经销商手里,那都得十二万以上一辆,再给一个市场指导价,经销商每辆车也得赚个三五万,你说说这里面得多暴力?”
    那个姓张的老板也脸上略带着及时不忿的说道,显然当年在神龙汽车厂的那段经历,让他很不愉快。
    他所说的这个神龙汽车厂,李逸帆倒也听说过,以前在滨城确实是有这么一家造车的企业,最早的时候,也就是造农用机械,拖拉机什么的,后来全国企业改革,为了不被改编掉,干脆就改行开始造汽车,可是他们哪里有那样的技术底蕴去造车?
    最后半死不活的挺了好些年,然后被省城的那家车企给收编了,成了人家手下的一个分厂,专门造面包车。
    那面包车在后世还挺有名的,那时候在积累了多年的经验之后,车子造的还算可以,但是这年头,他们的车子,可是一贯以粗制滥造而闻名的。
    好一点的找出来买个十几万,差劲一点的小型面包车也就买个三五万,不过靠着这一块的市场空白。倒也能混的个如鱼得水。
    几个小老板是七嘴八舌的开始劝解李逸帆来。让他干脆就来转行做整车算了。反正对于他们这些个懂行的人来说,这造车其实根本就不是什么难事。
    而且造整车要远远比做汽车零配件的利润要大得多,几个老板还频繁举例。
    国产车且不说,就说那合资车,比如那一辆广本雅阁,或者广汽丰田啥的,一辆车的成本价也就是八万块都不到,可是市面上却硬是买到二十四万以上的高价。这还是给经销商们留足了利润空间的情况下, 由此可见这造整车的利润之大。
    这几个哥们这么一番忽悠,到还真是把李逸帆给忽悠的有点动心了。
    确实这样看来造整车的利润空间,确实是要比造零配件的利润要大得多了哈,而且现在才不过是2002年,好像国内的那几个国产自主品牌也不过就是刚刚起步的阶段而已。
    他们起步的时候,好像也不见得比自己的情况要好上多少,自己和他们比起来,好像起点并不差啊!
    就说那奇瑞,说的不好听点。以前不就是个靠攒车起家的吗?东拼西凑搞来一点零部件,拼装成一辆车。都是黑车,然后卖出去,可是就是靠这样,人家攒住了起家的资本。
    不过在进军真正的私营自主品牌领域的时候,他们也是吃了不少亏,最后不得不主动找到上汽,把自己的股份让出来不少,白给人家,这才换来了国家允许挂牌生产自主车的许可。
    而另外一个靠造冰箱起家的书福哥,好像这年头 也是在打游击,为了一个国家工信部的生产许可,他也是折腾了足足好几年,最后才获得了许可。
    好像造车许可,也就是在明年等到新任领导班子上台之后,才开始大面积放开的,在那之前,国家对于私营资本进入汽车制造市场,可是设立了层层门槛,这样卡着自己本民族工业发展脖子的政策,全世界范围内看来,好像也就是这个国家的独一号。
    不过等到明年新任领导班子上台之后,这些好像就都不是什么大问题了。
    如果自己要是真的进入到这个整车制造的行当的话,好像还真就不是什么太难的事,而且作为一个资深的车迷而言,李逸帆对于国产车的发展历史来说,可能比任何人都要熟悉。
    上辈子的时候,他就曾经是经常每天都泡在汽车论坛上,看着那些豪车流口水,但是这辈子可不一样了,还是一样的爱车,不过这辈子自己的机会好像要比上辈子好得多。
    说起汽车这玩意,这种东西在华国人的眼里,在几十年之后,他都不会是像外国人一样,就那么简单的把他看成是一个代步的消费品,在几十年的时间里,一辆车在国人眼中,都是身份和地位的标志。
    所以只要有这种心理在,那么国产车就永远也别想打败合资车和外国车。
    这年头只要是挂着大众车标,或者是牛头标,h标的日本车,在国内那都是很好卖,甭管你买的有多贵。
    而下一个十年,当国家确定要把这个产业,确定为带动国家经济推动的引擎之一之后,这个产业的扩张速度,可是一样会让人觉得瞠目结舌。
    虽然一直是被那些合资企业,和进口车压着一头,但是国产车在这十年的时间里,也确实是得到了十足的进步。
    而从那些国产车的发展历史上,李逸帆也对汽车领域的发展有了相当的了解,甚至可以说,如果说起这汽车的门道,他比任何人了解的都多。
    抛开品牌影响因素除外,你想要造出一台畅销的车,首先最重要的是什么?
    很简单,就是汽车外形啊!要知道这世界上不管是男男女女,最起码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都是外貌主义分子,一款车能不能入得人们的法眼,首先就要看你这车的外形漂不漂亮?
    这里面最成功的例子就要数韩国的现代,这年头韩国车的崛起速度可是相当迅猛的,他们的整车制造产业,进步速度很快,但是车子的外形并不突出,车子的价格也很便宜。
    可是就是因为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