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卢作孚-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卢尔勤经历过战火,赶紧掩护卢作孚与蒙淑仪退走。

“当初在泸州,我的川南新教育为何失败?”卢作孚道。

“四川军人开仗啊!怨不得你。”卢尔勤道。

“一而再,事皆败。若还只怨人不怨己,第三次还会再败!”

硝烟散处,独脚老人扔了空酒瓶,逍遥遁去。卢作孚说:“今夜我这心里头的感受,就如同身处炮火之中的这个独脚老人一样,虽想大步快跑,逃脱眼前险境,却无奈自身——只有一条腿!”在发妻与三弟面前,他孩子气地学独脚老人,激愤得跺着一条腿说,“四川军人的大梦不醒,庆幸的是,四川人卢作孚的大梦,醒了!”

“二哥,还搞教育?”卢尔勤问。

“纷乱的政治不可凭依,不能为他人无谓作嫁衣!依靠军人办文化教育事业易发生动摇,建立不起稳固的基础,每是随军事成败而人与事皆共沉浮,这是一个教训。”卢作孚望着独脚老人去向说,“路要走好,须用两条腿!”

“两条腿?”卢尔勤不解地问。

“教育,只是一条腿。”卢作孚答。

“另一条腿是什么?”卢尔勤追问。

断桥下的水面,映出卢作孚身影,他已经迈开两条腿走开。

不久后的一天,合川通俗教育馆内,上课用的条桌被临时围成圈,改成了会议桌。在座的有合川众士绅,居中端坐的顾东盛问道:“作孚,你创办此实业公司之初衷……”

“作孚想与诸君共同兴办一项既有关国计民生,又有发展前途的事业,这应该是以发展经济为中心。”

“作孚你不是一直在搞教育救国么?”宁可行问。

“当今中国,两大祸患。纵横者,军阀也。梗阻者,交通也。说到交通梗阻,川省尤甚,合川为最——旱路则滑竿,水路则木船。”卢作孚不答教育,直言交通。

众人同感,一叹。

“所以作孚认为,我们创业的大体思路应该是先交通而生产,而后才是文化教育。诚如中山先生呼吁:交通为实业之母。”

宁可行道:“中山先生下面一句是——铁道又为交通之母。”

“蜀道之难,办铁路更难!眼下不是时候。”卢作孚启发地说,“合川三江交汇,四川四条大河,水系何等丰富……”

顾东盛若有所悟:“航运?”

卢作孚点点头:“民国二年,我想报考清华学校出国留学,就为赶脱了蜀通轮,在朝天门闷坐三天,至今难忘!所以,更想着该为川人办航运,我们这一条船,何不先从合川起航?”

众人觉得有理,凑向地图。

顾东盛老成持重:“川人办航运,非自今日始。”

卢作孚脱口而出:“今年是民国一十四年十月,川人周善培的第一艘华资轮船蜀通轮自宣统元年首次通航川江宜昌重庆段,至今已一十六年。”

“效益如何?”

“惨淡经营。”

“似此,作孚你为何邀约我等做这一桩惨淡经营的事业?”

“今年是民国十四年,地方田粮税已预征到民国八五年乃至一百零五年。”卢作孚动情地扬起报纸上的一副对联“民国万税,天下太贫”。

程、李二士绅看后,摇头:“这就是你拉上我等办航业的理由!”

“作孚,你有救国大业,但你邀约我等做的毕竟是实业,实业,总要能实行,必得见实利!”顾东盛凑近卢作孚,耳语:“在商言商,你可不敢避实就虚。”

卢作孚沉默良久,他知道,思路转换了,人也该转换角色。

乐大年打着圆场:“作孚兄弟刚回老家,有点想法,便想着大家发财。时辰不早啦,今天这顿宵夜,我乐大年招呼了!”

顾东盛嗔道:“长幼有序,轮得着你?”

程、李等士绅:“对,东翁为首,接下来该你我。”

乐大年:“要得,我们就吃个转转饭,各家通吃,办实业的事也怕就通了!”

