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号专案组-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名声、身体就全完了。
  还有句俗语叫“名人怕流言蜚语”。
  你想想看,这梁庭贤可不仅仅是银岭市的名人呀,他在全省的名气之大、影响之广用成语“如雷贯耳”来形容,那可是一点都不过分呀!
  他之所以如此出名,跟他的脾气是有着直接关系的。有人说过,人的命运跟脾气有着非常大的关系,一般来讲一个直脾气的人命运就不济,他会得罪周围的很多人,包括他的领导在内。
  可梁庭贤的发迹,却源于他的脾气,确切的说,是猛张飞的驴脾气。梁庭贤17岁进矿当工人,矿井里的一切就像他老家的土坯房一样,什么地方是土坯,哪个地方是泥皮,哪些地方摆桌子,哪个位置盘锅头,在他心里是镜子里的自个儿,一目了然。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别看梁庭贤人小,下井的经验少,可他天生就有那么一股子劲儿,拿他师傅郑天隆的话来说就是,这娃子天生就是下井的料。

()
  梁庭贤下井不到半年,就把师傅打了个鼻青脸肿。他师傅郑天隆可是矿山上的宝,是国家、省、地的劳动模范,你小子长几个脑袋,敢打郑天隆,你是吃了豹子胆了。
  采煤队党支部对梁庭贤打师傅这件事很重视,队长二话不说就将梁庭贤开除了。可是没有过上三天,郑天隆就从梁庭贤家里把他给叫来了。确切的讲,是请来的。
  那天梁庭贤打师父事出有因,他和师父在大汗淋漓地用镐头刨煤,那煤真好啊!一镐头下去,足有十几斤重的大煤块就到脚下了。
  对于采煤工来说,这哪里是煤呀,这简直就是自己的孩子呀!郑天隆头上的汗珠就像菩萨娘娘水晶瓶里的甘露水,洒到处,那煤就唰唰唰下来了,老劳模心里乐开了花,他说,贤子,小心点,别把它们的胳膊腿弄断了!
  梁庭贤自然明白师傅说的胳膊腿是啥东西了,他边干边说,师傅,你放心吧,我会从它们的胳膊、腿缝缝里刨的。别说胳膊腿,手指头脚趾头都不会掉一根的。
  正说着,梁庭贤扔下了刨煤的镐头,他扑到煤堆上用鼻子嗅着什么。师父火了,贤子,你在做啥哩?还不快给我挖!
  “师父,这里有瓦斯的味道。”梁庭贤急忙说。
  “什么?嚼你妈的舌头,老子挖了一辈子煤,啥不知道?你娃子翅膀儿没有硬、胎毛儿还没有干、嘴黄儿还未褪,知道什么屁是香的、什么屎是臭的。快干!”
  “不!”梁庭贤抓住了师父举起镐头的手腕子。
  “你放开手!”
  “我不!”
  “再不放开老子打你了!”
  “只要你离开这里,你打我吧!”
  师父气坏了,抬手就打了梁庭贤一个耳光,梁庭贤倒在了巷道里。
  梁庭贤翻起身来,抹去了嘴角上流出的血水,像一头暴怒的狮子,举起拳头就朝师父头脸上打去……
  郑天隆虽然被徒弟打得鼻青脸肿,可实在是万幸,要不是梁庭贤打他,他的老命恐怕就丢到井下了。就在郑天隆离开矿井在医院躺了三天的时候,也就是梁庭贤被开除的第三天,井下的瓦斯爆了,伤了三人、死了两人。
  郑天隆对到医院里来看他的队长说:“快去,接贤子回来!”
  “师傅,你听我说一句,这个梁庭贤是个刺儿头,还是让他种他的地吧。”
  队长也是师傅的徒弟。这世上的事就是怪,这一师父俩徒弟有两样像极了,一是干活不要命,二是脾气倔。可是老倔头郑天隆在关键时刻的那种倔是一种没有私心的倔。他知道,队长已经跟他叫上劲了,他翻身下床,准备自己去接梁庭贤。
  队长也太了解他这个师傅的秉性了,摔下一句“要接你去接,我就不去”的话就走了。
  可队长还是队长,他马上给师傅派了辆“帆布篷”。这“帆布篷”在那个时候可是不得了的小汽车,被人们称为“小宝车子”。除了县长、县委书记,别人哪有资格坐这样的高级车?
