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飞龙引-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木宇真忽然“哦”了一声,抬头道:“经老丈一说,倒叫兄弟也想起一件事来,不久以前,兄弟因事路过岳西,无意之中,听几个江湖上人,说起长江一带,也出现了一个秘密帮会叫做朱雀旗,专门掳人勒索,无恶不作。据说主持这朱雀旗的是几个凶名久著,久已不在江湖走动的厉害人物,四大门派掌门人不要就是被朱雀旗掳去的也未可知。”

赵南珩越听越觉惊奇,从诸文齐口中说出四方教,如今木宇真又说长江上下流又出现了一个朱雀旗,而且还是几个凶名久著的人物在幕后主持。

自己只当江湖上除了四大门派,就是五奇世家,原来还有这许多名堂!

他总究江湖经验,还嫌不够,听不出老少两人针锋相对的话中之意。

诸文齐听完木宇真的话,只是淡淡一笑,持须叹道:“江湖上的事儿,谲云诡波,永无宁日,老朽和两位老弟,既非武林中人,茶余酒后,说的只是道听途说之言,哪想弄得清个中是非?哈哈,两位老弟请喝些茶水,润润喉咙,老朽这龙井茶叶,乃是真正贡尖,不同凡品呢!”

他虽然措饮茶为由,故意岔开话题,但赵南珩已从他口中,听出这位老人对江湖上的事情,好像知道得极多,一时哪肯放过机会?

随手取过茶碗,略一沾唇,作出品尝模样,然后拍目笑道:“老丈熟悉江湖掌故,在下有一疑问,要想请教。”

诸文齐目光一转,含笑道:“老弟把我当作了老江湖,其实老朽知道的并不多,大半也都是辗转传闻而来,老弟有何疑问,不妨说出来听听。”

赵南珩道:“在下近从成都出川,路上听人说起四大门派的峨嵋派,已在一年之前宣布封山,据说封山的原因,是为了两句流行四川的俗语,叫做‘罗髻开,峨嵋闭’,在下实在想不通堂堂正派的峨嵋派,为什么为了两句俗话,就会退出江湖?老丈能不能赐予指教?”

诸文齐呵呵一笑,点头道:“好,赵老弟这一问题,算是问对了人,老实说,老朽年轻之时,生性好奇,当年也因听人说起峨嵋封山之事,觉得奇怪,曾打听过不少江湖朋友,但谁也说不出所以然来,后来无意之中,才听到一些原委……”

赵南珩不觉精神一振,喜道:“老丈果然知道!”

诸文齐持项道:“老朽纵然知道一点,却也不敢说完全正确……这件事不但说来话长,而且还关连着百数十年来武林中三家兴衰……唔,此事如要说的详细,该从一柄古代神兵倚天剑说起!”

赵南珩见他目光瞧着自己,忽然提起倚天剑来,心中不期“咚”地一跳。

只听诸文齐接着说:“倚天剑原是几柄古代留传下来的神兵之一,不但斩金截玉,吹毛主断,锋利无匹,而且全长四尺一寸,比普通宝剑,几乎长出一尺,如果非剑术精湛之人,还不易施展得开。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这柄倚天剑剑柄之上,多了一块玉坠,镌着的是一位前代武林奇人的一套奇奥剑法叫做‘飞龙剑诀’。倚天剑辗转流传,落在四川万县一家姓万的家里,已有数代,因为这万姓人家是世代书香门弟,家传古剑,也始终不为外人所知。

直到一百多年以前,万家一位裔孙,屡试不第,动了学文不成学剑之念,竟被他发现倚天剑玉坠上刻着的正是一种高深剑术,但可惜玉坠右角,生似被利剑切去了一小半,恰巧正是‘飞龙剑诀’最重要的心法部分……”

赵南珩脱口问道:“老丈说的此人,可就是峨嵋开谛大师!”

诸文齐瞧了他一眼,摇摇头道:“不是,他是开谛大师的父亲。”

接着继续说道:“他自从发现这块玉坠上的武功之后,就潜心苦研,花了几十年工夫,虽给他参悟不少奥秘,总因失去心法口诀,难期大成。但就在他五十大庆之日,忽然有人待了半片古玉,登门求售,开口就索一万两银子……”

木宇真听得入神,不禁插口道:“那是玉坠上切去的半片了!”

诸文齐点点头道:“不错,他发现这半片古玉,正是梦寐难求的另外半块玉坠,自然欣喜若狂,毫不考虑的买了下来。”

赵南珩喜道:“这真是天缘凑巧,多年夙愿,终于得偿!”

