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金玉满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在府中?”冉颜心想,刘青松不会动作这么快吧!

邢娘点头道,“是啊,郑府老夫人的寿诞不还有四日就到了吗,二十娘是忙着准备礼物了吧,这些日都不在府内。”

罗氏常常寻邢娘去闲聊,话里话外都是想把冉韵交给她调教的意思,因此说了许多关于冉韵之事。

“那就好。”冉颜放下心,转而说起了闻喜县主的身世。

邢娘是从郑氏出来的,自然对整个氏族都十分了解,听闻冉颜询问,便小声道,“娘子,这个事情本不当讲,但既然您问了,老奴就姑且一说,您也别往心里去,只还当没有半点关系。”

见冉颜点头答应,邢娘才继续道,“闻喜县主的生母是出自荥阳郑氏,说起来与夫人这一支很近,王妃乃是夫人的堂姐,族中排行第三。当年三娘未曾出嫁时,族人便说,虽然二人不是亲姐妹,但竟是比亲姐妹生的还要相似几分,因此也偶有往来,但三娘嫁给隐太子之后便没有了联系。”

王妃在荥阳郑氏是嫡出之女,而冉颜的母亲只是庶出,又非同父,所以能沾上边的只有长相相似而已。要说关系,还比不上郑仁泰与她亲。

但郑仁泰是从一开始就投入秦王府,与隐太子站在了对立面上,因此两厢从不来往。

“娘子知道也就罢了,那位县主不是咱们能沾得的!”邢娘不放心的嘱咐道。

冉颜道,“我不过是好奇罢了,先如今这个情形,哪怕她就是我亲姐姐,我也未必会去认这个亲。”

冉美玉不就是亲妹妹?可见血缘关系并不代表亲情。

邢娘见她神色认真,这才放下心来。

“娘子,三夫人来看您。”晚绿在帐外道。

“请夫人到厅中坐。”冉颜起身。邢娘和歌蓝飞快的服侍她穿妥衣物,去了厅内

罗氏一袭绯色罗裙,宝蓝色缠枝牡丹缎面褙子,云髻高叠簪以牡丹金钗,正背对着门,站在屋内看屏风上的绣图,也不知在想些什么,静静出神

“婶娘。”冉颜欠身唤道。

罗氏回过神来,转身扶起冉颜,笑盈盈的在她面上打量一圈,道,“阿颜模样生的好,像极了嫂嫂。”

冉颜不知道她为什么忽然说起了这个,便未曾贸然接话,只是回以一笑。

罗氏携着冉颜的手,在主座的席上分坐,问了一些冉颜日常生活的问题,譬如在长安习不习惯,可有何短缺,伤势如何等等。

冉颜都一一耐心的回答。

聊了一会儿,罗氏才转了话题道,“今日我去了出云道长那里,顺便帮你算了下命格。”

冉颜眉梢微挑,知道已经说到正题了,她知道无论自己问或不问罗氏都会继续下去,便只道,“有劳婶娘了。

第223章卦语

罗氏笑着道,“出云道长说你命格中上,算是不的,用心经营,一生没有大灾。”

晚绿端上浆水,冉颜恍若未闻一样,亲自端了杯酪浆放在罗氏面前。

罗氏心里诧异,没想到冉颜居然这么沉得住气,抿了口酪浆,看冉颜丝毫没有要问的意思,便先忍不住了,放下杯盏,道,“我给阿韵算姻缘的时候,顺道也帮你算了算。”

冉颜动作微微一顿,直身施礼,“多谢婶娘挂心。”

罗氏看冉颜没有丝毫不悦,也没有好奇的神色,有些拿不准她的意思,便将卦文说了出来,“一鹿伴羊日,家中得安排,珍珠帘下立,清净得光辉?”

冉颜微微蹙眉,这不是难为她么?虽然她承接了原主的古文水平,能勉强读得出诗句中的意思,但这一句也太没意思了吧。

“道长说是上吉。”罗氏见冉颜皱眉,心里就踏实多了,心想你有反应就好,“姻缘的解卦是,良谋相对说知音,莫教过又来春,此际好调琴瑟韵,真是风清月白人。”

还是莫名其妙的诗,解与不解又有区别?冉颜眉头皱的更深,这可比影梅庵庵主打禅机来的深奥,她沉吟道,“看字面上的意思……莫教过又来春,莫非意思是珍惜良缘?”

