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皇帝全传-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种高级囚徒般的生活,于是在神鹿加七年(公元434年)三月叛魏西逃,被拓跋焘部将所杀。

第一百三十章 后主赫连定

赫连定是夏国国君赫连勃勃的第五个儿子。承光三年(公元427年),夏国都统万(今陕西靖边北白城子)被北魏攻占,赫连昌被俘后,赫连定逃到平凉,自称皇帝,改元胜光。

胜光二年(公元429年)五月,赫连定不自量力地想收复统万,但仅到平凉东部的侯尼城就不敢再前进。后来他登上苛蓝山,远望统万城,心中不禁产生了伤感之情,顿时泪水纵横,放声痛哭,边哭边说:“如果先帝(赫连勃勃)让我继承帝业,怎会有今天的惨状!如果苍天允许我多活几年,我一定要重振邦业。”

次年九月,赫连定一方面带兵到鄜城袭击北魏始平公隗归,一方面派人与刘宋结盟,约定联军消灭北魏,瓜分河北:恒山以东归宋,恒山以西归夏。拓跋焘听到这一消息后,大为震怒,立即亲率骑兵袭击平凉。赫连定见状,慌慌张张地从鄜城回兵救平凉,途中被魏军打败,只好爬上鹑觚原死守。北魏将鹑觚原连续包围了几天几夜,赫连定又饥又渴,被迫下山,刚到山脚,就遭到了北魏猛烈进攻,夏兵1万多人丧生,赫连定受伤后逃到上邽。

胜光三年(公元431年)六月,赫连定乘西秦混乱之机,杀掉乞伏暮末,消灭了西秦。赫连定怕北魏追击,不久,便带着俘虏的10多万名西秦百姓从治城渡河,打算袭击北凉。赫连定做梦都不会想到,人马刚到河的中间,就遭到了吐谷浑袭击。赫连定当了俘虏,被送到了北魏国都平城(今山西大同)。神鹿加七年(公元434年),赫连定与二哥赫连昌想逃出平城,被拓跋焘发觉后一齐杀掉。

第二十七卷 南朝(宋)

第一百三十一章 武帝刘裕

一、京口起兵朝中辅政

刘裕,字德舆,小名寄奴,原籍彭城(今江苏徐州市),史书称其为汉高祖刘邦之弟、楚元王刘交之后。刘裕生于晋哀帝兴宁元年(公元363年)三月,早年丧父,家境贫寒。年轻的刘裕,曾在新洲(今镇江市西,长江中小洲)伐荻,又曾挥汗躬耕于田野,上山砍柴,下泽捕鱼,备尝生活之艰辛。

刘裕的飞黄腾达,当追溯至元兴元年(公元402年)发生的一场大动乱。这年,朝廷以尚书令司马元显为骠骑大将军、征讨大都督、都督十八州诸军事、加黄钺,以刘牢之为前锋都督,发军讨伐荆州都督、桓温之子桓玄。但由于司马元显怯战,刘牢之被收买,桓玄挥师进入建康,从此总揽朝政大权,成了东晋的主宰,而刘牢之这一北府名将,最终也没能逃出桓玄的毒手。

刘牢之死后,桓玄又先后杀害北府将领吴兴太守高素、辅国将军竺谦之、高平相竺郎之、辅国将军刘袭、彭城内史刘秀武、冀州刺史孙无终等。一时间,北府将领人人自危,惶惶不安。刘裕却镇定自若,他知道自己还不够格,桓玄不但不会杀他,反而会起用他。果然不出所料,桓玄任命从兄桓修为南徐、南衮二州刺史,镇守北府(京口)以后,桓修就以刘裕为中军参军。刘裕后因击破卢循之功,又加官彭城内史,深得桓氏倚重。他不露声色,表面上对桓氏忠心耿耿,暗地里却加紧活动,团结了一大批北府军中下级军官,时刻准备举旗倒桓。

桓玄进入京师之初,罢黜奸佞,提拔贤才,故京师人人欣然,认为从此可平安度日。好景不长,桓玄很快露出了凶相,奢豪纵逸,政令无常,朋党互起,凌侮朝廷,众心失望。

元光二年(公元403年)九月,桓玄加快了篡位的步伐,自封楚王,加九锡,离皇位只有一步之遥了。十二月,桓玄正式即皇帝位。刘裕随桓修入朝庆贺。桓玄一见刘裕,便觉他气度不凡,对司徒王谧说:“刘裕风骨不俗,看来是个人杰。”以后每当游集,都对刘裕另眼相看,引接殷勤,赠赐厚礼。刘裕见桓玄如此着重他,心中甚觉不安,但表面上一点不露,依然不卑不亢,谦恭有礼与其周旋。桓玄的皇后刘氏对刘裕很不放心,私下劝桓玄:“我见刘裕,龙行虎步,风度不凡,恐终不能为人下,不如早点除掉他。”桓玄答道:“我刚刚平荡中原,眼下正是用人之际,非刘裕无可用者。等关、河平定后,再作打算吧。”

