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古代地主婆养成攻略-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增云就笑:“哈哈,你比我还能唠叨呢,每天总唠叨我别着凉、别热着、饿不饿、渴不渴的。”

赵氏一听扑哧就笑了,做母亲的都有这个通病吧。可增云才十岁的娃,怎么会这么唠叨,可能是家里人太少了?孤单的?所以有事没事就爱与自己唠叨唠叨?

下午增云照常去圣医堂,现在圣医堂已经按照增云的要求建好了新的储存药材的仓库。

新的仓库选在水平位置比较高的高处,这样通风好,而且远离水源,这样就可以最大可能地不受潮。然后用青砖建好墙体,这样夏天能隔热,冬天能隔凉,还能防风。地面不再是泥土地面了,而是先用青砖铺了,然后再用地板铺了一层。房顶进行了防水处理,因为没有前世那么先进的建筑材料,就用圆木先搭好房架,又用木板铺了房顶,然后铺了一层油纸,在油纸上面平摊了厚有两尺的一堆锯末子,越碎越好,这样既能夏天隔热又能冬天保暖,然后最上面再搭上木架子铺上木板然后进行防水处理,最后铺上一层瓦。

减小窗户的面积,这样既能保持通风,又能减少湿气的侵入,还能防止过大而入射的阳光太强。窗户基本是将合页安装在上侧,这样,窗户外掀,即使下急雨来不及关窗也不会一下子淋进雨来。窗户上还安装了薄纱,这样能够防止窗外蚊虫飞进仓库进行繁殖。

而今天增云去圣医堂验收货架子,然后指挥伙计们按照类别摆放。

货架子最下面的底层距离地面有一尺半以上,充分隔离地面的潮湿。在每层架子上都铺了张芦席用来防潮,然后每层都用布包了生石灰,万一空气湿度过大,生石灰就可以吸潮。可以摞放的草药袋子要呈“井”字摞放,充分保持通风。

每次增云站在那里指挥着店里的伙计干活的时候,都会有人不服。

增云让做什么,他就会问为什么,生怕按照增云的话做了就错了。增云每次发完指令之后都需要好一番的解释与沟通,解释清楚自己让他们这么做的目的和理由,等沟通完了再让他们开工。

增云专注地指挥伙计们干着活,高少爷却在一边观察着她,总觉得这个小姑娘实在太特别。这些日子恍惚间觉得自己听一个女娃子的话这么折腾真是让人不可思议,但一想起就是这个女娃子将两根长了霉点子自己打算处理掉的人参恢复如初的时候才能确定自己这么做是没有错的。

临走的时候增云告诉高少爷,明天开始那些有特殊储存要求的药材的整理,他才反应过来,急忙道谢。

增云去柳记蔬菜铺子取了烂菜叶子回到家中,赵氏已经将西瓜种子都播种完毕。两人把蓑草垫子盖好,就回屋歇息了。

第二天是九月初一,家里的柴火烧没了,需要去晓市(也就是现在的早市)买,柴火基本都是临近的村子里的人打好柴火一大早赶来卖的。两人去的时候晓市都快散了,赵氏急忙拉着增云找卖柴火的,整条街就只有一个十四五岁的男孩儿还有一大堆的柴火没有卖掉,增云看这一大堆柴火能有二十来捆。

两人上前问价钱,男孩儿道:“两捆二十文。”

平时都是十五文一捆的,现在相当于十文一捆。增云问为何他有这么多柴火,男孩儿说自己就是镇子上的人,每个村子里的人来卖柴火,到最后卖不掉的时候又着急回村都会卖得很便宜,他就接下来,然后接着卖,这样他就能赚个差价。

第十四章好奇

增云就跟他讲价:“以后每天晓市一散你就给我家送去两捆,每捆八文怎么样?”

男孩儿自己是五文收来的,如果每天她都要两捆,每捆八文也赚了些,就同意了,增云给他看着这堆柴火,男孩儿背着两捆随着赵氏送到赵府去了。

等赵氏和那个男孩儿回来的时候,晓市早已经散了,增云替他卖了十七捆共一百七十文,递给男孩儿。

男孩儿要给增云留五文,增云说什么都没要,说道“你只要保证每天能给我家送去两捆柴火就成了,可不能因为卖给我便宜就全都卖光了而不给我送哦!”

男孩儿笑道:“哪里,我一定坚持每天给你送去,你放心吧!”

