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老婆是军阀-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妃此时却对身侧宫女道:“去请荣禄市长来,与我和唐伯伯一起合影。”这名宫女乃是九品慎容,一直伺候在朱琪琪身边。

眼见荣禄笑容满面的走来,唐廷枢心神一阵恍惚,荣禄是护国学社党员,对待叛党手段极为残酷,平日却是笑呵呵的笑面虎,唐廷枢一向与他没什么交情,心底深处更是忌惮此人。

此时两人站在皇妃两侧,闪光灯亮起,见荣禄对自己的笑容甚为亲热,唐廷枢心渐渐定了……

叶昭自不会参加七姑娘举办的宴会,有皇室中人出面安抚唐廷枢,足可以令他吃颗宽心丸,现今叶昭正在拿着一封来自喀什的急电陷入深思。

战争,叶昭从来都不喜欢,国民中受教育不同,喜欢独裁统治更为领土每一寸扩张欢呼者比比皆是,叶昭却喜欢政治清明,国民自信,而这种自信并不是靠武力掠夺来实现,可毫无疑问,当今的时代是弱肉强食的时代,很多时候,冲突都不可避免。

在阿富汗,突然爆发了穆斯林原教旨主义分子推翻王权的政变,几乎一夜之间阿富汗便变了天,成立了以原教旨主义领袖拉达?穆罕默德为总统的共和国,实则是一个政教合一的政权,接着在阿富汗便出现袭击中国商队的事件,这也与西亚穆斯林教派冲突息息相关,随着源自中国的白派教义传入,在西亚的穆斯林中形成了巨大的分歧,而不愿意看到东方帝国西进的政治势力,开始暗中鼓动什叶派、逊尼派以及穆斯林原教旨主义中的激进分子攻击新派教众,中国人也渐渐成了激进分子攻击的目标。

在阿富汗这个贫困之地,权力分散在部落头领手中,现今也是帝国西陲最动荡的地区,第一次攻击中国人的行为也发生在此地。

西陲的动荡,自有英印当局的影子,中国在南部非洲与英国为难,实则很早以前,英国人已经开始谋划利用西亚的动荡来牵制帝国西进了。

叶昭慢慢落笔写着一封长信,阿富汗虽是贫瘠荒芜之地,却是帝国与英国在南亚势力范围的缓冲区,帝国政要们大多轻视此地,叶昭却知道未来这片土地对帝国安宁的重要性,这一点,却要国务院、议政院以及军方的领袖们了解。帝国势力范围扩张极快,而这种快速扩张带来的隐患也不言而喻,如果遇到与欧洲强国的战事,帝国周边,从乌拉尔公国到中亚、西亚、缅泰、南洋诸岛以至日本,委实处处可以被人挑起火头,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方是上策。

第一百六十一章 辫帅传奇

阿布德?穆罕默德是阿富汗伊斯兰卫队司令官,伊斯兰卫队则是刚刚建国的阿富汗共和国国家军事力量之一,也是国家卫队中最有战斗力的武装力量。

在数十年的英阿战争中,以普什图人为主体的伊斯兰卫队便一直是抗英的主力,以异常凶悍顽强的战斗力令英印军队头疼不已,更数次在与其较量中吃亏。

昔日凭借落后的武器便可以打败大英帝国的正规军,现今伊斯兰卫队配备了清一色来自英国的恩菲尔德步枪,战斗力更是大增,而这支狂热的宗教武装为了保护圣域不受侵犯,可以付出任何代价。

现今这支曾经令英人吃过大亏的武装便在夜色中前行,他们穿着轻便,爬山涉水如履平地,在夜色的掩护下正在向瓦罕城进发。

瓦罕城是阿富汗人的叫法,在中原地图上,标记为葱岭市,位于帝国葱岭走廊(瓦罕走廊)最西侧,是中阿边境中国最大的移民城镇,在十几年前帝国与周边各国勘界运动中,葱岭市周边被划入帝国疆域,不过许多阿富汗普什图人仍固执的认为葱岭甚至瓦罕走廊都应该是普什图人的土地。

普什图人是阿富汗主体民族,属于白种印欧人,自中亚伊斯兰化以来,逐渐形成的普什图民族渐渐变成了一个凶悍嗜血的狂热宗教民族。

现今与中国人签订勘界条约的老国王已经逃去了布哈达汗国这个中国人在中亚的附庸国,与中国人曾经签订的条约一些阿富汗宗教激进分子理所当然认为应该宣布无效,

前几天,中国人的边防军越过边境进入阿富汗地区,击溃了一支被中国人认定该为袭击中国商队事件负责的武装,抓走了该武装数名领导人,其中一人便是阿布德的亲弟弟。

阿布德便要袭击葱岭,将弟弟和被囚禁的兄弟姐妹从魔鬼手中拯救出来。

众天神将鞭挞不信道者的脸部和脊背,而使他们死去,说:“你们尝试烈火的刑罚吧!”