  梁庭贤含着泪上了吉普车,他对师傅说:“师傅,我错了。”
  老倔头揽过梁庭贤的头说:“娃呀,从今往后,这‘师傅’就是你了。”
  “那可不成!”梁庭贤挣开师父的手坚定地说,“你永远是我的师父。”
  “你闹错了,你这师父是给他们当,不是给我当。”
  梁庭贤这才答应了师父,说,“我试一下吧。”
  那天师父还说,他就是不明白,这瓦斯还能闻出来,他干了一辈子挖煤工,怎么就闻不出来呢?梁庭贤告诉他,他也闻不出来,那是一种感觉。
  一种感觉?师父知道这种感觉,他对井下的塌方就有一种感觉,所以他带的采煤组从来没有出过大的伤亡事故。可是对瓦斯的感觉对他来说可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幸亏他的命运好,这辈子没有碰上过瓦斯,可其他的组就不一样了,时不时碰上那么一次半次瓦斯。他曾想过,说不定哪天他也会碰上瓦斯,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碰上就死吧。这说碰就碰上了,是梁庭贤的感觉让他躲过了这一劫。
  所以,他相信感觉,这种感觉是一个矿工与生俱来的东西。他想,这贤子一定是矿上的一个宝贝疙瘩。
  接回梁庭贤不久,师父就向矿上提出,让梁庭贤担任全矿的技术巡视员,专门负责瓦斯的检测。就这样,一夜之间,梁庭贤成了矿上的名人、红人,后来,他师父的一切荣誉也就自然而然地落到了他的头上。


  梁庭贤就是这样一步一步从一个小小的采煤工到技术员、到队长、到副矿长、到矿长,到今天的煤电公司董事长,他在矿上真正干了33年。
  2002年的年底,整五十岁的梁庭贤却遭上了一次天大的劫难。
  谁能相信,梁庭贤会去那种污七八糟的地方?谁能想到,梁庭贤会得上艾滋病?谁能想像,梁庭贤此时此刻的心情?
  柯一平有个外号叫柯英明,这源于他称赞别人时张口闭口总离不了“英明”这个词。比如“领导英明”、“你英明”、“此话英明”等等,几乎是他的口头语了。久而久之,人们就称其为“英明”了。
  柯一平上大学时,有人还送过他个“狐狸”的大号。“狐狸”对他来说,不论从他的性格,还是他的形象来说,那都是较为贴切的。参加工作后,这个带有贬义色彩的“狐狸”渐渐地没人敢叫了。这是因为他的官越做越大了,从地区经委科长、副主任到省经贸委秘书、处长、副主任,求他办事的人越来越多,称他“英明”的人也就越来越多了。渐渐的,“柯英明”基本上取代了“狐狸”。
  其实,柯一平的形象倒不俗,172米的个头,可以说是相貌堂堂、一表人才。最令他不满意的是他的头发,也许是沾了他老谋深算个性的光了吧,他的头过早地谢了顶。
  为了扬长避短,他把左边的头发留得很长很长,从左向右梳理,形成了地方包围中央的态势。他的好友、大学同学、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穆五元总爱笑眯眯地当面这样奉承他,你一平兄不英明谁英明?眼瞧着你的头顶全光了,这就叫聪明,聪明就是英明。你老兄是聪明绝顶哇!
  柯一平柯英明的聪明绝顶主要表现在他善于察言观色、善于识别领导。这是他升官发财的一绝。哪个领导要升官了,哪个人是某领导的亲戚,他总能“未卜先知”。他用这种超常的本领看风向、拜码头,并且帮助其出主意、想办法,运筹帷幄,总能决胜千里。被提拔重用的领导自然忘不了这个柯一平柯英明。
  你还别说,他这一招还真灵,比那些等人家升了官再去送礼拜码头的马后炮们、迟钝愚笨的事后诸葛亮们,要高明得多,也实惠得多。
  柯一平柯英明毕业于龙江大学中文系,龙大是全国重点大学,龙大中文系又是全国最为著名的。在政府部门工作的同学中做文秘工作的又很多。由于这些个原因,他的信息也是最为灵通的。尤其是省一级领导,哪个该上中央了,哪个该退了,哪个该由副职升正职了,等等等等。
  笑面虎穆五元是他在龙大的同校同学,但不是同一个系的。之所以能坐在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的位子上,就得益于柯一平柯英明的“慧眼识英雄”。是柯一平柯英明“帮忙”、“操作”、“出主意想办法”的最佳作品。
  因此,穆五元对他感激之余,还佩服得五体投地。所以事事处处都来找柯主任出主意,就连向省委提交的选拔干部名单都是暗地里先拿来征求柯英明的意见。仿佛柯一平柯英明不是省经贸委主管国有企业的副主任,而是正儿八经的省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