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美国大编剧-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不起,先生,我们是不能把客人的资料透露出去的,请问您是……?”

赵晟一皱眉:“那么,您能不能联系一下他,就说,杰瑞米波贝克先生找他?”

那个服务员笑眯眯的看着他:“波贝克先生?好吧,请您等一等。”说完,他拿起了桌上的电话,正要拨通号码,却看见赵晟伸长了脖子向里面扒头,服务员微微转过身去,挡住了他的视线,对着话筒说了几句话。

赵晟突然想起来,爷爷虽然会说一点点英语,但是对于这样的纯正的美语可能不大听得懂!这个念头还没有闪过,就看见那个服务员满脸难色的放缓了语速:“赵先生,有一位波贝克先生想找您。波,贝,克,先生!”

赵晟趁他不注意,一把抢过了他的电话:“喂,赵先生吗,我是波贝克。我在您的酒店的楼下。您能下来吗?”用最快的速度说完,他赶紧满脸赔笑的把电话递还给了服务员:“对不起,我真的有很重要的事情。”

服务员满脸不爽的接过电话放好,突然又像想起来什么似的:“您会说中文?”

“是的。我会说一点。”

在酒店大堂等了一会儿,赵家东出现在电梯口,身上穿着赵晟送给他的西装,大步流星的向他走来,离得老远就听见他那熟悉的大嗓门响起:“哎呦!真的是对不起,怎么能让您来看我呢?这真的是太不好意思了!”

赵晟笑眯眯的和老人握了握手:“如果说对不起,倒应该是我说才是。来得太……?”

“冒昧。”

“嗯?”

“冒昧!”赵家东以为他真的不懂,耐心的给他解释:“在中国话里,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没有通知别人就来拜访,表示自己的歉意。”

“啊,是的,来得冒昧。我们到那边坐下说话吧?”

“嗯,如果可以的话,我能请您到我的房间中去吗?”

“当然可以。当然可以。”

两个人举步走进了电梯,一路向上而去。到了12楼,电梯停下,赵家东当先走出:“我住在1209号房间。嗯,是我和我的一个同事住在一起。你知道吗?当我和他们说,我认识一个美国朋友,而且这个人会说非常流利的中文时,他们还都不很相信呢!这一次您来了,正好可以证明我的话!”

赵晟笑眯眯的看着他:“当然可以,我很愿意在众人面前为您作证的。哦,赵先生,我这一次来,是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想征求您的意见。不知道您有没有时间……嗯,和我单独聊一聊?”

注1:“……单弦琴……”这是梅森在拿赵晟开玩笑,形容他的脑子里只想着一件事。

第七卷 第133节 两难选择

赵家东在楼道中站住了脚步:“是什么事?现在能告诉我吗?”

“呃……”赵晟顿了一下:“好吧,其实这件事也没有什么值得隐瞒的。是这样的,我的一个朋友,算是朋友的朋友,他是《洛杉矶时报》中文版的总编辑,哦,我想起来了,这一次你们来参观交流的主办方似乎就是他们。我长话短说吧,我想请您到这里来工作,就是说,到美国这边来工作。”面对着自己的最最亲近的老人,赵晟少有的语无伦次起来。

赵家东大大的吃了一惊!这个美国人是怎么想的?居然让自己……等一等,到美国来工作?而且是在《洛杉矶时报》这样世界上都排得上号的主流媒体工作?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这样的荣誉真的是很大,这样的一份工作的吸引力……真的是很难抵抗呢!

赵晟也不说话,也不打扰,就这样静静地看着他,知道老人现在正在面临艰难的选择。作为面前这个人的孙子,他对老人的心理活动即使不能说绝对了解,但是也能大约知道。赵家东是个非常骄傲的人,在他的心中有一个最大的信念,那就是,在自己的工作中,我就是最棒的!其他方面也就罢了,如果说到新闻工作,他自认比任何人都强!说起来也不是他吹牛,作为一个从事新闻工作20多年的老报人,他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就从一个对报纸,新闻,以及写作都不是很明白地年轻人成为三次获得“范长江奖”。两次获得“邹韬奋奖”地明星级老记。绝对和他的天赋和无与伦比地学习能力分不开的!

