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左宗棠收新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俄国再次退缩了,中俄谈判代表又重新坐在了一起,并很快签订了首个让大清国扬眉吐气的条约:《中俄改订条约》。该条约不仅如期全部收回伊犁,还从崇厚所签的原约中,为国家挽回了不少的权益。

  不可否认,是清政府对新疆发起的这场反侵略战争的全面胜利,奠定了左宗棠一代名臣的地位,成就了少帅刘锦棠“飞将军”的美名,同时也促成了《中俄改订条约》的顺利签订。

  历数晚清历次的对外战争我们发现,发生在新疆的这场反侵略战争,是晚清帝国君臣将相配合最为默契的一次战争,是一次从未有过的取得全面胜利的战争。这场战争不仅雪洗了“鸦片战争”以来国家蒙受的种种耻辱,还大长了中华民族的志气。这场战争毫无争议地竟成了奄奄落日中晚清帝国透出云层绝无仅有的一抹最耀眼最绚烂的辉煌。

  斯人已逝,往事如烟。

  走进新疆,放眼广袤的原野,仰望湛蓝的天空,我们会不由自主地想起一百三十余年前发生在这块土地上的那场惊心动魄的反侵略战争,就会由衷地想起一代名臣左宗棠少帅“飞将军”刘锦棠,以及长眠在这块国土上的那些为国捐躯的大批将士。

  曾几何时,为了把这块美丽的土地略为己有,阿古柏毒辣凶狠,立国称汗;俄沙皇侵占伊犁,虎视天山;英女王心怀叵测,诡计连环。

  为了收复这块列强垂涎的国土,左宗棠力排众议,勇挑重担;刘锦棠临机决断,智勇双全;金和甫揽功推过,物议喧阗。

  那究竟是怎样的一场侵略与反侵略的战争呢?

  揭开层层迷雾,让我们把目光重新锁定在一百三十年前……

  毫无疑问,如果没有新疆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持,仅凭清军的那点人马,在那么短的时间内便把阿古柏侵略军赶出国门,几乎是不可能的。与其说以阿古柏为首的侵略者是败在了清军之手,不如说是败在了新疆各族人民之手。

  作者题记

背景
  清朝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因不满清政府的统治,广东花县落第秀才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聚众起义,建号太平天国,声势极其浩大。

  清廷紧急调派大量人马进行镇压。

  在以后的十几年当中,大清国的黎民百姓在遭受官府横征暴敛的同时,还要饱尝连绵不断的战火,生存愈加艰难。

  大清国的这场时间跨度很长的内战,给觊觎大清国许久的夷邦邻国造成了一次又一次入侵机会。

  清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俄沙皇尼古拉一世下令趁乱侵占大清国的库页岛。

  清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沙俄东西伯力亚总督穆拉维约夫(,)率军闯入大清国的黑龙江一带建立村屯炮台兵站,意欲据为己有。经大清国反复交涉后退出。

  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沙俄再次武装侵入黑龙江,并迁来大批移民。大清国只好再度派员交涉乃止。

  清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九月十日,英国侵略者挑起“亚罗号事件”,并很快云集兵舰向广州进犯,占领猎德炮台,攻入广州城,旋被击退。

  同年十一月六日,英舰再度攻打广州城,未果。

  同年底,沙俄强占中国黑龙江下游,公然设立“滨海省”;英舰陆续从广州江面撤走待援。

  清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十一月九日,英法两国建立军事联盟,联合向清政府发出最后通牒。

  同年十一月十三日,英法联军云集广州城下,开炮轰击广州,激战一天后占领广州。

  同月二十一日,两广总督叶名琛被英法联军俘虏;仅仅过了四天,以英国外交官巴夏礼(,)为首的广州外人委员会开始统治广州。

  清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三月,英法美俄四国公使率舰陆续到达天津白河口,联合向清政府提出侵略条款,遭到拒绝。

  同年四月八日,英法联军攻陷大沽。

  越两日,沙俄东西伯力亚总督穆拉维约夫率兵到瑷珲,次日即向黑龙江将军奕山提出领土要求。

  同年四月十四日,英法联军侵入天津郊外。

  越两日,黑龙江将军奕山被迫与沙俄穆拉维约夫签订中俄《瑷珲条约》。

  同年五月二日,沙俄得寸进尺,发兵霸占乌苏里江口伯力,改名哈巴罗夫卡(即今哈巴罗夫斯克)。

  清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闰三月二日,英法联军占领舟山。

  同年四月七日,英军占大连湾,英法联军旋封锁渤海湾。转日,法军占烟台,英法联军占领天津。

  同年八月二十九日,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咸丰帝逃往热河避难。

  九月五日,圆明园被焚。

  清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一月二十四日,清政府的钦差大臣两江总督曾国藩训练的湘军对太平天国的都城天京(今南京市)进行合围。