诸文齐道:“老弟说得恰好相反,在他买下半块玉坠的当晚,就遭人杀害,连那柄倚天剑,也同时失去。”

木宇真拍了一掌,哦道:“不错,普天之下,只有持有倚天剑的人,才会知道那半片古玉的价值,这就无异告诉了人家,他是另半块玉坠的主人!”

赵南珩听他一说,恍然大悟,不由暗暗钦佩这位木兄心思缜密。

诸文齐续追:“那时万悼云,就是后来的峨嵋高僧开谛大师,他还只有十三岁,因自幼得到乃父的熏陶,从小练武,此时身遭巨变,他久闻江湖四大门派之名,就只身寻上伏虎寺,拜在灵山大师门下,灵山大师说他孽缘未净,只允收录,不肯给他剃渡。万倬云在伏虎寺一待十年,尽得峨嵋真传,他心切父仇,别师下山之日,在佛前立下重警,只要大仇得报,就身入佛门,终身戒杀。”

赵南珩皱皱眉道:“他当日连仇人姓名都不知道,茫茫江湖,又到哪里去找?”

诸文齐道:“就是咯,他仗剑江湖,一晃三年,足迹踏遍大江南北,连仇家一点影子也没有找到。”

赵南珩“唉”了一声,心头大是替他师祖着急。

只听诸文齐接着说道:“有一次,他经过大凉山,恰巧天色昏黑,向山下一家夷人投宿,那大凉山的夷人,平日里经常出山打冤家,打冤家就是掳掠汉人去做他们的‘娃子’,万倬云不知就里,自己送上门去,当晚就给夷人拿迷药蒙翻”。

“啊”赵南珩情不自禁,惊啊出声。

诸文齐续道:“等万倬云醒转,身上已被牛筋绳捆了个结实,只见眼前男男女女的围了一大堆人,举灯在他脸上照了又照,好像众口交誉,称赞着他人品英俊,于是有人提议,把他送到夫人那里去……”

“夫人?”赵南珩双目乍睁,截着诸文齐话头,大声问道:“他们口中的夫人,想来就是西妖罗髻夫人了?”

木字真原是听得出神,给赵南珩大声一嚷,脸上神色不禁微微一变。

诸文齐没有理会两人,只是继续说道:“于是万倬云被人蒙上眼睛,连夜送上山去,不知经过多少路程,才到地头,等到有人替他松去绳索,揭下蒙面黑布,已置身一所华丽大厅之上,眼前坐着一位宫装老妇,看去面目慈祥,向他亲切招呼。

不多一会,又从屏后走出一个二八年华的绝色少女,那老妇人自称罗髻夫人,绝色少女小名瑶姬,是她待字闺中的长女……”

赵南珩哼道:“果然是罗髻夫人,哦,后来呢?”

诸文齐道:“那是第十代罗髻夫人,她详细问了万倬云出身来历之后,就直截了当的提出有意招他为婿,问万倬云愿不愿意?”

赵南珩想起龙姑婆向自己提亲的一幕,心中暗暗哼了一声,道:“他没有答应?”

第四十四章 亦缘亦孽话峨嵋    诸文齐笑道:“答应了就没事啦,唉,这也难怪,万倬云身为峨嵋高弟,正当英年有为之时,岂肯入资罗髻和夷人成亲……”    坐在一旁谛听的水宇真,脸色又为之一变!    诸文齐只作不见,接着说道:“何况万倬云仗剑江湖,血仇末复,但他因罗髻夫人以礼相待,于是委婉陈说自己投师学艺,原是为了寻访仇人,父仇未复,不作家室之想。    他说的原是实情,也是难题,哪知罗髻夫人听了之后,微微一笑:‘父仇不共戴天,少侠说的,正是人子之道,你仇人身边带着倚天剑,寻访虽然不易,却也不是什么难事,少侠且在宫中暂住,期以一月,老身必有以报!”    万倬云一时给她说得瞠目不知所对,只好在宫中留了下来,那罗髻夫人倒真把他当作娇客看待,招待得无微不至。”    赵南珩道:“这准是罗髻夫人安排的美人计,否则光凭一柄倚天剑,何异大海捞针,哪有如此把握?”    诸文齐笑了笑道:“老弟也太以小觑罗髻派了,她们虽然六十年下山一次,但据说罗髻派有不少分宫,散布各地,耳目灵通。在别人认为难以办到之事,在罗髻夫人来说,只要向各处分宫,下一道命令,就有人四处搜索,当然并非难事。”    赵南珩想起自己误打误撞闯上东华山庄之事,诸文齐说的也自然不假,这就急急问道:“后来呢?”    诸文齐道:“果然不出一月,宫中赶来了一名黑衣老妪,同时也带来了倚天剑,她惶恐的向罗髻夫人请罪。据说她在秦岭山中,找到万倬云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