阿布德坚信经文里的记述,在阿拉的指引下,他们能战胜邪恶的英国异教徒,令这些异教徒不得不屈服并且送上金银和武器,来自东方的异教徒们,同样会遭受真主烈火的惩罚。

是的,他坚信这一点。

……

战斗几乎是在一瞬间打响。

葱岭地处中阿边境要塞,傍山而建,是一座融合了东方风格的石头城,城墙每隔百十米,便立起塔尖状的炮楼,远远望去,城堡森严,城中房屋顺着山势绵延不绝,气势恢宏,也难怪阿富汗人渐渐认为瓦罕城是他们的天空之城,中国人没有资格住在这般洁净的圣域。

预警的枪声响起时葱岭边防营游击(营长)张勋正在军部正堂拍着桌子骂娘,刚刚他与葱岭市市长白汝贵发生了一场不愉快的争执,他率队越境袭击阿富汗人一事,白汝贵极为不赞同,而来自京城国务院一位权贵的电文也称“万国公例,谁先开战,即便理诎”,白汝贵拿出电文给张勋看,更责备张勋事前不与他商量,自作主张,捅了一个大篓子。

张勋今年二十七岁,少年从军,累军功至游击,人也孤傲,张嘴必提圣上,早中晚用餐前都要向北给圣上叩头,若遇到圣谕下传,就算是普通的来自皇室的文件,文官不跪接者,便是与他同级,他也能一脚给人踹趴下,与其共事的文官多受不了他的脾气,背后称呼他为“辫帅”,意思是他应该活在前清时代,定然升官发财鹏程万里。

是以白汝贵以国务院某大臣的来电责难张勋,张勋立时炸了锅,现今帝国军政本就是两个体系,张勋对这位葱岭市市长并不怎么在乎,何况见白汝贵前,他还刚刚接到徕宁军区的来电,西三省副督军左宝贵左帅亲自发的电文,很是勉励了他一番,白汝贵的责难他又如何肯卖帐?

正在军部正堂拍桌子发脾气的当口,电话铃声急促的响起,西城门遇袭,敌人火力很猛,有山地炮助阵,不似散兵游勇。

“给团部打电话。”张勋虽有傲气,遇到战事却极为谨慎,敌人敢于强攻葱岭城,只凭他的警备营只怕难以应付,整个葱岭城万余居民性命在身,张勋也不敢托大。

“火力连给老子顶上去,老子去看看,什么杂碎敢来打老子的主意!”张勋拎起挂着枪套的腰带便向外走,勤务兵杜振声忙跟着跑出去,杜振声是一位高鼻深目、肤色白皙的大汉,他是从瓦罕走廊招募的塔吉克人,同西疆各族许多年青人一般,杜振声也给自己改了中原名字,而且塔吉克人最常用的杜姓,他是张勋的勤务兵,也是警卫员。

葱岭城傍山而建,只有西门有道路进出,此时城墙上各个角楼,枪声如雨,就好像炒豆一般震得人耳朵疼,远方山脚,一团团火光升起,不时有炮弹狠狠砸在城墙上,石屑到处乱飞。

火光中,山脚处一面金黄色阿拉伯弯刀的旗帜若隐若现,正在墙垛后观望的杜振声惊讶的道:“是阿布德的伊斯兰卫队,”他是瓦罕走廊土生土长的塔吉克人,凶悍残暴的阿布德部落以前曾是他们族人的噩梦,对血火中狰狞的阿拉伯弯刀的标徽记忆深刻。

“营座,英国人当初在他们手里吃过大亏,您当心点。”杜振声奓着胆子提醒张勋。

张勋冷声道:“什么阿布德?狗屁伊斯兰卫队,老子今天就操翻他。”又低声冷笑:“从来没被攻破的圣城?百战百胜的圣城卫队,算个吊毛!”大喊道:“张大胆,你给我过来,歪把子给我端过来!”张大胆是火力连连总,歪把子就是帝国最新式轻机枪的俗称。

杜振声挠挠头,别看营座这般说,但他很明显知道阿布德的底细,不然怎么知道阿布德部落在阿富汗一地有圣城守卫者的名头?

张勋此时已经如同以往每次驳火亲自上阵前一般,跪倒郑重祷告,嘴里喃喃有词,“圣上您老人家在北京城睁龙眼看奴才为您杀敌!”

跟在张勋身边的副官、参谋官等见惯不怪,杜振声却是第一次见这般情景,他急忙跟着众人跪倒,他是新兵蛋子,虽然剿匪时也开过枪,但以前只在西域各族组成的混成旅呆过,如张勋这般清一色中原士兵军官的边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