卢作孚:“方才各位说得极是,你我既是联手办实业,总要能实行,必得见实利!可不敢避实就虚。作孚便请各位,每一轮吃饭时,议议这桩实事。由这家走向下一家的路上,搞些实地调查。”

“赶早不赶迟,要不我们这就开始?”去顾府吃饭的路上,卢作孚向大家报告调查数据:“1913年川路轮船公司成立,先后有大川、利川、巨川、济川四轮,惨淡经营……”

“转转饭”快吃完一转,眼看“吃通”,众士绅心头脸上却都越来越堵。越到后来,各士绅报告调查结果越简明,川江上各家轮船公司遇挫致败的过程都省略了,出现得越来越多的是一句话:“川江航运无一赢家,年年遭遇经营危机”,到后来更省略为“危机”。

卢作孚看在眼里,再这么“危机”下去,前路彻底堵死。

大河涨水小河满。宝锭艰难一桨,小船由清水划入浑水。船上,满载卢作孚与合川士绅们。

乐大年道:“长江嘉陵交融处,活似一幅太极图。”

宁可行说:“谨防两江八卦阵,一失足成千古恨。”

他二人似在戏说,其实都真情流露。

卢作孚头也不回。这天,他领众士绅来到两江交汇处的朝天门,把创办航业公司的调查范围发展到重庆。

众士绅分头去码头周边的各轮船,问讯运价。

“先生,我有货想借贵公司轮船由重庆运宜昌,请问一担货运价若干?”顾东盛来到挂意大利旗的木苏里号轮船前。

船长殷勤地问:“老板打听水脚?”

顾东盛不解道:“水脚?”

卢作孚要办航运,事前作过准备,此时悄声对顾东盛:“就是运价,水上人行话。”

顾东盛作老练状:“便问水脚。”

船长答:“老板问得正是时候。眼下,便宜得当送!”

顾东盛一叹:“怎么会这样?”

船长纳闷道:“老板要运货,还嫌水脚太低!”

顾东盛问道:“水脚这么低,什么道理?”

船长一叹:“什么道理?上下千里,看不到一点道理,这就是这年辰川江道理!”

众人面面相觑,本能地回头望着卢作孚。

一直默默旁听的卢作孚,此时却将目光悠悠地瞄向众人身后,轻声却精确地读出:“3吨……4。5吨……15。8吨。”

顾东盛这才发现卢作孚关注的是沿江一条条轮船上标明的载货量。

卢作孚已对前期调查时掌握的川江各轮船公司船舶情况倒背如流,望着眼前一条条轮船,如数家珍:“1913年的川路轮船公司大川、利川、巨川、济川四轮……1922年的扬子轮船公司,已改挂意大利国旗,木苏里及意大利号轮船……都只标明载货量!”

宁可行问道:“你自己一条货船都还没造出来,盯着人家一条条洋船的载货量,顶个啥用?”

卢作孚不答,顾自沿江望去,接着问:“载客量呢?”

宁可行不解:“载货量你没看够,又问载客量?”

卢作孚专注于自己的思路:“怎么川江上这一个个轮船,不管挂哪国洋旗,却无一标明载客量?”

“人家公司的船,标不标载客量,与我们要办的轮船公司有何干系?”

卢作孚自语:“天大的干系。”

众人道:“啥干系?”

“有路无路,谁死谁活的干系。”卢作孚眼中一亮,显然已看出什么名堂。卢作孚来到岸边另一只轮船前,“1916年的华轮船公司成立,有‘联华’轮一艘,今已转售于聚兴诚银行。”

顾东盛上了跳板,说:“还问水脚么?”

见身后无人应答,顾东盛回头,见卢作孚只远远地站在岸上,双眼中又闪出亮光来:“不必再问。”

顾东盛:“不必再问水脚,那你我来做个啥?”

卢作孚:“江中所有的轮船,都只标明载货量?”

顾东盛:“这其中,莫非有——商机?”

“一线商机。可是光这一点儿还不够啊,还是只有一条腿,路走不远。”卢作孚又陷入苦思。

沉默中,听到一个孩子的声音在问:“老师,这是什么旗?”

卢作孚扭头望去。是一群小学生跟着一个老师,老师颇新潮,剪五四新女性短发,看来是带学生出来用新教育方法上地理课。老师答:“意大利国国旗。”

学生围了上来,纷纷抢问:“这一个呢?那一个呢?”

老师一眼望去,对答如流:“日本国国旗。英吉利国国旗。美利坚国。加拿大国!荷兰国!”

突然,最先动问的那个光头学生问道:“老师,哪一面是中国国旗?”

“老师给你找找看。”老师茫然地领着学生们走向朝天门沙嘴,向两江轮船中寻找着。

卢作孚抛开调查水脚的士绅们,一抬脚,本能地跟上一串串小脚丫踩下的脚印,他也在寻找。只有宝锭一人紧跟着卢作孚。

寻了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