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真是大明星-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鹗?
  怎么会是高鹗啊!
  好多学生们面露狐疑,显然不知道这个名字,但是也有很多北大教授和学生,都是知道这人的!
  宋学姐更加无语,“高鹗是《红楼梦》的整理者和保存者,对《红楼梦》的传播保存做出了很大贡献,他,他怎么会是作者?这简直是无稽之谈,而且高鹗压根和曹雪芹先生不是一个时代的啊!他们俩怎么会一起创作《红楼梦》?”她这么一解释,好多不了解的北大学生们也知道高鹗是谁了。
  整理者成作者了?
  系主任常凯歌都想转身走了,这小张越说越离谱了啊!
  张烨却还是那个坦然的表情,“我没有说高鹗和曹雪芹一起创作《红楼梦》的,我的观点是,《红楼梦》因为种种不明的原因八十回以后的原稿遗失了,高鹗作为红楼的追捧者,续写了四十回!”
  记者们瞪眼,稿子遗失了?
  宋学姐叫道:“这不可能!”
  李英起身道:“这没有根据啊!”
  “是啊张老师。”周学长也道:“您为什么这么说?”
  张烨一笑,“不是没有根据,其实是有根据的,只不过大家先入为主,谁都没有注意过,所以遗漏了眼前的很多东西,我现在要做的,就是帮大家睁开眼,看一看原本大家早应该看到和发现的事情。”
  说罢,张烨翻开手里的教案,抽出一张纸来走到投影仪前面,将资料打在后面的投影上,以便大家看到,“我这里有一首诗,当然不是我写的,而是清代杰出诗人、诗论家、著名书画家张问陶所作,这首诗叫《赠高兰墅同年》,嗯,这首诗的内容其实并不重要,写的一般,文学性也不高,重要的是诗的自注,你们看下面那一行明确写着——传奇《红楼梦》八十回以后俱兰墅所补。”
  这个世界的历史和名人都跟张烨那个地球有区别,不过某些重要历史人物,某些四大名著相关的人物和历史,还是没有太大变化的,不然这个要是也变了,这世界也不会有四大名著了,只不过是遗漏丢失了很多原本存在的资料和佐证而已,比如能证明《红楼梦》是不完整的一些资料和诗,在这个世界好多都没有了,比如《续都门竹枝词》这一首关键的诗张烨就没有找到,或者还没有被人发现,藏在某个角落甚至是因为历史痕迹的变化而被销毁了,毕竟世界不一样了,一点点其他的改变都会影响到历史轨迹,也不可能要求这个世界唯一没变化的那些历史遗留下来的资料也跟张烨那个世界保存得一模一样。张烨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也才找到这么一点点,虽然力度上有欠缺,但足以作为资料支持他的观点了。
  “八十回以后俱兰墅所补?”好多人看到诗的自注就是一愣,连连摇头,“这能说明什么啊?”
  张烨指了指投影,“这首诗虽然很没有名气,甚至连现今这么发达的网络搜索引擎上都搜不到,只能在某些文献图书馆里能找到一点资料,但是我想提醒大家,千万别小看这个资料,对研究《红楼梦》来说,这首诗实在太珍贵了,兰墅是谁?就是高鹗,字兰墅,清代诗人张问陶已经告诉我们了,《红楼梦》八十回后都是高鹗所补!”
  宋学姐一咀嚼,还是摇头,“这个‘补’的意思有很多,遗失了,又找到了,可以叫做‘补’;缺字缺页,填齐贯通,也可以叫做‘补’;这里‘补’的意思都类似于‘打补丁’,什么都说明不了。”学霸是有真才实学的。
  曾教授也听得点头。
  其他好多北大老师和学生也同样同意宋学姐的观点。
  张烨在笑,“我相信这首诗我不是第一个看到的,我也相信在古代或当代现代也是有极少数人发现过的,但是大家无一例外,都是和这位宋同学一个看法,然后得出了一个是高鹗整理和保存《红楼梦》的,但是你们想过没有?这个补其实还有一个意思,那就是——补全!”