在爷爷想来,凭借自己的能力。即使不能成为一个部门的主管,当个专抓具体工作地副主管应该绝对没有问题吧?但是事实却是,一直到现在,他还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编辑记!不是因为他的能力不行。而是因为他真的不会和领导打交道,他地脾气总是太骄傲,他的说话总是太直,不知道有时候。对有些事应该学会忍让,所以。也就得不到提拔地机会!虽然在同事中有很多高的威望,偏偏在领导面前,却没有任何的好印象!

记得当年和自己在一起的时候,已经退休在家的老人每当说起这个事,总是会埋怨自己的脾气太直,不知道变通,弄到最后,也只是一个普通编辑!这也算是老人一生的痛了!

他在这胡思乱想,老人也陷入了长思:真的可以吗?真的可以辞职。到美国这边来吗?家里人怎么办?孩子们会同意自己地决定吗?已经是56岁地年纪了。就真的可以从头再来过吗?“老赵!站在那里干什么呢?”一个声音从楼道中传来,打断了两个人地思绪。

赵家东一抬头:“啊。是老田啊!我……和一个朋友在聊天。这就过去。”说完,他压低了声音对赵晟说道:“波贝克先生。”

“杰米。”

“好吧,杰米。这个老田是我们带队来访的队长,也是《天津日报》的副社长。我希望,我们这一次的谈话……”

赵晟笑开了:“您放心吧,赵先生,这些话只是我和您之间的秘密,绝对不会传到外人的耳朵中去的。哦,您……考虑得怎么样了?”

老人苦笑起来:“杰米,这样大的决定,我想,你总得给我几天时间考虑吧?这不是一会儿两会儿就能做出的决定。”

“那好吧。”赵晟了解的点点头:“赵先生,我想您知道,虽然您的年纪是最大的障碍,但是我想,这样的一份工作……我应该这样给您解释一下:我对您能担任这样的一份工作绝对有信心。至于您担心的一些问题,例如家庭,例如您的孩子,甚至您考虑过的,关于年龄,语言,生活环境等等方面的制约因素,我认为都是可以解决的。当然,具体的决定还是得由您自己来下。”

赵家东勉强挤出一丝微笑:我明白您的意思,我会慎重的考虑。”

和爷爷的中国同事见面的过程那个充满了笑料,和老人说的一样,这些人对于一个能够说这样流利中文的老外真的是充满了好奇,一个劲的追问他是在哪里学的中文,口音为什么能够这么纯正,是不是对中国很有感情等等问题。赵晟耐心的做了解答,并且旁敲侧击的问起了他们的行程。

那个姓田的副社长倒是蛮健谈的,通过他的解释,赵晟大约知道了他们的行程:今天他们会先休息一天,明天正式开始在《洛杉矶时报》的参观交流活动,就正如赵晟所说的那样,这一次负责接待他们的是《洛杉矶时报》亚洲中文版的编辑部的先生们。

关于这份新出现的报纸,也有一个来由:因为好莱坞7大电影公司都已经就电影分账事宜和中方达成了一致意见,洛杉矶也就成为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中国人谈论最多的美国城市,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超过了纽约。而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就是,很多中国人开始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渠道了解,认识美国。

在这样的大趋势下,美国人也开始对中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那个遥远的东方,那个神秘的国家,他们的人民每天是怎么生活的?在他们那里,每天都会生什么样的故事?他们也有着和我们一样的困惑和问题吗?他们的孩子也和美国的孩子一样吗?他们的工作也和我们的一样吗?他们也和我们一样喜欢旅游,喜欢和别人一起谈论生在国家中的一些新闻和突事件吗?

有了这样地原动力,《洛杉矶时报》开始谋划出版中文版报纸,不单纯是为了让美国人增加对中国地了解。更主要的是。《洛杉矶时报》地董事局主席是卡洛斯黑根,一个彻底的共和党人。作为共和党的一员,同时也是亿万富豪的他,一直以来对遥远地中国都没有什么很大的好感,但是。作为加州州长斯坦福地奈尔的朋友兼政治捐助人,他却不得不为自己的政治投资考虑。

随着华人在美国地各个阶层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华人地选票也成为斯坦福争取的目标。但是遗憾的是,因为共和党的一贯方针的影响。很久以来,华人的选票一直是被民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