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人生幸福论-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论从古代意义的“文治和教化”来看“文化”

    ,还是从现代意义上看广义、狭义或泛指、特指的“文化”

    ,毫无疑问,人生活在社会中,都受文北的影响,人们幸福的实现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条件。广义的“文化”

    ,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生活在历史进程中的人们,首先接受了物质财富的恩泽,同时也承受了精神财富惠予。富兰克林坚信一条原则,即每个人都在享有别人的发明所带来的巨大益处。因此,他认为他自己应该乐于用

    ①许良英等译:《纪念爱因斯坦译文集》,第37页。

    ②许良英等编:《爱因斯坦文集》,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43页。

…… 601

    第四编 幸福的实现585

    自己的发明为别人造福,而且应该慷慨大方地做到这一点。

    人们正是在享用这种文化的基础上,才具备获得幸福的物质、工具手段。对于精神财富,人们由于接受的程度不同,用于实现幸福的本领就有差异。只有大量接受前人的精神财富,才能具备足够的才智,创造伟大的业绩,同时也获取最大的幸福。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牛顿说:“如果我所见的比笛卡尔远一点的话,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肩上的缘故。”

    ①人类正是由于文化的继承和延续,社会才逐渐文明、发达,人们实现幸福的程度才愈来愈高。这说明,广义的文化是人们创造幸福的条件。从狭义的文化来看,它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很显然,意识形态的不同会直接导致幸福观的不同,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只能培养资产阶级的幸福观,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则孕育无产阶级的幸福观,它号召无产阶级不仅要解放自己,而且还要解放全人类;人们不能只寻求个人的幸福,必须在实现社会整体幸福的前提下实现个人的幸福。

    显然,幸福也以狭义上的文化为条件。葛德文认为,知识以两种方式增进我们的幸福:第一,它给我们开辟了亨乐的新的源泉;其次,它给我们提供选择一切其它乐趣的线索。

    华盛顿则说,在每一个国家,知识都是公共幸福的最可靠的基础。

    古希腊的哲人们早就洞悉了知识与幸福的内在关联。他们认为,知识会使人变得有智慧,而智慧是人的一种幸福所

    ①参见梁宗巨:《世界数学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476页。

…… 602

    685第二章 幸福依靠创造和奋斗

    在。苏格拉底称,那些有智慧的人是凭借知识而成为有智慧的人,从而获得一种内在的幸福。柏拉图把人的快乐分为爱财、爱荣誉、爱智慧三个级别,他认为爱智慧是最高级、最愉快的体验,是“绝对的经验”。

    在古希腊传统的道德生活中,智慧是一种包含着幸福意义的美德,人们崇尚智慧。古希腊把智慧、公正、勇敢和节制作为主要德目,智慧位居众德之首。德谟克利特称,人凭着智慧才成为善的和幸福的,智慧有三果:一是思虑周到;二是语言得当;三是行为公正。智慧使人的思、言、行都符合善的原则,因而享有幸福。智慧即知识在社会实践中更是经验之总结,它可以通过道德的途径,对人的幸福产生作用。可以说,任何优秀文化都是幸福的一种条件。

    当然,我们注重知识与幸福的联系,把文化作为幸福的一种条件,并不是把知识与幸福划等号。

    19世纪美国思想家英格索尔认为,:“智慧就是幸福的科学”未免失之偏颇。知识不仅有真知与伪知的区别,而且人们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也具有不同的目的和性质,在不同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之下,它既有造福人类的功能,又有祸害人类的功能。例如,火药发明后,人们凭借对火药的知识,即可利用火药开山炸礁,为人类服务,又可利用火药发动伤害人的战争,给人类造成灾难。对于这一点,古代传说中的大智慧者索罗门说过,谁知道知识,谁就可能增加苦恼。当然,智慧毕竟不同愚昧,知识提供了幸福的一种条件,而所有愚昧的东西只会导致人们远离幸福。

    索罗门在他的《箴言》中如此判定:智慧之子,使父亲欢快;愚昧之子,叫母亲担忧。欧洲中世纪

…… 603

    第四编 幸福的实现785

    晚期,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就反对宗教蒙昧主义,提倡文化的昌盛,他们明确、果断地把愚昧从人的幸福中剔除出去。

    薄伽丘在《十日谈》中向人们指出了这样一个道理:愚蠢往往使得人们从幸福的境界堕入苦痛万分的深渊;而聪明人却往往能凭着智慧安然度过险境,走上康庄大道。有些人本来可以快快乐乐过日子,只因为愚蠢,弄得整天愁眉苦脸。

    17世纪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第一次喊出了“知识就是力量”这一响亮的口号,把正确地运用知识视为力量的源泉和幸福的保证。科学知识不仅作为精神的力量,对人类的生活和幸福发生着深刻的影响,而且,在近现代,它已经迅速地转化为生产力,直接为人们的幸福创造条件。

    “固定资本的发展表明,一般社会知识,已经在多大程度上变成了直接的生产力,从而社会生活过程的条件本身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受到一般智力的控制并按照这种智力得到改造。”

    ①在知识日益膨胀、信息爆炸的时代,没有文化,没有知识,只能是盲人骑瞎马,寸步难行,甚至随时都会有痛苦的降临。

    从对文化的分析中,我们很清楚地了解到,文化是幸福的一种条件,文化的正确积累和运用会引导人们获得幸福。

    ①《马克思恩格思全集》第46卷(下)

    ,第219—220页。

…… 604

    85第二章 幸福依靠创造和奋斗

    第二章 二 立足现实 改变环境树立崇高的理想A以现实作基础A脚踏实地,苦尽甘来A人在其现实性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都处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和制约。任何人都不能脱离社会,超越历史。人的幸福也必须立足于现实,建立在本人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基础之上。

    当然,人并不是唯命是从、俯首贴耳的受动者,人还具有能动性,能改变自然、改变环境。所以,只有清楚地意识到“人是自然、社会历史的产物”

    ,又具有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地对待幸福,把幸福建立在客观、能动的基础上,立足现实,改变环境。

    树立崇高的理想A理想是指同奋斗目标相联系的有实现可能性的想象。崇高的理想即是与崇高奋斗目标相联系的,又有实现可能性的想象。它不是空想、幻想,但理想确又指向未来,而不同于一般的计划、设想。

    幸福不但是一种愉悦的体验,它的实现又是一个过程,因此,在实现幸福的过程中,必须树立崇高的理想,这是取得幸福的首要条件。

    正如伟大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所讲的那样:“人类的一切努力的目的在于获得幸福。”

    由于人们的理想不同,所追求

…… 605

    第四编 幸福的实现985

    的幸福也就各不相同,例如有些人从利己主义的原则出发,把幸福确定为个人的衣锦还乡、荣华富贵、长命百岁、子孙满堂,而有些人则把理想确定为为人类的解放事业——共产主义奋斗终生,认为只有整个人类的幸福才是自己的最大幸福。

    在我们看来,只有树立崇高的理想,才能实现崇高的幸福。

    “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

    ,这是剥削阶级所追求的充满了物欲的幸福境界,是与剥削阶级追求豪华奢侈的物质享受的愿望相联系的。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及时行乐,歌舞不休。这是胸无大志、游戏人生、逍遥超脱者所谓的幸福,是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缺乏应有的理想的表现。

    “一壶酒,一竿身”

    ,“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

    这是无为闲居的文人墨士所谓的幸福,与他们不求有所作为的思想直接相关。

    “二十亩耕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这是小农经济者所谓的幸福,与他们只求温饱和富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