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科学中的革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拉瓦锡在完整表述他自己的理论的同时,也宣告了革命的产生。
    格拉克同时还发现,甚至“在拉瓦锡1789年发表《化学初论》从而建立起他的新化
学理论之前”,在爱尔兰化学家理查德·柯尔万论述燃素的著作的法译本的一篇序言中
就已经提到正在进行中的这场革命。被认为是拉瓦锡夫人——(根据格里莫克斯的权威
之见)被普遍认为是该书的译者——所写的这篇序言中,解释了为何加了一连串的脚注
以在每一个步骤上都驳斥柯尔万的燃素说观点。拉瓦锡夫人认为,如果没有这些注释,
那么“这部著作可能就不足以推进正在化学中进行的那场革命。”
    这个记录还应当包括已出版的论及革命的另外一个重要的例子——拉瓦锡本人的论
述。这个论述(就像富克罗伊提到的麦克尔的看法,柯尔万一书法文版的序言以及比凯
的观点)在拉瓦锡把他整个的理论发表在《化学初论》之先。根据是“论关于改进和完
善化学命名法的必要性”这篇论文。它是“拉瓦锡先生在1787年4月18日巴黎科学院的一
次公开会议上宣读的”,并且作为《化学术语分类法入门》(巴黎,1787)一书中介绍
性的章节发表。文中拉瓦锡并没有说化学术语分类法的改革构成化学科学中的一场革命,
或者这场革命正在酝酿之中。相反,拉瓦锡宣布,“新的方法”将“在讲授化学的方式
中引起一场必然的甚至迅速的革命。这个例子使我们回想起早在几乎一个世纪以前,在
描述数学中的革命时,丰特奈尔援引了这样一条原则:科学中任何一场真正根本的革命
都意味着教育中的一场革命。
    拉瓦锡的预言迅速得到证明。在约瑟夫·普里斯特利1796年写的一本小册子中我们
可以找到这方面的证据。这本小册子是在《化学术语分类法入门》出版九年之后、柯尔
万的论文的法文译本出版八年以后问世的,“莫维奥、拉瓦锡、普莱斯、蒙日、贝托莱
和富克罗伊对此作了注释”。普里斯特利在谈到“贝托莱、普莱斯、蒙日、莫维奥、富
克罗伊、哈森弗雷茨先生,以及柯尔万先生的尚存的答辩者”时,“对燃素说作了简短
的辩护”。他在开始时说,
    几乎没有哪些革命(即使有也极少)如此规模之大,如此突然,又如此普遍,以致
现在通常所说的新的化学体系和反燃素说是如此盛行和普遍。反燃素说的主要对象是施
塔尔的燃素说,而他的燃素说曾一度被认为是科学中从未有过的最伟大的发现。
    普里斯特利认为,这场革命的步子是如此巨大,以致“过去二、三十年中的每一年
比上一个世纪任何十年的时间对科学,尤其是化学都具有更大的重要性”。然后,他表
示承认,“这种新的理论”被认为是“具有如此牢固的基础”,从而“一种新的术语分
类法——人们把全部注意力集中于它——被发明和创造出来”——“人们现在几乎普遍
使用”这种分类法。结果是,“不管我们采用还是不采用该体系,我们都必须学习新的
语言”。因为,假若不学习这种语言,那就不再能够“理解某些最有价值的现代出版物”。
这就证明了在拉瓦锡所说的教学和化学术语分类法的革命与化学中的革命之间有着密切
的联系。
    最后,我们也许注意到,拉瓦锡的实验室记录的发表(由M.贝特洛1899年发表在一
本题为《化学革命:拉瓦锡》的书中)在历史的记录中通俗地并且永久地固定住了化学
革命这个名称。早在一个半世纪之前(正如莫里斯·克罗斯兰在1963年所说的),G.-
F.维奈尔显然最先提到化学中的一场革命,并且预言了这样一场“革命”《百科全书》,’
1754年版,“化学”这个词条)。
    显然,拉瓦锡的化学革命经过了一场科学中的革命所经历的全部检验。所有历史学
家和科学家都认为它是一场革命,正如它在它自身所处的那个时代被看作是一场革命一
样。此外,整个化学科学及其语言都遵循着在化学革命中所提出的方针和路线。因此,
化学革命是科学革命的一个示范性的例子。;

第15章 康德的所谓哥白尼革命

    当在18世纪末从事写作的时候,康德是会熟悉蒙塔克勒、巴伊和其他人阐述的这样
