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反转人生-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李一听李逸帆这么一说,也是真的高兴了,确实如果李逸帆真的有这些技术的话,那这个公司就绝对有搞头。
    具体赚不赚钱倒是不要紧,最让老李高兴的是,他终于能够回到他最爱的特殊金属冶炼产业了,这些年来他虽然退休了,可是原来的老本行可一直没扔下,一直在关注着国内国际的特殊金属冶炼行业的发展,每每看到国内和国际上的差距的时候,他自己也是长吁短叹,感慨万千。
    可是国内愣是没人愿意搞这个产业,这也让他倍感揪心,现在居然有人愿意搞,而且还有技术储备,还要请他来当顾问,这下子这老爷子如何能不高兴?
    根本就没多想,就一口答应了下来,然后就拉着李逸帆,开始绕着工厂四处转,还悄悄的耍着小心眼,想看看李逸帆到底打算怎么干。
    “李总。。。”
    “诶!您年纪比我大,别叫我李总,还是叫我小李吧。。。”
    “那好,小李,你别看咱们这个工厂,现在是满地的荒草,可是底子可还在呢,当初都是那帮老苏联专家,过来帮忙打的基础,只要把这些荒草都除掉,你就能够看到咱们的来料车间,还有生产车间,以及储存车间的基本方位布置了,很合理,只要在稍稍的做一些改动就可以了,你看这里,可以摆放咱们的中频真空感应炉,那边可以放低频真空感应炉,像你之前说的那些建筑用的大梁,角钢什么的,用这些设备就能够生产了,可是如果想要生产那种汽车或者轮船用的轴承,恐怕这些设备就有些不够了。。。。。。”
    老李的试探,李逸帆也不拆穿他, 只是微微一笑,然后说道。
    “嗯,我已经让人从国外引进现在最流行的真空感应炉设备了,而且还有之后我会请专人过来,在帮梦设计几个厂房,我还打算开展粉末冶金的产品,在那边的厂房里,我打算一进几个粉末冶金的设备。。。”
    老李不说话了,因为这时候他已经说不出话了,他的脸已经乐成了菊花了。。。(未完待续。。)

788。 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来处理
    李本初在听说了李逸帆关于一些新工厂的设想之后,根本就没怎么犹豫,就答应了过来帮他当顾问的邀请。
    中午李家父子一行三人也没走,就在附近找了个饭馆一起吃了顿饭,顺便还邀请了这位李本初这位老专家。
    李立强和李广利两个对着特殊金属冶炼行业,了解的不算太多,席间也没怎么说话,不过李本初或者李逸帆这个算是懂点皮毛的半吊子老板,倒是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一路上都是在不停的说着这特殊金属冶炼的事情。
    这位老爷子可能是憋屈了多年,今天遇上李逸帆算是让他突然有了一种找到了知音的感觉,拉着李逸帆就是说个不停。
    “小李,还是你有眼光,知道这时候进军这特殊金属冶炼的行业。其实这玩意只要搞得好,这前景可大着呢。别的暂且不说,就说咱们盖大楼要用的那些个大梁还有角钢,咱们国内,尤其是大城市,最近几年都是在频频的起高楼,说实话我也去国外考察过,人家国外盖大楼的方式和咱们不一样,他们盖大楼,都和造船一样,要用到大梁的角钢,大梁,作为龙骨支撑,然后才会使用钢筋混凝土作为辅助,一座大楼盖下来,光是这些大梁还有角钢什么的用料就是不少,可是咱们国内因为资源和技术有限,使用的更多的则是混凝土浇灌的方法,说实话这样一来成本是低,但是在建筑一些特别高的建筑,比如超过三十层的建筑的时候。这些方法就不行了。必须要学习人家使用角钢和大梁的方法。要不然这抗屈服度,和防震的问题就不过关,所以你现在投入,搞这门行业,将来可是大有潜力啊!而且这建筑用的特殊钢材,在整个特殊金属冶炼行业来说,不过就是入门级的产品而已,这种东西说白了。不需要添加什么特殊材料,也不过就是在金属炼化的时候,在后期的热处理的时候,要下足了功夫而已,其实这些技术,咱们公司以前也研究过,没什么难的,只不过后期的热处理要做到十足的话,可能会加大成本。在八年前,其实咱们就搞出来过。不过那时候咱们国内的特殊金属建筑型材的市场不大,所以一直没有推销出去。后来。。。哎。。。后来的情况你就也知道了,咱们公司换了领导,对于这一块的兴趣不大,因为后期的热处理时间长,需要使用的煤和焦炭量大,成本高,产品价格贵,又不好买,后来领导就把这个项目给下马了。再后来厂子经营不下去,很多懂这些技术的工人都下岗,到南方闯荡去了,这么技术在咱们国内也就算是失传了。。。。。。”
