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商海惊涛-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用手中游资四处需找赚钱机会,实在不行干脆炒做各种题材来获利了。

杨星可是清楚记得温州“炒房团”、“炒菜团”的本事,他们抱团后释放出的巨量资金甚至能影响国家的产业政策,绝对是股不可小觑的金融力量了。而且温州等地的浙商因为草根资本的缘故,很难得到国资银行的信贷,因此民间借贷四起,这有时候和国家三令五申禁止的非法集资只有一线之隔,荣明友明知道杨星说的是,但任难免心中忐忑。

杨星看出荣明友的担心,继续帮他解压:“荣老你是担心你同乡的钱不好拿吧,我知道你担心政策变化,国家现在对于金融向民间资本开放的争论是很大,认为不能任由民间资本无序开展,争论的只是管理力度的大小。不过我们幸运的是,中长集团背后有长生银行,星威资源则有星富银行,我早想打进江浙一带,这次就是一个很好的契机。”

“我看我们有必要把我们和澳大利亚政府的协议好好包装一下,以我们两家银行为平台,正式宣布合作两家的长期合作。并且会采用扩股增资,换股、以及发行企业债券等手段,光明正大的运作这个项目,让所有人都看清楚,只要我们在国内外的合作项目平稳启动,只要稍有商业头脑,就不会看不出和我们合作的好处,到时想要加入我们,可就需要付一笔进场费了。”

听到这里荣明友长舒了口气,杨星说的很有道理,他刚才的确太瞻前顾后了。他们在澳大利亚用阳谋堂堂正正的击败了两拓,怎么回到国内还畏首畏尾呢?还是以前经营时低调惯了造成的心里劣势的影响。杨星说的对,就凭他手里这份和澳大利亚政府签署的合作协议以及要在国内兴建港口的计划,中长集团理直气壮的在国内资本市场上运作一番,吸纳民间资本,应该不会引起多大反弹。

荣明友他们签署的购铁矿石协议,计划每年达到千万吨的产量,但比起国内钢铁产量连年翻番来说仍远远不够。现在国内房地产正蓬勃兴起,光建筑用钢材需求就是个无底黑洞,不少老板都摩拳擦掌准备想上马钢铁项目。而他们提出要在港口建设的钢铁厂,报备资料就达到了2000万吨,而此时国内超过1000万吨钢产量的只有宝钢和唐钢两家,把这个钢铁厂和澳大利亚的铁矿联系起来,足以吸引股市中许多人的眼球了。

这也是荣明友坚持一直拉中星国际一起合作的原因,他除了看上了中星国际的实力外,也打着大树底下好乘凉的主意。等这个消息传回国内,不管中长集团以前如何保持低调,现在都会被放在聚光灯下仔细审查。国内对民营资本的口碑又一向偏负面,拉上中星国际这个香港大跨国公司当挡箭牌,中长集团所受压力就会小上许多。

而杨星提出让长生银行和星富银行合作进行资本运作的主意无疑更妙,长生银行在国内有基础,而星富银行则有丰富的海外金融经验,之前杨星还建议荣明友借这次在澳大利亚布局的机会,逐渐转移部分中长公司的核心业务到海外。这样束缚较小,而且海外资金更充足,只要有稳定的投资收益,中长集团一样能赢得海外投资者的青睐,发展的空间也会更大。

荣明友的思路被杨星打开后,终于明白了只要有好的项目在手,以及能很好的描绘出一个光明的盈利前景,哪里用的着自己出钱,自然有大把投资者挤破头主动给你钱ā

第五百零七章 洋浦风波

第五百零七章洋浦风波

有了杨星的解释,荣明友放下了心中大石,胸怀大畅之下欣赏起大堡礁的风光心情自然不同。他一边赞叹着自然界的鬼斧神工,一边还是放不下手头工作,他听到叶捷琳娜正在报告杨星,星华地产经过这段时间在国内反复遴选,已经选出几个适宜建港的地点,就兴匆匆的要过来观看,当他看到心目中的三都澳名列榜首时,不由暗自欣喜,觉得英雄所见略同,自己的选择经过杨星他们这边的专家确认,看来是没问题了,三都澳的潜力果然非凡。

只是他的眼睛盯着排在第二位的海南洋浦港时,面部不由ō搐了一下,他低声问杨星:“小老弟,这个港口条件天时地利都不错,但它缺乏人和啊。你的手下有没有给你说清楚它当年闹出来的那个**烦,这可是个烫手山芋,不好接啊”

