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商海惊涛-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已上升到了十家,港府和香港几大家族的谈判也正在进行,杨星劝说他们也能站在香港特区政府这边助一臂之力。杨星几乎是挑明立场希望他们站在他这边,即使不行也告诉他们特区政府有880亿美元及身后中央政府3千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让他们能够知难而退,结果当然是一拍两散。

此时杨星正在盘点这次金融风暴的收获,山一证券的并购、广东国投抵债的企业合资以及在美国一掷千金购得的众多高科技企业都花费甚多。他这一年多投在货币战场上的30多亿美元本金获得了超过3倍多的盈利,加上其后为收购得到的百亿美元国内融资,以及印尼华人外逃资本中得到的120亿美元投资优先权等,一年多时间他的商业帝国就由几家空壳公司变成了资产过百亿美元,跻身于世界跨国公司之列的大公司了。

作为他发家的福地,虽然这次港币保卫战他不是主力,但挤出一些资金,并在后面出谋划策协助特区政府作战,杨星还是准备全力以赴的。这次他筹措了10亿美元左右成立了一家基金。虽然比不上港府“狮子山”、“太平山”、“大屿山”三家主权基金的规模,但有机会痛宰昔日战友罗伯逊和索罗斯,他们是绝不会手太软的。

两人在杨星的天比高豪宅里商量一番,都觉得以他们的实力跟在三大基金身后和索罗斯他们硬碰意义不大,不如想办法围魏救赵,绕到东欧索罗斯他们的根基去打击他们,缓解香港这里的压力。“杨先生的眼光果然超乎常人,竟在年初就猜到金融风暴会扩展东欧,让我早早关注当地形势,现在我们在那里的布局的确是步妙棋,在下佩服”钱一鸣心悦诚服的说道

第三百零八章 俄罗斯噩梦

第三百零八章俄罗斯噩梦

杨星对于钱一鸣的称赞不敢居功,毕竟这是沾了他重生记忆的功劳,他们谈的是今年初在杨星和罗伯斯他们大肆进攻韩元和日元时,杨星就偷偷让钱一鸣把关注的重点转向了东欧,特别是俄罗斯。他笑着摆手道:“我当时也只是有个模糊的预感,心想亚洲经济动荡如此,世界其他地方也不会独善其身。作为新兴国家经济体,东欧和亚洲情况很类似,有些经济发展指标还不如亚洲,但是吸引的欧美投资不亚于亚洲国家,经济漏洞都差不多。罗伯逊和索罗斯他们都在那里有大量投资。既然我们想动他们,与其正面交锋,不如围魏救赵断他们的粮道。让他们的资金链断裂,看他们还怎么呼风唤雨。这段时间我不在香港,你仔细讲讲俄罗斯那边的情况。”

钱一鸣不敢怠慢,这段时间他去了好几次俄罗斯,算是对那里的情况有个基本的了解,于是详细给杨星介绍起俄罗斯的紧急情况来。事实上在世界金融高度网络化和资金流动快速化的当代,金融危机感染的范围远远超越了国界,亚洲金融风暴发展了近一年,潜在的影响早就波及到了欧美国家。这次亚洲金融风暴中许多欧美国家企业在这些新兴国家的投资损失惨重,传统的欧美金融强国想完全免疫是不可能的,只是他们家大业大,资本雄厚及时止损才能支持住。相比而言,才从铁幕下脱离出来不到十年的东欧国家,经济实力还比不上东南亚国家,转向资本主义模式时实行的所谓“休克疗法”又让他们元气大伤。这一轮亚洲金融风暴让欧美等国损失严重,他们的选择就是撤回在东欧的投资“拆东墙补西墙”,而直接后果就是东欧诸国的经济大受打击,首当其冲受影响的就是这些国家脆弱的货币。

从97年下半年开始,世界各大股市动荡不休,传统的西欧金融机构出于保险的心态,纷纷从新兴经济国家撤资,作为投资重点的东欧各国外逃资金加剧,货币也开始急剧贬值。立陶宛、拉脱维亚、波兰等纷纷步亚洲国家的后尘宣布货币贬值或向IMF申请救助,作为东欧最大经济体的俄罗斯自然无法幸免。

俄罗斯自1992年初推行“休克疗法”改革后国内生产总值到1996年连年下降,1997年才出现止跌回升的势头。于是俄罗斯从1996年起对外资全面开放,希望吸纳外资摆脱国内生产总值一直下滑的局面。西方本来看好俄金融市场,纷纷投资股市和债市。俄罗斯股市被认为股价上升潜力大,回报率高。而债市上俄罗斯国债回报率也在20以上,并且国债品种中80是3到4个月的短期国债,兑现快回报高,成为不少国际金融炒家心目中理想的投资对象。