元兴三年(公元404年)正月,刘裕与何无忌同舟返回京口。一路上,二人密谋回京口后立即分头联络各路反桓之士,以恢复晋室为名,兴兵进京,推倒桓玄。

元兴三年二月,刘裕与何无忌、檀凭之、弟弟刘毅等百余人在京口起兵。清早,何无忌身穿传诏服,诈称是朝廷敕使,导引众人一齐冲入城中,高声大呼,吏士惊慌四散,无人敢反抗。桓修毫无防备,当即被斩首。刘裕看着桓修的首级,放声恸哭,下令厚加殡殓。忽然军吏前来报告,桓修司马刁弘得知城中起事,率文武佐吏前来攻城,现已到了城下。刘裕当即登城,高声对城下讲:“郭江州已在浔阳奉天子反正,我等受密诏,诛除逆党,桓玄今日想必已经枭首于大航了!诸君难道不是大晋之臣吗?今日前来,想干什么?”因晋安帝司马德宗被逼退位后,居于浔阳,所以刁弘等人听了刘裕的话,也就信以为真,引兵而退。

桓玄闻知刘裕等举兵反,忧惧无计。有人见他这样害怕,很不理解,对他说:“刘裕等人乃乌合之众,势力微弱,必然不会成功,陛下为何如此忧虑?”桓玄摇摇头,叹道:“刘裕足为一世之雄;刘毅家无斗粮之储,而赌起钱来却一掷百万;何无忌酷似其舅刘牢之。这些人共举大事,怎敢说他不会成功!”说完,仍愁眉苦脸,心神不定。

三月,刘裕率军与桓玄手下的骁将吴甫之在江乘相遇。刘裕手执长刀,大呼一声,率先冲入敌阵,士兵见状,人人奋勇,无不以一当十,只一战便斩吴甫之,大获全胜。刘裕乘胜进击,遇到了右卫将军皇甫敷的阻击。刘裕与檀凭之各带一支人马与敌决战。檀凭之战败阵亡,只剩刘裕孤军作战,被敌兵层层包围,只得背倚一棵大树与敌厮杀。面对强敌,他面无惧色,越战越勇。皇甫敷高声呼喊刘裕:“汝欲怎样死法!今日是死定了!”刘裕怒目圆睁,大声叱骂,皇甫敷挺戟猛刺,慌乱中竟未刺中。正在危急时刻,刘裕的援军赶到,一箭射中皇甫敷的面额,皇甫敷应弦倒地。刘裕挺刀向前,只见皇甫敷挣扎说道:“你是上天注定当皇帝的,我死后只求你能照顾我的子孙。”刘裕点头应允,斩其首,又对其后代厚加抚慰。

刘裕这两仗打出了威风。桓玄听到两将战死的消息大惊,一面继续派扬州刺史桓谦出战,一面悄悄预备舟船,准备一旦形势紧急就溜之大吉。

桓谦率大军迎战刘裕,无奈部下多为北府人,都畏服刘裕,没有斗志。而刘裕兵将斗志正旺,刘裕身先士卒,将士皆殊死而战,喊杀之声惊天动地,鼓噪之音震动京邑,桓谦兵败如山倒,溃不成军。桓玄闻讯,率亲信数千人,诈称出战,坐船逃遁而去。刘裕率军乘胜进入建康城,派刘毅、何无忌追击桓玄,自己坐镇京师。

刘裕进入建康之初,面对百废待兴的局面,应付自如,指挥若定。他以身作则,严以律己,因而政纪肃然,令行禁止。主簿刘穆之鼎力协助,入京后,凡重大处分刘裕都委托于他,他也尽心竭力辅佐刘裕,虽时间仓促,但事事得体,件件有方。又发布命令纠正桓玄时的朝政弊病,不过十日,建康风俗顿改,民心安定。

四月,刘毅等在峥嵘洲(今湖北鄂城县)击败桓玄军,桓玄败退江陵,不久被杀。次年三月,白痴皇帝司马德宗被迎回建康,重登皇帝宝座,四月,刘裕以南徐、南青二州刺史的身份领北府兵回镇京口,后解南青州刺史,加领南兖州刺史,北府旧兵全掌于刘裕一人手中。

二、入京辅政功成自威

义熙四年(公元408年)正月,尚书右丞皮沈来到京口,首先面晤刘穆之,称朝中计议欲以中领军谢混为扬州刺史,还有人建议刘裕在丹徒领扬州刺史一职,朝事实际上交给尚书仆射孟昶处理,朝廷命他来征求刘裕的意见。刘穆之一面听着,心知按功名与实力,本应由刘裕入京继任扬州刺史,而如今却提出了这么两条建议来,分明是刘毅等人不愿让刘裕入京辅政而定的计谋!想到这里,他对皮沈说要上厕所,就急急走了。他匆匆写了一张纸条:“皮沈始至,其言不可从。”让人交给刘裕。刘裕正在与皮沈谈话,从左右手里接过条子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