道别后,男孩儿就将剩下的没卖出去的柴火背回家去了。

增云向赵氏感慨这个男孩儿倒是挺会做生意的,赵氏则不以为然,人道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么大的孩子而且是男孩子自然会想法子赚钱养家了。

路过一条街的时候,增云感觉赵氏瞧见一位男子楞了一下,然后赵氏低下头赶紧拉着增云加快脚步回家了。增云当时只看见那位男子像是衣衫不太整齐,刚从那条街出来,正在整理衣衫,没有注意到自己母女二人。

回家后赵氏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增云就问怎么了,增云在记忆中没见过此人。

赵氏叹口气道:“我看见你三叔了。”

增云对这位三叔从来没有印象,来到这个时代就没见过所谓的三叔,没想到在那条街上见到了。

增云问赵氏:“娘,你见到三叔好像挺不高兴的。”

赵氏开口就道:“没想到你三叔真是经常逛勾栏啊!”说完看了增云一眼,忙闭了口。

增云觉得赵氏这句话说得奇怪,什么叫做“真是经常逛勾栏”?记得勾栏是唱戏听曲儿的地儿吧,自己想要去见识见识。

增云趁着赵氏忙着给两人纳鞋底子做新鞋的时候,说自己到街上逛逛。赵氏一想也好,两人除了张婶子家不和别人来往,这个孩子估计很是寂寞的,就同意了。

增云按捺不住好奇的心思来到那条街东瞧瞧西看看,以前自己也路过这里,只是没仔细看过。这里离自己家并不太远。

增云逛了一遍,发现这里大部分的街道分成一个一个的小院,每个院子里有似乎是戏台的样子的屋子,前面摆着座椅什么的。另外有几个楼阁比较华丽,都是什么“春院”、什么“香阁”,有几个过于曝露的女子依窗向外张望。增云心里一下明白了,这些华丽的楼阁不会是青楼吧?怪不得赵氏见了三叔从这里出来这么局促紧张,仿佛做错事儿的是她一样。

这条街上当然也有其他的买卖,卖什么吃的穿的脂粉的还有首饰珠宝的,估计这些都是做这些青楼女子、嫖客、唱戏的听曲儿的人的买卖了。

增云回家后也没敢跟赵氏说她去逛那条街去了,心里暗暗偷笑,这个时代还是真是够可以的,可以光明正大地做这个买卖。赵氏找了个时间特意嘱咐增云:“女儿,就是刚才路过你三叔的那条街,你以后绕着点走,听见没?”增云故意问道:“为什么呀?怕在那儿遇见三叔吗?”赵氏则隐晦地答道:“那里不是正经女子去逛的地方。”增云心里暗笑,她早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下午的时候,增云将圣医堂里需要特殊保存的药材分门别类。

首先将含挥发油类的药材如川芎、白芷、玫瑰花、细辛、木香、牛膝等用两层干净的油纸包紧后储藏于干燥、通风的避光处。

果实、种子类的药材如薏苡仁、杏仁、郁李仁等放在陶瓷罐、坛中,放于阴凉、干燥的避光处。

淀粉类的药材如何首乌、黄芪、三七、天麻、红花、大黄、山药、葛根、泽泻、贝母等用两层干净的油纸包好扎紧后放在装有生石灰的密闭容器内。

将根类的和胶类的药材如阿胶、人参等用双层干净的油纸包好扎紧放于装有谷、麦糠的密闭容器内。

带有腥味的主要是动物类的药材如蛤蚧、鹿茸等用双层油纸包好扎紧放于装有花椒大蒜的密闭容器内。

······

还没有完全整理好的时候天已经黑了,但增云不想以后再来,就坚持着做完为止,结果快收尾的时候赵氏因为担心找来了。

增云将其他一些注意事项写了下来,留给高少爷,高少爷付了五百两银票,增云就走了。

高少爷看着手里清秀的小篆,望着增云纤巧的背影,心潮起伏,想留下这个小娘子在药铺工作,竟然被拒绝了,自尊心严重受挫,不甘心又如何?

回到自己的书房,将仓库改造要点详细写了,给京城的父亲送了过去,希望圣医堂在全国各地的分店都能尽快施行这个法子,尽快减少损失。

等过段时间,祖父的病好利索了,自己也要回京城的。

第二天,赵氏和增云去木匠坊取地屏。人要衣装,马要鞍装,这双面绣本来绣得就漂亮,这一装进红木做的木框里就显出气氛来了。

增云眼睛亮亮的,这可是绝对的古董啊!只是这么大的物件娘俩搬来搬去的多麻烦啊?

增云正想着,就听见赵氏在那边吩咐道:“麻烦小哥现在给海大人后宅送去。”

赵氏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