1988年海南建省,是寄予了当时中央领导极大期望值的。把一个省划为一个经济特区,可谓是改革中空前绝后的待遇,无论是深圳还是上海无法和海南得到的优惠政策相比。改革总设计师就曾提过对海南的期望:“如果用20年的时间把海南岛的经济发展到台湾的水平,那就是伟大的胜利。”

但现实条件是光有好的政策并不一定能保证成功。海南经济基础薄弱,人口稀少,又长期处于国内边界之地。省里除了有些特色农业外,工业极不发达,四面领海,jiā通不便,孤悬海外,管辖下的南海又和周围的越南菲律宾等国存在长期纠纷,改革至今,中央的要求并未达到。

除了本身条件外,海南还在改革道路的ō索上走了不少弯路,有许多深刻的教训,海南建省前出现过的倒卖走私汽车的大案,92…94年房地产大跃近的泡沫破裂和接踵而来的金融危机等等,不但给国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也让海南经济遭受重创,为此jiā了不少学费。所以海南改革充满了争议和坎坷,荣明友提到的洋浦港风波就很能说明问题。

洋浦港实际上是离海南省会海口儋州市的一座半岛上的一处融港口、自贸加工区等为一体的开发区,建设之初就提出要打造成为海南最大的大自由港。洋浦港的地理位置介于海南海口港与八所港之间,面朝广阔的印度洋,素有“水深、避风、回淤量少、可利用海岸线长、天然深水良港”之称,是海南西北部工业走廊出海通道的重要出海口,也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

早在1919年,孙中山在《建国方略》里就提出要在洋浦建港,和三都澳港并列,新中国成立后,也曾几次计划开发洋浦,终因洋浦土地贫瘠、开发资金巨大而耽搁下来。海南建省后第一时间就想到利用建设洋浦港的机会来拉动省内基础建设。只是苦于资金问题无法解决,时任省长就向中央建议,在洋浦建立为重化工基地,以及改造岛内农业为现代化农业;采取引进外资承租土地进行开发,这些建议都得到中央首肯。

1988年6月;海南省政府与熊谷组有限公司达成协议;确定在洋浦划出30平方公里土地作为开发区,以每亩200元人民币,期限为70年,租让其土地使用权给熊谷组,由熊谷组负责区内基础设施建设及招商开发,即采取土地“成片开发,综合补偿”的模式,洋浦港作为自由港试点,成为“特区中的特区”,以期重点突破,达到带动全省经济的腾飞。此时离海南省政府挂牌不过一个月,可见海南政府官员对于这个项目的期盼。

但就是这样一份现在看来还算正常的协议掀起了一场大风波,89年国内政治风云骤起,国外苏联集团即将崩溃的阴云已经笼罩在大家心头,在3月召开的全国政协会议上,有政协委员声色俱厉地指责洋浦开发模式,将海南有偿出让30万平方公里土地使用权的商业行为,与晚清政府在英国武力下被迫割让香港相提并论,“引狼入室”、“新租界”等大帽子,纷纷扣在海南省的头上。经媒体报道后,学生开始上街游行,打出了“还我海南,还我洋浦”的口号,一时间舆论哗然,这就是海南历史上著名的洋浦风波。

由于受洋浦风波以及之后政治形势争论的影响,洋浦港的建设被迫中止,直到洋浦港的性质在改革总设计师92南巡后才被拍板定调,还了清白。等洋浦经济开发区1993年9月正式封关运作时,离原计划已经足足耽误了4年。

而这4年间,比海南特区起步更晚的浦东已初具规模,原来准备在洋浦落户的大公司和大项目也全部转到浦东。当初具有强烈吸引力的洋浦模式,被后起的浦东、天津、苏州等开发区普遍使用。屋漏偏遭连夜雨的是,海南这个全国最的特区,又碰上了紧接着的房地产泡沫破裂,陷入了长达数年经济低á之中,覆巢之下无完卵,洋浦港逐渐被人忘却。

更糟糕的是,作为洋浦最大外资合作方的熊谷组尽管曾是日本最大的建筑商,但随着日本房产经济泡沫的破灭也陷入了经营困境之中,在全球裁员三分之一才逃脱一劫。而熊谷组有限公司则在1997年被国内光大集团收购,这种情况下,洋浦陷入了投资不着,本地实力又不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