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可怕的现象大-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他的面前张开了血盆大口狠狠咬来。它先是咬住梅恩的脚踝,在梅恩用手掰时又咬上他的手。梅恩说:“我认为我没命了。我花了大半辈子和科莫多巨蜥一起工作生活,但从没有看见过类似的事件。”

印尼的科莫多巨蜥已经濒临灭绝,野生的只有2000只左右,都分布在印尼科莫多国家公园最大的两个岛屿——科莫多岛和林卡岛。科莫多巨蜥虽然凶恶,但是一直与当地居民和平相处,很少主动伤人。过去人们可以和科莫多巨蜥一起玩耍,摸它的尾巴、和它玩追逐游戏,但是人们忘了,巨蜥一直都是危险的动物。近年来,巨蜥对人类的攻击性突然增强。

2007年,一个8岁小孩在自己家的小木屋后面被巨蜥袭击,活活咬死。2009年3月,一名当地男子在采摘水果的时候从树上跌落,被两只巨蜥围攻,身上多处咬伤,送到诊所后不久就已经死亡。国家公园的管理者们也发现了巨蜥的转变,他们和巨蜥友好相处的日子已经远去,以后再也不能靠近巨蜥。

傀儡一般的僵尸毛虫

在黄蜂的产卵期临近的时候,人们经常可以见到一只黄蜂围着蟑螂、苍蝇或者毛毛虫等其他昆虫飞来飞去。黄蜂的食物是花蜜又不是昆虫,它们为什么要围着其他的昆虫转悠呢?见过黄蜂产卵的人才会知道:黄蜂的卵是产在这些昆虫的体内的!虽然很不可思议,但是黄蜂已经这样做了数千年了。它们一次次地将选中的昆虫变成自己的傀儡,为自己保护后代,而那只倒霉的昆虫就只能在这种残忍的选择中成为没有意识的“僵尸”。

最肥美的宿主

相对于苍蝇和蟑螂,毛毛虫是黄蜂产卵的最佳肥美“虫选”。寄生黄蜂在产卵期到来的时候,会选择一个最肥大的毛毛虫作为自己后代的宿主,然后将幼卵注入毛毛虫体内。也许有人觉得奇怪,毛毛虫就那么听话,乖乖让黄蜂把自己的卵放到它的身体里吗?任谁也不愿成为别人的寄宿壳吧。这个过程自然是通过恶毒的方式解决。

其实,黄蜂在往毛毛虫身体里面注入卵的同时还会将一种特殊的病毒状物质也注入到毛毛虫的体内。这种病毒状物质既能使毛毛虫的免疫系统受到干扰而乖乖接受黄蜂的幼卵,还能改变毛毛虫的内分泌系统,阻止毛毛虫化成蛹,使毛毛虫充当起黄蜂幼卵的天然营养库和保护者。

没有灵魂的保姆

黄蜂注入毛毛虫体内的病毒会渗透到毛毛虫的整个神经系统,使毛毛虫成为黄蜂幼卵的“僵尸妈妈”和“僵尸保镖”,在幼蜂独立之前充当起保护者和喂养者的角色。很多生物学家都曾对这种寄生现象做过研究。他们发现这些毛毛虫宿主在黄蜂幼卵和幼蜂面前与行尸走肉无异,因为它们的行为是由寄生在它们体内的黄蜂幼虫来控制的,他们已经完全没有了自己的“大脑”。

黄蜂操纵毛毛虫作为傀儡,这种寄生现象已经有数万年的历史了。在这数万年间,寄生病毒经过不断的进化,使得毛毛虫宿主和黄蜂幼虫已经可以在黄蜂幼虫寄生期间融为一体了。在寄生期间,黄蜂幼虫会分泌一种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可以控制毛毛虫的大脑,是毛毛虫做出黄蜂幼虫想要的行为,让它们变成自己的“僵尸保镖”和“僵尸妈妈”。黄蜂生活的区域中,总是可以在黄蜂幼虫生长期间发现这样的场景:某棵树上或者花朵上面趴着一只毛毛虫,不久,从毛毛虫的体内爬出了几只黄蜂幼虫,这些幼虫会粘在附近植物的身上开始进食,而毛毛虫则停在一边,毛毛虫身边还会留有一两只黄蜂幼虫,如果有任何昆虫或者物体试图靠近这些黄蜂幼虫,黄蜂幼虫就会分泌一些汁液,而后毛毛虫就会对其展开攻击,俨然是黄蜂幼虫的保镖。黄蜂幼虫们进食完毕后还会爬回毛毛虫体内,毛毛虫此时才会爬走,不难想象,毛毛虫体内此时定然已是一堆糊肉,仅是供黄蜂幼虫们栖息的“房子”而已。

待黄蜂幼虫长大后,它们就会离开宿主,而此时的毛毛虫已经只剩下一个空壳了!