    李本初讲起这段过往的时候是唏嘘不已,而李逸帆听了也是心酸不已。
    确实其实我们并不是做不出来,只不过有时候有些技术,在研究出来的时候是生不逢时,然后在加上国营企业,在很多时候都是外行在领导内行,急功近利的情况非常严重。
    毕竟国企的领导很多是有行政级别的,他们光关注的是如何让自己升官发财,而不是如何让企业更长久,更好的经营下去,这样一来急功近利,鼠目寸光的事情,可就没少发生过。
    远的不说,就说最近一段时间,国内各大电信公司,满世界的在建设那种公用ic卡和ip卡的公用电话岗亭,可是当手机普及开来之后,这些花了十几亿搞的公用电话岗亭,最后只能是沦落为张贴小广告的废物标杆,里里外外赔了多少钱,可能根本就没人关注吧。。。
    而这样的事情,几乎都是各大国企领导拍脑袋决定的,而在决定之前,他们根本就不熟悉市场,也根本就不愿意去了解市场,他们只需要为他们的上级负责就行,只要把面子做到十足,亏几个钱有能算得了什么?
    他们在做这样的决定的时候,显然是没有预计到,未来几年之后,个人手机在国内的普及速度。。。
    “哦?咱们当年就曾经研究出来过这样的技术?那原来懂这些技术的那些老工人呢?”
    听李本初这样一说,李逸帆也来了兴趣,虽然他的手里有十足的资料,知道如何来冶炼这样的入门级的特殊建筑型材,可是毕竟如果之前有熟练的工人的话,怎么着也比再去重新培养一批工人来要强得多。
    “嗨!当年我们一批的老家伙,一起研究的这门技术,其实这样的金属冶炼关键的就是在后期的热处理上,不是很难。但是后来无奈产品弄出来,卖不出去啊,那些老家伙们,后来在厂子破产之后,走的走,散的散,年轻一点的就去南方闯荡了,老的因为拖家带口走不了的,就留在这附近打工,干什么的都有,有蹬三轮的,有捡破烂的。。。”
    想起当初的那批工友,李本初眼圈都有点发红了,面前的五十六度的烧酒,更是一饮而尽。
    “李师傅,你和他们都还有偶联系吗?如果我要是愿意重新聘请他们回来,你说他们愿意回来干不?”
    李逸帆的话让李本初眼睛一亮:“真的?小李老板,要知道那帮家伙在年轻的现在也都四十多了,年纪大的都差不多和我一样,六十多了,他们这样岁数的,手里又没有什么其他的技术,出去打工,别人都不愿意要。”
    “呵呵,只要他们愿意回来,我就愿意要,但是前提得是,他们必须要有技术,能吃苦。而且你放心,我雇佣他们,肯定是走正规的合同路线,其实是国家对不起你们,像你们这样的技术工人,都是应该得到尊重的。你放心,只要他们愿意回来工作,而且手里面确实是有技术,有能力的,我绝对不会亏待他们,老一点也没关系,他们可以直接在我这里干到他们干不动为止。。。”
    对于这些技术工人,李逸帆还是怀着一种特殊的感情的。
    在国内当蓝领的得不到尊重,人们一提起工人,就会想到傻大憨粗,浑身油腻腻,脏兮兮,满身的机油味的粗鲁汉子。
    所以这年头更多的家长都会让自己的小孩,选择去读大学,将来毕业之后,去坐办公室,当白领,可是殊不知,那些办公室的白领,也正是靠着这些蓝领工人的劳动支撑,才能够安稳的坐在办公室里的。
    纵观世界上几大工业强国,就比如日本和德国,他们的蓝领工人,在他们本国内的地位可都是相当高的,而且关键是赚的钱也不低,甚至还要比那些坐办公室的小白领,要高得多。
    在国内因为制度的问题,尤其是这企业领导的政治化的问题,使得很多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