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宝路天行-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人先在台子边上戴上手套,这才轮着拿起来,仔细观摩起来。

吴晨是有心想找出破绽来,却是越看越心凉,只见釉面滋润柔和,纯净如玉,有明显酥油感觉,呈现半乳浊状,釉子稍厚处,如凝脂般将青翠固化,又如腊滴微趟,将玛瑙融化之后而又将其垂固。釉子稍薄处,如少女羞涩面现昏红,又如晨曦微露,将薄云微微染红。

孔四却是一味的顾着欣赏,这樽器型古朴典雅得当,光润有度,手感润滑如脂,市面难见,管它能不能买下来,先开开眼,总是没错的。

“不愧是蟹爪纹,够正宗!”孔四轻轻的抚摸着表层的釉面,上面开片密密麻麻交织在一起,犹如鱼鳞,可能是使用不多,在自然风化的过程,裂纹处形成的的花纹,变换交错,却是色泽淡雅,不近看几乎是看不出来。

吴晨苦笑着摇了摇头,可不是嘛!

所谓的“蟹爪纹”,是指在瓷器开片的一条主纹上,另生出一条次纹,形成一个“y“型,有点像是蟹爪,然后在次纹的一边又生出一条次次纹,形成又一个小一点的“y“型,。。就像一棵树,主干生出大枝,大枝生出枝,枝生出小枝,小枝生出小小枝一样。

其实这是国画技法,创始于宋初的枯树画法的一种方法,就叫做蟹爪技法。用蟹爪技法来解释瓷器开片的主次、走向,最简单不过了。

吴晨跟刘老探讨之时,却认为用蟹爪纹来形容汝窑的釉面开片,只能形容了开片的主次及走向,却无法形容其斜开片,因此叫做“蝉翼纹“更为准确,这也是目前很多新仿的汝窑器没法完全达到的工艺之一。

不过此时他也没有跟孔四分辨这些的心思,让他感到恐惧的是,这樽上那种自然的浅褐色纹路,竟然是天衣无缝,丝毫看不出是做旧出来的。

虽然老话说“有铜骨无纹者”,也就是说,开片纹并不是汝瓷的典型特征。但是仿制这个樽的人,却是连细节都不放过。

不单如此,在他的异能透视之下,别人需要用放大镜才能看到的棕眼也是分为三层且不规律!釉有少量气泡,这也是古人所谓的“寥若晨星”,而在釉层釉层内的气泡,也呈稀疏的星辰状,大的如星斗。此外,隐藏在釉层的最底下还有的另一部分大小不宜的气泡。

这些所谓的隐形属性都能做到如此,更别提那些外显的特征,如铜口、芝麻支钉、釉满足等等。

第393章汝窑天青(下)

吴晨跟孔四两人心思各异,却都有些陷入了进去,对眼前这个汝窑天青釉弦纹樽,看的极其认真。

时间过得飞快,五分钟很快就到了,下面已经有人在催促,虽然有些恋恋不舍,两人还是不得不走了下来。

“今天总算是开眼了!”孔四虽然可以压低了声音,却透着一股意犹未尽的兴奋,他见吴晨一脸的沉思状,心里暗暗好笑,哥们装过头了,还是太年轻啊,演技很浮夸,就算要装,也没必要装到这种程度吧,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这得便秘了多少天呢!

吴晨心里惊疑不定,知道这里不是说话处,拉着孔四走到无人的僻静处,一时却是无从说起,这才是他最痛苦的地方,明明知道这玩意是个新仿,但是实在是太完美了,愣是挑不出半点的毛病来!

没办法,他只能挑着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原因给讲了,如釉面光泽还是稍微显亮,不如标准件那么沉静如水等等。

好在孔四对他还是较盲目信任的,却也是不质疑,只是如此一来,吴晨自然也便无法跟他说清楚这个弦纹樽真正的可怕之处,这个世间已然有人能够做出以假乱真的汝窑来了,这不亚于数学界有人解出了哥德巴赫猜想!

汝窑之尊贵,自不待言,从南宋开始便是被争相竞购之物,虽然民间问世之少,但无一不是天价,放在今日,更是以亿为单位,如此珍贵,可一便可二,打死吴晨,他也不会相信那人会就此收手,到了那时,将是何等的灾难!

“你怎么了?”孔四望着他一头的冷汗,该不是生病了吧?

