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品农夫-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百姓支持,得知道百姓最想要的是什么?”

耿相华不吭声了,他也是农民出身,一般百姓最想要什么他也清楚。

庭霜继续说:“百姓最想要的无非是个温饱而已,最希望的是安居乐业,不为吃穿烦恼,好好的过太平日子,现在天下平定已经三十年,四海安宁,百姓乐业,朝廷鼓励开荒鼓励致富,这个时候有人挑起事来,举起所谓义旗,搞得天下大乱,百姓流离失所,他们会支持吗?”

耿相华还挣扎着勉强说:“这是大义所在。”

庭霜觉得好笑:“请问在一般百姓心里,是大义重要,还是稳定安宁的日子重要?在天下安定和平的时候,不管什么人,不管他以什么名义搞分裂搞破坏,都是逆天而行,不会有好结果的,到时候你这一帮兄弟是白白牺牲,你是他们的老大,这么多人葬送在你手上,可对得起他们?”

“我一人做事一人当。”耿相华还是嘴硬。

宝琪冷笑:“你的意思是遣散你的兄弟,你一个人跟着天理教造反?可笑,你一个光杆有什么利用价值,人家要你做什么。”

宝琪的毒舌又发挥作用,气得耿相华脸涨得发紫。

庭霜又说:“小宝说话重了些,却是实话,忠言逆耳,请耿大哥三思,男儿在世要建功立业,不是做乱世逆贼。”

耿相华叹口气:“你说得也是,其实我也觉得现在天下太平朝廷巩固,要憾动很难,所以没有答应他们。”

庭霜松了口气,又道:“可是你也没有明确拒绝是吧?你这样吊在这里没个明确态度不行,天理教不信任你,朝廷也把你当叛逆。这可不行。”

“那你说怎么办?”耿相华觉得要讲江湖义气,所以天理教的人上门时他没有答应,但是也没有决裂,现在听庭霜这么一说,觉得这样模棱两可的态度是不好,天理教还会上门继续拉拢他,朝廷方面也把他视为眼中钉,到时候只怕他不想反也得反了。

庭霜给他出主意:“那个天理教的人走了没有,你应该将他送到官府,即断了天理教对你的拉拢,也向朝廷表明你与逆党划清了界限,就这样。”

耿相华为难了,这分明是要他用行动表忠心,可是出卖别人,太不够义气。

宝琪却赞同地点头:“这才是正理,耿大哥做别的事爽快,对这种大节之事粘乎起来可不行,这关系你这一帮弟兄的前途性命,你不明确表示态度,到时候官府把你们当成逆党剿灭就晚了。”

耿相华有些动摇了,庭霜趁机劝他,趁这机会把山上一众兄弟洗白,开始正经生意,要么从军挣军功,要么好好过日子,胜过现在被人当逆党。

庭霜又劝他:“男子汉大丈夫,谁不想着干一番事业,就算不能干一番事业,也不能让子孙后代成为黑户一辈子不能正经做人,你这帮弟兄也是有家小的,再这样下去,他们的子孙不可能堂堂正正考学做官建功劳的,不为自己想,也得为后代想想。”

耿相华终于点了头,将天理教的几个人抓了起来,送到确山县衙。

确山县令非常意外,又惊又喜,治内有一伙匪徒,尽管有义匪之称,没做坏事,毕竟他们干的是违法的事,又拿他们没办法,非常头疼。现在匪帮老大抓了几个天理教的人送到县衙,确山县令乐得眼都眯了起来,抓住天理教的人是大功一件,匪帮的人在他的教化下改过向善当良民,也是大功一件啊,大计时说不定能得个优等,这官也可以升一升。

宝琪对官场抢功的事很熟悉,直接亮出身份,暗示他如实向上锋汇报,否则……哼。

宝琪的身份一省之长不太买账,但是唬个七品小县令还是管用的,确山县令不敢抢功,只得如实写手本汇报,说庭霜上确山找耿相华确认是否有天理教与其接触的事,做了卓有成效的思想工作,耿相华把逆党抓到县衙,彻底和逆党划清界限,并甘愿意做我朝安份良民云云。

宝琪看着确山县令写好手本,还算满意,再盯着他发到驿站这才放心。

现在,庭霜可以放心在山上和耿相华他们聚一聚了。

宝琪也松了一口气,脸上也有了笑容,道:“你看上去傻乎乎的,嘴皮子可真厉害,简直是一流说客,先是说服齐县令修水利,要富户捐款,现在又说服耿相华向善,越来越能了。”