  同年六月十六日,湘军攻破天京城,太平天国四分五裂。

  同年十一月,捻军和西北太平军联合,推太平天国遵王赖文光为领袖。陕甘一带暴发大规模的回民起义,并很快波及到新疆。新疆回维吾尔等各族人民亦纷纷举起义旗,竟在很短的时间内占领了库车阿克苏乌什叶尔羌乌鲁木齐玛纳斯塔尔巴哈台喀什噶尔和伊犁等地区,成立了几个互不统属的政权。

  同年底,中亚浩罕汗国的帕夏(军事首领)阿古柏,在英俄两国的支持下率兵野蛮侵入新疆,并很快击败当地义军,占领了喀什噶尔英吉沙尔叶尔羌和阗阿克苏库车和喀喇沙尔等城。

  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初,阿古柏在新疆占领的南部地区公然建立“哲德莎尔”汗国,阿古柏自称“毕条勒特汗”“巴达乌勒特汗”(意为幸运之主或洪福之汗)。

  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阿古柏击败当地妥明的“清真王”政权,侵占了吐鲁番地区和迪化州城一带。

  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五月十七日,觊觎新疆许久的俄军觑准机会,悍然出兵,动用武力击败当地塔兰奇的“苏丹”政权,强行占据了伊犁九城。

  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五月三日,沙皇俄国最先承认阿古柏在新疆南部地区建立的“哲德莎尔”汗国为合法政府,并与阿古柏订立《商务协定五条》。

  同治十二年底,英国继俄国之后,也决定承认“哲德莎尔”汗国为新疆地区惟一的合法政府,亦很快与阿古柏缔结了《通商条约十二条》。

  新疆的阿古柏,成了俄英两国争相利用的重量级人物。

第一章 老爵帅焦头烂额
  左宗棠限于兵力,导致出关的路迟迟不能打通。侵略者匪酋阿古柏抓住机会,开始在南疆大逞凶顽。血腥气开始在新疆的天空弥漫……

  向关外增兵的日子越来越近,肃州渐渐成了中外关注的焦点。眼见阿古柏攻城略地残害新疆百姓,钦差大臣陕甘总督左宗棠怒目圆睁寝食不安。

  清同治十年七月十二日(公元1871年8月27日),甘肃省东部的六盘山以西华家岭以东的静宁城,天空湛蓝,秋风习习。山坡披着绿装,但却看不见觅食的牛羊,田地里荒芜一片,不见庄稼,更看不见农民。

  城里的衙门此时却异常忙碌,因为陕甘总督左宗棠刚刚统率着亲兵营来到这里。

  但让人想不到的是,左宗棠尚未安顿下来,一道加急圣谕便递了进来。左宗棠来不及歇息,带上一应随员跪接圣旨。

  圣旨的用词是很严厉的,翻译成白话文就是:俄国地方官给俄国驻华公使发电报称:俄国七河省省长鄂(俄国七河省省长科尔帕科夫斯基或鄂尔帕鄂夫斯基的简称)已率军将新疆伊犁九城替大清国代为收复。如果清军无动作,俄国还要去代收乌鲁木齐。朝廷已命令伊犁将军荣全去接收伊犁,命令乌鲁木齐都统景廉带兵去收复乌鲁木齐,圣旨命左宗棠转饬乌鲁木齐提督成禄,率军从速出关去与景廉会和,以期尽快收复乌鲁木齐;着左宗棠迅速收复肃州,为成禄出关扫除障碍。圣旨又说,已命刘铭传所部绕兰州北路节节前进,即将出关去收复新疆其他被阿古柏所占领的城池。

  圣谕中所说的肃州,就是今天甘肃的酒泉。因地处险要,像一堵石墙,镶嵌在进疆的道路上。

  送走传旨差官,左宗棠手捧黄缎圣谕,在幕僚饶应祺的搀扶下,心事重重地走进签押房。签押房是种什么房?说白了,就是办公室。

  亲兵摆上新茶后,饶应祺见左宗棠眉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