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无名高地有了名-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坐在洞口外的一块大石头上。坐好,他把一双象老树根子,疙疙疸疸的手放在膝上。然后,右手用力地拍着膝盖,连说了三声:“够呛!够呛!够呛!”一声比一声高。

连说这么三声,是班长发泄感情的办法。“够呛”是他的口头语,他立了功,“够呛”;他遇到很大的危险,也“够呛”。他十分高兴能说出那么俏皮的话来:“炮没出口……”“怎么一个人来了?”

“他们在后边呢。他们慌,我稳!”班长的话有时候就是这么简单难解的。若是说完全了,那就应当是:“后面有好几个人呢。他们一出发就快走,走着走着就喘不过气来,都是山路啊。我呢,始终不慌不忙,所以倒走到前面来了。”

小谭不敢细问,省得班长反击:“你连大白话都听不懂?”对了,常班长就是这么个人:不管吃多大的苦,只要在部队里他就高兴。要是听到一个胜利的消息啊,他就能连喊几十声“够呛”。虽然他的嘴又狠又硬,他可是能团结人。他并不去拍拍这个的肩膀,或隔着老远招呼招呼那个。他的团结方法是永远以身作则。他是共产党员。苦的他吃头一份,甜的他吃末一份。谁要是夸他好,他就顶谁:“难道党员该不好吗?”可是,过一会儿,他会连说三声“够呛”;他知道自己的确是好,而且应当一天比一天好。

东边来了两个人,常班长知道桥必定已经搭好,慢慢地站起来。

“等等吧,他们还没来。”小谭还想跟班长多扯一会儿。“我丢不了我的兵!你也别丢了你的电线!”班长说的是好话,可是不大好听。

“丢了我的脑袋,也丢不了电线!”小谭也还了句硬的,颇得意。

迎面来的是有名的上士唐万善,常班长认识;还有卫生员王均化,常班长不认识。矮个子,满面春风的上士也参军多年,跟常班长是老战友。常班长本想跟他说两句话,可只用右手大致地敬礼了一下,就走过去。原因:他不认识上士旁边的年轻人;对生人,不管是穿军衣的还是便衣的,他以为一过话就有走漏军事机密的可能!

小谭对刚来的两位都不认识,本想跑下去看看闻季爽。可是,上士先招呼了他。上士每天,据不正确的估计,一个人要说十个人的话。他的兴趣与才能是多方面的。他对管理伙食非常地有办法。他刚刚由河东回来,把他办伙食的经验介绍给新换防上去的那些炊事班。在办伙食之外,他还能编写相当好的快板、山东快书和单弦。战士们满意他的伙食,也爱听他的曲艺。假若不是在坑道里,他还会教战士们在春节的时候耍龙灯,踩高跷。现在,他正和王均化讨论怎样改进抢救伤员的方法,好减少伤员的痛苦。他上阵地抢救伤员已有过多少次。

看见小谭,上士马上放下抢救伤员的问题,兴趣转移到电话线上来。“同志,今天又炸断了几处?”

小谭好象也学会了常班长那极端谨慎地保守秘密的态度,只笑了笑,没有回答什么。

王均化虽然很年轻,可是已经参加过战斗,不仅包扎过阵地上的伤员,而且用手榴弹打退过敌人的冲锋。因此,他以老战士自居,喜爱沉静严肃的新同志。他很爱小谭刚才的稳重劲儿。

这时候,被常班长落在后边的几位运输员都赶了上来。天色已十分黑暗。上士赶紧打招呼:“都歇歇吧!要抽烟的可以到洞子里去。”他在任何环境都能很快地想出办法,把大家安排得妥妥当当。

大家不肯停下,怕过一会儿敌人打起照明弹,过桥麻烦。上士叹了口气:“真!咱们谁都受着这个月白紫花颜色的邪气!我愿意一下子把敌人全捶在那个山包里,一个不剩!”