一个思想的:哥白尼引发了天文学中的一场革命。而且,到那个时候,人们已相当普遍
地用“革命”这个术语去概指科学、审美以及整个思想领域的激进变革。那时,“革命”
还很渺茫。因此,考虑到康德在哲学史中的突出地位,他关于革命、科学中的革命的看
法,对于我们研究18世纪的这些概念是特别重要的。但是.由于人们普遍认为康德把他
自己在哲学中的创新归之为一场哥白尼革命,所以这些看法甚至是更引人兴趣的。
    康德哥白尼革命的神话
    迪埃克斯特休斯在其权威著作《世界图像的机械化》(1961,299)中断言,“自康
德以来,‘哥白尼革命’这个概念一直是对某种见解或看法的根本改变的一个确定的表
达,而且在科学史中,1543年被看作是中世纪与近代之间分界的实际日期”。大量论述
康德思想和哲学史的著作都认为,康德把他本人在哲学方面的成就与一场哥白尼革命相
比较。几年前,开放大学(这是英国电视台在群众教育方面所进行的一项大胆尝试。它
给予那些不能通过正常途径到某所学院或大学学习的人相当于学士的学位)节目“第二
水平线”开设了“革命的时代”这一课程。其中两个主要的单元就被叫做“康德的哥白
尼革命”;一个单元的副标题是“思辨哲学”,另一个单元的副标题是“道德哲学”。
在第一个单元中,作者(维西,1972,10)提到“思辨哲学中康德的哥白尼革命”,但
他从未明确把这个概念看成是康德本人的创造。在第二个单元(汉夫林1972,23-25)
中,作者毫不含糊地说,“康德本人并未明确把他在道德哲学方面的努力与‘哥白尼革
命’相比较,正如他并没有把自己在思辨哲学方面的成就与此相比一样。但是,我认为
我们仍然可以公正地说(人们也经常这样说),这个比较既适用于前者,同样也适用于
后者。”
    既不熟悉有关康德的文献,也不通晓哲学史的读者不可能知道对康德的“哥白尼革
命”的确信是如何近于普遍(尤其是英国和美国的著作家中间)。下面是我们随便选择
的几个例子: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序言中…谈到在我们的思想方式中所计划的“哥
白尼革命”。(伯德1973,190-191)
    康德把他自己的哲学革命与哥白尼发动的革命相比较。(佩顿1936,1:75)
    现在我们可以理解当康德声称引发了一场像哥白尼在天文学中发动的革命那样的哲
学中的革命时他的含义了。(布罗德1978,12)
    康德将这种设想先天知识的可能性的新的方法与哥白尼在天文学中引起的革命相比
较。(林赛1934,50)
    他坚持认为,他的哥白尼式的革命并不损害经验世界的经验现实,就像日心说也不
改变或否认经验世界的现象一样。(科普尔斯顿1960,6:242)
    在[他的《纯粹理性批判》」第二版序言中,他把自己与哥白尼相比,并且说他已
在哲学中引起了一场哥白尼革命。(罗素1945,707)
    康德说他自己已经引起了一场“哥白尼革命”。(罗素1948,9)
    康德进行比较的全部意义在于,我们在两个假说中发现了一场革命或对一个很久以
前无人表示异议的基本假设的彻底修正。在一种情况下,假想的是观察者的静止性,另
一种情况是观察者的被动性。(韦尔顿1945,77)
    尤其出人意料的是,康德本人标志着他自己认为是作为一场哥白尼革命而引起的革
命。但是,除了他认为它是一场革命外,在其中没有什么哥白尼的东西……因为他的革
命,就它是一场革命来说,严格地讲正是反哥白尼的革命。(亚历山大1909,49)
    …康德本人自豪地称呼他的一个思想为“哥白尼革命”。(波普尔1962,180)
    康德相信,他对理性的批判引起了哲学中一场事实上的“哥白尼革命”。(艾肯19
57,31)
    众所周知,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的序言中特别提到了“哥白尼革命’,从而对
问题作了简洁的陈述。(卢卡奇1923,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