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观音的孩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仿佛第一次开始呼吸了。那两扇奇特的大玻璃窗,从屋顶往下一尺处直落到离地面两尺高的砖墙上,乍一看有点像西式的落地窗,而从外面看又像一个放大的玻璃鱼缸。在改建窗户时,退休教师让人把农舍外面的院墙也连带推倒了。这样做的结果是,无论晴天或阴天,刮风或下雨,当房子的主人坐在东厢房的椅子里向外望时,人就有了完全置身户外的感觉。从那扇朝南的玻璃窗里,除了开阔辽远的大片农田,他还可以看见村西的杨树林,虽不是全部,但三分之二已在视线之内了。傍晚林间树梢上归巢的鸟噪和夕阳缓缓坠落的景色,总是对他有着恒久不变的吸引力。

  东厢房朝东紧贴玻璃窗下的草丛里,开着一蔟艳丽的虎皮莲,金红色的花瓣上洒落着一些黑色斑点,其中一枝把它盛开的脸平贴在玻璃窗上,好像一个正在偷窥屋内的小孩子。农舍外几米处有一棵能给房子遮阴挡雨的老核桃树,因为主人在上面挂了两个装有谷物和清水的自制容器,每天一清早便有麻雀、喜鹊、乌鸦和啄木鸟等前来取食小憩。它们的一片吵闹声总能让屋里的主人打起精神来。

  李东光时常在午后出来散步。刚回村不久那阵,当他消瘦、微驼的身影出现在田间、黑鱼河边或杨树林那一带时,村民们总会用疑惑不解的目光盯着他看上一会儿。过去几十年里,李东光回来天水坞的次数和时间都不多,所以尽管他出生在这里,但村民们都对他有着一种陌生的敬畏感,尤其是对现在几乎快变成老人才回来定居的他。人们对这个在县里最好的中学教了一辈子书的文化人自然怀着足够的敬意,但是却不明白,他为什么不结婚也没孩子,并且在六十多岁时独自回到天水坞来生活。他们不懂,有他那样好的条件,什么样的女人不愿意跟他?就连村里从小就抽羊角疯的杂货铺掌柜惊蛰都能找到个独眼媳妇呢。更让他们纳闷的是,李东光的退休金应该够他在县城里住上好一点的楼房了,为什么还要回到乡下的老屋来受罪?天水坞的年轻人都把能过上城市生活当做一生的梦想,因此每当他们看见这个头发花白的老人的孤独身影时,就感到彻底地不可思议。熟悉李东光母亲的老一辈村民,虽然在这件事上不比年轻人明白更多,却能隐约地感到,老寡妇的儿子这样做必有什么旁人无法知会的原因。 

  村里的木匠长河小时候和李东光玩得最好,他们一起在杨树林里堵过野兔、爬过树,也捣过蚁窝。后来李东光去县中学读书,毕业后又被留下教书,就很少回天水坞了;而长河自己也有很多年是在村外干木工活儿,因此几十年里他们竟没有见过几次面。李东光刚回到天水坞不久后的一天,长河和几个村民从地里收工回家,在路上看见了正独自在黑鱼河边散步的李东光。第一眼看见自己小时候的玩伴,木匠忽地感觉脚下发飘——他发现一个人从会爬树的小孩儿到头发花白的老人,完全就像是一闭眼再睁开眼的事儿。自己头发也花白了的木匠被这不习惯的伤感弄得有些不知所措,扛着铁锨站在原地黯然地楞了好一会儿,然后才迈着发飘的两腿继续往家走。

  村里唯一常来看李东光的人是比他大几岁的远房表哥李重。李东光只知道自己的母亲是李重父亲的远房表妹,但他自己和这个表哥过去并没有太多的直接交往。他知道李重早年也毕业于乔县中学,后来去山东大学学建筑,又在那里教了很多年书。后来离家将近二十年后,因为出身问题,六六年的文革期间不得不重新回到老家生活。

  对于这个表哥为什么常来看自己,李东光知道又不知道。李重一般是在晚饭后来,一星期来个一、两次不定。因为李重是聋子,所以每次见面两个人几乎不说什么话,只是互相点点头,然后一起静静地坐上一会儿。尽管如此,李东光总是在傍晚时分盼着聋表哥的到来。每次李重来了之后,就会自己找地方坐下来,然后掏出烟袋,一边有节奏地抽着烟,一边和坐在另一个椅子里的表弟一起透过大玻璃窗向外看天水坞农田里四季的景色。

