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译林 创刊30周年外国小说巡展(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母亲其实并不是他的母亲,不过,跟那些电视连续剧里可怜的主人公相反——那些人总是在最危急的时刻才得知这个消息——卡莱伯早就知道这件事。对他来说,母亲既是一个掩护,也是他的上司,他的领导,是间谍卡莱伯与###联盟秘密组织之间的联系,###联盟利用他,交换条件是,保障他真正的家庭的幸福,自从联盟国家关闭边界以来,他的家人就留在了沙漠的另一边。
  他的生母还留在当年的那个摩洛哥。每隔三个月,他都通过邮局收到一个十五秒钟的录像带,他可以在上面看到他的母亲、两个姐妹和三个兄弟聚集在家里的情景。他的生父已经死了,父亲是个医生,反对###联盟,在边境关闭以后,在一次所谓的骚乱中被打死了,那是一次巧妙煽动起来的骚乱,目的是消灭那些不肯逃走的反对派。现在这个做掩护的父亲,“妈妈”的丈夫,是个比利时人,为联盟间谍机构工作,目的是破坏欧洲的稳定。卡莱伯始终不明白他的动机。大概是一种弗洛伊德心理问题。
核混乱(6)
可是,究竟谁能判断促使人们背叛的动机呢?人们背叛的是谁呢?是自己出生的国家,自己信仰的意识形态,自己所受的教育,还是背叛了自己呢?
  卡莱伯经常给自己提出这个问题。尤其是近几个月以来。
  关上水龙头,用力搓自己的身体,尤其是那两个伤疤。左腿后上部:一次失败的文身,后来又被联盟国家给除掉了。右肩膀:雨果?马比安朝他开的一枪留下的痕迹;雨果和他一样,也是EPICUR的警察,也是个叛徒,但不是出于同样的原因。
  背叛,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正当的理由。

()好看的txt电子书
  电话铃又响了,他还是不理,直到铃声停止。
  孤独是一种恶性循环。卡莱伯突然拿起电话,拨了一个他十分熟悉的电话号码。
  非常幸运的是,他听到的是那人本人的回答。
  “我是卡莱伯。我要见你。”
  一阵迟疑。
  “你有什么消息吗?”电话线另一端那个令人痛苦的熟悉的声音问道。
  “没有。我去还是你来?”
  又是一阵迟疑。继而:
  “我不太明白你的意思,卡莱伯。”
  “我必须跟你谈谈。”他用一种异常疲倦的声调解释道,“我跟谁都无法表达,除非是你。你肯定私下也接待病人吧,不是吗?”
  “我在那里都没有门诊了。除了EPICUR的工作以外,我只搞些纯研究性质的活动。”
  “你可以破一次例嘛。”
  “你也可以找别人嘛。”
  “不能(他停顿了一下,心里在琢磨,应当怎么给她解释,他想见的是她,而不是随便哪个心理医生。甚至也不是哪个非常好的医生。事实上,他根本就不想见什么心理医生。他只想见蕾娅)。不,我需要见你。”他又说道,“我可以在三个小时以后到伦敦。”
  “让我考虑考虑。”她慢慢地说,“一有可能,我就给你打电话。过几分钟以后。”
  接着,就只剩下忙音了。
  “蕾娅。”他喃喃道。
  蕾娅?佐贝尔。据他所知道的情报,她是EPICUR最早的创始人之一,这个欧洲刑警的精英组织,只要哪个国家的警察遇到困难,它可以介入欧盟领土的任何一个地方。蕾娅非常漂亮,不仅是漂亮。皮肤白皙透明,像瓷器一样,身材苗条到了完美的程度。精神病专家。英国人。或多或少是著名乐队指挥卡尔?詹德尔的公开伴侣,不过,卡莱伯不愿意多想这个问题。他最后一次见到蕾娅的时候——都半年了,真难熬啊——他遇到了麻烦,他死死地抓住这一线希望。
  二十分钟以后,她给他打来电话。
  “我去布鲁塞尔。”她慢慢地说道,“不过,不是今天。既然你等待了这么多个星期,那你就再多等一天吧。”
  卡莱伯真想笑。如果他不是这么紧张的话,他或许会笑出声来。难道她是那么轻易地识破了他的意图,还是指他的心理障碍?
  “我想我可以克制自己。”他轻轻地说道,带着一种真正的轻松,“我去接你。火车还是飞机?”
  “火车。十二点四十。”她简单地说,“如果你愿意让我高兴的话,请不要请我去比利时餐馆吃午饭。”
  “希腊餐馆呢?”
  “很好。”
  “那明天见。”
  卡莱伯挂上电话的时候,体重至少减了一百公斤。
  
