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康队长说:“你不要谢我,要谢应该谢杜科长,是他点名让你去的。小宋你别看我不识字,我还是很爱才的。经我的手,已经送出去好几个有能才的人了,有的当了科长,有的当了书记,都很有出息。你知道矿务局宣传部新闻科的李科长吧,他就是从咱们采煤三队出去的。他是下到矿上来锻炼的知识青年,他的女朋友小高也是和他一块儿来的知识青年,他在采煤队上班,小高在食堂上班。小高长得很漂亮,矿上打小高主意的人很多。眼看他的女朋友快要保不住,我先让他入了党,又瞅个机会推荐他到矿务局党校学习。这下就行了,他学习完就调到矿务局宣传部了。小高也跟着调走了,调到矿务局广播站当广播员。两人结婚时,还到矿上来看我,给我送喜糖,送喜烟。好,喜糖我吃,喜烟我吸,给别人铺路搭桥,别人美气,我心里也美气。以后见到李科长,你就提我康骆驼,你就说你是乔集矿采煤三队的,我保证他高看你一眼,你信不信?”
“我当然信了。康队长您的话我都记住了,有机会我一定写写您。”
“你不要写我。我一个大老粗,说粗话,办粗事,没什么可写的。”他招了一下手,让宋长玉离他近点,小声对宋长玉说:“你抓住这个机会,在学习班好好表现表现,等学习班结束,争取留在宣传科工作,那样的话,说不定你能提前转正。要是一转正,一切都好说了,我的话你明白吧?”
宋长玉点头表示明白。
康队长哈哈笑着,改用大声说话:“小伙子,高兴归高兴,不要睡不着觉。好好睡一觉,养足了精神,明天好上轿。”
从康队长办公室出来,宋长玉没有直接回宿舍。来到宿舍门口,他见里面还透着灯光,知道杨师傅和孟东辉还没睡,可能在等他回去,问问康队长找他有什么事。他犹豫了一下,悄悄转身走了,向宿舍楼外面走去。走到自己宿舍门口又离开,在宋长玉来说还是第一次。好事来得有些快,好事也比较大,他心里似乎盛不下了,他的宿舍也似乎盛不下了,他要到外面走一走,把心情稍稍平静一下。他知道这个消息意味着什么,它起码意味着,矿上的领导阶层注意到他了,把他从成百上千的采煤工中挑出来了,他的命运很可能由此而发生转折。也许像康队长预见的那样,他会提前转正。要是那样,岂不是太好了!可以想象,当工友们明天在班前会上、采煤工作面上看不到他,并知道他正在矿上的通讯员学习班学习时,不知会引起多么大的波澜呢!首先和他一起分享这个好消息的不应该是杨师傅和孟东辉,应该是唐丽华啊!他认识了唐丽华,唐丽华劝他写稿子。他写了稿子,杜科长就知道他了。杜科长一知道他,就指名让他参加通讯员学习班。事情的过程就是这样,一切归功于唐丽华。对,现在就去跟唐丽华说一声,有了这个过硬的理由,可以去唐丽华的宿舍了。他不是去报喜,是去感谢,吃水不忘挖井人嘛!他看看手表,九点半刚过一点,时间不算太晚。他到楼前看了看,唐丽华的宿舍还亮着灯,表明唐丽华还没有休息。来到宿舍门口,他把头发整理一下,脖子里的扣儿扣上,定定气,轻轻敲响了门。答话的不是唐丽华,是和唐丽华同住一个宿舍的另一个姑娘,问他找谁。宋长玉问:“唐丽华在吗?”姑娘说唐丽华不在,回家去了。“她什么时候回来?”“不知道。你是谁?” 宋长玉没说他是谁,遂下楼去了。
6、稿子退回来了(4)
宋长玉仍没有回宿舍,信步在生活区转悠。既然明天不用下井了,他不必睡那么早。就是回去躺在床上,他也睡不着,还不如看看矿山的夜景呢。乔集矿的生活区面积相当大,除了办公楼、食堂、俱乐部、医院、好几排职工宿舍楼,还有幼儿园、中学、蓝球场、商店、招待所等等。可以说乔集矿就是一个小社会,凡是社会上有的,在乔集矿基本上都可以找到。宋长玉转到篮球场,转到俱乐部门前的喷水池,转了好几个地方。转转,停下来欣赏一番,再转。天上的星星在闪烁。月亮增长到一多半,再过几天就圆了。因生活区建在一个缓坡上,从南到北,灯光一层一层升上去,升到高处,几乎和北山顶上一个军用雷达站的灯光连在一起,几乎和星光连在一起,真是太壮观了。