  众人:“……”
  宋学姐也无语,“这……”
  张老师这是要你妈一条路走到黑了啊,补字你要非得这么解释,当然那也不是不行,可是……
  张烨继续道:“而且在我分析,也根据一些相关资料和记载,如果真像大家所说的,高鹗只是在做‘打补丁’的工作,可整理《红楼梦》的可不止一个人吧?那为什么偏偏只给高鹗的诗上加注了俱是高鹗所补?为什么要用‘俱’?全都是他一个人整理的?没有其他人什么事儿?不说别人,我想问程伟元呢?跟高鹗一起的程伟元去哪儿了?呵呵,这显然是不合理的,也不符合资料的,所以这个‘补’字的意义就是补全,是续写的意思,而且是他一个人续写的!”
  这个观点和分析手法实在太新奇了!
  曾教授吸了口气!
  姚蜜听得一愣一愣的!
  周学长还是不同意,立即提出自己的疑问,“张老师,就算您分析的对,可谁又能证明这个清代诗人就真的知道真相?退一万步讲,没准是张问陶道听途说来的,以为是这样,于是也没有考证就直接加上了这个注,这都是有可能的。”
  “对啊!”
  “又不是特别大的诗人。”
  “没错,张问陶我是没听过,他说的话能靠谱吗?”
  几个学生辩驳道。
  张烨微笑道:“你们觉得张问陶是道听途说来的?好,那么我再给你们看一样资料。”说着,换了张a4纸,“大家看,这是一首张问陶悼念妹妹的诗,这里也有一个小注:妹适汉军高氏,意思是说,他妹妹生前嫁给了一个姓高的‘汉军’,所以我大胆的推断一下,这个高鹗其实很有可能就是张问陶的妹夫!”
  “啊?”
  “我靠!”
  “不是吧?”
  众人都愕然不已!
  妹夫?你妹啊还可以这样吗??
  张烨侃侃而谈道:“如果真是如此,那么诗人张问陶对于自己妹夫的成就,又怎么会不知道?何谈道听途说?所以他说的话是相当可信的!”不过他话也没说满,“当然,因为资料有限,张问陶和高鹗到底是不是亲戚关系,还不足以盖棺定论,出于学术严谨的观念,我的这些只算推断,只是给大家一个新角度。”他那个世界,有人从张问陶的家谱推翻过这个论证,也有人从这首《赠高兰墅同年》诗中猜测张问陶写它的时候和高鹗还不认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存在很大争议。
  但《红楼梦》本来就是神秘的,这部巨作的谜团太多了,即使在张烨那地球上,也有很多未解之谜没有揭开!
  争议是正常的,没有争议才奇怪呢!
  很多历史都无从查证了,除非是有新的历史资料和文献被发现,否则很多谜团都将永远成迷,会一直不断争论下去!
  张烨之所以提出来这个,只是为了告诉大家,他的话是有资料和文献依据的,也是符合逻辑推断的,而不是瞎说八道没有任何证据的胡乱猜测。
  这边。
  原本都听不下去想要离场的常凯歌突然又坐下了!
  还有刚刚好多对张烨的观点不屑一顾以为他胡说的北大老师和学生记者们,也都安静了!
  诚然,他们还是无法认同张烨胆大包天的推理,但是在张烨一番论证后他们竟然发现,他们居然反驳不了,因为跟张烨一样,在高鹗这个问题上,他们也拿不出任何证据和文献资料证明!


第308章 【哑口无言!】

  短暂沉寂。
  “还是不对!”
  “这观点站不住脚!”
  “对,不可能是高鹗写的!”
  “虽然没有证据,可,可这还要什么证据啊?”
  好多不是《古典名著鉴赏》选修课的人也议论哄哄了,不过到了这时候,大家都也觉得这次的课是来值了,因为无论张烨的观点如何,这次的公开课用屁股想也知道,肯定能轰动教育界和文学界的!
  学霸宋学姐就那么一直站着根本没坐下了,因为坐下后她还得站起来提问,太麻烦了,对于张烨的观点她有太多问题,只见她一举手,又直接说话了,“对不起张烨老师,您的观点我还是接受不了,后四十回是高鹗所著的证据依旧不足以说明问题,资料太少,凭空想象太多,而且高鹗就是个负责整理书卷的人,也不具备书写《红楼梦》的素养,不可能续写得那么好。”
  张烨摇摇手指,“小宋,这你可就错了。”
  “为什么?”宋学姐反问。
  其他北大的师生们也看向张烨。
  张烨又信誓旦旦地放了话,“高鹗是具备续写《红楼梦》的素养和条件的,而且在那个时代,我认为也只有高鹗具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