柏林闪电战(1)
1

()免费电子书下载
  到了某种时候,危险反而能起到兴奋剂和催化剂的作用。它会刺激血液中肾上腺素的分泌,加快心脏的跳动,加速生理反射,让人有一种精神抖擞、神气激扬的感觉,一种超人的感觉,甚至有一种刀枪不入的感觉。此刻,玛利娜?沃尔夫斯坦就处在这种时候,她觉得自己已然变成了一个出神入化、无所不能的神了。
  这个年轻女人径直朝摄像机探头照不到的栅栏的一角跑去,她步履轻盈,冻得坚硬的沥青路上几乎都听不到她的脚步声。只有她呼出的热气还能让人在几秒钟之内看到,一团|乳白色的雾飘荡在沉沉夜幕之中,接着,就消失了,被刺骨的严寒吞噬了。
  她早就发现了围绕工厂的那圈栅栏上的一个死角。人类生存的一个本能就是,当你处在危险之中的时候,在进入某个地方之前,首先要找到出口。她在潜入罗森堡氢化厂的时候,这种谨慎、警觉使她避免了很多麻烦。玛利娜从来不会在安全问题上搞节俭,在人世间活了三十四个年头以后,她学会了怎么活着。
  玛利娜不敢肯定自己是否已经被发现了。鉴于工厂方面没有任何反应,她开始觉得自己的行动可能有点操之过急。不过,前面确实没有武装的警卫,后面也确实没有追赶的恶狗。
  来到栅栏前面以后,她开始翻墙。她手上戴着绝缘手套,脚上穿着绝缘鞋子,这使她可以免遭电网的伤害。她身穿一套既结实又轻便的黑色恒温连衣裤,显然,要想保护自己,首先要让人看不见自己。连衣裤里面是有反射作用的保暖内衣,腹部有一个口袋,口袋里面装着她的袖珍摄像机。是个V10型摄像机,最新型号,260万兆像素,有CDD设备和能在黢黑的黑夜里摄像的高级LED设备,对黑暗的敏感度比猫的眼睛都要高,却比一本袖珍本书还要轻,而且,就像德意志银行一样坚不可摧。可谓铁证如山。它甚至还能够记录拍摄时周围的温度。玛利娜基本上把最后一部片子的全部收入都投入到购买这颗高科技的“珠宝”身上了。她和它,他们将共同完成一个壮举。她是带着《雨和雾》参加第72届柏林电影节的,她对自己在艺术道路上所跨上的新高度充满了自信。
  年轻女人攀援到栅栏顶端,从两道铁丝网中间滑了下去,接着,就跳到栅栏里面。仍然没有任何动静。她大概误解了第四实验室主任的目光,后者对这个女用人今天提前半个小时就打扫卫生感到纳罕。玛利娜的解释——今天是她儿子的生日,她不想回家太晚,否则,等她回去的时候,她儿子就已经睡着了——大概说服了他。
  此前,那个真正的女用人收到一封信,说今天有一个重要的会议,很晚才能结束,今天晚上打扫卫生的任务就由专门请来的人负责。而她不用承担任何责任,也不会有任何麻烦。玛利娜向来都是天马行空,独往独来,并且,能够做到无影无踪,不留一点痕迹。当然,工厂内部也有人帮她,不过,她不会让任何人发现自己在做什么和怎样做。
  她动作轻盈地跳到栅栏里面,然后,小步朝工业园区跑去,那里有高大的路灯,也有一片片阴影。玛利娜在这种地方倒从来不怕。在园区里,你总是可以讨价还价,争论,证明自己对任何人都不会构成任何威胁。玛利娜已经把那些人给拍摄下来了,她曾经在他们中间生活过。她在二十三岁时得的第一个奖项就是由她的《园区》而获得的,那是一部关于感染千禧病的年轻人在汉诺威那宽敞的工业园区里找到栖身之所的纪录片。
  不过,今天晚上,就连那些无家可归的人也远离了刮着刺骨寒风的街道。玛利娜继续朝前跑着,就像一个执著的以慢跑锻炼身体的人朝着汽车站或者自己那舒适的汽车跑去似的。
  那个真正的女用人每天都在各个办公室和第四实验室的人下班以后,在安静的夜晚,乘公共汽车来这里上班,打扫卫生。今天晚上,玛利娜也跟她一样,只是乘坐了前一班的汽车。她化了装,戴上发套,穿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