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风流刑警到清朝-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我们的食品储备又比较充裕,按现在这些人吃用,我们可以坚守半年以上,这就为我们争取时机提供了时间,而且这里是朝鲜民族的圣地,中国人也不敢动用大炮,他们要攻也只能靠人硬攻,他们又肯定舍不得伤那么多人,只好眼看着我们占山为王!所以我说这里是我们最好的避难所!我们无论如何不能丢掉!” 
  乃木希典想了想说:“好,就按你说的办,死守梵鱼寺,等待援兵!” 

()好看的txt电子书
  X已经带领战士突破了日军的第一道防线,占领了整个釜山城区。但由于乃木希典的司令部设在梵鱼寺,他现在只能封锁住进出梵鱼寺的道路,别的一时想不出好的办法。进攻吧,敌人占据天险,强攻要损兵折将,而且强攻时还不能动用大炮,不能不顾及朝鲜人民对这寺院的感情!一时想不出减少损失的好办法,只好采取围而不攻的办法,但这样一来,就又要牵扯我们好多力量,真是一个大麻烦! 
  既然城市已经到手,他就迅速把炮位按对付日本人海上进攻做了调整,封锁了进出海港的通道。然后抽出一些兵力开始在朝鲜南方扫荡日本军人的势力。 
  由于失去了主力的支持,日本军队在朝鲜南方迅速被清除了,到11月份,全南方就剩下梵鱼寺这么一个日本人的孤零零的一个据点。 
  这当然是后话,在X攻占釜山的同时,平壤城正经历着血和火的洗礼。 
 
 
 