“不。良缘巧合此际可以说成,应该长速下聘,不可迟延拖,若迟则恐生变也。”罗氏说着,竟是有些走神。

罗氏今日去找出云道长算命格不过是幌子,实则求他帮冉颜的和萧颂配八字,看看是凶是吉,恰巧出云道长提到他曾经给桑辰批过命格,罗氏心中一动,便下了大本钱,求他把桑辰和萧颂一并配来看看。

结果,萧颂和桑辰两人配出来都是这同一句话:良谋相对说知音,莫教过又来春,此际好调琴瑟韵,真是风清月白人。

通俗的意思就是,这是金玉良缘,但一定要快快下聘定亲,如果迟了,很可能生出许多变故,坏了这份良缘。

这究竟是缘故呢?罗氏也很是不解,求出云道长解释,可他只道是人各有命,天机不可泄,给搪塞。

难道是说,两人都是良配,谁先来提亲就嫁给谁吗?这么说来,倒是桑辰先了一步,但毕竟还没下聘……

既然没有凶兆,罗氏便决定私下找冉平裕商量商量此事,让他暗示萧颂赶快来提亲。“婶娘?婶娘?”冉颜喊了几声,才让罗氏回过神来。她看罗氏的神情,绝对不止这些事,便问道,“可是还有不妥?”

“无。只是想到一些事情。”罗氏笑道。

罗氏又非冉颜的父母,亦不是可以做主她婚事的长辈,私下配八字的事情算是越俎代庖了,她自然不能把真相告诉冉颜,转而感叹道,“十七娘性子娴静,又生的一副好样貌,姻缘之事自是不用多虑,但阿韵开春就要十五了,成日还往外疯跑,丝毫没有些形状,现如今也没有合衬的人上门提亲,真是愁煞人了!”

“阿韵聪慧活泼,年纪也还小,应也不用愁。”冉颜答道。

罗氏无奈的摇摇头,道,“我今日来,还有件事要求你相帮。”

“婶娘严重了,有事情,儿自当尽力。”冉颜对罗氏态度的转变有些奇怪,昨天之前还是一副淡淡的,不亲近也不太疏远的模样,今日又是嘘寒问暖,又是这般客气,究竟是为了哪般?

罗氏探问道,“邢娘乃是嫂嫂的教养阿姆,又是你教养阿姆,妇容妇德再没旁人比她更清楚的了,我想将阿韵交于她学学规矩,免得将来嫁到婆家遭人嫌弃,不知你意下如何?”

“儿也觉得婶娘想法甚好,此事只要邢娘同意,我自然是没有意见的。”冉颜说的不是客套话,邢娘虽然是她的仆人,但她向来不太爱插手别人的生活,只要做好本分,不吃里扒外,别的事情她一概不会过问。

罗氏早已将此事与邢娘商量了,可邢娘是极守规矩的,说是要冉颜同意她才肯教,罗氏这才亲自来问。

“因已近了年关,我前些日忙的厉害,也不曾多关心你一些,十七娘可莫要怪罪婶娘怠慢才是。”罗氏拉了冉颜的手道。

“婶娘已经对儿很是照顾了。”冉颜应道。心中却是一动,罗氏肯定不可能因为邢娘这件事情就转变态度,那多半还是因为萧颂的缘故。

再联想到罗氏说今日去算姻缘,冉颜道,“有件事情,儿很是不解,想请教婶娘。”

“何事?”罗氏打起精神,一直淡漠的冉颜忽然主动起来,恐怕不是小事。

“萧郎君虽有克妻名声,但以他的地位,应有不少家族愿意把娘子送去吧?”冉颜试探的问道。

罗氏听到冉颜居然问的是此事,不由放下心来,甚至有些高兴的道,“倒是不少家族有这个意思,尤其是中小氏族,但是萧侍郎本人不愿再娶……”

娶一个死一个,萧颂如何能罔顾他人性命。

“有传言,龙凤之气可破煞。不过,萧侍郎娶公主的可能很小。”罗氏越想越觉着冉颜和萧颂的婚事十拿九稳,倒是真心聊上天了,“萧侍郎位居高官,前途一片大好,我听三郎说刑部张尚书大有迁职的预兆,他若是走了,萧侍郎极有可能顶了这个位置,如何肯娶公主?而且萧家长子萧钧之已经娶了一位公主。”

唐朝但凡娶了公主的人,都会有一个固定的官职,叫做“驸马都尉”的三品员外官职,三品,在唐代是很高的职阶,宰相一般都是三品官,但此官职是正式编制以外的官,只是个编制外的虚衔,所以称“员外官”。但其实根本只是一个虚衔空位而已,没实权、没薪俸。即便特别有背景特别有才华之人,也大都担当清要的官职。

所以一般志在仕途之人,若非迫于无奈是不会娶公主的。

冉颜听着罗氏的话,不禁心叹,还是唐朝开放一些,连商妇都能言政事,虽然只能在私底下聊聊,但比起别的朝代要好上数倍。

经过这一番试探,冉颜亦已明白罗氏的意思。

第224章忽觉相思意

天色渐晚,罗氏与冉颜又说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