“我本来就很能好不好。”庭霜翘起小尾巴,又说他:“耿大哥本来就是好人,什么劝他向善,好象他多坏似的,不许你这么说他。”

“好好好,我不是为了夸你能嘛。”

“你不用老夸我。”庭霜谦虚几句,“其实说服别人并不难,你看战国那些辩士是怎么游说的,花样百出说词万般,说到底只有一条,就是考虑别人的利益。”

“哦,考虑别人的利益?”宝琪若有所思。

“是啊,不要只想着自己,要为对方想想,这么一想,你就知道怎样做才是对他有好处,从他的利益出发,自然能说服他,达到互利的目的。”

宝琪想想古代,烛之武说秦师,苏秦说六国可不都是从对方利益出发才游说成功的吗?不住点头:“你说的对,这些说穿也极简单,只是世人过于聪明,只知为自己考虑,想法子说服别人为自己谋利,而不是站在对方立场为对方谋利。”

“我的原则是双赢互利,才是最大的赢。”

庭霜正说着,看见一帮人抬着一些箱子上山,觉得不对劲,只怕确山帮的又打劫过往客商了,赶紧过去瞧。

忍不住埋怨耿相华,说:“耿大哥不是打算带领弟兄们做正经生意吗?怎么又打劫了?”

作者有话要说:下章:桃花无处不在晕倒了,这是咋么一回事,这章怎么没放出来??补上,今晚争取发三章补上

87

87、认识洋人 。。。

话说庭霜看见确山帮又抢了客商的货物,埋怨起来。

耿相华辩解:“我是打算带领弟兄们做正经生意,可是我劫的是洋鬼子的货,又不是自己人的。”

“难道抢洋鬼子的东西就是正义的?”庭霜不知道怎么让这些人知道盲目排外闭关锁国是不好的,只好再做思想工作,“人家远隔万里来我中国做生意,吃口辛苦饭又没偷你们的,互通有无也是好事,到时候他回国以后,对外国人说,中国人是一帮不讲理的强盗,这不是给咱中国丢脸么?”

“可是……”耿相华想反驳又没法反驳,只得同意把货还给那个洋人。

庭霜带了货找到那洋人,给他简单解释了一下,那洋夷重获货物自然万分感激,听到能拽两句夷语更是惊讶。庭霜早把学的外语还给老师了,现在重拾起来十分吃力,再加上古英语和现代英语差别很大,费了好大劲,连说带笔划带写,终于交流成功。原来那洋人是英吉利人,叫汤姆逊,做销洋庄生意,想买些汴绣回去。他卖的货很多,除了香水怀表自鸣钟之类,还有军火。

“啥?你还贩卖军火。”庭霜惊讶了,这个时代贩军火如此容易,朝廷不管吗?

汤姆逊解释了一通,是南方的藩王吴王要的几门大炮,朝廷允许的。

庭霜送走了汤姆逊,还问他要了联系方式,转头对宝琪说:“哎,我说得没错吧?”

“什么?”

“吴王不怀好心,私购军火大炮,朝廷居然不管。”

“不是不管,是管不了。天高皇帝远,唉……”宝琪忧郁地摇头叹气。

庭霜不管朝廷的事,只操心赶紧把产业要回来赚钱,到时候打起来他带着家人躲起来就是。

宝琪却愁思百转,眼看国家局势不容乐观,藩王拥有征税铸币任免治下官吏的权利,可以根据治下情况招兵练兵制武器,现在又买红衣大炮,这些都是三十年前朝廷许可的,可是现在前朝余孳早已平定,藩王还抓着权利不放继续买军火,其居心叵测,可惜朝廷上下安于逸乐,根本不想着这些后患,连一个农夫都能看出来,就不信朝廷那帮人看不出来,说到底还是想苟且偷安,拖一天是一天,拖到几个藩王老病归西就省事了。

宝琪虽然只是有衔无职的闲散亲贵,却对国家有着极强的责任心,再加上也受了庭霜的影响,不管这样做有没有用,总之我做过了,也努力过了,以后就不会后悔。

象修水利,征粮,地震救灾善后什么的,是官府的事,不是农夫的事,可是庭霜不也没计较那么多,主动承担责任了吗?宝琪想了想,还是提笔写了折子,直接表示了对目前暗藏激流的局势的担心,委婉提醒皇帝早做打算,尽快削藩。同时折子又带了一个夹片,说了地方官员以剿灭天理教为由,挟私报复扩大打击面,恳求制止这种诛连扰民行为。

宝琪的折子很快送往京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