  
 ~第十四章 平壤战役~
 
  8月底日军按照大本营的计划,加紧向朝鲜增援,目标是把清军驱逐于朝鲜境外。8月31日,第五师团在平壤西、南两线集结完毕,第三师团的一半兵力也从元山进入朝鲜,开到平壤东、北两面集结完毕,并与第五师团组成第一军,由陆军大将山县有朋亲任司令官,他也从汉城星夜赶往了平壤城东北部的大城山上所设的老师司令部。 
  8月31日夜,日军分四路完成了对平壤的包围。进攻平壤的日本陆军共计19,600多人,山炮44门。 
  3日凌晨,日军对平壤按计划开始了总攻。 
  战役首先由野津道贤率领的第五师团在平壤南战场展开。野津道贤因成欢之战的胜利,颇有些轻敌骄傲,急于建功。他在2日就向日本新闻社许愿说“本师团将以明日午前8时前后攻陷平壤,活捉中国的龙翔宇和朝鲜的闵慈英、李怀龙!和三师团在城中握手,共祝大日本之国运万岁!” 
  现在日本人知道朝鲜来了个中国东点军校的校长龙翔宇在朝鲜坐镇指挥,可他们不知道龙翔宇就是光绪,因为中国京华日报还不时地报道光绪皇帝发表的诏告和在皇宫接见大臣的消息,他们认为光绪现在只是个牌位,真正的权利应该还在李鸿章那里,因为,中国好多决定都是国务院发布的。 
  凌晨4时许,当日军前队进至大同江南岸、船桥里的清军桥头堡附近时,中国军队马上枪炮齐鸣,欢迎日本军队。 
  参加船桥里之战的日军,有两个步兵联队和一个炮兵联队,共3,600人;中国军队是我刚从北京调来的左宝贵麾下的两个团,其中有近一半人在东点军校学习过,都是我的嫡系中的精兵,共二千人。是时,日军集中兵力进攻船桥里的三个桥头堡,大小火炮不间断地猛烈轰击清军堡垒,大同江北岸的清军也连连发炮还击。炮声震天撼地,硝烟遮天盖地,战争愈来愈激烈,南岸的大地似将为之崩裂…… 
  但炮火一住,扑天盖地向日本军队迎来的还是左宝贵士兵的子弹。 
  战斗从尚黑打到天亮,日军没前进一步。 
  日军将领早就知道左宝贵的骠悍之名,今日算是初步领教了! 
  不久,东方渐白。左宝贵从大同江北岸了望,见日军所占的地利不好,于是亲率一个营四百人过江作战,向日军发起了反冲锋,日军本来就是在缺乏隐蔽物的情况下而强行接近桥头堡的,现在中国军队一冲锋,他们就完全暴露在清军枪口下,只好丢下一片尸体狼狈溃逃了。 
  左宝贵没让战士们追击,而是让大家抓紧补充弹药和修筑工事。由于清军不断通过船桥向江南堡垒运送弹药,而日军则弹药殆尽,士气低落。清军在船桥里的反攻战,一直进行到午后。下午2时半,野津道贤见弹药用尽,而且部队全天未进餐,便下令停止射击,撤离战场,清军也没有追击,主动炸毁了堡垒,撤回了城里。 
  这次战斗,日军战死460名,伤690名,师团长野津道贤也受了伤,无功而返。有位日本诗人后来叹曰:“此役不克旗下死,呜呼苦战船桥里。” 
  第二天,平壤西战场的战斗在上午8时许打响。日军第五师团主力共5,400余人,由师团长野津道贤中将指挥,在大同江上游渡江后,到达城西的普通江。受到中国军队枪炮的热烈欢迎,日军死伤惨重,只得退回南岸,不敢渡江。 
  平壤北战场是日军进攻平壤的主攻方向,日军在此集结了总兵力的将近一半,包括两个支队,共9,800人。按预定计划,两支队于5日拂晓分成东西两路向玄武门外的清军展开了钳形攻势。 
  平壤市地处大同江下游平壤平原和丘陵的交接处,东、西、北三面是起伏的丘陵。平壤东面有瑞气山,西南部有苍光山,北部有锦绣山、牡丹峰,南部是平原。平壤因有部分土地在平原上,故有平壤,即“平坦土壤”之意。大同江及其支流普通江流经市区。 平壤有1500多年的历史,早在檀君时代就被定为都城。公元427年,高句丽长寿王建都于此。当时建筑在大城山的城堡,至今还留有遗址。平壤作为高句丽王朝的首都约有250年之久。其后,在高丽时期,曾在此设大都护府,成为西京,后又改为西都、东宁府、万户府、平壤府。1885年为23个府之一。1886年为平安南道道厅所在地。平壤山环水抱,城墙高大坚固。共有城门六座:南为朱雀门,西南为静海门,西北为七星门,北为玄武门,东为长庆门,东南为大同门。玄武门跨牡丹台山修筑。由于牡丹台紧靠城墙,因而成了守卫平壤的关键。 
  清军的部署是:城北由左宝贵所部两个师防守;城西由盛保所部两个师防守;城南由卫汝贵所部两个师防守;城东南由马玉崑所部两个师防守。我坐镇城内,居中调度。我的四位夫人菲儿、闵慈英、裕儿、淑儿各带两个团做预备队待命。 
  守卫在平壤城玄武门外的清军,一是左宝贵亲自率领的一个师,守卫玄武门、牡丹台及城外堡垒,计3,500人;一是由他的副将张横率领的一个师,守卫在箕子陵一带,计3,500人。日军集中两个支队主力,先进攻清军城外的内外重三垒。日军素闻左宝贵挠勇,知左宝贵不死,平壤不可得,于是弃张横的箕子陵不顾而专攻玄武门。 
  清晨5时正,日军支队长下令发射进攻平壤城北的第一炮,清军堡垒寂静不应。日军进至堡垒附近低地时,堡垒里清军的中华自动枪突然齐射,飞弹如猛雨骤至。日军支队长正指挥间,忽有一弹飞来,击中前额,当场丧命。日军山炮阵地连放榴霰弹,不断命中清军阵地,中国军队死伤众多。日军趁势攻入外城堡垒的东垒,双方展开肉搏后,堡垒中五十余清兵全部撤出了阵地,退回城垒。日军终于占领了城外东垒。日军本田弘少佐立刻兴高采烈地向野津道贤报告:“我已经突破了中国军队的第一道防………”线字还没说出来,他就被惊天动地的一声爆炸和地堡一起带着他的几十名骄兵飞上了天空。原来左宝早就要放弃此垒,预先让士兵埋下了大批炸药,士兵们临撤时点燃了了炸药,本田弘当然会坐上土飞机了!这一下可把日军吓得不轻,再接近中国堡垒时,没一人敢往里钻了。 
  日军连连受挫,山县有朋只好重新部署兵力,分三路前进攻击牡丹台。日军虽然配备有野炮、速射炮和七连发步枪,火力较强,但中国军队的火箭炮突然参加了战斗,铺天盖地的炮火,打得日军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但日军知道现在已经是背水一战,所以虽然死伤惨重,仍然蚁附而上,牡丹台守军危险万端。 


  左宝贵正在玄武门上督战,见牡丹台情势危机,他迅速带兵驰援,登台之后他亲燃大炮,自己连发了36颗炮弹。汗水湿透了衣裳,大炮把脸都熏黑了,以至于我派人去找他了解战况,派去的人竟不敢认他! 
  因为是关键一仗,所以双方均拚死一战,日军连续冲锋了三次,都被中国军队打退了。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