尽管没见到唐丽华,并没有影响到他的好情绪。星星真美啊!月亮真美啊!矿山的灯火真美啊!一切的一切,为何都如此多娇呢!他有点想吼一嗓子了。却忽然想到他的远在千里之外的母亲,心说:“娘啊娘啊,您知道您儿明天要干什么了吗?您儿要参加通讯员学习班了。我说通讯员学习班您不懂,这么说吧,我明天不用下井,照领井下工资。这样的人,全队只有我一个。娘啊,您该高兴了吧!”话没说出口,他心里热浪一扑,眼泪却无声地下来了。也许胸中的激动和波澜都是泪水子催的,好比一座水库,水太多了就要开闸放出一些,他流了眼泪,心里才平静些。他对自己说:“你一定要存住气,只在心里高兴就行了,别把高兴挂在脸上,存住气不少打粮食。”
7、参加通讯员学习班(1)
通讯员学习班在矿办公楼的一个小型会议室里举办,杜科长到场主持了开班仪式。杜科长先把矿务局宣传部新闻科来的周干事介绍给大家,说周干事是全局有名的笔杆子,在省报市报经常可以看到周干事的名字。周干事在新闻写作方面经验丰富,是真正的老师,说着带头鼓掌:“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周老师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宋长玉坐在第一排,离周老师很近。他本来想坐在后面,为了表现出求知欲很强,要当一个好学生,就鼓足勇气坐在了第一排。他一直看着周老师。周老师上身穿一件蓝呢子外套,个头不高,长相一般,年龄不是很大,不过三十来岁的样子。周老师的样子很自信,当大家鼓掌欢迎他时,他没有站起来,只微笑着点点头就完了。
杜科长接着介绍参加本期通讯员学习班的学员。他不吝给学员定位,说每个学员都是矿上的通讯骨干。他说:“这样吧,我不一一介绍了,请各位学员自报一下家门,说说自己的姓名和所在单位,给周老师留下点印象。”
学员们有的低下了眉,有的左右看,不知从谁那里开始报。
杜科长朝坐在前排左边第一位的宋长玉伸了一下手:“小宋你先说,然后挨着来。”
宋长玉还没开口,周老师提了一个建议,建议每位学员不仅说出自己的名字和工作单位,最好还要介绍一下自己在哪些报发表过新闻作品,一共发表过多少篇作品。
宋长玉脸红了,他有什么可介绍的呢!可杜科长、周老师和全班的人都看着他,他不介绍又不行。他把头皮硬了硬说:“我叫宋长玉,是采煤三队的采煤工。真是惭愧得很,我刚学写稿子,还没发表过新闻作品。”他听见后面有轻微的笑声,又补充说:“真的,我刚写了一篇稿子,报社就给我退回来了。”这次班里的笑声大一些,除了宋长玉,似乎都笑了。宋长玉不是故意先声夺人,在这种场合,他觉得没什么可隐瞒的,一种自卑的心理和真人面前不说假话的心理,使他不知不觉就这样说了。话刚说完,他就出了一头汗。
周老师插话安慰他:“没关系,你还很年轻嘛!你是采煤工,这很好,我们欢迎在生产一线的通讯员参加学习班。”
听了别人的逐一自我介绍,宋长玉才知道了,这次参加学习班的一共十七名学员,除了十五名男学员,还有两名女学员。而两名女学员当中,一名是矿上广播站的编辑兼广播员,另一名是矿灯房的女工。在所有的学员当中,当采煤工的只有他一个。采煤一队虽然也有一名通讯员参加学习班,但人家不是采煤工,是队里的材料员,小马一样的角色。另外,人家在矿工报上已经登过两篇稿子。
学员们自我介绍完了,杜科长又讲了一篇子话,主要讲的是举办这次通讯员学习班的重要意义,还说矿领导对这次学习班很重视,希望大家认真学习,遵守纪律,上课期间不要迟到,也不要早退。宋长玉把杜科长的要求记在本子上了。杜科长讲完,说还有些别的事情,就不跟大家一块儿学习了。
讲课前,周老师从挎包里拿出一本白皮红字的《红旗》杂志,杂志厚敦敦的,恐怕比通常见到的杂志厚两三倍。他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