“没事,回头再说!”吴晨摇了摇头,他还脑残到觉得自己没有什么证据,就能忽悠着别人相信自己,也不可能就这么大义凛然的冲上去把这个弦纹樽给砸了,更不可能自己掏那么多钱买下来,自己听个响。

这事现在他们也管不了许多,回头再跟刘老他们商量一下吧,好在这种工艺肯定不是流水线生产,倒也不急于一时。

左右不看好,两人便收拾了一下,拿起那个青花大盘,正准备离开,突然凑过来一个家伙,嬉皮笑脸的说道:“两位请留步。”

“嗯,有事?”孔四将手里包着盘子的布袋微微往后,这才看着这个家伙,长得真叫个寒碜,颇有几分陈歪嘴的神韵。

见他们神情颇有戒备,那人赶紧笑着说道,“两位不要误会,鄙姓吴,想请两位拨冗光顾一下小店。”

他刚才观察了一番,知道吴晨他们是从南方来的,出手就买下了宋老板那个“有争议”的青花大盘,虽然不知道价格多少,不过想来是不菲的,怎么着都是大客户,所以才动了心思想着让他们到自己店里看看。

“哦,这里不是还没完么?你不去看看?”吴晨对着间位置仰了仰头。

“嘿,你说那个呀。让他们去弄吧,反正看了也是白看,争不过那些金主们。”吴老板笑起来越的猥琐,像一只老狐狸一样,“对了,两位怎么称呼?”

得知吴晨也姓吴之后,吴老板更是热情,顺着竿子就认了本家,一笔写不出两个吴字,怎么着也得到自己小店喝杯茶。

这都变成喝茶了?吴晨呵呵一笑,也好,正想找个人打听打听呢,总得留下点儿线索,也不算空手而回。

吴老板的店面的确也不是很远,出了门走上十几分钟便到了,别看他嘴里谦虚,家业着实不小,一间楼房,分成前后两个门面,一边卖着古玩、一边卖的却是玉石雕件,间用一条宽敞的大通道连接了起来。

几个人进到里面,一楼的古玩摆设倒也像模像样,颇有些江南的味道,店里的伙计见老板来了,赶紧过来点头问好。

别看吴老板对着吴晨他们嬉皮笑脸的,在伙计面前还是很有威严的,板着脸点了点头,领着他们往里面去了。

吴晨心里好笑,跟在后面,边走边把店里扫了一下,质量一般,跟格古斋有得一拼,没办法,现在全国各地的古玩店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哪里有那么多民间的古玩物给大家摆出来。

到了里间,茶过一巡,吴晨便单刀直入,打探起林老板来,却得知他原本是当地一混混头,曾经因为斗殴进了号子,出狱后消停了一阵子,后来便入了古玩这一行,也不知道他背后都结识了什么人,经常能弄到一些“好货”,渐渐的竟让他给做大了,现在在扬州道上也算是一号人物。

吴晨听这吴老板语带不屑,想来大家都是竞争对手,平日里有些龌龊也很正常,这倒也不用理会,他本意也只是打探一下林老板的来龙去脉,留点线索,以免人海茫茫的,回头再搜找起来麻烦,却不想引了吴老板的一大通牢骚,看来肚子里颇有一番怨气,好在已经知道了对方的名字跟店名,回头再找起来就容易多了。

吴老板却是让他们挑起了话头,忍不住一通吐槽,不过听着却也不完全是冲着林老板而去的。见他谈兴颇浓,两人也不好打断他,闲聊么,权当听故事,顺便摸一摸这扬州道上的一些底。说到扬州的古玩市场,吴老板更是起劲,吼叫着伙计给他们两位续茶,便继续倒开了苦水。

收藏古玩作为一种雅好,古儿有之,在交易间搜寻,在买卖累积,在搜寻和积累,化、风雅与金钱碰撞出了天下的古玩江湖。作为千古名城的扬州,自然也是重镇之一,古玩在此地既是一种风气,也是一种传统。

如果说天下古玩是一个江湖,那么扬州古玩则更像是一个门派。

而这个门派的总部便是天宁寺,这里曾经是扬镇泰的古玩集散地,在苏苏北屈一指。而自从天宁寺大修,被重新定位为佛教博物馆,导致古玩市场一分为三后,就像一个门派分为三宗,形成新天宁寺古玩市场、红园收藏品市场和昌百汇收藏品市场,再加上东关街的异军突起,颇有混战之势,自此陷入展的迷茫,甚至可以说,天宁寺古玩市场在搬迁后就已经“死了”,搞得像他们这些守着家业的老店,也不得不随着风水轮流着,一点安稳日子都没有。

“这不是挺好的么?依山靠水的,还伴着湖边,人流多么!”孔四嘿嘿一笑,这个红园收藏品市场地理位置不错,还有什么好埋怨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