这些话打到运输员、卫生员、电话员的心坎上,就是下边的工兵也必有同感。

大家一齐向东望了望。除了几颗大星,看不到什么。

他们想望见的就是敌人常常夸口的“监视上下浦坊的眼睛”,“汉城的大门”,“最坚固的阵地”的“老秃山”。我们管它叫作“上浦坊东无名高地”。 

 

 

 

 

  



岂止战士们呢,连贺营长也有点不痛快——守备了三个多月,只打了些小的出击,没摸着痛痛快快地打个大仗!守备到两个多月的时候,他已经觉得对敌人阵地的地形,敌人使用火力的规律,都掌握了七八成;不敢说十成,他向来不自满自大——一位英雄的最难能可贵的品质。再加上自己的和战士们的勇敢,与求战的迫切,他相信一进攻就可以拿下“老秃山”来。战士们屡屡向他要求这个任务,他也向上级反映过意见。可是,全营撤下来整顿。

他首先想到:应当检查自己,自己一定还有许多缺点。自从十六岁参军,从战士作到班长、排长、连长、营长,他每战必定立功,可也永远不骄傲自满。他的荣誉心多么大,谦逊心也多么大。假若他把得到的纪念章和奖章都挂出来,可以挂满了胸前。但是他不肯挂出它们来。他要求人人不用看到奖章就信任他。当他参军的时候,他是带着四条枪去的。虽然每一条枪都是破出性命得来的,他可是毫无表功的意思。他只为表示:“我是真心真意来参军的!”那四支枪中,有一支是这么得到的:在祖国东北的一个城市里、马路上,他一刺刀结果了一个侵略东北的日本宪兵,抢起手枪就跑。那是在正午十二点,满街都是人啊!他才十六岁啊!假若由他自己述说这个故事,他会简单谦逊地说:“相信我,我恨敌人!”

慢慢地他由检查自己的缺欠转而想到:打不打“老秃山”,上级自有主张见解,哪能随随便便呢!山上不但有那么多地堡、火器,还有坦克呀!地堡配合坦克是个新办法,不先想好了打法能行吗?他笑了笑,笑自己的有勇无谋。“党和上级对你的要求是作个智勇双全的营长,不是光着膀子抡大斧子的李逵!对!”他这样微笑着告诉自己。

在刮脸的时候,他看到脸上是多么灰白,没有一点血色。“一气儿蹲三个月的前沿坑道,够呛!”看到自己,他马上就想到战士们。全营的每个战士都经常地在他的心坎上。一冬天不见阳光,谁也受不了。应当换防!上级的决定是正确的!是的,没有命令撤下去,他和每个战士都不会说一声苦,都始终人不离枪,枪不离人,连睡觉的时候都抱着武器,以便“有了情况”,马上出战。可是,人不是铁打的。连坑道中的弹药不是还要随时搬出去过过风么?坑道里有多么潮湿!应该下去休整,而后再来打“老秃山”。那才能打得更漂亮,更顽强,更有把握!贺营长的心里安定下去,决定好好地去练兵,好好去检查一下全营,有什么缺欠,及早地补救。一位英雄是不会自高自大的。他是时时争取更多的荣誉,而不沉醉在过去的功劳里,以致前功尽弃的。

可是,他坚信假若去打“老秃山”,一定是由他领着去打。他承认自己有缺欠,可是也知道自己的价值。他不小看别人,可也知道自己的确有资格去担当艰巨的任务。

AA那么,就让我们看看“老秃山”到底是什么样子吧。

恐怕这座快到三百公尺高的小山原来就不怎么美丽,可是它并不秃。据最初在这里打过仗的战士们讲:这里,正象山青水秀的朝鲜各处的山陵那样,也长着不少树木,山的东坡上树木特别多。这样,即使这小山的面目并不怎么俊秀,可是树木的随季节而改变的各种颜色与光彩还足以入画。自从来了美帝国主义的侵略军队,不但朝鲜的男女老幼,以及牛羊鸡犬,遭到了屠杀,连这座小山的树木也一扫而光;不但没有了树木,也没有一草一花。捧起山上的一把土来,说不定是土多,还是炮弹破片多!

于是,暴敌很得意地管它叫作“老秃山”。

这一带,四面都是高山,包括着天德山和夜月山等——我们在一九五一年粉碎了敌人所谓的“秋季攻势”那些有名的山岭。在这些山间,这里有一道小溪,那里有一片平地,善良的朝鲜男女就穿着古朴的服装,在溪畔或平地上终年不息地劳动着。三五人家的小村,站在朝阳的地方或山坡上,时时有鸡的啼声,和黄牛母子相唤的低鸣。到溪边取水的少妇与艳装的姑娘们,一边取水一边低唱着世代相传的幽雅民歌,而后把黑釉儿水罐顶在头上,挺着脖儿,一手插腰,一手轻摆,十分飘洒地走向有炊烟的地方去。这正象一位诗人所描绘的:

江山处处美,随地好为家:江网四时鲤,山开五月花;风香动翠柏,村暖映明霞,日落歌声里,翩翩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