黄蜂也曾经“很受伤”

黄蜂为什么不像蜜蜂一样用自己的巢穴来孵化蜂卵,而是采用寄生的方式繁衍后代呢?科学家们对此进行了研究。法国分子生物学家德莱泽恩就曾领导一支科研团队对黄蜂注入毛虫体内的寄生病毒进行研究。他们在研究过程中发现,这种病毒并不是原始黄蜂身上就有的,而是大约1亿年前黄蜂受到病毒感染,在与病毒斗争的过程中产生的独特的黄蜂寄生病毒,没想到,黄蜂一直在害毛虫,自己原来曾经是受害者。

一亿年前,黄蜂感染病毒后,为了生存,黄蜂和病毒慢慢地在斗争中也相互融合,最后通过共同进化形成现在这种互惠互利的关系:病毒依靠黄蜂的基因生存,同时,病毒也帮助黄蜂幼卵顺利进入宿主体内,大大降低了蜂卵孵化的风险,使得黄蜂可以顺利地繁衍后代。只是这种病毒使黄蜂成为了一种无情的残害者,这种病毒依靠黄蜂的遗传,一直存活至今,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也可以说是病毒征服了黄蜂,使黄蜂成为了其生存的永久宿主。

死亡蠕虫

在蒙古国茫茫的戈壁沙丘中有一种可怕的巨大虫子出没,它的身体呈现出恐怖的血红色,形状十分怪异,这种虫子体长足有半米,杀伤力巨大,它会喷射出强腐蚀性的剧毒液体,还能从眼睛中放射出一股强电流将数米之外的人畜击毙。虫子杀死猎物之后就会把它们慢慢地吞噬。这种说法听起来荒诞极了,半米长的就不是虫子而是大蛇了,但是在现实中,这种可怕的蠕虫确实存在,大家把它称为“死亡之虫”。

如同科幻的恐怖蠕虫

蒙古国地区有一种“死亡之虫”,它是一种蠕虫,但是与人们通常知道的蛔虫、线虫差别极大,那些小蠕虫是通过寄生来生存的,而“死亡之虫”却是恐怖的生物,可以直接将人和动物吃下肚。

因为对于这种虫子传说过于荒诞,人们初次听到都会怀疑它的真实性,或是这种生物是否属于蠕虫类。这种虫子生活在戈壁沙漠的沙丘之下,许多目击者看到的死亡之虫是这样的:身长1。5米左右,头部和尾部呈穗状,全身都是血红色,有暗斑,眼睛、鼻孔和嘴的形状很模糊,分不清它的头尾。如果说对它的描述都是准确的话,这种生物听起来就像是《异形》之类电影中的恐怖外星虫,充满了科幻色彩。在蒙古国,当地人称它为肠虫,因为这种虫子从外形上看很像寄居在牛肠子中的虫子,但是扩大版。这种恐怖的虫子在蒙古国非常出名,官方都曾经向外国介绍过它,但是却不是什么美名,在民间人人谈虫色变。这种虫子会袭击人畜,将人喷伤,人们避之唯恐不及。

寻找死亡之虫

“如果不是‘死亡之虫’的故事流传如此广泛,每一位目击者对它的描述如此一致,人们都会将它作为一个离奇的传说。”这是美国教授罗伊·查普曼·安德鲁斯说过的话。

1926年,他在《追寻古人》一书中描述了“死亡之虫”,这种恐怖生物是他在蒙古国百姓那里听来的,当时他还不能肯定是否真的存在这种动物,但是蒙古国人对这种“死亡之虫”的存在表现的极其肯定,而且目击者描述惊人的相似。

在这样的疑问中,外国探险家来到蒙古国想寻找“死亡之虫”的痕迹,见识一下它的死亡威力。在1990和1992年,捷克探险家伊凡·麦克勒两次去蒙古国探寻“死亡之虫”。

他来到了蒙古国百姓当中,听到具体的描述,这种“死亡之虫”通常出现在炎热的6月和7月,其他时间常常不见踪影,就好像钻进洞穴冬眠一样。除非此时戈壁滩上下起雨来,它才会“破例”出来。这种虫子外形就像是一个丑陋的香肠,和男子的手臂差不多大小,体形类似于寄生虫中的肠虫,但是没办法找到它的眼睛和鼻子,因为尾巴不是普通的锥形,样子和头差不多,导致人们乍一看无法识别它哪一头是脑袋。“死亡之虫”的爬行方式十分古怪,不是向前蠕动,而是用向前滚动的方式移动,或是将身体倾向一侧蠕动前进。麦克勒搜集的情报后来成为以后每一个来到这里寻找“死亡之虫”的考察者的必读资料。

后来,英国探险家亚当·戴维斯也来到了这里,在探险的途中获得了大量信息。他的探险队伍来到了一个几乎没有外国探险家到过的村落,那里有人见过“死亡之虫”,一个年轻人告诉他们,在这里很多人都曾经看到过那种虫子活动的踪迹,他就在井口看到过。

“死亡之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