  和这个一样阅书无数、育人无数,但现在已经和任何村民一样有着黑褐色皮肤的表哥在一起,总让李东光有一种很塌实的感觉。

  两个老人在一起分享的短暂时刻,总是在天色将尽时分。远处的山峦这时常会反射出夕阳最后一抹灿灿的耀眼华光,像熔化的金子沸腾在山脉的顶端。随后,那奇迹般的亮色就会一点点黯淡、缩小、最后在瞬间失去踪影。夕阳逝去后的农田常被一片仿佛流动中的暗紫色笼罩,其间混合着一层灰白色的雾蔼,构成了一个隐秘而有灵性的时空,诱人进入到种种超现实的幻觉中去。静寂中,他们都能感觉到世界在那个特别时刻发出的一、两声轻微的叹息。如果是在一个夏季雨后的傍晚,他们有时会看到暮色中偶尔出现的一道微弱的电闪,伴着有气无力的雷声,或几只被雷雨挡在了半路上的鸟儿匆忙掠过窗前赶回家去。如果是在冬天,那时的天色多半已经黑得看不见外面的景物,但是他们似乎都能感觉到呼啸的北风卷着沙土正在萧杀空旷的田野上恣意奔跑,疯狂旋转,然后消失在远方的山峦那边。不论什么季节,也不论窗外是什么景物,他们在每一次傍晚等待的只是一天在光明将尽时,天地赐给人间那种特别的静。那种静里没有哀怨和伤感,也没有语言的位置,只为需要它的人默默地享受。

  李重似乎从一开始就知道李东光需要的就是这些,并不是交谈,也不是其它。因此他每次来既不会多做也不会少做什么,只是默默地陪着表弟坐着,直到他抽完一袋烟。

  李重每次来都不忘给李东光捎些他老婆莲芯做的食物。

  一年前,李东光的身体开始出现了不适。他感觉不明原因地乏力,食欲减退,人也日渐消瘦。他去过两次县医院,却没有查出原因来,大夫只给他开了一些说不清起什么作用的药片。他一向不喜欢看病,所以后来就再也不去了。不过随着不适症状的继续,他隐约地感到自己身体里正在发生一种变化,一种与生命和死亡有关的变化。他对生命的渐渐离去似乎是有预感的。那是生命经由某种特殊的感知管道将信息传达到意识里的,是在不可言状却又无法否认的状态下被完成的。

  从那个时候起,李东光把鸡送给了李重,菜也无心种了。每天除了尽量给自己的学生写回信,他开始花更多的时间思考生命中遗留的各种问题。他外出散步的次数也因为身体的缘故减少了。

  后来,他开始发低烧,身体感觉更加虚弱。可与此同时,他发觉自己的头脑却不可思议并无法控制地活跃起来,总是在他一次次无效挣扎之后,将他带入一系列令人惊异和惊恐的激烈场面中去,似梦非梦。他知道这应该是自己生命接近尾声的征兆了。

  再后来,每当有低烧时,他便会进入一种似真似幻的状态,仿佛处在宇宙形成的初始时期,一切都是混沌和流动的,却又皆是有序的混乱,如同最终形成有形物质之前的必要过渡。有时,这种恍惚的状态会持续几天。在那个陌生的混乱世界里,没有过去时,一切都正在进行中。它们不是“过电影”式的记忆回放,而是活生生的体验过程。略微清醒时,退休教师时常被自己在那里看见的一切惊出一身汗来;对与那个再现的现实,他感到既渴望又恐惧,就像人类对所有渴望的事物总会伴有本能的恐惧一样。

  一个六月湿热的午后,他给一个学生写完了一封回信,贴好邮票,放在桌上,等着李重下次来时帮他带去村委会让邮递员取走。然后他从书桌走到大木椅跟前坐下,迫不及待地向窗外望去。此时的窗外是一幅活动着的麦收图,村民们象雷雨前的蚂蚁一样在地里忙碌着,奔跑着,喊叫声阵阵传进他的耳中。凭他们的动作和身形,他认出了人群中几个年纪稍大、小时候和他一起在村小学读过书的村民;但更多的是陌生的天水坞新一代人的面孔。地里的麦垛一个个竖立在刚收割过的麦田里,象大棋盘里的一个个棋子。赶车人为了把装满麦子的大车从布满麦茬和一道道田梗的地里赶出来,拼命吆喝着拉车的牲口,鞭子甩在空中发出声声脆响,好像过年时孩子们摔在地上的砸炮。 

  妇女和孩子分散在刚割完麦子的地里拾麦穗,不时有尖细的喊声和嘻笑声突然爆出,随空气中看不见的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