罗伯逊的老虎基金和索罗斯的量子基金投在这上面的钱都不少,除此之外,索罗斯的量子基金部分资金还投在了俄罗斯的“民族运动”上,这有他本人的因素。他是东欧移民的后代,对所谓社会主义阵营铁幕国家有着刻骨仇恨,这一点和那位被杨星踢出局的谷歌创始人谢尔盖布林的身世很相似。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他欣喜若狂,在这些国家大肆投资,企图运用经济力量推动这些国家的政治“民主化”转型。以他名字命名的在这些国家的多家基金为达到这个目标而不余遗力。作为东欧最大的政治大国俄罗斯,当然是他投资的重中之重。

在类似索罗斯这样的国际金融巨鳄一致看好俄罗斯对外金融开放的背景下,1997年上半年成为俄经济转轨以来吸收外资最多的年份。俄从91年起到98年一共才吸入外资237。5亿美元,而1997年就占到100多亿美元。到97年10月,外资已掌握了俄60~70的股市交易量,30~40的国债交易额。但是这中间有很大的隐患,外资直接投资于俄实业的只占30左右,70左右是短期资本,来得快,走得也快。

1997年7月泰国爆发的金融危机对千里之外的俄金融市场的冲击当时还不大,8、9月间还有大量外资涌入俄罗斯。但进入10月后,随着韩国受到金融危机影响,立即对俄金融市场产生连锁反应。因为在俄金融市场中韩资占有相当比重。韩国本国发生金融危机,韩资急着回去救火,大量撤走资金,导致其他外国投资者也纷纷跟风撤资。结果从1997年10月28日到11月10日间由于外资大量抛售股票,俄股价平均下跌30。股市的惨淡还殃及了债市和汇市,后者也随即告急。事后盘点虽然俄央行采取紧急措施投入大笔外汇抬高俄国债想吸住外资,但最后即使俄国债收益率高达45,外资依然外逃超过100亿美元。

如果只是这样,俄罗斯的噩梦还算不太遭,毕竟同为天涯落难人的亚洲各国比它惨痛多了,不少国家可是连续遭受打击,元气大伤,泰国、印尼等国的政权都变了天。俄罗斯表面家大业大,看起来对于金融打击的承受力要强得多。但实际上自从苏联解体,俄罗斯靠着渊源深厚的底子勉强维持世界一流大国的外壳不倒,但内部早因为多年畸形发展的经济和解体后不适当推行全面私有化的“休克疗程”,经济基础千疮百孔,摇摇欲坠了。而正好遇到的这次金融风暴,就成为俄罗斯经济彻底跌入深渊最后一击。接着的连续三轮一波比一波强大的金融风暴接着袭来,差点把整个俄国都拖进万劫不复的深渊

随着大批国际金融炒家远赴亚洲淘金,外资大量流失的俄罗斯奄奄一息苟延残喘,幸运的躲过了这些基金首轮狩猎的贪婪目光。但不巧的是进入98年后,俄罗斯政坛动荡,总理总统先后斗法,长达一个月政府陷入瘫痪之中,严重影响了国内外投资者的信心。同时进入98年后,俄罗斯所欠的大批外债开始到期,俄罗斯掩盖已久的赤字问题突然爆发。

俄自1992年以来就一直存在严重的财政赤字,由于政府采取发行国债、举借外债、拖延支付等所谓“软赤字”办法加以粉饰,再加上偿付债息不包括在预算支出内,因此一直对外公布的财政赤字看起来并不高(大概在3~4。6之间),民众不了解实际赤字的严重程度(在8~10之间),还沉醉在一片歌舞升平的神话里,也大大扭曲了外国投资者对俄罗斯政府偿债能力的看法。现在突然发现俄罗斯实际欠债比预想的多得多,恐慌情绪开始发酵,一场对俄罗斯外债的“信任危机”爆发了

经过鸡烈政治斗争后,时任俄罗斯总统叶利任命了一位俄罗斯最年轻的总理基里延科,但这位技术官僚出身的年轻总理显然缺乏应对这种危机的能力。他为区别前任政府,讲求公开透明,主动公布了俄罗斯政府98年的欠债情况。结果世界才猛然发现俄内债高达700亿美元,外债1300亿美元二者合在一起有2000亿美元之巨并且其中不少是短期债务,1998年俄预算中偿旧债和补赤字加在一起,就占了国家开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